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转债

搜索文档
25Q2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点评:一级债基强势增持,可转债基金仓位抬升
华创证券· 2025-08-19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 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环比减少,仓位下降,各类型基金表现不一,一级债基持转债规模扩张;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呈现净赎回,但仓位与杠杆率同升;行业配置上,银行仍为重要底仓,公募基金和可转债基金均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化工转债等[2][4][8]。 各部分总结 一、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下降,加仓公用事业、非银转债 (一)公募持有可转债市值环比减少,仓位下降 - 2025Q2 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 2728.23 亿元,环比-3.34%,同比-1.02%,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和净值比均下降[2][12]。 - 各类型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环比多数减少,债券型基金内部分化,一级债基增加 60.71 亿元,二级债基及转债基金减少[2][3]。 - 公募基金转债仓位降低 0.09pct 至 0.80%,可转债基金仓位增加 0.77pct 至 86.95%[25]。 (二)公募持仓占比降低,券商资管及自营增持 - 截至 2025Q2 末,沪深两所可转债面值环比-5.90%,公募基金、保险机构等持仓缩减,券商自营及资管增持[33]。 - 25Q2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面值环比-6.69%,占比降低 0.28pct,但 7 月增持[37]。 (三)公募持仓主要加仓公用事业及非银转债 - 银行仍为首要布局板块,但持仓市值缩减,电力设备等行业持仓总市值靠前[41]。 - 超半数行业市值环比变动为正,公用事业、非银等行业增幅居前,银行等行业降幅居前[41]。 (四)兴业转债维持第一重仓券位置,但银行占比有所减少 - 兴业转债为第一重仓券,持仓总市值前十转债中银行转债占 4 个,G 三峡 EB2 进入前五[45]。 - 剔除银行转债,基金持仓行业集中度降低,G 三峡 EB2 为除银行转债外持有市值第一[45]。 二、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转债仓位与杠杆率同升 (一)复权单位净值上涨,整体呈现净赎回 - 25Q2 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规模环比-5.96%,整体净赎回 32.72 亿元[50]。 - 绩优转债基金资产配置差异大,中欧可转债零股票仓位,南方昌元可转债维持高股票仓位[53]。 (二)转债仓位环比上升,杠杆率环比微升 - 39 只可转债基金转债仓位环比抬升 0.64pct 至 85.34%,杠杆率环比抬升 2.10 个百分点[64]。 - 个券配置均价抬升,高估值配置风格减少,22 只基金转债仓位提升[69][74]。 (三)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 - 25Q2 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板块,16 个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提升[77]。 - 银行、公用事业保持重仓前列,兴业转债为前五大重仓转债持有市值居首[79]。
固收转债分析:2025年8月十大转债
东北证券· 2025-08-04 1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介绍2025年8月十大转债相关信息,涵盖各转债基本情况、对应公司业务、财务数据及看点 [14][29][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特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2.898元,转股溢价率95.85%,正股PE - TTM 12.67 [14] - 全球领先特钢材料制造企业,2024年营收1092.03亿元(同比 - 4.22%),2025年Q1营收268.4亿元(同比 - 5.59%) [14] - 是全球品种规格最全特钢企业之一,产能超2000万吨,核心产品市占率高,产业链完整,成本管控强且谋求外延扩张 [15] 山路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5.228元,转股溢价率50.49%,正股PE - TTM 3.9 [29] - 以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为主营,2024年营收713.48亿元(同比 - 2.3%),2025年Q1营收97.64亿元(同比 + 1.95%) [29] - 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化债背景下有提升空间,受益于省内基建规划,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30] 和邦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8.469元,转股溢价率26.70%,正股PE - TTM 1163.87 [42] - 业务涉及化工、农业、光伏领域,2024年营收85.47亿元(同比 - 3.13%),2025年Q1营收17.26亿元(同比 - 13.68%) [42] - 磷矿和盐矿有盈利,液体蛋氨酸产能可观且毛利率高 [43] 爱玛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3.471元,转股溢价率35.65%,正股PE - TTM 14.28 [59] - 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2024年营收216.06亿元(同比 + 2.71%),2025年Q1营收62.32亿元(同比 + 25.82%) [59] - 以旧换新补贴及新国标政策有望提升营收,毛利率有改善空间 [60] 兴业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3.828元,转股溢价率15.89%,正股PE - TTM 6.25 [73] - 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营收2122.26亿元(同比 + 0.66%),2025年Q1营收556.83亿元(同比 - 3.58%) [73] - 利息净收入平稳,资产质量稳定,规模和客户数量增长 [74] 友发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30.48元,转股溢价率1.86%,正股PE - TTM 15.81 [87] - 焊接钢管企业,2024年营收548.22亿元(同比 - 10.01%),2025年Q1营收114.02亿元(同比 + 6.06%) [87] - 全国布局巩固龙头地位,海外市场有进展,维持高股息率 [88] 重银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4.282元,转股溢价率18.87%,正股PE - TTM 6.76 [102] - 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营收136.79亿元(同比 + 3.54%),2025年Q1营收35.81亿元(同比 + 5.3%) [102] - 受益于成渝战略,资产规模增长,紧跟政策调整信贷策略 [103] 天业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12.122元,转股溢价率72.38%,正股PE - TTM 33.59 [116] - 氯碱化工企业,2024年营收111.56亿元(同比 - 2.7%),2025年Q1营收24.17亿元(同比 + 8.17%) [116] - 片碱成本有优势,计划增加分红,集团推进煤矿项目 [117] 花园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32.5元,转股溢价率11.035%,正股PE - TTM 27.76 [131] - 围绕维生素D3产业链发展,2024年营收12.43亿元(同比 + 13.58%),2025年Q1营收3.26亿元(同比 - 1.18%) [131] - 核心产品市场率高,拓展新品类,医药领域有布局 [132] 渝水转债 - 7月末收盘价124.888元,转股溢价率30.54%,正股未提及PE - TTM [147] - 供排水企业,2024年营收69.99亿元(同比 - 3.52%),2025年Q1营收16.52亿元(同比 + 8.66%) [147] - 供排水业务稳定,拓展外省市场,成本控制有成效 [148]
和邦生物: 和邦生物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26
评级结果 - 前次评级结果: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和邦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 [1] - 本次跟踪评级结果:主体信用等级维持为"AA",评级展望维持为"稳定","和邦转债"的信用等级维持为"AA" [1] - 评级机构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评级时间为2025年 [1] 评级依据 - 评级机构中证鹏元对公司运营环境、经营竞争状况、财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 [1] - 出具《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1] 公告信息 - 《评级报告》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2] - 公告由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 [2]
2025Q2基金持有可转债行为分析:基金持有转债规模下降,银行业转债被减持较多
光大证券· 2025-07-28 2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二季度,除深证成指外市场主要指数均上涨,转债市场表现略优,转股溢价率下降;基金持有转债规模下降但占比上升,不同类型基金持有规模有分化,银行转债被减持多但规模仍大;转债基金持仓集中在银行等行业,业绩强于万得全A和中证转债指数 [2][14][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回顾 - 市场各主要指数除深证成指外均上涨,中证转债指数涨幅3.3%略优于万得全A指数,二季度A股和转债市场震荡上行走势一致 [2][14] - 4月1日转股溢价率46.58%,6月30日降至44.09%,下降2.48个百分点 [14] 基金持有转债行为分析 