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设备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医学影像国产龙头,向世界级医疗创新引领者阔步迈进
国投证券· 2025-07-17 1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161.52 元,相当于 2025 年 60 倍的动态市盈率 [4][9][1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产品技术与研发创新能力全球领先,产品线覆盖广,核心部件自研自产,在医学影像行业持续增长、公司国内外份额提升及设备招采回暖背景下,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可观,首次给予买入 - A 评级 [1][2][3][9] 报告相关内容总结 联影医疗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分三阶段:2016 年前推产品、解决资金链;2016 - 2020 年获融资、突破高端产品;2020 年后国内份额提升、海外突破 [14][15][16] - 研发与技术能力强:核心团队学术背景深厚,产品布局丰富,各条线技术优越,核心部件自研自产,研发投入高 [19][20][29] - 营收规模与业绩:2024 年收入同比下滑,24Q4 后行业招采复苏,预计 2025 年业绩改善,毛利率稳定,净利率波动大 [34][35] 核心成长逻辑之一:医学影像行业持续增长,中国增速长期领先 - 全球市场: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前五细分赛道,2020 年规模 430 亿美元,占比 10%,预计 2030 年达 630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近 4% [2][43] - 中国市场:增速超全球,预计 2030 年核心细分赛道复合增速 10%,占全球份额达 20% [2][44] - 各细分领域:MR 全球 2030 年达 145.2 亿美元,中国 2030 年达 244.2 亿元;CT 全球 2030 年达 215 亿美元,中国 2030 年达 290.5 亿元;XR 全球 2030 年达 203 亿美元,中国 2030 年达 206 亿元;MI 全球 2030 年达 58 亿美元,中国 2030 年达 53.4 亿元 [52][62][71][76] 核心成长逻辑之二:公司国内与海外市场份额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 - 国内市场:各条线市占率提升快,仍有替代空间,如 CT、MR、MI 等市占率排名居前 [84][85][88] - 海外市场:2020 年后发展迅猛,2024 年收入 22.7 亿元,占比 22%,18 - 24 年 CAGR 达 93%,占比提升 20pct,秉持全球化策略 [101][102] 边际催化因素:设备更新落地,设备招采回暖 - 2024 年承压:因新基建高基数、政策整顿、设备更新过渡等,整体招投标下滑,CT 下滑 30% [107] - 24Q4 复苏:采购需求释放,25Q1 行业复苏强化,整体、CT、MR 招投标增速分别为 68%、90%、81% [1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27.8、155.3、186.7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2.2、26.6、32.9 亿元 [135][137] - 估值:选取可比公司,首次给予买入 - A 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61.52 元,相当于 2025 年 60 倍动态市盈率 [137]
靴子落地:这类仪器出口欧盟受阻
仪器信息网· 2025-06-23 14:35
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招标事件 - 欧盟委员会依据《国际采购工具》(IPI)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 [1] -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欧盟行为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1] - 2024年中国对欧盟27国医疗器械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18.5% [1] IPI法案背景 - IPI法案于2012年首次提出,2022年6月颁布实施 [3] - 法案允许欧盟对相关国家企业投标报价做惩罚性调整(上调10%-20%) [3] - 从业者认为欧盟依据不准确,跨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被归为"国产" [3] 受影响领域 - 主要影响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端大型设备(质子/重离子放疗系统、PET-CT、超高端磁共振等) [6] - 医院建设或翻新时的全场景采购方案(麻醉工作站、呼吸机、监护仪等)也会受影响 [6] - 欧盟市场主要为"替换市场",大额订单较少 [6] 中国企业现状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尚处早期,难以建立与欧盟公立医疗机构的长期信任关系 [6] - 欧盟市场由27个成员国构成,市场分散增加突破难度 [6] - "GPS"(GE、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影像三巨头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中国本地化布局 [4]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历程 - 第一阶段(1990年代末-2008年):出口低值耗材和简单诊疗设备,以代工贴牌为主 [7] - 第二阶段(2009-2015年):次贷危机后竞争加剧,企业开始尝试自主出海,中高端设备出口占比提升 [7] -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突破,面临保护主义政策挑战 [8] 标志性事件 - 2009年东软医疗16多层螺旋CT获FDA注册,标志中国大型医疗设备进入全球高端市场 [8] - 2014年微创医疗以2.9亿美元收购美国Wright Medical关节重建业务,创当时行业最大海外并购 [8] - 现阶段中国企业开始效仿"GPS"模式,在目标市场布局本地化生产供应链 [8]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长虹位列35,品牌价值2521.39亿元
