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
icon
搜索文档
从“包装净值”到重仓违规个股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起死回生”再现合规疑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7:16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表现与规模 - 基金净值在三季度末达到2.1425元,当期增长30.65%,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53%)[2] - 基金规模在三季度末为4.39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约两倍,并获得净申购0.34亿份[2] - 基金净值在二季度曾因大额赎回产生的赎回费计入资产,导致单日“暴涨”68.73%,并吸引个人投资者涌入,使个人投资者持有占比迅速升至94%,规模增长约1.5亿元[2] 基金净值增长归因与信息披露 - 对于净值增长归因,基金公司在三季报及配套宣传中保持含糊其辞的态度,未正面回应异常增长部分[3] - 在官方宣传材料中,公司宣传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169.4%,但对其中异常增长部分只字不提[3] 投资策略与重仓股分析 - 基金自2025年二季度以来将投资目光定在机器人赛道,并延续至三季度,聚焦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4] - 基金头号重仓股为东杰智能,占基金净值比例达8.07%,该个股是首次进入重仓名单且在年内未被其他主动权益基金重仓[5][7] - 东杰智能在三季度内两度被监管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涉及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及未及时披露提示性公告等问题[6] 重仓股基本面与市场表现 - 东杰智能在2023至2024年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营收8.07亿元,同比下滑7.41%,净利润为-2.57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东杰智能营业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增长24.90%,归母净利润为594.54万元,实现扭亏[7] - 截至10月21日,东杰智能股价在近60个交易日的涨幅超过120%[6] 同泰基金旗下其他产品表现 - 同泰慧择基金自二季度起大举布局宠物赛道,但截至三季度末规模萎缩至0.17亿元,年内收益率仅为5.63%,在同类产品中排于末位[8] - 同泰开泰基金在三季度将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转向材料板块,规模由1.74亿元降至0.86亿元,出现腰斩[8] 公司整体策略与行业背景 - 同泰基金旗下多只主动权益产品转向细分赛道,采取高集中度、高换手率的策略,但相关产品业绩与规模未出现明显改善[8] - 截至2025年年中,同泰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为77亿元,在行业中排第143位[9]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三季报: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单季回报超31%,基金经理王秀:看好四季度行业密集催化
新浪基金· 2025-10-21 11:35
同泰基金2025年三季报总体情况 - 同泰基金旗下四只产品率先披露2025年三季报,重点关注基金经理王秀管理的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与同泰开泰混合A [1] - 同泰数字经济A规模为2.45亿元,较上季度增长0.94亿元,年内回报达79.70%,三季度回报为70.46% [2] - 同泰产业升级A规模为4.39亿元,较上季度大幅增长2.95亿元,年内回报为57.27%,三季度回报为30.65% [2] - 同泰开泰A规模为0.86亿元,较上季度减少0.88亿元,年内回报为34.49%,三季度回报微跌0.17% [2] - 同泰慧择A规模为0.17亿元,较上季度微降0.01亿元,年内回报为4.65%,三季度回报为-1.53% [2] 宏观市场背景与基金经理研判 - 2025年三季度,美联储如期降息、国内"反内卷"政策进入跨行业协同治理阶段,M1-M2剪刀差显著收窄至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共同推动市场信心回升与A股活跃度提升 [3] - 基金经理王秀对四季度展现强烈乐观预期,指出机器人板块有密集催化事件,包括10月宇树科技递交上市材料、11月特斯拉股东大会、年底Optimus 3代发布会、英伟达与富士康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展示等 [6] - 展望四季度,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仍是核心,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加速,10月将全面进入"920时代",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发行可能于四季度落地 [10]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投资策略与持仓 - 该基金三季度回报为30.65%,重点捕捉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科技方向 [3] -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78亿元,较上季度大幅增加123.24%,基金合计规模为4.39亿元 [3] - 前十大重仓股均围绕机器人产业链布局,包括东杰智能、地平线机器人-W、德昌电机控股和国盾量子等,合计占比超过18% [3] - 具体持仓显示,对地平线机器人-W的持仓市值约为3019万元,相对上期增加56.82%;对德昌电机控股的持仓市值约为2841万元,相对上期增加59.77%;对敏实集团的持仓市值约为2390万元,相对上期增加49.42% [4] - 该基金展现出较高弹性,最高连续6月回报达60.86% [10] 同泰开泰混合A投资策略与持仓 - 该基金三季度微跌0.17%,重点配置北交所个股,坚守北交所赛道 [3] - 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规模为0.26亿元,较上季度减少51.54%,基金合计规模为0.86亿元 [3] - 前三大重仓股林泰新材、奥迪威和海达尔均来自北交所市场 [8]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市值约为2713万元,个股持仓市值较为接近,均在250万元至290万元之间 [9] - 该基金历史上最差连续6月回报为-40.97%,最高连续6月回报达116.78%,显示北交所投资具有较高波动性 [13] 基金经理王秀管理概况 - 王秀目前管理5只基金,总规模6.58亿元 [15] - 其管理的同泰慧盈A、同泰金融精选A、同泰竞争优势A暂未披露三季报 [15] - 王秀管理的同泰慧盈A自任职以来回报为32.77%,同泰开泰A为43.81%,同泰金融精选A为58.28%,同泰产业升级A为50.93%,同泰竞争优势A为37.89% [16]
