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证券:“AI时代”将催生机械设备行业围绕AI投资机会 建议重点关注AI基建及AI赋能两大方向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1:36
看好PCB设备、AIDC设备、液冷设备、半导体设备等方向:(1)AI算力革命驱动PCB需求增长,AI服务 器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是PCB单机价值量的显著提升,PCB设备及材料有望充分受益。 (2)AIDC设备: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带动燃气轮机、核电、柴发需求向上。(3)AI算力加速升级,液冷 产业链空间广阔。AI拉动全球算力需求,高功率下传统风冷逼近散热极限,液冷将逐步成为主流方 案,液冷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看好液冷核心部件及全链条解决方案供应商业绩释放。(4)AI需求 及国产替代逻辑牵引下,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AI赋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落地,主要考虑技术可实现性与成本效益:前者强调容错率高,执行速度/同步性 要求不高,可重复纠错,易于收集数据;后者强调能体现物体/任务/环境泛化性,能真正提高效率或降低 死伤率。该行看好中短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物流(仓储搬运分拣、缝纫、质检)、机构养老、特种环 境(转炉炼钢,石油化工,电力巡检)等应用,长期走进家庭。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生成式AI的繁荣发展,已进入"AI时代",AI将渗透各行 各业并产生深远影响。机械设备 ...
机械设备行业十五五专题报告:AI时代,寻“机”智能
银河证券· 2025-10-09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回顾过去四个“五年规划”,机械设备行业的投资机会均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展望“十五五”,“AI时代”将催生机械设备行业围绕AI的投资机会 [4][6] - AI对机械设备行业的影响主要从“AI基建”和“AI赋能”两大方向梳理投资机会 [4][15] - AI基建方向看好PCB设备、AIDC设备、液冷设备、半导体设备等 [4] - AI赋能方向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物流、机构养老、特种环境等场景的应用落地,长期将走进家庭 [4] 机械十五五:AI时代,寻机智能 -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机械设备指数涨幅642%,跑赢沪深300指数403个百分点,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受益于地产基建拉动的工程机械 [6][8] -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机械设备指数涨幅37%,跑赢沪深300指数18个百分点,排名第21,受益于工业4.0趋势下的机器人及高铁时代的轨交装备 [6][8] -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机械设备指数涨幅-21%,跑输沪深300指数61个百分点,排名第17,受益于第二轮工程机械大周期及新能源装备 [6][8] - 十四五期间(2021年至今)机械设备指数涨幅38%,跑赢沪深300指数47个百分点,排名第7,受益于AI驱动下的设备类如液冷及人形机器人 [6][8] - 历次五年规划对机械设备当期及下期产业发展具备指导意义,行业的发展具备明显的时代特征,下游行业的景气拉动其资本开支 [10][11] AI基建:催生PCB设备、AIDC、液冷、半导体设备等需求 AI驱动PCB设备景气上升 - AI算力革命驱动PCB需求结构性增长,Prismark预测2023-2028年AI服务器相关HDI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6.3% [19] - 2024年全球PCB产值达到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29年将达到946.61亿美元,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2% [19] - 单台AI服务器PCB价值量达到500-800美元,是传统服务器(200-300美元)的2.5倍以上,其中载板占比超过50% [20] - PCB制造环节主要设备包括钻孔设备、曝光设备、电镀设备、检测设备,高端设备呈现明显溢价,激光钻孔机单价达800万元/台,是传统机械钻孔机的4倍 [24][27] - 预计2025-2027年,AI相关PCB设备需求将保持2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27] AIDC设备电源:柴发、燃气轮机及核电 - AI技术驱动算力需求增长,成为AIDC建设最核心驱动力,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1460.3 EFlops,为2024年的两倍 [46] - 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负荷将达1.05亿千瓦,总用电量约为525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8% [49] - 全球柴油发电机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2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260亿美元,2030年突破350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8% [52] - 2024年全球燃气轮机装机量达57GW,同比增长30%,未来五年预计保持持续增长 [55] - 核电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过69GW,到2030年增长至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57] AI算力加速升级,液冷产业链空间广阔 - 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2028年达到2,781.9 EFLOPS,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复合增速达46.2% [68] - 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IT能耗达到55.1 TWh,2025年将增至77.7 TWh,2027年增长至146.2 TWh,2022-2027年复合增速达44.8% [68] - AI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升,风冷散热逼近极限,当单机柜功耗超过25kW时推荐使用液冷技术 [70][74] - 政策要求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项目不得高于1.2,液冷技术可实现PUE小于1.25 [78][79] 半导体设备:受益于国产替代及AI发展 - AI需求及国产替代逻辑牵引下,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4] AI赋能:机器人走向具身智能,工业、物流、特种、养老先行 - 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落地主要考虑技术可实现性与成本效益,中短期看好其在工业物流、机构养老、特种环境等应用,长期走进家庭 [4] - 技术可实现性强调容错率高、执行速度/同步性要求不高、可重复纠错、易于收集数据 [4] - 成本效益强调能体现物体/任务/环境泛化性,能真正提高效率或降低死伤率 [4]
算力板块热度攀升 机构称短期存估值回调压力
新华财经· 2025-09-25 14:54
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自9月8日至9月24日,算力指数累计上涨超11% [1] - 今年以来算力指数涨幅已达74.5% [1] - 市场对算力板块未来增长存在高度预期 [1] 行业长期投资价值 - 全球算力竞赛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国及企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将提供长期需求支撑 [1] - 算力应用场景正持续扩展 [1] - 尽管短期难免波动,但长期投资价值仍值得看好 [1] 国产芯片发展机遇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已具备一定性价比与竞争力 [1] - 推理需求的爆发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1] - 随着国产芯片性能提升与软件生态完善,2025至2027年或将成为国产化AI芯片在互联网市场从导入期迈向加速渗透期的关键三年 [1] 需警惕的短期风险 - 部分细分领域估值过高,可能阶段性透支未来1-2年的增长预期,存在估值回调压力 [2] - 技术路线迭代风险,专用芯片、企业自研芯片等可能在短期内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2] - 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可能对产业发展节奏形成阶段性扰动 [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国产算力核心产业链,包括GPU、ASIC芯片、光模块、液冷设备等细分方向 [2] - 算力服务及云基础设施提供商,随着算力需求多元化,服务环节的价值占比正持续提升 [2] - 绿色算力解决方案企业,其采用的绿电利用、液冷节能等技术,与"东数西算"战略对PUE的要求相契合 [2]
英伟达拟投资OpenAI,利好光模块、液冷板块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10:55
合作公告 - OpenAI与英伟达宣布战略合作意向,计划部署至少10GW NVIDIA系统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OpenAI下一代AI模型 [1] - 10GW电力容量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约等于英伟达2025年出货总量,是2024年出货量的两倍 [1] - 英伟达计划逐步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于OpenAI,投资额与数据中心部署进度挂钩,每部署1GW数据中心进行相应投资 [1] 技术发展与需求 - 硅光技术加速落地,成为1.6T高速光模块主流方案,光模块龙头竞争优势或将持续凸显 [2] - 英伟达Vera Rubin NVL144CPX平台集成144张Rubin CPX GPU,拥有80Eflops NVFP4算力,相比GB300NVL72高7.5倍 [3] - Rubin CPX的推出有望加速AI应用推理落地,降低推理成本,并持续拉动芯片级液冷需求,推动机柜侧总功耗提升 [3] 产业链影响与机会 - 光通信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CW激光器及部分无源器件需求或将持续提升 [2] - OCS、空芯光纤、薄膜铌酸锂、CPO等多条新技术并行发展,有望孕育新的市场投资机会 [2] - 预计每投资1亿美元Vera NVL144CPX,即可获得50亿美元的tokens收入 [3]
英伟达拟投资OpenAI,利好光模块、液冷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9:33