中金在线· 2025-06-19 09:32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以2521.39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5位,较2024年的2368.76亿元增长6.4%,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行业龙头共同跻身世界级品牌阵营 [1][5] - 品牌价值提升得益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印证"科技长虹 产业报国"的持续创新能力 [1] 技术创新战略 - 采用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双轮驱动模式,覆盖智慧家居、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领域 [2] - 自主创新方面构建"人才+平台+机制"模式,培育23家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高速背板连接器/线模组等行业难题 [2] - 协同创新方面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在FLASH放疗设备、量子动态绝对重力仪等项目取得关键技术突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2] 智能制造能力 - 具备年生产大家电4000万台(套)、冰箱压缩机8500万台、芯片物联模组1.4亿片的制造规模 [3] - 建成西部领先的一体化制造体系,涵盖模具研制、注塑、压刻等全流程,65个制造工厂推进"五化"改造 [3] - 智能制造场景中,5G+AI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实现99.98%良品识别率,智慧显示工厂达到100%数控化率 [4] AI技术应用 - 以"云帆"大模型为核心基座,实现冰箱"保鲜预判"、洗衣机"蓝氧如手洗"等智能产品升级 [4] - AI电力模组赋能国网智能化建设,AI高速背板连接器服务中国电信通讯 [4] - 内部建立虹犀AI中台,实现供应链风险评估、决策周期缩短等全链智能化运营 [4] 产业布局 - "3+1+N"格局中,智慧家居、数字产业、特种装备三大核心产业分别聚焦智能家电、数字解决方案和高端装备 [5] - 绿色能源产业构建完整锂电池产业链,成为全球碱电头部企业和中国锂电池特种领域头部企业 [5] - 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5] 市值与品牌管理 - 下属7家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分红、回购和股权激励提升投资价值 [6] - 建立CIS品牌体系和"品牌与质量管理委员会",采用"破圈传播"策略激活品牌生命力 [6] - 通过国际赛事合作、熊猫IP开发和"走进长虹"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6]
2025年放疗设备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6-10 2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放疗设备行业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市场需求大且政策环境良好,国产设备逐步突破,未来政策规划与市场需求共振、人口老龄化与医保支付体系完善将推动市场加速发展[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放疗设备概述 -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治疗癌症的手段,放疗设备能提升肿瘤治疗精准性、安全性和疗效,涵盖多种技术类型[5] - 放疗设备按放射线性质分为光子线、粒子线和其他类放射治疗[7] 行业特征 - 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涉及多学科领域,新型设备不断涌现[10] - 市场需求量大,政策环境良好,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发病率上升带动需求,国家出台扶持政策[12] - 市场竞争激烈,国产设备崛起,国内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产设备获批数量大增且推出高端设备[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80 - 2000年):依赖进口设备,国产技术起步,以低能设备为主[15] - 启动期(2000 - 2015年):国产企业加速研发,部分设备实现国产替代,但高端市场仍被外资垄断[16] - 高速发展期(2015年至今):国产高端放疗设备崛起,政策支持推动国产替代,AI与精准放疗技术成趋势[17] 产业链发展现状 - 上游为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游为设备整机生产与系统集成,下游为设备销售、医疗服务及运维[18] - 产业链已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体系,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和市场拓展[19] 产业链各环节分析 上游 - 由多层级核心部件构成,部分已实现突破,但磁控管等仍依赖进口[21] - 国际领先企业技术积累和本地化布局为产业链升级创造条件,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是发展重点[22] 中游 - 市场呈现外资主导高端、国产加速替代格局,政策与技术推动国产厂商在中端市场崛起[25] - 行业呈现“专利提质、市场分化”特征,专利申请量下降但结构优化,国产替代深化[27] 下游 - 应用场景以医疗机构为核心,但放疗资源分布不均、人才短缺,存在服务缺口[30] - 下游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突破千亿规模[31]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7.83%,预计2025 - 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6.61%[32] - 历史规模扩大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肿瘤专科医疗体系扩张,未来增长受政策规划、市场需求、人口老龄化和医保支付体系完善推动[34][36] 政策梳理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强调经营各环节质量管理,保障设备质量和放疗服务安全[39] -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促使医疗机构重视放疗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39]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促进放疗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39]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放疗设备技术革新,提升产业竞争力[40] - 《“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设备配置数量,促进区域资源均衡和产业发展[40] 竞争格局 - 市场呈梯队分布,瓦里安、医科达主导高端市场,国产企业组成第二梯队[41] - 历史格局形成源于跨国企业技术优势和差异化市场定位,受政策和本土化进程影响[42][43] - 未来市场份额将向本土企业倾斜,行业将形成“高端外资主导、中低端国产领先、新兴技术中外竞逐”格局[45][46] 上市公司速览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开业,总部在淄博,经营范围广泛[49] - 展示了2015 - 2023年多项财务指标数据[5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存续,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等[52] - 展示了2018 - 2023年多项财务指标数据[53]
四川国企亮出了哪些“绝活”?
