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ETF
搜索文档
【盘前三分钟】11月3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11-03 09:13
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99.14%,深证成指为82.02%,创业板指为46.91% [1] - 当日主要指数涨跌情况: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下跌2.31% [1] 行业板块轮动 - 当日涨幅居前的行业板块:传媒板块上涨2.39%,商贸零售板块上涨2.08%,医药生物板块上涨2.42% [1] - 当日跌幅居前的行业板块:电子板块下跌2.03%,通信板块下跌3.06%,有色金属板块下跌4.07% [2] - 非银金融板块上涨1.74%,社会服务板块下跌1.31%,纺织服饰板块上涨1.43% [2] 主力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板块:传媒板块净流入30.58亿元,医药生物板块净流入19.71亿元,公用事业板块净流入5.64亿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的板块:电子板块净流出183.09亿元,通信板块净流出94.37亿元,电力设备板块净流出68.15亿元 [2] 特定ETF产品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代码:520880)当日上涨0.56%,近6月上涨4.84% [2] - 信创ETF基金(代码:562030)当日上涨1.61%,近6月上涨17.58% [3] - 食品ETF(代码:515710)当日上涨0.99%,近6月下跌1.92% [3] - 医疗ETF(代码:512170)近6月上涨16.68% [3] 创新药行业动态 - 2025年10月31日,创新药板块爆发,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大幅上涨超过5% [3]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开启,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 [3] - 基金经理观点认为,压制创新药板块表现的潜在风险因素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龙头公司业绩优秀提振信心,政策面对创新药持续支持,行情可能随时再次启动 [3][5]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 - 2025年10月31日,食品饮料板块逆市上涨,中证细分食品饮料指数收盘上涨1%,成份股普遍上涨 [5] - 随着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食品饮料相关子行业有望走出周期谷底 [5] - 龙头企业业绩修复能力强,展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5]
医疗ETF(159828)盘中净流入近1亿份,资金于回调之际抢筹医药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4:57
医疗ETF(159828)跟踪的是中证医疗指数(399989),该指数从中国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医疗器械、 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主题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中证医 疗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行业,同时涵盖少量计算机和美容护理行业证券,整体呈现中小市值 特征。 光大证券指出,美联储已开启降息通道,利好医药生物行业中创新药、创新器械等创新类资产。随着美 联储再次降息,宏观环境有望重回宽松,创新类资产估值溢价将进一步提升。当前医药行业投资应聚焦 临床价值本质逻辑,即解决医患需求,国内外政策均对临床价值赋予更高溢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根据wind数据,医疗ETF(159865)实时盘中净流入9700万份,资金抢筹医疗资产。 ...
医疗ETF:10月23日融资净买入230.03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2263.1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24 10:1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3日,医疗ETF(512170)融资买入1.91亿元,融资偿还1.89亿元,融资净买入 230.03万元,融资余额8.25亿元,近3个交易日已连续净买入累计2263.17万元,近20个交易日中有12个 交易日出现融资净买入。 | 交易日 | 融券净卖出(股) | 融券会重(股) | 融券余额(元) | | --- | --- | --- | --- | | 2025-10-23 | -15.64万 | 396.29万 | 146.63万 | | 2025-10-22 | 99.68万 | 411.93万 | 152.41万 | | 2025-10-21 | -51.16万 | 312.25万 | 116.16万 | | 2025-10-20 | 12.70万 | 363.41万 | 133.73万 | | 2025-10-17 | 51.70万 | 350.71万 | 129.06万 | 融资融券余额8.26亿元,较昨日上涨0.27%。 | 交易日 | 两融余额(元) | 余额变动(元) | 变动幅度 | | --- | --- | --- | --- | | 2025-10-23 | ...
