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算力“硬通货”当道,英伟达产业链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1:40
(原标题:算力"硬通货"当道,英伟达产业链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实习生苏梓丹 AI浪潮下的算力竞赛,正在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的节奏。大模型推理与训练需求急速膨胀,让AI算力一 跃成为基础设施中的"硬通货"。 在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之后,这场算力周期的红利,正沿着产业链层层释放。过去一年,从存储、封装到通信连接,资本市场已经经历过数 轮追逐。进入2025年,A股的英伟达产业链热度继续攀升,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与高速连接等环节全面点燃,龙头公司半年报普 遍超预期。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新易盛股价三年累计飙升逾28倍,胜宏科技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0%,多家公司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在英伟达转向 AI基建企业的过程中,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进一步放大,算力赛道已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主线之一。 业绩和股价齐飞 具体来看,AI服务器是核心收益板块。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创同期新高,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幅超 60%。8月29日,工业富联市值突破1万亿元,在A股排名第十。浪潮信息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归母 ...
固态变压器SST产业趋势凸显,多厂商布局看好应用前景-新能源
2025-08-25 17: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固态变压器(SST)产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电源设备、固态电池产业链、光伏产业链、人形机器人领域 - 公司:中国西电(已应用2.4兆瓦SST)[5]、阳光电源(研发试点)[5]、金盘科技(研发试点)[5][9]、新特电器(建议关注)[9]、易盾(海外研发)[5]、台达(海外研发)[5] - 其他提及企业:拉格诺尔、宏工宏工、先导智能、银河电子(固态电池设备)[11];厦钨新能(材料端)[11];上海洗霸、海神药业、华城锂电(硫化锂方向)[11];科达利、福晶精工、金阳股份(人形机器人)[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SST技术优势**:通过半导体元件替代传统铁芯绕组,工作频率达上千赫兹,体积缩小至传统1/5,转换效率98%以上,功率密度超10千瓦/公斤(传统十倍以上)[1][4][7] - **应用驱动**:AI数据中心功率需求激增(英伟达单柜功率从200千瓦升至600千瓦甚至1,000千瓦)[3],SST可简化10千伏交流电到800伏直流电转换链路,提高能效[1][2] - **规模化时间表**:国内外企业处于早期阶段,中国西电已部署2.4兆瓦SST[5],预计2027-2028年实现规模化部署[1][5] - **成本与市场空间**:当前海外价格每瓦7-14元人民币[1][6],随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成本有望下降[1][6];2025年全球AIDC部署量预计达十几吉瓦(未来或接近二十几吉瓦),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1][8],SST需求预计达千亿级别[3][9] - **配套环节机会**:800伏HVDC、ACDC、BBU及液冷设备同样被看好[3][10] **其他重要内容** - **固态电池进展**:处于送样和产品发布阶段,建议关注干法电极、质恒绝缘、等电压设备及材料企业(如厦钨新能)[11] - **光伏产业链调控**:工信部会议倡导公平竞争,硅料价格修复至4.6-4.9万元/吨,建议关注硅料端及新技术端机会[12] - **人形机器人催化因素**:短期以会议和运动控制优化为主,建议关注新能源领域布局企业(如科达利)[13] **数据与单位引用** - 中国西电SST功率:2.4兆瓦[5] - SST价格:每瓦7-14元人民币(海外)[1][6] - 2025年AIDC部署量:十几吉瓦(可能接近二十几吉瓦)[1][8] - AIDC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按每瓦7元计算)[8] - 硅料价格:4.6-4.9万元/吨[12]
国金证券给予英维克买入评级:温控业绩高增,液冷板块龙头出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32