四川日报· 2025-05-28 04:28
科技创新展示 - 菁蓉联创自主研发"空天地一体跨域协同的创新引擎" 实现无人机与机器狗等多设备协同控制 [2][3] - 阿加犀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 可完成问答、递送饮品、避障行走等任务 [2][3] - 蜀道集团展示埃及苏伊士运河铁路平转开启桥技术 该桥为全球跨度最大、承载最大的同类桥梁 [3] - 蜀道集团推出弹性连续支承嵌入式轨道技术 消除地铁运行啸叫声 已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应用 [3] - 蜀道集团研发聚氨酯伸缩装置技术 应用于成绵扩容、成都二环高架等项目 消除桥梁过车异响 [3] 能源与资源技术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旗下交大光芒公司研发智能巡检机器人 实现山区荒漠等恶劣环境无人值守 [3]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拥有34家高新技术企业 包括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3] -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展示地质勘查"三剑客"技术 包括广域电磁仪、压裂电磁实时监测系统和无人机有源航空电磁仪 [3] - 无人机有源航空电磁仪可获取500米深度地下高精度地质结构 [3] -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实施钒钛、稀土、黄金等"八大资源工程" 打造西南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3] 消费科技应用 - 长虹美菱推出"冻鲜生"冰箱 采用PCMs蓄冷科技实现零下3.5℃恒温微冻 [3] - 长虹AI TV搭载国家首批备案电视端AI大模型长虹云帆 具备智慧光语交互功能 [3] - 长虹中玖闪光研发e-Flash和X-Flash放疗设备 前者正在华西医院等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3] - 四川航空构建智慧旅客服务平台 覆盖旅客出行全流程的十二大智能应用矩阵 [3] - 四川航空AOC运营分析大屏实现"数字孪生机场"功能 实时显示航班动态和客货吞吐量 [3]
四川,迎来史诗级大机会
投资界· 2025-05-13 15:35
战略腹地定位 - 四川获得"战略腹地"定位,意味着国家将进行最高级别的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4][6] - 国家明确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腹地转移[7] - 四川计划未来两三年内筛选3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15万亿元[7] 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前三月四川GDP突破1.5万亿元,高新产业增长14.3%[4] - 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等产业增速均超20%[4] - 成都外商投资暴涨74.04%[4] 地理与历史优势 - 四川盆地天然易守难攻,历史上多次作为战略后方[7] - 古代通过都江堰等工程将闭塞地区变为"天府之国"[8] - 现代通过川藏铁路、西成高铁等基建改善交通[8] 农业与能源实力 - 2024年粮食产量726.8亿斤西部第一,生猪出栏6149.6万头全国第一[10] - 油菜籽产量74.4亿斤全国第一,茶叶产量45.4万吨全国第四[10] - 天然气产量656.6亿立方米全国第一,水电3814亿千瓦时全国第一[10] 工业体系 - 拥有41个完整工业大类,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近2万亿元[11] - 六大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11] - 不同城市分工明确:成都综合创新、绵阳硬核研发、德阳重大装备等[11][12][14] 科技创新 - 绵阳研发投入强度5.26%,拥有2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13] - 长虹集团压缩机全球第一,超低温冰箱达-180℃[13] - 九洲集团研发北斗三号芯片和C919客舱系统[14] 军工实力 - 乐山有核潜艇研发基地,绵阳有核武器研发中心[14] - 成飞集团研发歼-20,航天七院研发火箭弹[14]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战略发射能力[15] 历史传承 - 三线建设时期获得全国工业投资1/8,国防投资1/4[18] - 从农业省转变为工业大省、国防大省、交通大省[18] - 公路里程从9000多公里增至8万多公里[18] 未来发展 - 交通基建连续四年投资超2000亿元,铁路投入全国第一[19] - 2024年为企业减税降费880亿元,组建3236亿元产业基金[20] - 省外招商引资项目总额超8500亿元[20]
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在成都举行 《四川品牌发展报告2025》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5-10 10:04
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 - 活动于5月9日晚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 主题为"魅力天府·品牌力量" 通过发布多项内容展现四川制造和创造的魅力 [1] - 发布《四川品牌发展报告2025》 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编制 包含多个篇章描绘四川品牌发展新画像 [1] - 电子科技大学发布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四川腾盾商用飞机发布水陆两栖无人机 长虹中玖闪光医疗发布e-Flash放疗设备 [1] - "天府名品"累计认定31个产品 活动现场发布31个获授权产品名单 并为相关企业颁发证书 [1] 托底性帮扶工作 - 活动邀请4名基层"品牌官"以故事分享方式为托底性帮扶特色品牌代言 [2] - 设立"39市集"为39个欠发达县域推介产品品牌搭建平台 将持续至5月11日 [2] 四川品牌发展报告 - 报告分四川根植性产业集群品牌 天府品牌向"新"力 四川企业品牌大摸底等篇章 [1] - 包含托底性帮扶特色品牌 榜单上的"四川造" 开创品牌发展新局面等内容 [1]
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在成都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9 23:59
