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死守”钢铝和汽车产业!加拿大缘何调整对美关税谈判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9-01 19:46
加拿大对美关税政策调整 - 加拿大自9月1日起取消对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影响美国对加拿大约210亿美元出口 涵盖橙汁 花生酱 葡萄酒等商品 [1] - 加拿大维持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 这些领域是特朗普关注重点 关乎墨西哥和加拿大制造业就业及发展前景 [1] - 加拿大是七国集团中唯一未能在特朗普设定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 [1] 加拿大经济受关税影响 - 加拿大第二季度GDP下降0.4% 第一季度增长0.5% 商业投资下跌0.6% 其中机械设备投资暴跌9.4% [3] - 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加拿大第二季度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国际出口暴跌24.7% 工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下降18.5% 旅游服务出口下降11.1% [4] - 受加拿大对美报复性关税影响 加拿大该季度国际进口额下降1.3% 经济学家认为加拿大经济已处于衰退区域 [4] 美加贸易摩擦焦点领域 - 美加谈判涉及五大战略领域:钢铁 铝 汽车 铜 软木材 [5] - 美国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加拿大进口汽车及零部件 钢铁和铝产品征收50%关税 加拿大对相应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 [5] - 美国自8月起对半成品铜材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 对加拿大软木材总关税率达到35.19% [5] 《美墨加协定》谈判前景 - 美方或在重新谈判中要求将汽车本地化比例从75%提升至80% 要求成员国劳工工资向美国工人看齐 将安全因素纳入贸易谈判 将审查期限从6年缩短为3年 [6] - 墨西哥和加拿大希望放松"毒丸条款" 取消"自动终止"等字眼 预防协定突然解体风险 [6] - 预计北美地区可能形成更加排外和保护主义的市场 对地区经济开放性和贸易全球化造成消极影响 [6] 加拿大政策调整动因 - 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均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给加拿大带来紧迫感 墨西哥对美让步产生示范效应 [3] - 加拿大国内面临通胀和汇率压力 有声音批评政府不够务实 [3] - 加拿大未放弃向世贸组织寻求贸易救济 可能推动与墨西哥加强经贸伙伴多元化 [5]
加拿大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6%
搜狐财经· 2025-08-30 18:12
经济表现 - 加拿大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6% 为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 [1] - 经济萎缩幅度略高于央行7月预测的1.5%降幅 [1] 出口贸易 - 第二季度商品出口整体大幅下滑7.5% [1] - 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出口暴跌24.7% [1] - 工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出口下降18.5% [1] - 旅游服务出口下降11.1% [1] - 出口下滑主要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1] 国内需求 - 国内需求增长3.5% 显示国内经济状况良好 [1] - 企业库存增加和家庭支出增长缓解了出口下滑的负面影响 [1] - 商品进口减少对经济形成支撑 [1] 投资活动 - 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投资减少 [1] 政策预期 -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超出预期 [1] - 可能增加央行9月降息的可能性以促进经济复苏 [1]
野村首席观点 | Sonal Varma: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影响几何?
野村集团· 2025-08-29 17:38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事件分析 - 美国对印度商品累计加征50%关税 其中25%为对等关税加上25%惩罚性关税 自8月27日起生效[2][3][4] - 约60%的美国从印度进口商品将面临50%关税 印度有效关税税率约为33.6%[5] - 惩罚性关税预计维持三个月 可能于11月后取消 对等关税预计在2025财年保持不变[5] 对印度经济增长影响 - 将印度2026财年GDP增长预测从6.2%下调至6.0% 反映更高关税影响[3][6] - 最坏情形下 若50%关税持续整个2026财年 对GDP冲击将达0.4个百分点 年化率为0.8个百分点[6] - 美国是印度最大商品出口目的地 占印度总出口近20% 约865亿美元 占2025财年GDP的2.2%[6] 受影响行业及传导机制 - 主要受影响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 纺织品 宝石和珠宝 药品 化学品 工业机械和家用物品[6] - 50%关税对纺织品 宝石和珠宝 家用物品和海产品构成实际贸易禁运[6] - 出口订单减少将威胁纺织 服装 金属 化学品 宝石和珠宝及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6] 印度政府应对措施 - 启动2500亿印度卢比出口促进计划 约占GDP的0.07% 提供财政和信贷支持[7] - 预计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 利用温和通胀和增长放缓空间实施货币宽松[3][7] - 进行商品及服务税税率改革 通过新所得税法案简化税法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7] 财政目标维持 - 印度2026财年4.4%的GDP财政赤字目标仍被认为可实现[3][7] - 尽管存在直接税收疲软 支出提前及商品及服务税影响不确定性等财政压力[3]
美国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多国紧急商讨应对
环球时报· 2025-08-09 06:39