【盘前三分钟】10月16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10-16 09:12
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97.24%,当日上涨2.36% [1] - 深证成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80.29%,当日上涨1.22% [1] - 创业板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43.7%,当日上涨1.73% [1] 行业板块涨跌 - 电力设备、汽车、电子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72%、2.29%、2.37% [1] - 房地产、医药生物行业分别上涨2.08%、1.92%,商贸零售微涨0.11% [1] - 农林牧渔、石油石化、钢铁行业表现相对疲软,涨幅分别为0.01%、-0.21%、-0.14% [1] 板块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家用电器、食品饮料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5.48亿元、15.91亿元、5.97亿元 [2] - 有色金属、通信、国防军工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分别为-49.39亿元、-20.96亿元、-17.17亿元 [2] 重点ETF表现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当日上涨2.90%,近6月涨幅达40.96% [2] - 电子ETF(515260)当日上涨2.63%,近6月涨幅达57.04% [2]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当日上涨2.54%,近6月涨幅为24.10% [2] - 双创龙头ETF(588330)当日上涨2.34%,近6月涨幅达66.03% [2] - 科技ETF(515000)当日上涨2.20%,近6月涨幅为57.78% [2] 港股互联网板块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于2025年10月15日收盘上涨超过2%,站上日线十日线 [4] - 板块估值回落,叠加AI赋能被视为新的增长曲线,价值有望重塑 [4] - 全球处于降息周期,货币宽松环境为股市提供上涨空间 [4] 食品饮料板块 - 细分食品饮料指数连续2日收阳,大众品标的涨幅居前 [4] - 板块呈现“低基数、低持仓、低预期”特点,内需弹性可能使其率先回暖 [4] - 任何供需两端的变化都可能催化股价上行 [4] 指数估值数据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百分位为10.09%,市净率百分位为10.09%,ROE为20% [6] - 细分食品饮料产业指数市盈率百分位为10.09%,市净率百分位为10.09%,ROE为22.8% [6]
行业ETF风向标丨医药产业链ETF成交显著放量,多只创新药ETF半日涨幅超2%
搜狐财经· 2025-10-15 12:56
大医药行业ETF交投活跃度 - 10月15日上午大医药行业交投活跃,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半日成交总量达3472.33万手,成交金额为47.65亿元,成交显著放量 [1] - 医药ETF(512010)半日成交总量为1114.25万手,成交金额为4.65亿元 [2] - 医疗ETF(512170)半日成交总量为1023.78万手,成交金额为3.84亿元 [2] 创新药相关ETF市场表现 - 创新药ETF(515120)半日涨幅达2.4%,现价0.683元,换手率3.49%,份额86.93亿份,半日成交金额20049.75万元 [3]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半日涨幅2.15%,创新药ETF南方(159858)半日涨幅2.12%,创新药产业ETF(516060)半日涨幅2.12%,创新药50ETF(159835)半日涨幅2.01% [3] - 创新药ETF(159992)半日涨幅1.79%,份额达125.75亿份,半日成交金额为40607.65万元 [3][4] 创新药行业投资逻辑与前景 - 中国创新药产业已具规模,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传统药企已完成创新转型 [3] - 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等创新药公司正以全球First-in-class的姿态快速崛起,中国药企已成为跨国药企非常重视的创新来源 [3] - 医疗设备、供应链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高地位,在欧美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 [3] - 随着10月以后有望迎来ESMO、BD、医保谈判等催化,创新药有望企稳反弹 [3]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概况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发布于2019年4月22日,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按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 [4] - 该指数旨在反映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成分股主要来自生物医药、化学制药、医疗服务行业,整体研发支出占比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4] - 指数主要权重股包括药明康德(权重13.50%)、恒瑞医药(权重10.78%)、长春高新(权重3.62%)、科伦药业(权重3.39%)、复星医药(权重3.19%)等 [5]
【盘前三分钟】10月9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10-09 08:59