国金证券8月2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英维克(002837.SZ,最新价:69.3元)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 括:1)机房温控与机柜温控双轮驱动,1H25业绩高增;2)业务结构与竞争因素影响,毛利率短期承 压;3)液冷板块成为继光模块又一AI出海重要板块,平台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风险提示:AI服务器 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国产算力价值量拆分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国产算力产业链包括AI芯片(寒武纪、海光)、AI服务器(浪潮)、服务器电源(欧陆通)及算力租赁(方科技、宏景科技)[1] - AIDC企业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供电制冷方面受益公司包括英维克、中恒电气和科华数据,网络设备方面有锐捷网络及源杰科技等[3] - 液冷板块推荐英维克、银轮股份、高澜股份等公司[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国产算力可能在2025年第三、四季度迎来基本面拐点,配置思路包括国产算力卡、AI服务器、服务器电源及算力租赁,以及跟踪NVIDIA H20及RTX Pro芯片在国内的推进情况[2] - AI产业链市场空间与AI芯片功耗及数量紧密相关,资本开支主要来自AI巨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和AIDC企业(光环新网、奥飞数据)[4] - 以100万张平均功耗700瓦的AI芯片为例,对应12万台服务器,总功耗1.4GW,AI芯片总价值量约1,100亿元,AI服务器约1,500亿元,服务器电源约32亿元,AIDC企业总资本开支约280亿元[5][6] 液冷行业发展 - 液冷行业正在加速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级别,测算方式包括按芯片价值量(单芯片2000-3,000元)或单机柜价值量(50-60万元)[1][8] - 液冷技术海外市场发展预计快于国内,2026年海外市场空间至少达数百亿元,国内为数十亿元[2] - 液冷渗透率较低但发展迅速,从0到千亿级别空间赛道,需结合机柜与芯片情况进行分析[6][7] 网络设备需求 - 网络设备需求评估需考虑巨头的组网架构,如NVA的GPU光模块配比为1:2至1:3,华为整机柜方案为1:16[9] - 准确计算光模块和交换机需求量需了解每家公司的组网结构,并推算芯片和光模块对应数量[9] 全球AI产业链趋势 - 看好全球AI产业链进入估值提升阶段,国内AI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光通信板块(中际旭创、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及液冷板块值得关注[10] - 全球AI呈现共振关系,而非对抗关系,通信行业首推光通信板块,同时重视硅光CPU及芯片等细分领域龙头[10] 其他重要内容 - 国产算力各大产业链环节拆分测算核心是了解AI芯片情况,资本开支主体包括AI巨头和AIDC企业[4] - 液冷资本开支需分别考虑由巨头负责的服务器内部液冷以及由IDC企业负责的外部液冷[7] - 国产算力方面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寒武纪、海光、欧陆通、浪潮、华擎技术等[11][12]
AIDC头部厂家最新进展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液冷技术及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涉及服务器电源、液冷设备及上下游产业链 [1][3][6] - 主要公司包括国际供应商唯地(30%-35%份额)、宝德、酷IT、盈凡等,中国厂商如英维克、比亚迪电子等尝试进入海外供应链 [7][15] --- 核心市场动态与数据 1. **液冷设备出货量** - 2025年预计全球出货3万台(2024年仅1-2千台),下半年增速超30% [1][4] - 2026年英伟达计划交付500万张GPU,对应6-7万液冷柜(较2025年翻倍) [5][4] 2. **区域市场差异** - **海外市场**:N172柜内系统7万美元,N272柜外5万美元;毛利率要求≥35% [10][13] - **中国市场**:高温自然冷方案成本低(每千瓦2000元人民币),功率密度仅10.5-21kW(海外单柜≥100kW) [11][9] 3. **供应商格局** - 北美市场前四大厂商占60%,唯地领先;中国厂商受地缘政治限制,主攻东南亚及国内通算液冷 [7][9][15] --- 技术发展趋势 1. **液冷技术** - 混合式方案(GPU单向冷板+整机柜静默制冷)或成主流,Rubin架构可能带来两项流技术挑战 [3][17] - 优化方向:升级冷板材料、TIM材料降低热阻,延长单向冷板技术生命周期 [18] 2. **服务器电源** - 当前主流5.5kW电源,2026年将推出12kW单科/1U 72kW整机柜电源,未来转向高压直流供电 [3][20] - 板载高频转换技术难点:EMI设计复杂、氮化镓芯片成本高(每瓦2.5-4元人民币) [24][26] 3. **Rubin架构影响** - 新架构需解决高压转低压板载电源挑战(如800V转50V),空间限制要求贴片式元件 [21][22] --- 成本与利润率 - **海外**:制造业毛利率通常40%-50%,液冷设备单价高(柜内7万美元) [10][13] - **国内**:毛利率接受度低(≤25%),成本优势显著(20kW机柜总价4-5万元) [11][13] --- 风险与挑战 1. **市场准入** - 中国厂商难直接进入海外市场,需依赖集成商供应链(如富士康、广达) [15] - 技术差距:国内液冷功率密度仅为海外1/5,产品形态不匹配 [9] 2. **技术瓶颈** - 板载电源需解决发热、空间限制及安全模组问题 [22] - 机架式低压848V系统电流过大(2万安培),需高压转低压方案 [23] --- 其他关键细节 - **供应链**:海外液冷供应链已磨合稳定,国内厂商需通过认证(如英伟达)进入 [15][16] - **价格对比**:国外整机柜方案每瓦0.2-0.25美元,中国供应商价格略低但差异有限 [26][27] - **超级电容**:光宝新型电源或替代超容,通过算法优化平滑功率波动 [31][33] --- 未被明确回答的问题 - 无具体提及超级电容的标配化进展或Rubin架构的确定性技术路线迁移 [17][31]