OpenAI与英伟达战略合作 - 2025年9月22日,OpenAI与英伟达宣布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部署至少10GW NVIDIA系统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OpenAI下一代AI模型 [1][2] - 10GW电力容量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约等于英伟达2025年的出货总量,是2024年出货量的两倍 [1][2] - 英伟达计划逐步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于OpenAI,投资将与数据中心部署挂钩,每部署1GW数据中心就会进行相应投资 [2] - 首批1GW数据中心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将采用Vera Rubin系统 [2] 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 AI算力需求推动光通信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光通信网络持续迭代升级 [3] - 硅光技术加速落地,成为1.6T高速光模块主流方案,硅光光模块时代加速到来 [3] - OCS、空芯光纤、薄膜铌酸锂、CPO等产业技术方向关注度及成熟度不断提升 [3] - 在高速硅光子时代,光模块龙头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或将持续凸显 [3] - CW激光器及部分无源器件需求或将持续提升 [3] Vera Rubin CPX技术规格与影响 - 英伟达推出Rubin CPX,是专为模型大规模上下文处理而设计的新GPU,提升对软件编码和生成式视频的处理效率 [4] - Rubin CPX提供最高30Pflops NVFP4精度算力,搭配128GB GDDR7内存 [4] - Vera Rubin NVL144CPX平台集成144张Rubin CPX GPU、144张Rubin GPU以及36张Vera CPU,并配备CX9网卡 [4] - 该平台拥有80Eflops NVFP4算力,相比GB300NVL72高7.5倍,单机柜拥有100TB高速内存及1.7PB/s内存带宽 [4] - 预计每投资1亿美元Vera NVL144CPX,即可获得50亿美元的tokens收入 [4] - Rubin CPX的推出有望加速AI应用推理落地,降低推理成本,加速AI商业正循环 [4] 液冷散热需求展望 - Rubin CPX的推出将持续拉动芯片级液冷需求,并推动机柜侧总功耗持续提升,带来更多液冷散热需求 [4][5] - 行业持续看好液冷板块 [5] 行业投资观点 - 坚定看好光模块及液冷行业龙头 [6] - 推荐标的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英维克、天孚通信、源杰科技等 [6]
股东要知道东阳光依托液冷技术核心优势,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
环球网· 2025-09-18 09: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通过参股方式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向下延伸产业链至算力市场[1] - 交易完成后将与秦淮数据在技术、产品、需求及区域布局等维度形成深度协同[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液冷技术的企业 在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均已形成战略覆盖 是市场上少数能够全面提供核心部件铝冷板 关键材料氟化冷却液以及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3] 技术协同与产品开发 - 技术上 公司的液冷材料与部件能力与秦淮数据业务深度融合 双方将构建覆盖液冷材料—液冷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式解决方案[2] - 产品上 公司电子元器件与秦淮数据高功率 高密度AI服务器优势互补 共同研发高密度电源管理方案 提升AI服务器市场渗透[2] - 需求上 秦淮数据可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数据中心服务 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 加速算法落地 同时机器人技术反哺数据中心运维自动化[2] 区域协同与能源优势 - 区域上 依托公司在韶关 乌兰察布 宜昌等基地的清洁能源布局 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供应[2] - 双方共建南北双核算力枢纽 实现跨区域算力调度与低成本低时延服务[2] 液冷行业发展趋势 - 液冷服务器指数年内涨幅达55.49% 板块中多股涨幅超过一倍[2] - 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46.8% 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2亿美元[3] - 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 预计至2028年有望进一步增长[3]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 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3以下[3] - 液冷凭借高效散热和节能优势 正在逐渐成为行业首选[3] - 随着双碳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 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3] 产业链整合进展 - 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整合 逐步构建涵盖系统级—机柜级—服务器级的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4] - 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成立深度智冷 聚焦液冷解决方案推广和大客户拓展[4] - 通过投资芯寒科技切入浸没式液冷赛道 实现冷板液冷与浸没液冷的互补[4] - 通过投资纵慧芯光探索液冷技术与光芯片的协同应用 开发更高效 更可靠的散热整体解决方案[4]