品牌日活动 - 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以"魅力天府·品牌力量"为主题,集中发布《四川品牌发展报告2025》、新质生产力产品、托底性帮扶特色品牌等 [1] - 活动设立"川造科技区"展示人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氢能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遥感卫星等科技创新产品 [3] - 活动设立"39市集"展示来自四川39个县域的超过1100种特色产品 [3] 四川品牌发展报告 - 《四川品牌发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产业提质升级中的"新势力"品牌,包括人形机器人、载人航空器、智能网联车、天地卫星网、重磅创新药等领域 [1] - 报告分四川根植性产业集群品牌、天府品牌向"新"力、四川企业品牌大摸底等章节,绘制四川品牌发展"全身像" [1] - 报告旨在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建设,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品牌创新生态 [1] 科技创新成果 - 长虹中玖闪光医疗研制出国内首创e-Flash放疗设备,攻克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剂量监测系统工程应用难题 [3] - e-Flash设备使肿瘤放射治疗可在1秒钟内完成,降低30%至80%副作用,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托底性帮扶成效 - 四川省委省政府通过产业和品牌助力39个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3] -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脐橙种植面积从2020年60亩扩展至370亩,预计2028年产量达55万斤以上 [4] 区域品牌建设 - 活动现场发布31个获得"天府名品"品牌标识授权的产品名单 [5] - "天府名品"是四川最高质量水准的区域公共品牌 [5]
北京科博会现场东城展示“科创金三角”,互动项目人气爆棚
新京报· 2025-05-08 22:29
参展企业与产品 - 东城区以"科创金三角"为主线邀请35家企业组团参展互动体验项目达16项[1] - 东城展区首发21款新产品新技术其中"科技+文化"板块5项"科技+医疗健康"板块4项"科技+未来产业"板块12项[1] - 保利文化展示时间典藏多功能文保全息展柜——遂公盨已获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实现360度文物数字模型与实体同步展示[1] - 国博数据推出"衣见如故"古代服饰AI换装体验吸引观众参与[1] - 昆仑万维推出国内首款公开可用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实现乐器人声旋律一体化生成[2] - 万光视效展示《哪吒》幕后制作花絮增强声电体验[2] - 虫洞创想推出《看我天地中轴》VR眼镜提供故宫钟鼓楼等景点沉浸式游览[2] - 乐动天下展示智能划船机系统吸引年轻观众[2] 科技+医疗健康板块 - 北京协和医院展示原创自动化牙髓治疗仪和衰弱及肌少症数字化评估干预系统[2] - 迈胜医疗研发小型化质子放疗设备实现精准抗癌全球突破[2] - 北京市隆福医院联合科技企业推出"数智中医亚健康AI规划师智能体"[2]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展示"三部九候康养机器人"[2] - 北京同仁医院鹰瞳科技和缓医疗等机构展示慢性病筛查眼科及医疗服务领域前沿成果[2] 科技+未来产业板块 - 环形展区围绕人工智能+总部数智化北斗时空+智慧城市6G+新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与绿色低碳转型四大领域展示头部企业成果[3] - 千寻位置展示千巡翼X1无人机蘑菇车联展示自动驾驶中算电力展示算力智能调度训练平台中国电信展示数字人产品[3] 东城区科创布局 - 东城区聚焦芯片设计健康医疗央企数智化三大细分领域依托安定门外东直门外永定门外10.8平方公里构建"三轴三核多点"布局[3] - 金隅环球贸易中心聚集英特尔高通赛默飞等外资企业英特尔科技体验中心正式运行[3] - 农银理财中投公司等头部金融机构汇聚该区域预计未来两年"科创金三角"资源聚集将显著提升[3]
揭秘!这些“四川造”将亮相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08 18:02
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 - 活动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成都东郊记忆举办,该地点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1] - 活动为"四川造"搭建三个平台:"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发布平台、"川造科技区"展示平台、"39市集"展销平台 [1] 重磅产品发布 - "魅力天府品牌之夜"将发布三款产品: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国内首创e-Flash放疗设备、自主研发水陆两栖无人机 [1] - 产品发布形式创新,通过品牌故事分享展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1] 科技创新展示 - "川造科技区"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氢能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遥感卫星等高科技产品 [4] - 展示旨在让公众感受四川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提升"四川造"品牌影响力 [4] 县域特色产品 - "39市集"汇集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的上千种特色产品,包括4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全省15.4%) [4] - 特色产品包括金川雪梨膏、黑水藏香猪午餐肉、道孚松茸牦牛肉酱、色达黑青稞精酿啤酒等 [4] - 39个县域建成7个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4] 产业发展布局 - 四川正推进"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芯片、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 [4] - 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