算力硬件狂潮!机构预测这些票高增长
天天基金网· 2025-08-14 18:57
算力硬件概念股表现 - 周三(8月13日)算力硬件概念股大爆发,寒武纪再创历史新高,新易盛涨超15%,中际旭创涨近12%,宏和科技、工业富联等涨停,胜宏科技逼近涨停,申菱环境、科华数据等涨超7% [4] 光模块与CPO - 仕佳光子光芯片开发预计净利润增长569% [3][5] - 永鼎股份预计净利润增长489% [3][5] - 新易盛作为高端光模块龙头预计净利润增长140% [3][5] - Everprox DSTORE D预计净利润增长224% [3] PCB - 宏和科技中高端电子布预计净利润增长457% [3][5] - 高密度互联PCB预计净利润增长304% [3] - 生益电子预计净利润增长197% [3] - 铜冠铜箔PCB铜箔产品预计净利润增长167% [3] 铜缆高速连接 - 华丰科技高速连接组件预计净利润增长1479% [3][5] - 远东股份AI智能线缆预计净利润增长283% [3] - 鼎通科技高速通讯连接器预计净利润增长107% [3] 液冷 - 海兰信预计净利润增长897% [5] - 东阳光铝冷板业务预计净利润增长259% [3] - 申菱环境风液同源液冷预计净利润增长136% [3] - 液冷微模块预计净利润增长115% [3] AI芯片 - 景嘉微GPU产品预计净利润增长120% [3] - Rockchip AloT SoC芯片预计净利润增长62% [3] - 海光信息CPU和DCU产品预计净利润增长2017% [3] 数据电源 - 科泰电源预计净利润增长685% [5] - 中恒电气作为阿里腾讯供应商预计净利润增长33% [3] - 潍柴重机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预计净利润增长76% [3] - 麦格米特作为英伟达指定供应商预计净利润增长54% [3] 行业趋势 - 近期大模型厂商陆续发布新款模型,算力需求有望迎来激增 [5] - OpenAI正式发布GPT-5,在多个领域的表现都迎来了全面提升 [5] - GPT-5的发布有望继续刺激算力需求 [5] - 随着推理需求爆发,英伟达GB200等产品积极拉货,产业链或将迎来旺季 [5] - 英伟达GB200量产进入高峰,下一代AI服务器芯片GB300也即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 [5] - GB300相较前代HopperH100,推理性能提升1.7倍,配备1.5倍HBM内存与2倍网络带宽,单节点可达40petaflops [5] - 2025年上半年度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资本开支总计为1593.84亿美元,同比大涨24.4% [6] - 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展望乐观,AI算力产业链各环节需求高景气 [6] - 预计1.6T光模块2025下半年会逐步放量 [6] - 全球市场对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头部厂商有望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6]
沪指8连阳!机构:A股有望跑赢美股
Wind万得· 2025-08-14 06:36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创新高,上证指数录得8连阳,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涨幅显著,市场量能突破2万亿[2] - 沪指创44个月新高,收盘3683点,盘中突破3731点[4] - 2024年10月9日以来,北证50涨幅33.09%,万得全A涨9.57%,上证指数涨5.55%,科创50涨5.25%,但创业板指跌2.11%[5][6] 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A股新开户数1月至7月累计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2] -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达20203.65亿,规模为2015年以来最高[11] - 市场资金持续流入,投资者信心恢复,呈现"慢牛"特征[13] 行业与板块表现 - 信息技术、材料等板块涨幅超过10%[7] - AI硬件端强势,光库科技2连20cm创新高,工业富联涨停续创新高,PCB相关公司如胜宏科技涨近10%[13] - 液冷概念活跃,腾龙股份、飞龙股份等涨停[13] - 工业气体概念爆发,中船特气涨20cm,广钢气体、华特气体涨超10%[13] - 有色铜表现抢眼,德福科技、中一科技涨超10%[13] - CRO概念走强,美迪西、昭衍新药涨超9%[13] - 券商股发力,国盛金控2连板,长城证券涨停[13] - 机器人概念午后追赶涨势,中马传动涨停[13] - 军工股保持热度,长城军工再度涨停[13] 政策与经济环境 - 政府在机器人产业、光伏行业等领域出台支持政策,推动相关板块发展[2] - 宏观经济逐步企稳,部分行业展现较强盈利能力[2] - 美元降息预期增强,提升市场风险偏好[2]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经济结构性复苏,政策红利与科技自立主线明确,市场风险偏好改善,A股有望延续结构性震荡上行[14] - 广发证券预计增量资金将接力入市,券商业务全面受益,行业或进入新一轮增长期[14] - 民生证券指出沪指突破后A股展现三个"跑赢":性价比跑赢历史、连续四个季度跑赢经济增长、有望跑赢美股,未来行情或沿科技创新或周期复苏路线发展[14]