银禧科技:目前没有产品应用于液冷设备
格隆汇· 2025-09-17 15:4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没有产品应用于液冷设备领域 [1]
银禧科技(300221.SZ):目前没有产品应用于液冷设备
格隆汇· 2025-09-17 15:4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没有产品应用于液冷设备领域 [1]
A股分析师前瞻:“慢牛”行情或延续,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
选股宝· 2025-09-14 22:08
核心观点 - 9月A股"慢牛"行情延续 高景气赛道仍是首选[1] - 行业轮动强度处于低位 9月或迎来扩散窗口[1] - 出海逻辑成为本轮行情核心主线 涨幅领先公司多与海外供应链相关[2] - 政策催化预期强烈 四中全会将聚焦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1][2][3] - 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 增量资金蓄势待发[2][3] 市场行情判断 - 9月A股延续"慢牛"行情特征[1] - 行业轮动强度已降至去年4月以来新低[1] - 日均成交额预计回归1.6-1.8万亿元区间[2] - 全年视角下8-9月通常是行业轮动剧烈阶段[1] - 市场短期存在情绪溢价带来的超额换手[2] 投资主线与逻辑 - 出海逻辑表现突出 315个子行业的695家龙头公司中 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15家公司有12家具备出海属性[2] - 海外AI产业链包括光模块 PCB 服务器 液冷 氮化镓 玻纤等细分领域[2] - 创新药BD和全球定价资源股(稀土 铜)表现强劲[2] - 优势产业出海包括游戏 扫地机器人等领域[2] - 端侧AI代工获得市场关注[2] 重点关注板块 - 高景气赛道:固态电池 储能 创新药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2] - 新消费领域:IP经济 口含烟等新兴消费形态[2] - 资源类板块:有色金属 化工 稀土 铜等全球定价品种[1][2][3] - 科技主线:AI算力 半导体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2][3] - 港股市场:互联网板块有望获得"外资+南下"双加持[2] 政策与事件催化 - 10月将召开四中全会 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领域或有较多政策催化[1][2] - "十五五规划"大概率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3] - 中美经贸谈判若达成实质性成果 将提振投资者情绪[3] - 国内"金九银十"秋季开工旺季启动 产业链库存处于历史低位[4] - 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市场共识 中美谈判进展影响全球风险偏好[2] 资金面与流动性 - 居民端潜在增量资金依旧充沛[2] - 北向资金成交持续处于高位 两融余额再创新高[3] - 资金面四个蓄水池依然蓄势待发[3] - 指数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的正螺旋仍在运转[3] - 科创板等ETF出现阶段性赎回 产业资本高位减持[3] 盈利与基本面 - A股盈利处于筑底阶段 需在结构上精选高景气赛道[1] - 从2025年盈利预期来看 TMT领域亮点较多[1] - 产业链盈利底一旦得到确认 顺周期交易将于4季度前置启动[4] - 通缩倾向出现扭转可能成为吸引海外资金配置的关键因素[3] - 2026年基本面逐渐触底企稳概率较高[3]
川润股份(002272)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1:29
经营业绩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亏损已明显收窄 [1] - 风电市场市占率较高 海风业务贡献增量规模及盈利能力 [1] - 液冷生产线于2025年6月末投产 满足海外订单交付 [1][3] - 国内市场进展有序 有望随算力需求快速拓展 [1][3] 液冷业务发展 - 具备30余年液冷温控技术积累 提供冷板式/浸没式/集装箱式全链条设备 [3] - PUE可达1.05 5000次插拔零泄漏 [3] - 海外订单当前占多数 [3] - 2024年度研发投入6200余万元 2025年半年度研发投入2300余万元 [5] - 作为《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 [5] 研发与创新策略 - 通过研发优化产品性能和组合 实现H1/H2/H3业务健康发展 [2] - 精准聚焦智算中心/超算集群/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高发热密度场景 [5] - 构建"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生态协同"全价值链闭环 [5] 财务管控措施 - 一年期内应收账款占比超80%且稳定回款 [8] - 实行"一单一策"动态监控长账期项目 [9] - 通过诉讼/资产保全等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探索应收账款保险工具 [9] 客户与市场关系 - 尚未直接向华为供货 [6] - 液冷市场定位为新兴蓝海 倡导开放合作构建生态 [4] - 通过运营管理优化持续加强成本管控 [2] 产品竞争力提升 - 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数字化生产提高产品毛利率 [7] - 具备设计及施工资质 提供咨询-设计-设备-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可为客户提供新能源绿色算力服务(光伏/储能/智能电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