Workflow
净化器
icon
搜索文档
盈趣科技:11月3日接受机构调研,嘉实基金、浙江物产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15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3日盈趣科技(0029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3日接受机构调研,嘉实基 金、浙江物产、平安养老、国信证券、华安证券、国金证券、方正证券、中信建投、湖南源乘私募、中金公 司、广发证券、平安基金、国元证券、厦门国际信托、中信证券、杭州弈宸私募、长城证券资管、元兹投 资、上海珺容投资、玄卜投资(上海)、同泰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秋阳投资、九泰基金、中 国人寿、万丰友方、北京星元、信达证券、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我们目前整体的研发费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后续研发费用率如何展望? 答:您好。公司将基于未来的战略布局,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来保持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一些重要 的领域,例如温度精密控制、卫星地面终端及模组、工业二次料及可降解等新材料开发、生物体态传感及感 知等等。展望明年,预计随着收入的增长,研发费用率相对会略降低一点。 问:请介绍下汽车电子的盈利情况和未来发展展望? 答:您好。近几年我们也明显感受到汽车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一定 的影响。对于汽车电子业务领域,我们也在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不断提升自身 ...
盈趣科技(002925) - 2025年11月0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23:00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增幅低于预期,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海外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下降,以及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和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3] - 预计随着收入增长,2026年研发费用率将相对略降低 [1]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公司基于未来战略布局,将继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以维持竞争优势,重点领域包括温度精密控制、卫星地面终端及模组、工业二次料及可降解等新材料开发、生物体态传感及感知 [1]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2] - 深化明星产品技术壁垒,如电子防眩镜、电动可翻转屏、汽车控制部件,新产品电动可翻转屏已获多家车企定点 [2] - 加速全球化布局,依托墨西哥智造基地的区位优势深度绑定北美头部客户,并拓展欧洲及亚太市场 [2] - 突破增量赛道,基于现有精密制造能力向汽车线束等新品类延伸 [2] 健康环境业务 - 得益于与重要客户项目的量产,2025年第三季度健康环境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 - 正深化与该客户的合作,加快新项目研发量产落地,保证订单及时交付,并积极拓展其他产品线合作 [2] - 看好健康环境业务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 [2] E-bike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E-bike产品收入略有下滑,但前三季度整体同比增长 [3] - 长期看好E-bike产品发展,因其属于环保、绿色、健康、时尚产品,市场趋势处于上升周期 [3] - 过去三年该产品处于去库存周期,目前库存水平已回归健康,叠加需求端逐步回暖,预计2026年该业务表现将更好 [3][4] - 公司与客户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从客户全球3.5万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成为49家获奖企业之一,荣获"2023/2024年度全球供应商奖" [4] - 除E-bike外,与客户的新项目也在持续开发拓展,期望通过深化合作带来业绩增量并提升核心能力 [4]
格力市场总监朱磊谈下半年策略:我们会谨慎乐观,但对长期坚决乐观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23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价值导向战略 不参与价格战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利润增长 [1][2][4] - 公司海外业务及第二增长曲线表现突出 自主品牌占比高且工业制品 绿色能源 智能装备增速显著 [10][11] - 渠道改革聚焦"董明珠健康家" 推动全链路整合与多品类协同 空调与非空品类销售比例达1:1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1] -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1][2] - 归母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均同比提升 每股收益2.60元 [2][13] - 海外营业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0]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1] - 智能装备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1] 经营策略 - 坚持"结构 效率 纪律"三大经营原则 [4][5][6] - 通过健康家电与高质量供给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4] - 