基金持有转债总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转债市场余额6606.18亿元,较上季度末降403.89亿元;基金持有转债规模2728.25亿元,较上季度末减持94.57亿元,同比降1.21%,环比降3.35% [17] - 二季度末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转债市场余额比例41.30%,较一季度末提高1.03个百分点 [17] 各类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变化 - 2025年二季度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持有转债市值858.67亿元最大,其次是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726.56亿元,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等持有规模超100亿元 [23] -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减持81.4亿元转债规模最大,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等减持超10亿元;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增持60.5亿元规模最大,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等增持规模小 [29] - 二季度混合型债券型二级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比31.47%最高,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等占比超15% [32] 基金持仓行为分析 基金持仓行业分布情况 - 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前五大行业为银行、电力设备等,银行行业转债被减持超140亿元,基础化工等行业被增持超5亿元 [37][40] - 银行行业持仓规模较上季度降142.37亿元,基础化工行业增持17.79亿元规模相对大 [40] 基金持仓个券分布情况 - 二季度末基金持有前5大转债中有4只银行转债,还有电力设备行业的晶能转债 [45] - 上银转债为基金增持规模最大个券,其次是和邦转债,增持规模前十大转债共被增持72.00亿元 [47] 基金持有转债评级情况 - 被基金持有的转债中,AA - 级转债数量最多143只,占比30.82%,其次是AA级等 [53] 转债基金持有转债行为分析 转债基金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有38只存续转债基金,持有转债规模402.29亿元,环比减少22.01亿元 [56] 转债基金持仓行为分析 转债基金持仓行业分布情况 - 2025年二季度转债基金持有银行转债市值69.17亿元最大,电力设备等行业持仓市值超30亿元 [57] - 非银金融行业转债被增持4.13亿元规模相对大,银行行业转债被减持15.83亿元最多 [57][59] - 二季度可转债基金持有规模最大前十大转债为兴业转债等 [59] 转债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率3.50%,中位数3.43%,排名前十均值4.98%,表现强于万得全A和中证转债指数 [63]
固定收益点评:可转债新券投资策略怎么看?
国海证券· 2025-07-14 21:01
核心观点 - 近期转债市场新券上市数量增加,关注度提升,可将转债新券划分为白马类、价值类、小流通市值类和均衡类四种类型,需采用差异化打新策略 [7] 过去新券走势复盘 白马类新券 - 上市初期高估值定价,如安集转债等四个标的上市前 5 个交易日均以 124 元以上高价开盘,转股溢价率高位起步,反映市场对白马股高度关注,但投资性价比低 [8] - 首日高估值是投资者对优质公司结构性偏好,转股溢价率首日拉升至高位后,后续难提供有吸引力风险调整收益,且高估值粘性强,难有效修复,上市首日起投资价值受限,参与打新或二级市场买入短期面临估值风险 [12] 价值类新券 - 上市初期普遍低估值定价,部分破发,如万凯转债开盘后下探,和邦转债等首日定价也较低,亿纬和太能转债估值相对合理 [13] - 机构被动配置需求推动价格,散户抛售压力释放后,机构资金持续买入形成价格支撑和推升动力,债券属性强、下行风险有限,是风险收益比最优的投资标的 [17] 小流通市值类新券 - 上市初期资金交易行为明显,价格脱离基本面,转股溢价率长期高位,如姚记转债等价格大幅拉升,转股溢价率远超正常区间,因小市值转债易受资金影响 [18] - 炒作周期后有价值回归特征,上市后 4 - 6 个月价格开始回落,回归双低标准时形成逆向投资机会,投资逻辑基于债券价值和正股基本面 [21] 均衡类新券 - 上市初期定价理性、波动温和,转股溢价率合理,如龙星转债等首日定价体现市场理性判断,打新资金抛售压力温和,价格波动合理 [23] - 价格受散户行为和基本面双重影响,散户抛售提供买入窗口,大部分能在 1 - 2 个月内完成价格修复,收益确定性高、回撤风险可控,适合作为组合安全边际配置 [25] 总结 白马类新券投资策略 - 首日高估值,转股溢价率高位起步,投资性价比低,估值难修复,建议避免打新和首日买入,系统性估值风险大 [26] 价值类新券投资策略 - 首日低估值,部分破发,机构配置推动价格,建议积极打新,首日开盘或散户抛售后适当买入,风险收益比最优 [26] 小流通市值类新券投资策略 - 上市初期资金交易特征明显,价格和转股溢价率脱离基本面,建议避免高位追涨,上市后 4 - 6 个月价格回归双低标准时逆向投资 [27] 均衡类新券投资策略 - 定价理性、波动温和,转股溢价率合理,建议参与打新,首日散户抛售时买入,1 - 2 个月内完成价格修复获稳健收益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