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搜索文档
同星科技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416.12万元,融资余额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40
分红方面,同星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00.00万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新昌大道东路889号,成立日期2001年1月9 日,上市日期2023年5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制冷零部件及产品 77.83%,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17.59%,其他(补充)4.58%。 截至9月30日,同星科技股东户数1.38万,较上期减少3.74%;人均流通股3343股,较上期增加1.57%。 2025年1月-9月,同星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9.34%;归母净利润8856.82万元,同比减少 12.15%。 10月30日,同星科技跌1.82%,成交额4541.60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同星科技获融资买入额416.12 万元,融资偿还288.13万元,融资净买入128.00万元。截至10月30日,同星科技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5 亿元。 融资方面,同星科技当日融资买入416.1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8.43%,融资余 额 ...
同星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26,净利润第1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22
同星科技成立于2001年1月9日,于2023年5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 该公司是制冷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专注制冷设备相关产品,具备较强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同星科技主要从事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 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 - 家电零部件Ⅱ - 家电零部件Ⅲ,涉及冷链物流、长安 汽车概念、汽车零部件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26,净利润第16 2025年三季度,同星科技营业收入为9.15亿元,行业排名26/34,远低于第一名三花智控的240.29亿元和第 二名海立股份的164.89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30.25亿元和中位数13.29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制冷零部 件及产品4.83亿元占比77.83%,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1.09亿元占比17.59%,其他(补充)2842.18万元占比 4.58%。当期净利润为8856.82万元,行业排名16/34,与第一名三花智控的32.89亿元和第二名盾安环境的 7.58亿元差距明显,高于行业中位数7621.74万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2.2亿 ...
杭氧股份(002430):业绩增长稳健,核聚变领域加速拓展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30 19:34
业绩增长稳健,核聚变领域加速拓展 杭氧股份(002430) 杭氧股份 2025 年三季报点评 | [姓名table_Authors] | 电话 | 邮箱 | 登记编号 | | --- | --- | --- | --- | | 肖群稀(分析师) | 0755-23976830 | xiaoqunxi@gtht.com | S0880522120001 | | 赵玥炜(分析师) | 021-23185630 | zhaoyuewei@gtht.com | S0880525040040 | 本报告导读: 公司 25Q3 业绩增长稳健,毛利率、现金流等核心财务指标表现亮眼。同时,公司加 速海外布局、积极拓展可控核聚变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投资要点: | [Table_Finance] 财务摘要(百万元)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13,309 | 13,716 | 16,040 | 17,490 | 19,175 | | (+/-)% | 4.0% | 3.1% | ...
杭氧股份(002430)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 核聚变领域加速拓展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增长16.79% [3]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41.01亿元,同比增长13.12% [3]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4.28亿元,同比增长10.39%,累计归母净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12.14% [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49%,同比提升0.6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44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7.70%,同比提升0.4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费用率为10.16%,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9.47亿元,同比增长140.03%,其中第三季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271.44%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07元、1.22元、1.38元 [2]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市盈率27.64倍,给予公司2025年29倍市盈率,目标价30.99元 [2] 战略发展与业务拓展 - 公司加速海外布局,计划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设立海外子公司以提升海外市场信息获取与响应效率,加大市场营销与客户开发力度 [4] - 公司积极拓展新质生产力领域,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战略新兴产业,可为聚变堆建设提供高质量低温设备及高纯度特种气体 [4] - 公司子公司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已中标聚变新能低温氮系统,应用于BEST低温系统 [4]