运营精细化与供应链协同提升组织效率 [5] - 拒绝价格战 坚守产品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 [6][7][8] - 注重利润率与用户口碑 确保现金与口碑可持续性 [8] 海外业务 - 自主品牌占出口总额70% [10] - 在"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品牌占比超85% [10] - 实现从卖产能到卖品牌的转型 提升议价权和渠道掌控力 [10] 第二增长曲线 - 工业制品 绿色能源及智能装备构成技术外溢业务 [11] - 精密机床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体现核心技术实力 [11] - 新业务与家电主业协同 削弱季节波动并增强抗周期性 [11] 渠道改革 - "董明珠健康家"推动从单品销售向解决方案转型 [12] - 实行"同款同价同服务"原则 整合内容种草 门店体验 到家服务等全链路 [12] - 线下店面按"成熟一家开设一家"原则稳步推进 [12] - 空调与非空品类销售比例达1:1 [12] - 线上线下融合注重用户资产长期经营 [12] 未来展望 - 下半年聚焦结构 品牌 渠道和出海四大方向 [14] - 持续投入研发 品牌 服务与渠道数字化 [13][14] - 对短期持谨慎乐观态度 对长期发展坚决乐观 [1][14]
一句话概括2025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表现?市场总监朱磊:用定力换质量,用质量换长期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14:12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价值导向的经营策略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利润增长 并持续推进多元化业务和全球化品牌建设 [1][2][7][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73亿元 同比下降2.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4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均获得同比提升 每股收益达2.60元 [2][13] - 海外营业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0] 经营策略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专注价值战和长期主义 [1][2][7] - 通过结构优化 效率提升和纪律维护三大原则保障经营质量 [4][5][6] - 重点推进健康家电与高质量供给 协调"空 冰 洗 净"等健康优势品类发展 [4] - 运营精细化与供应链协同提升组织效率 [5] 业务板块表现 - 海外业务自主品牌占出口总额70% 在"一带一路"国家自主品牌占比超85% [10]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1] - 智能装备营收3.14亿元 同比增长20.90% [11] - 非空调品类销售比例提升 空调与非空品类销售比例达1:1 [12] 渠道建设 - "董明珠健康家"渠道升级从卖单品转向卖解决方案 [12] - 以"同款 同价 同服务"为原则 整合内容种草 门店体验 到家服务 电商转化和会员运营全链路 [12] - 线下店面按"成熟一家 开设一家"原则稳步推进 [12] - 即将开展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注重用户资产长期经营 [12] 未来发展重点 - 聚焦结构优化 品牌建设 渠道升级和海外拓展四大方向 [14] - 持续投入研发 品牌 服务与渠道数字化 [13] - 强化健康家电心智 放大海外自主品牌复利效应 [14] - 稳步拓展工业制品 绿色能源与智能装备增量业务 [11][14]
2025年中国家居出海:新兴市场需谨慎探索,北美市场仍是首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6:59
全球家居市场前景 - 预计2025年全球家具零售规模将达到近8000亿美元 年均增速超过12% 到2029年将突破9254亿美元 [1] 中国家居出海战略转型 - 行业正从机会型探索迈向战略型深耕阶段 [1] - 面临贸易形势变化与行业竞争加剧双重考验 包括关税波动 全球供应链调整 海运成本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1] - 价格主导的传统竞争模式难以为继 [1] 区域市场布局策略 - 北美市场因体量庞大 消费需求稳定 仍是跨境家居企业首选市场 [1][4] - 新兴市场成为重要探索方向 企业普遍采取谨慎试水 精准匹配策略 [1] - 中东市场体量有限但定位精准 需通过前期调研匹配品类适配性 [5][6] - 拉美市场体量较小但配套服务尚可 加拿大市场较易突破且适合高利润产品 [6] - 户外家具主流市场仍在欧美 东南亚和中东更适合3C品类布局 [1][6] 市场竞争核心能力 - 品牌定位需紧跟消费趋势 通过数据驱动策略调整 [4] - 营销素材质量显著影响转化率 案例显示优秀素材使点击率和转化率提升40% [4] - 产品开发需符合欧美标准体系 包括面料 材质和尺寸规格 [3] 工贸一体化模式 - 工厂转型需同时懂产品和销售 实现产品运营定位与C端团队协同 [7] - 跨境电商与工厂是需求侧与产品侧的双向奔赴 C端细节要求需高频沟通 [7] - 新品打磨周期需持续对接 销售数据和消费者偏好应主导产品方向 [7]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 大件家具物流成本占比高 可采用亚马逊头程物流的超大件运输或海外仓合作 [8] - 海运成本影响市场拓展 案例显示墨西哥市场因物流成本超过客单价导致尝试失败 [5][6] 品牌建设路径 - 核心在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案例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将生命周期从半年延长至两年 [9] - 研发投入规模显著 某企业研发团队超百人 年投入超3000万元 [9] - 品牌需构建全链条理念 包括快速响应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消费者信任 [9] - 营销需随需求变化调整 通过精准广告和场景化素材捕捉差异化流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