禾信仪器20250805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 **禾信仪器** - 通过收购盈利的量曦技术弥补研发投入不足并实现业务协同 量曦技术2025年上半年利润接近3000万元 预计全年利润超5000万元[2] -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2亿元 但商业模式符合科创板并购要求 通过收购量曦技术有望2025年扭亏为盈[3] - 收购原因包括量曦技术的量子计算领域优势、战略重要性及财务贡献(2024年盈利2400万元 2025年预计超5000万元)[5] **科学仪器行业** -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受益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需求 高端设备国产化加速[2] - 2022年后普源精电、鼎阳科技等企业上市为行业注入活力 细分领域深耕与并购整合成关键策略[6] - 美国制裁背景下 国内企业通过横向整合(如禾信收购量曦)提升竞争力 行业前景广阔[6][7] 量子计算领域 **量曦技术** - 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并用于国产替代 配套产品可出口海外 客户结构丰富且全球基础广泛[2][8] - 技术路径涵盖离子阱等 与质谱仪光学技术有协同效应 2024年10月收购量子技术公司强化布局[9] - 中国电信2024年收购国盾量子提升行业关注度 2025年行业处于牛市状态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10] **市场展望** - 企业级批量采购量子计算机预计2030年实现 专用领域已开始批量使用 微软、谷歌等巨头加大投资[11] - 量子计算行情预计2025年迅速到来 为新兴重点领域[20] 其他技术领域 **液冷技术** - 国内液冷公司在降功耗方面进展显著 首次获大批订单并进入海外供应链 设备价值高于系统和材料[12] - 发展前景优于传统模块和PCB技术[19] **光纤行业** - 技术从传统光纤演进至空心光纤 中国企业在光纤入户领域成功击败海外公司并出口产品[15] - 数据中心用特种光纤可进入美国市场 价格从15元/根提升至150元/根以上 价值量显著提升[16] - 需求激增带动产业链景气 配套器件制造商受益[17][18] **PCB与光模块** - PCB环节发展迅速 价值提升 国内缺乏芯片制造商使其成为重要环节[13] - 光模块需求旺盛(如1.6T产品指引上调) 技术迭代不明显 降功耗为核心驱动力[14]
多领域需求共振加速AI数据中心建设
民生证券· 2025-07-30 1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应用普及推动新一轮数据中心建设浪潮 2024 - 2027年国内新增数据中心整体功率3年CAGR为37.0% 带来液冷、HVDC、服务器电源等配套设备投资机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AI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新一轮浪潮 1.1我国数据中心整体规模持续增长 - 2024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超900万架 同比增超11% 在用数据中心PUE值近年持续下降 2023年约为1.48 [17] - 2024年智能算力建设需求驱动相关上市公司收入提升 液冷、HVDC、AI服务器等环节收入增速大幅提升 UPS等环节增速未明显增长 [20] - 预计2024 - 2027年国内数据中心总功率分别为35.5GW、43.5GW、54.5GW和68.8GW 新增功率分别为5.6GW、7.9GW、11.0GW和14.3GW 新增功率3年CAGR为37.0% [24] 1.2 AI数据中心构成主要增量 - 2024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约455万台 同比基本持平 AI服务器出货量约42.1万台 同比增19% 约占总服务器出货量的9.3% [27][28] - 推理型服务器或成市场主流产品 未来更多AI应用或从模型训练转向实际推理应用 [30] - IDC预计2023 - 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5年复合增长率达46.2% 通用算力5年复合增长率达18.8% [35] - 全球数据中心功率增长预计主要由AI数据中心推动 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功率约占50% 未来几年有望超85% 2024年美国数据中心功率净增量或全由AI数据中心贡献 [38] - 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功率规模约2016MW 净增1125MW 新增功率同比增约174% 占全部数据中心新增功率约20% 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42] 1.3 数据中心建设主体多样化分布 - 截至2024年10月 超50%智算项目由互联网及云厂商、基础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 各级政府打造公共智算中心平台 AI企业建设AI集群 [44] - 互联网在我国算力终端应用结构中占主导 2023年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领域占比分别为38.6%和52.3% 服务业、政府等行业也占较大份额 [47] 2. 