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96.3%,深证成指为67.17%,创业板指为52.4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创业板指涨跌幅为0.00% [1] 行业短期轮动 - 当日涨幅靠前行业:房地产(+2.12%)、有色金属(+3.22%)、国防军工(+2.59%)、电力设备(+1.71%)、医药生物(-0.78%)、环保(+1.40%) [1][2] - 当日跌幅靠前行业:综合(-1.06%)、非银金融(-1.14%)、通信(-1.83%)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行业:商贸零售(1.52亿元)、国防军工(1.01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行业:非银金融(-57.00亿元)、通信(-55.17亿元)、电力设备(-38.24亿元) [2] 重点ETF表现 - 有色龙头ETF(159876)当日上涨3.52%,近6月上涨50.00% [2][4] - 国防军工ETF(512810)当日上涨2.59%,近6月上涨20.59% [4] - 地产ETF(159707)当日上涨2.40%,近6月上涨19.41% [4] - 医疗ETF(512170)当日上涨2.08%,近6月上涨16.70% [4] - 金融科技ETF(158851)换手率7.58%,成交额9.34亿元,资金流入22260万元 [4] - 券商ETF(512000)换手率5.07%,成交额18.19亿元,资金流入15585.78万元 [4] - 银行ETF(512800)换手率8.83%,成交额12.31亿元,资金流入8178.20万元 [4]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换手率16.97%,成交额7.39亿元 [4] 人工智能产业动态 - 寒武纪官宣适配DeepSeek新模型,国产大模型与芯片正协同演进 [4][6] - 9月30日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大幅收涨超3%,DeepSeek-V3.2-Exp模型正式发布 [4] - 机构看好国产AI算力设施加速突破,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重要驱动力量 [4][6] 化工行业趋势 - 化工板块实现日线5连阳,中证化工主题产业指数收盘涨近2% [6] - 纯碱、锂电、合成树脂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 [6] - 行业反内卷工作推进,低效产能加速出清,供需结构优化助力盈利修复 [6] 重点ETF产品信息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联接A代码024560 [6]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联接A代码012537,联接C代码012538 [6]
万亿资金年内南下港股!千亿规模ETF大厂今日热推香港大盘30ETF(认购520563)首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9:21
南向资金流入与港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2日 南向资金净流入达10728.86亿港元 推动港股行情 [1]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31.55% 恒生国企指数涨幅28.46% [1] - 华宝基金推出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的香港大盘30ETF(认购520563/上市520560) [1] 港股投资逻辑转变 - 港股投资底层逻辑从"离岸市场化"转向"在岸市场化" 投资风格更多元化 [2] - 盈利模式从"确定性溢价、价值红利"扩散到"成长溢价" 支撑行情可持续性 [2] - 政策层面明确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给予全方位支撑 [2] 恒生中国30指数特征 - 由香港上市内地公司中市值最大的30只个股组成 含H股、红筹股及其他中资股 [2][4] - 单只成份股权重上限15% 前五大成份股合计权重不超过60% [2] - 总市值30万亿港元 市盈率9.81倍 股息率2.89% 波动率27% [4] - 相较恒生国企指数: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74% vs 56%)、波动率更低(27% vs 28%) [4][5] - 相较恒生指数:流动性更高、龙头属性更强、估值更具吸引力 [2] 指数成份股结构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74% 腾讯控股(16.90%)、阿里巴巴-W(14.53%)为前两大持仓 [7] - 兼具新经济成长先锋与高股息价值龙头 体现"科技+红利"哑铃策略 [5] - 覆盖互联网传媒、金融、电子、通信、消费行业知名公司 [5] 历史表现与估值优势 - 自2000年1月3日基日至2025年8月31日 累计涨幅368.50% [8] - 超额收益显著:较恒生国企指数(353.60%)高14.90% 较恒生指数(47.85%)高320.66% [8] - 当前估值具优势:市盈率9.8倍(历史百分位71%) 市净率1.0倍(历史百分位44%) [11] - 恒生国企指数市盈率10.2倍(历史百分位86%) 市净率1.0倍(历史百分位76%) [11] 华宝基金ETF产品布局 - 权益类ETF资产管理规模1219.80亿元 同业排名领先 [13] - 拥有5只百亿规模A股/港股行业主题ETF 合计规模968.70亿元 [13] - "硬科技"ETF矩阵包括医疗ETF、金融科技ETF、科技ETF、港股互联网ETF等 [14] - 高股息ETF家族含银行ETF(全市场规模最大)、港股通红利ETF、标普红利ETF等 [14] - 宽基ETF覆盖A50ETF、中证A100ETF、中证A500ETF等主流指数 [15] - 连续三届获"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 四度获"十佳ETF管理人"荣誉 [13]
港股热潮正当时,科技、红利一手抓!全市场首只香港大盘30ETF(认购520563)今日荣耀首发!