西子洁能(002534):期待四季度业绩拐点向上 光热+核电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38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营收43.3亿元,同比下滑11.2%,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58.3% [1] - 单Q3季度营收15.4亿元,同比下滑18.6%,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滑64.6%,主要因部分海外锅炉设备交付延迟至Q4所致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19.3%,同比下滑0.26个百分点,净利率5.2%,同比下滑4.2个百分点 [1] 订单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订单40.5亿元,同比下滑11.6%,在手订单58.8亿元,同比下滑8.3% [1] - 经营性现金流3.5亿元,同比增长130%,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2] - 董事长已增持近5000万元,价格为17.09元/股,彰显发展信心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1998年进入核电领域,已提供186台常规岛压力容器和换热器,435台核2、3级压力容器和储罐 [3] - 崇贤基地核电车间一期预计2025年9月底投入使用,2025年8月成立合资子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 [3] - 光热发电市场前景广阔,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装机容量到2030年/2040年/2050年将达29GW/88GW/118GW [3] 传统能源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发制造基地,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3] - 有望受益于雅江水电工程等国内宏观扩内需投资周期启动 [3] - 先后与美国N/E、GE、FW、法国ALSTOM、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公司合作,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机会 [4]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约定2025-2026年解锁条件为净利润4亿元/5亿元,同比变化-9%/+2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5.1亿元/5.6亿元,同比变化-3%/+21%/+8% [5] - 对应市盈率PE为32倍/27倍/25倍 [5]
石化四建公司承担天津石化第三阶段装置检修工作
中国化工报· 2025-10-27 14:51
10月24日,从石化四建公司获悉,近日,由石化四建承担的天津石化第三阶段装置检修工作在大港检修 现场已全面铺开,各项检修任务正按预定计划推进。 石化四建公司在天津石化联合九车间,作为此次检修重中之重的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已于近日顺利完 成大盖拆除作业。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为后续内部构件检查、催化剂更换等深层检修工作打开了通 道,标志着装置检修已进入核心施工阶段。 与此同时,石化四建公司承担的装置区内多台关键换热器的检修工作也已同步展开,检修人员正对设备 进行细致的清洗、检测和部件更换,以彻底消除运行隐患,确保其在下个运行周期内的高效换热性能。 此外,涉及技改技措项目的相关工艺管线拆除作业正稳步进行,为后续的新管线安装和装置优化升级创 造了条件。(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黄绍楠) ...
双良节能(600481):25Q3业绩转正,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4 22:42
投资评级 - 对双良节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迎来拐点,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业绩表现超市场预期 [5][8] - 内部降本增效叠加硅片价格回暖是业绩改善主因,2025Q3毛利率达20.43%,同比提升9.13个百分点 [8]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9亿元,投向零碳智能装备平台和先进制氢装备研发,氢能业务贡献未来成长性 [8] - 尽管因硅片价格波动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但考虑到光伏业务盈利回升及氢能业务潜力,维持买入评级,其估值水平(2026年PE 18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7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为-5.44亿元,但同比实现减亏 [5] - 单季度看,2025Q3实现营收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5] -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亿元、6.35亿元、11.33亿元 [7][8] -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7.1%提升至2027年的16.3%;ROE预计从2025年的-11.5%改善至2027年的19.2% [7] 业务进展 - **节能节水装备**:溴冷机、换热器、空冷系统等业务稳步推进,中标京能涿州热电项目空冷系统,金额4.19亿元 [8] - **新能源装备**:重点拓展氢能,与闳扬新能源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合同,并中标印度ACME阿曼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 [8] - **光伏产品**:硅片产能规模效应显现,与上游硅料厂及多家下游电池厂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8] 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31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亿元 [8] - 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零碳智能装备平台(包括节能装备和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以及AEM制氢设备研发项目 [8]
20亿!这只牛股拟投建新项目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1:17
项目投资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方新精密与昆山市陆家镇政府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拟在昆山市陆家镇增资扩产,投资设立方新精密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 [1] - 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2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2] - 项目拟主要从事匀气盘、半导体铝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为半导体设备、TFT设备、OLED设备提供精密洗净服务 [2] 项目战略意义与产品应用 - 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泛半导体领域,是国家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的重要一环 [2] - 此次投资旨在把握半导体国产替代战略机遇,有望大幅提升公司的营收规模、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 - 签订协议将显著增强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 