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影响 - 美国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10%至50%关税 进口商品平均关税超过18% 创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巴西和印度被施加50%关税 两国表示不会妥协 印度搁置从美国采购新型武器和飞机的计划(后否认) [1] - 巴西总统与印度总理通话 讨论美国关税影响 双方重申提高双边贸易额目标 [1] 印度与巴西的应对措施 - 印度外交部称志同道合国家将寻求互利合作 未在声明中直接点名美国 [3] - 巴西和印度是受美国关税影响最大的国家 两国领导人通话持续约一小时 [1] 瑞士的强烈反应 - 瑞士被征收39%关税 远高于此前威胁的10% 为欧洲国家中最高 [3] - 瑞士约18%出口商品销往美国 其中近六成受关税影响 包括手表、工业机械、巧克力和奶酪制造等行业 [3] - 瑞士工业针织机械制造商Steiger Textil CEO称39%关税如同"海啸" 质疑在美国销售产品的可行性 [3] 日本与美国的关税争议 - 日本被加征15%关税 美方未落实此前协议中"税收减轻"内容 日本首相要求立即修正 [4] - 日本政府原希望税率不满15%的商品定为15% 15%以上的维持原税率 但此特例措施未对日本实施 [4]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称美方承诺修改行政令 将日本纳入"税收减轻"对象 但修改时间由美方决定 [4] 东南亚国家的潜在风险 - 美国针对转运商品的关税措施预计不会立即实施 但可能对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征收40%关税及罚金 [4] - 泰国目前所有出口商品须缴纳19%关税 因美国尚未明确转运规定 [4] - 投资顾问警告转运的严格定义可能稍后出台 [4]
丰茂股份:8月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0:17
公司动态 - 丰茂股份于2025年8月7日召开第二届第十五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关于增选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市值50亿元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售后服务占比46.37% 整车配套占比40.56% 工业机械占比9.35% 其他主营业务占比3.2% 家电卫浴占比0.52% [1]
专家说 | 关税政策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49
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 - 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经历多次重大调整 主要围绕对华贸易展开激烈博弈并逐步扩展至全球贸易体系 关税成为影响全球商业格局的关键因素 [1] - 开展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需准确理解关税影响以保持竞争力和确保财务稳定 [1] 关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 企业应评估当前经济环境和关税政策对其会计处理与财务报告的影响 [2] - 管理层需审慎评估关税政策对财务预测及会计假设的影响 包括现金流预测和折现率 [3] - 关税提高进口资产成本 若无法转嫁给客户 需考虑资产减值评估 包括不动产/厂房/设备、存货等 [4] - 关税导致的客户合同价格变动应作为可变合同对价或合同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5] - 关税政策存在模糊性时 企业应适用或有事项准则确认和计量关税负债 [6] - 资产负债表日后颁布的关税政策属于非调整事项 但可能需要进行披露 [7]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应包括与关税相关的各项考量因素 [8] - 需评估现有控制措施是否持续有效 并确保披露相关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8] 所得税与财务报表披露 - 企业需要在每个中期报告日对全年有效税率做出最佳估计 [9] - 财务报表披露需根据关税对业务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性质进行调整 [10] SEC报告与披露 - 企业应在管理层讨论和分析中披露关税对持续经营性收益的重大影响 [12] - 必须披露已经或可能对收入、流动性或资本资源产生重大影响的已知趋势或不确定性 [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电子产品、服装、工业机械等行业面临利润压缩或需求萎缩的双重困境 [16] - 跨境电商运营成本上升 小额商品免税政策取消 [16] - 供应链重构导致库存成本上升 交货周期延长 [16] - 实施"中国+1"战略 向东南亚或墨西哥等低关税地区转移产能 [16] - 评估提前进口或增加库存的操作可行性 使用保税区缓冲库存压力 [16] - 深耕国内市场或开发欧盟、东盟等新国际市场 [16] - 关税显著影响跨辖区成本结构时 需重新评估转移定价模型 [16] 总结 - 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动 考虑关税政策对会计处理与财务报告的影响 [13] - 企业面临短期阵痛 但需把握重构全球供应链的机遇 在挑战中孕育新竞争优势 [13]
10.3万亿!美国跌至第三,不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谁上位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00:02
进出口总额 - 2025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其中出口额6.13万亿元,进口额下降6%,贸易顺差2376亿美元[1] - 单季度贸易总额连续2年突破10万亿元,出口总额实现平稳增长[4] 出口市场多元化 - 美国仍为主要出口市场,但对东盟和欧盟出口额分别超过1460亿美元和1220.8亿美元[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份额增加,东盟外贸份额同比增长7.1%[7] - 民营企业一季度外贸总额达5.85万亿元,表现突出[8]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集成电路和汽车为出口金额TOP3,机电产品占比超60%[10] - 工业机械、半导体元件和交通运输设备展现制造实力[11] - "新三样"产品(风力发电机组、集成电路、锂电池)拉动出口增长[15] 重点出口产品表现 - 风力发电机组:累计出口5799台(20787.8MW),覆盖57国,去年出口增长71.9%,今年一季度再增43%[17] - 集成电路:2024年贸易额1600亿美元(同比+18%),今年初规模同比激增24%,相关企业超70万家[18] - 锂电池:对美出口前三个月达31.32亿美元(年增7.7%),全球出口量增幅18.8%[20] 进口与产业转型 - 进口增速下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影响[12] - 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煤铁资源进口量优化,向技术型产品转型[14] 市场战略调整 - GDP超六成来自国内市场,减少对美市场依赖[24] - 跨境电商综试区上线165个,赋能产业带和国际合作[26][28]
倒计时一周:美国与日本、欧盟谈判焦灼,特朗普拒延关税期限
第一财经· 2025-07-02 19:49