多行业需求共振提升算力基建空间 2.1互联网资本开支增长方兴未艾 - 2025Q1阿里巴巴及腾讯资本开支合计约521亿元 同比增约112% 国内互联网厂商或处算力基建投资初期 [51] - 2025Q1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四大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约719亿美元 同比增约62% [52] 2.2运营商算力投资持续增长 - 2024年三大运营商算力相关投入合计约859亿元 同比增25% 2025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算力开支预计分别同比增22%、28% 中国移动预计持平 [54] 2.3 IDC厂商加大项目建设与资源储备 - 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运营规模达14.2GW 同比增11% [62] - 2024年5家重点IDC企业合计资本开支约172亿元 同比增17.8% 2025Q1合计约77亿元 同比增76.8% [63] 2.4金融领域需求稳健增长 - AI大模型在银行多领域开展应用 有望驱动金融机构加大算力投入 [66] - 2024年9家银行合计金融科技投入1530亿元 同比降0.12% 四大行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投入分别同比+4.7%/+6.3%/+0.5%/-2.4% 算力相关投入有望持续增长 [67][69] 2.5政务专属云需求进一步推动建设 - 2024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939.4亿元 同比增18.4% 政务专属云、公有云、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分别增19.0%、12.2%、26.1%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提升 [73] 2.6国内AI数据中心建设有望高速增长 - 预计2025年国内AI数据中心功率新增3.6GW 同比增约220% 2027年新增9.9GW [75] 3. 投资建议:关注各环节领军企业 - 建议关注液冷环节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等 HVDC环节科华数据、科士达、盛弘股份等 以及服务器电源产业链相关标的 [13][79]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729
开源证券· 2025-07-29 22:41
核心观点 - 2025 年下半年 10 年国债收益率目标 1.9 - 2.2%,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有望上行;看好光通信、液冷、AIDC 等板块估值提升;PCB 设备厂商业绩弹性可期;关注 PCB 新技术方向“三新”共振受益标的;看好联邦制药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维持芯碁微装“增持”评级 [10][14][16][22][29][32] 总量研究 固定收益 - 2025 年 7 月 29 日,10 年国债收益率 1.75%,较 6 月低点 1.64%上行 11BP [3] - 债券收益率见底有 V 型和 W 型反转两种形态,W 型反转上行幅度大于 V 型,且第二个低点市场拥挤度较高 [4] - 股市趋势上涨领先于债券收益率上行,原因包括股市对经济更敏感、代表市场化内生动力、债券投资者粘性和债基考核机制 [5] - 历史上债券收益率上行直接触发原因不同,准确判断收益率拐点可能性低 [8] 行业公司 通信 - Celestica 2025Q2 营收 2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上调 2025 年全年业绩指引,验证海外 AI 高景气度 [12] - 谷歌 2025Q2 营收 9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上调 2025 年资本开支 13%至 850 亿美元 [13] - 看好海外 AI 算力产业链估值提升,给出光模块、光芯片等细分板块推荐和受益标的 [14] 电子 AI PCB - 海外 AI 巨头资本开支高,高端 AI 服务器 PCB 供需紧张,下游扩产传导至上游设备,厂商订单量和设备 ASP 有望提升 [16] - 近两月 4 家 PCB 厂商宣布扩产项目,鹏鼎控股 2025 年资本开支 50 亿元,同比提升 51.5%,部分 PCB 设备厂商供应趋紧 [17] - AI 对 PCB 性能要求提升推动设备升级,如大族数控设备升级,主流曝光设备最小线宽向 25μm 及以下演进 [19][20] PCB 新技术 - 新材料方面,M9 级别覆铜板迭代在即,石英布等电子布、PPO 和碳氢树脂等树脂材料以及 HVLP4 和 HVLP5 等铜箔材料有望成重要选择 [24] - 新架构方面,正交背板可能替代铜缆成为机柜内连接重要方式,单机柜 PCB 用量有望增长 [25] - 新封装方面,PCB 工艺载板化等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对 PCB 规格要求提升,关注落地节奏 [26] 芯碁微装 - 因一期工厂产能受限下修 2025 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2027 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32] - 公司产品涵盖 PCB 与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下游涵盖 PCB 和半导体领域 [33] - PCB 业务受益 AI 基建带动的高端 PCB 需求,二期产能扩充助力业绩释放 [34] - 半导体业务布局涵盖 IC 载板等领域,进入验证上量阶段,先进封装设备管线预计未来两年有较大进展 [35] 医药 联邦制药 - 公司覆盖抗感染、糖尿病、动保、眼科等业务领域,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28.39/24.52/27.05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 - 抗生素领域价格有望企稳,代谢类产品陆续获批,动保业务产品上市和基地投产有望驱动业务发展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