聚焦北交所遇挑战,同泰开泰混合A三季度规模较上季下滑52%,基金经理王秀:静待北交所“920时代”红利
新浪基金· 2025-10-21 11:27
专题:聚焦2025基金三季报:权益类规模增长 科技赛道仍是"核心仓位" 随着2025年基金三季报披露季拉开帷幕,同泰基金已有四只产品率先披露三季报。其中,基金经理王秀 管理的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与同泰开泰混合A表现引发市场关注。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经理 | 规模合计 | 三季度基金 校上季规模 变动 | 截止三季度 年内回报 | 三季度回报 | 投资类型(二级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Z) | (亿) | (%) | (%) | | | 012696.OF | 同泰数字经济A | 陈宗超 | 2.45 | 0.94 | 79.70 | 70.46 | 普通股票型基金 | | 014938.OF | 同泰产业升级A | 王秀 | 4.39 | 2.95 | 57.27 | 30.65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 007770.OF | 同泰开泰A | 王秀 | 0.86 | -0.88 | 34.49 | -0.17 | 偏股混合型基金 | | 008050.OF | 同奏慧择A | 马毅,麦 ...
基金经理新老交替,中生代如何脱颖而出?
市值风云· 2025-10-20 18:36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公募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业绩表现优异,5289只A份额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26.6%,其中98%的基金实现正收益,仅102只收益率为负 [4] - 基金经理队伍呈现显著年轻化趋势,截至2025年9月27日,公募基金经理数量接近4000人,任职时间在3年以内的新面孔多达1344人,占比超过30%,年内新晋上任的基金经理达378人,刷新近年纪录 [6] - 经验不足5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正在掌握15.2万亿元的权益基金规模,而执业超过10年的老将仅有490人,占比仅为12.5%,超过12年的老将仅剩224人,占比已不足6% [6] 年内业绩领先基金及基金经理特点 - 年内净值增长率排名前二十的权益类产品收益率均超过107%,其中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以189.58%的收益率暂列第一,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和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分别以161.90%和135.06%的收益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5] - 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多为新生代,任职年限较短,例如永赢基金的任桀和单林任职不足2年,其最佳任职回报分别达到237.1%和123.7%,同泰基金的王秀任职最佳回报也高达189.1% [8] - 领先基金多采用高集中度和高换手率的策略,例如任桀管理的基金在2025年中报显示对电子和通信行业的持仓合计占比高达95%,前十大持仓比重达82%,且连续两个季度前十大持仓全部为新面孔 [12][15] 代表性新生代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任桀的投资策略高度集中于科技板块,通过高换手率捕捉市场热点,其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在2024年末计算机、电子、通信三大行业持仓比重为81.4%,到2025年中报时已集中至电子和通信行业,占比95% [12][15] - 王秀采用快速调仓策略,基金换手率极高,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1242.25%,其投资方向从年初分散的杠铃策略转向高度集中于机器人赛道,中报对机械设备和汽车两大板块的合计权重达到83% [21][23] - 单林专注于创新药赛道,持仓思路以“胜率型资产”为底仓,聚焦商业化路径清晰的龙头企业,前十大个股占基金净值比例高,其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在2025年二季度末对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个股持仓占净值比均超过7% [27][29] 中生代基金经理的规模扩张与投资风格 - 从业不满五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迅速扩大,例如吴远怡管理规模已突破200亿元,执业不满4年的冯炉丹也即将踏入百亿基金经理队伍 [30] - 冯炉丹独立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规模迅速膨胀至15.3亿元,她作为行业配置选手,聚焦科技行业,对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四大行业配置权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并在科技内部进行行业轮动 [40][41] - 吴远怡采用行业轮动、均衡持仓的策略,不单押某个行业,以其独立管理时间最长的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为例,每个季度配置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6-10个,覆盖TMT、基础化工、有色、军工等多个领域 [56][57]
过去一年涨幅超200%!这些基金凭什么“狂飙”?