公司财务与投资规模对比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约为53亿元,净资产为20.64亿元,此次20亿元投资额与公司最新净资产大致相当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09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8.49亿元 [2] - 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公司货币资金不到5亿元 [2] 公司历史与业务概况 - 公司1991年成立于中国台湾,2000年总部迁至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2011年9月在创业板上市 [4] - 公司拥有新材料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洁净室技术和超高真空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少数拥有完整技术体系的厂商之一 [4] - 主要产品包括管道、管件、泵、阀、过滤器、罐、换热器、发酵罐、真空腔体等高洁净设备,同时研发制造超纯气体管路系统、超高真空系统的关键组件 [4] 公司成长性表现 - 2016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2023年开始遭遇瓶颈 [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8.49亿元,同比增长5.08%;归属净利润为2.263亿元,同比增长-4.05%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开始转为负增长,净利润则继续负增长 [4] 公司近期股价表现 - 自去年"9·24"行情以来,公司股价从最低的16元附近涨到近期最高的78元附近,涨幅接近四倍 [5] - 截至10月23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233.8亿元 [5]
无锡鼎邦总经理王凯:专注石化换热设备 以技术锚定多元化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8:4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石化换热设备细分赛道的龙头,拥有20余年的行业经验,客户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内外石化巨头 [1][3] - 公司产品包括换热器和空冷器两大系列,主要应用于原油制备成品油及基础化工原料制备的装置,起到热量交换、余热回收和安全保障作用 [2] - 公司已形成从产品研发、设计到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与下游头部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3] 技术实力与研发创新 - 公司掌握了油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全自动管头焊接技术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专业技术,保证产品在超高温、剧毒等多种特殊工况中稳定运行 [4] - 高效换热是公司研发的永恒主题,公司还与华东理工大学、常州大学及国内各大石化设计院保持合作,借助学界力量 [4] - 公司正积极扩展新的应用场景,研发应用于多晶硅制备、生物油制氢等领域的产品,其底层技术共通于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4][5]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自2014年起跟随项目出海,产品应用于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多地石化项目,并逐步打开了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企业的大门 [3] - 2024年公司独立境外业务有较大提升,海外销售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未来将持续发力,加速与英国石油、雪佛龙等海外大型炼化企业建立合作 [3] 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稳扎稳打,在巩固石化设备领域的同时,准备基于自身能力把握其他行业的发展机遇 [5] - 公司将人才视为核心竞争力基石,拥有极低的人员流动率,通过稳定的团队和“宽严相济”的企业文化降低管理成本,确保经营目标执行到位 [5] - 公司于2024年4月成功登陆北交所,通过上市夯实管理、新建厂房、更新设备,为未来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5] 行业背景 - 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 [2] - 中国换热设备产业起步较晚,1963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自主开发传热技术的趋势,21世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
无锡鼎邦总经理王凯: 专注石化换热设备 以技术锚定多元化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6:29
公司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石化换热设备细分赛道的龙头,产品得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内外石化巨头的青睐[1] - 公司专注于石化领域换热设备,产品包括换热器和空冷器两大系列,主要应用于原油制备成品油及基础化工原料制备的装置[2] - 公司已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独立境外业务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3] 行业发展与技术背景 - 中国换热设备产业起步较晚,1963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21世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 - 换热设备在石油石化行业中起到热量交换、余热回收和安全保障作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助力节能降碳[2]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了油浆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全自动管头焊接技术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专业技术,保证产品在特殊工况中稳定运行[4] -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研发永恒主题是高效换热,并与华东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等学界力量合作[4] - 公司凭借深厚的研发积累,正积极扩展新的应用场景,研发应用于多晶硅制备、生物油制氢等领域的产品[4]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在国内市场稳固的基础上,正加码开拓海外市场,加速与英国石油、雪佛龙等海外大型炼化企业建立合作[3]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在明确下游市场前重心依然在石化设备领域,对新领域的拓展基于自身已有能力[5] - 公司于2024年4月登陆北交所,通过上市夯实管理、新建厂房、更新设备,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5] 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 - 公司将人才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营造“宽严相济”的企业文化,人员十分稳定,流动率极低[5] - 公司不通过裁员、降薪应对行业周期变化,拥有一支充分磨合的队伍,能有效执行经营目标并降低管理成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