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政府未表示要延长7月9日恢复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特朗普称未考虑推迟该时间点并计划通知多国提高税率 [1] - 美国与主要经济体谈判进展不明朗 目前仅与英国签订经济繁荣协议一般条款 远未达到"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的目标 [1][3] - 欧盟要求自7月9日起下调当前10%的关税并削减行业性高关税 但美国倾向于分阶段协议模式并维持部分关税 [3] 金融市场反应 - 特朗普表态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冲高至16.8上方 [1] 各国谈判态势 - 日本寻求汽车等关键行业关税豁免 但特朗普威胁征收30%-35%税率 去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630亿美元 主要来自汽车、工业机械和电气机械 [4] - 特朗普对与印度达成协议展现乐观态度 双方正就特定行业关税及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准入等敏感议题加紧磋商 [4][5] - 加拿大在取消数字服务税后与美国恢复对话 [5] 潜在贸易冲突 - 欧盟已同意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 并讨论对高达950亿欧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实施进一步关税措施 [4] - 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姿态坚定 反制措施可能集中在政治敏感性、可由欧洲企业替代及数字服务领域 [3] - 美国商务部启动232条款调查 涉及铜、木材、航空航天部件、制药、芯片和关键矿物等商品 [6] 行业影响 - 日本和欧盟寻求减免25%的汽车及零部件和50%的钢铝关税 但美国当前谈判重点集中于"对等关税" 行业关税问题暂缓处理 [6] - 专家担忧美国强硬立场将损害长期贸易关系 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 [6] 应对策略 - 欧盟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强化欧洲单一市场整合并提升关键产业本土化生产能力 战略核心是将贸易冲突控制在占全球贸易15%的美国市场 [7] - 许多国家开始多元化贸易市场 特别是增加与中国的贸易 [7]
提质增效 内蒙古打造更高能级向北开放平台
中欧班列运行情况 -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班列突破1500列 [1] -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新增"芜湖—莫斯科""琉璃河—明斯克"线路,运行线路达73条,通达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辐射国内24个省份60余座城市 [1] - 满洲里铁路口岸前4个月回程中欧班列872列、90468标箱,运量居全国首位 [1] 口岸与区域经济发展 - 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过"口岸货物+园区落地加工"联动发展,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加工产业呈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 - 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出口额占内蒙古七成,特色农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俄罗斯"农副产品中欧班列前4个月开行17列715车,货值3493.11万美元,货重1.61万吨 [3] 产业与产品拓展 - 包头市推动钢材、机械装备等本土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向全球,汽车配件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3] - 赤峰市推行"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模式,开行跨国班列80余列,试验区进出口额突破9亿元 [4]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内蒙古出台《中欧班列运行"补短板"实施方案》《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线路布局 [3] - 二连海关深化监管装备智能化应用,压缩整体通关时间80%以上 [6] - 满洲里车站海关研发铁路口岸物流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通关效率 [6]
美国关税背景下中日经贸发展契机展望|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5 18:30
中美关税现状与影响 - 当前美国对中国直接关税税率为51.3%(包括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的19%和基础关税2.3%),中国对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为37.5%(包括反制关税20%和基础税率7.5%)[4]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90天关税暂缓协议,美国将145%报复性关税降至30%,中国将125%反制关税保留10%基础税率,其他暂缓执行[2] - 高关税导致美国民生商品短缺加剧,洛杉矶港口出口量减少30%,中国企业转向日本市场规避风险[1][5] 日本贸易结构与现状 - 日本出口以汽车(占对美出口28.3%)、半导体设备、工业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依赖能源和原材料[9][14] - 2025年4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长2%(低于预期的2.5%),贸易逆差1158亿日元,对美国出口下降1.8%(汽车出口减少4.8%)[12][17] - 日本推行"中+1"供应链战略,参与CPTPP/RCEP等区域协定,加速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布局[11] 特朗普关税对日本的冲击 - 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铁铝产品25%关税,其他商品加征24%关税[14] - 日本要求美国撤销所有加征关税但未获响应,仅"对等关税"暂停90天,汽车出口受创显著[15][17] - 日元走强叠加关税影响,导致日本半导体设备、工程机械等对美出口同步下滑[1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促使日本企业将供应链向东南亚、印度转移,同时加大对美欧投资以分散风险[10][11] - 日本通过多边贸易协定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但能源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化仍制约贸易平衡[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