搜狐财经· 2025-09-29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分析了一批在过去一年实现超过200%涨幅的“现象级”基金,探讨其高收益背后的投资逻辑和共同特征 [3][4] - 这些基金的共同特征是主题明确,精准押中了2023至2024年的核心投资主线,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和国产化替代 [18][19] - 多数基金成立时间较短,仓位灵活且无历史包袱,使其在踩准趋势时具备极强的短期爆发力 [20] - C类份额的推出降低了投资门槛,吸引了偏好波段操作的短期投资者参与 [21]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 - 该基金近一年涨幅高达230.73%,聚焦于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方向,主攻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信创、半导体等高成长性科技赛道 [5] - 基金经理采用“3D模型”投资框架,强调在人工智能等十年级别的产业大周期中,通过深度研究寻找景气度与估值双击的机会 [8] - 基金持仓高度聚焦AI产业链上游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核心硬件,如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光模块、高端PCB、AI芯片等领域 [8] - 该基金为发起式基金,管理人自有资金参与认购,A类份额收取1.5%申购费适合长期持有,C类份额免申购费适合短期操作 [8] 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 - 该基金近一年涨幅高达221.47%,自2022年起策略转型,从稳健价值型转向“成长+周期”双轮驱动模式,并精准切入新能源与半导体赛道 [9] - 高收益得益于三大因素:把握数字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国家战略、利用灵活配置基金的仓位优势、重仓机构关注度高且交易活跃的龙头标的 [11] - 基金实际持仓偏成长,科技与新能源合计占比较高,波动性显著高于传统价值基金,且换手率较高,反映出积极交易的风格 [11]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 - 该基金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实现近一年205.63%的涨幅,主要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先进制造企业 [12] - 投资策略为“行业聚焦+个股精选”,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85%以上,显示出较高的权益敞口和对硬科技高端制造的深度押注 [14] - 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政策红利释放、特斯拉Optimus进展超预期以及跨市场挖掘隐形冠军企业,充分享受了产业升级与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 [14]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 - 该基金近一年涨幅达203.26%,定位为专注产业升级的高弹性混合基金,主投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国家战略支持领域 [15] - 显著特点是“极致聚焦+极致灵活”,股票仓位常保持在90%左右,且前十大重仓股中北交所和港股标的占比常超30% [17] - 基金经理擅长在产业爆发初期捕捉高弹性标的,深度研究产业链关键环节,如灵巧手、传感器等卡脖子领域,提前布局具备技术壁垒的企业 [17] - 高收益源于赛道卡位精准、规模小调仓灵活、费率较低三大核心优势 [17] 高收益基金的共同特征 - 主题明确,均聚焦于高成长性行业,精准押中AI、新能源、国产化替代等市场风口 [18][19] - 多数基金成立于2022至2023年,作为新发基金具备仓位灵活、建仓速度快、无历史持仓包袱的优势,短期爆发力极强 [20] - C类份额普遍涨幅惊人且不收取申购费,更适合短期投资者进行波段操作,但长期持有成本因销售服务费而高于A类 [21][22]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上热搜!风云君携22只“翻倍基”带你展望慢牛后市!
市值风云· 2025-08-19 18:28
中国股市表现 - 沪指创2015年8月以来十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去年10月高点 [3] - 沪指最新市盈率15.9倍,处于2015年以来83%百分位 [4]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4] 基金市场动态 - 年内翻倍基达22只,平均收益111.6% [5][6] - 18只翻倍基重仓创新药,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6] - 7只港股创新药ETF回报翻倍,创新药板块年内涨幅显著 [8] 创新药板块分析 - 创新药板块蛰伏4年后反转,部分个股涨幅超2-3倍 [8] - 创新药板块局部过热但未全面泡沫化,长期逻辑仍存 [10] 市场展望 - A股自去年9月24日政策出台后持续回暖,呈现"慢牛"态势 [16][17] - 居民超额储蓄达50万亿元以上,潜在增量资金充裕 [19][20] - 证券板块有望展现强劲上涨势头,证券ETF成为布局首选 [20]
重磅会议召开!这些基金年内涨超100%!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触底回升,沪指午后翻红并创年内新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下跌 [1][7] - 两市成交额超1.84万亿元,消费、传媒、中药板块上涨,电池、光伏、券商板块回调 [5]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热点题材轮动快且缺乏持续性,资金追高动能不足 [6] 政治局会议信号 - 会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 [8] - 强调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次提出"融资平台出清"路线图,利好银行、基建板块 [9] - 释放消费提振信号,提出"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刺激旅游、零售、食品饮料板块 [10] - 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2]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沪指突破3600点,"牛市"氛围渐浓,近一个月57%的券商策略报告标题含"牛市" [13] - 两融资金连续五周流入超百亿,沪深两融余额突破1.9万亿,科技成长仍是资金偏好方向 [13] - 市场持续走强需满足三个条件:成交量持续放大、热点板块带动赚钱效应、资金流入态势延续 [15] 基金表现与选择 - 年内多只基金收益超100%,主要集中在创新药、医药、医疗主题 [17] - 翻倍基短期快速上涨风险高,建议理性分析长期业绩、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 [19] - 基金选择三大指南:聚焦长期业绩稳定性、穿透投资策略与持仓、匹配个人风险偏好 [20] 行业与板块动态 - 消费复苏与科技创新共舞,投资者需均衡配置,布局长期 [15] - 创新药板块短期保持乐观谨慎,上涨趋势未现明显拐点,不建议过分追高 [18]
迷你基金起死回生赛道投资“好吃难消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20
迷你基金规模飙升现象 - 多只规模不大的基金产品在二季度借助市场分化行情实现规模上升 部分迷你基金通过押注赛道投资"起死回生"[1] - 行业中存在将"赛道化""风格化"投资作为迷你基金起死回生法宝的现象 也有公司保留迷你基金"壳资源"以承接短期风口[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突出的基金产品中 不少主题基金和赛道基金回报率较高 这些基金普遍规模偏小 部分为亿元或千万元级别[1] 典型案例分析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上半年回报率达20.38% 其A、C份额基金资产净值从一季度末的9887.46元飙升至二季度末的1.45亿元[2] - 该基金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30%大幅升至90% 持仓方向调整为重仓机器人概念股 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二季度新进[2] - 业内人士分析该案例过于极致化 规模变化背后可能是资金大进大出导致投资不稳定的情况[2] 行业普遍现象 - 上半年不少小规模基金借助结构性行情中的主题和赛道投资实现规模上升和业绩提升[3] - 部分基金公司明确"向赛道、向主题要业绩、要规模"的布局思路 将全市场投资产品改造为主题/赛道投资[3] - 有基金公司坦言会保留迷你基金"壳资源"以承接短期风口 认为这是顺势之举[3] 投资者反应 - 数据显示虽然赛道投资产品业绩表现好 但跟风上车的投资者并不多 相关基金份额未出现短期激增[4] - 投资者社区普遍反映赛道基金"涨得快跌得也凶" 认为不如直接投资相关ETF[4][5] - 基金公司表示除特殊情况外 不会大力推广主题和赛道基金 更多从产品定位梳理角度进行转型[5]
绩优基金二季度“加仓”忙,科技医药成核心
环球网· 2025-07-17 10:36
公募基金调仓动向 - 2025年二季度权益类基金积极调仓 科技与医药板块成为核心配置方向[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股票投资占比从72.48%提升至75.89% 规模增长9.3倍[1]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股票投资占比从1.62%大幅提升至90.16%[1] 行业配置变化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重仓股转向全球云计算产业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进入前十大[1] -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混合A加仓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益方生物等创新药企[1] - 基金经理谭小兵表示聚焦政策受益及海外BD超预期的创新药[1] 市场观点 - 前海开源基金指出业绩靠前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 基于对权益市场整体走势的信心[3] - 晨星分析师认为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选股优势得以发挥 科技赛道产业趋势与资本共振[3] 三季度展望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两个方向[3]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经理将关注前沿模型、新兴应用及光通信等领域[3]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基金经理认为机器人行业将进入量产爬坡期 Beta机会显著[3]
二季度多只绩优基金补充权益“弹药” 科技与医药或成核心配置方向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18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动向 - 二季度多只绩优权益类基金提升权益资产仓位,科技与医药板块成为核心配置方向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上半年净值增长率达75.18%,规模从1975万元增至2.04亿元(9.3倍增幅),股票投资占比从72.48%提升至75.89% [2]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股票投资占比从1.62%大幅提升至90.16%,同泰远见混合A从78.65%提升至85.74% [2] 行业配置聚焦科技与医药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前十大重仓股完成更替,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通信龙头取代原有云计算持仓 [3] -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混合A新增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益方生物等创新药股,基金经理强调政策受益及海外BD超预期的投资逻辑 [3] - 晨星(中国)指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赛道形成跨市场共识,基金经理通过高仓位布局高成长性领域获取超额收益 [4] 三季度投资展望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预计创新药管线海外授权趋势延续,国内销售放量取决于季报及医保谈判结果 [4]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将跟踪前沿模型发布、海外云/芯片厂商动态,重点挖掘光通信(CPO)、PCB等全球云计算机会 [4] -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经理王秀认为机器人行业进入量产爬坡期,头部厂商订单放量及大模型突破将驱动板块Beta机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