新浪基金· 2025-09-15 08:39
南向资金流入与港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2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达10728.86亿港元,推动港股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选择 [1]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31.55%,恒生国企指数涨幅28.46% [1] 香港大盘30ETF产品特征 - 华宝基金推出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的ETF(代码认购520563/上市520560),覆盖香港上市内地公司市值最大的30只个股 [1][2] - 指数采用流通市值加权,单只成份股权重上限15%,前五大成份股权重合计不超过60% [2] - 相较恒生国企指数,该指数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74% vs 56%)、波动率更低(27% vs 28%) [3] - 相较恒生指数,该指数流动性更高、龙头属性更强,市盈率9.81倍低于恒指11.35倍 [3] 指数成份股结构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74%,涵盖腾讯控股(16.9%)、阿里巴巴-W(14.53%)、小米集团-W(8.96%)、建设银行(7.59%)等 [4] - 行业分布聚焦互联网传媒、金融、电子、通信及消费领域,体现"科技+红利"的哑铃策略 [3] 历史表现与估值优势 - 自2000年1月3日基日至2025年8月31日,指数累计涨幅368.5%,超额收益显著高于恒生国企指数(353.6%)和恒生指数(47.85%) [5] - 当前市盈率9.8倍处于历史71%分位,市净率1.0倍处于44%分位,估值吸引力优于恒生国企指数(市盈率10.2倍/86%分位) [7] 华宝基金ETF业务实力 - 权益类ETF资产管理规模达1219.8亿元,同业排名领先 [9] - 旗下百亿规模A股/港股行业主题ETF数量达5只,合计规模968.7亿元,为行业最多之一 [9] - 产品矩阵覆盖硬科技(医疗ETF、金融科技ETF、科技ETF等)、高股息(银行ETF、港股通红利ETF等)、宽基(A50ETF、中证A100ETF等)及周期性赛道(化工ETF、有色龙头ETF等) [10][11] - 2019-2023年四度获上交所"十佳ETF管理人"称号,2021-2023年连续三年获"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 [9]
沪上千亿级基金公司,华宝基金董事长变更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15:26
华宝基金董事长变更 - 黄孔威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董事长 离任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其自2022年7月2日起担任该职务 任期三年有余 [1][4] - 夏雪松新任董事长 任职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其曾任宝钢集团、宝钢股份、宝信软件等企业高管 现任华宝基金党委书记 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及研究生学历 [2][3] 华宝基金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管理153只公募基金产品 合计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3557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4] - 权益类ETF规模超过千亿元 形成宽基、行业/主题、策略/风格等多维产品线 其中券商ETF规模285.83亿元 医疗ETF规模272.32亿元 银行ETF和金融科技ETF规模均超百亿元(截至8月21日) [5] 公募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今年以来行业高管变更速度明显加快 近一个多月多家基金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 包括东吴基金、北信瑞丰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安联基金及富达基金等 [6] - 变更原因主要包括公司发展需要重新排兵布阵、高管个人职业规划主动离任及到龄退休 其中因退休离任的高管人数今年显著增多 反映行业迎来新老交替 [7]
抱紧牛市主线!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基金(025220/025221)今日首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11
市场行情表现 - 沪指创出十年新高 A股做多情绪亢奋 科技/AI+创新药+有色/稀土成为4月以来行情主线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年内涨幅达112.33%(2025.1.1-2025.8.18) 领涨74只恒生香港上市指数 [1][4] -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 大幅超越宽基指数(恒生综指涨29.5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3.92% 恒生科技指数涨24.87%) [4][7]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 - 创新药具有"刚需+科技"双重属性 是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研发技术壁垒深厚 [3]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1.64万亿美元 其中创新药市场达1.13万亿美元 占比68.9% [4] - 中国政策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发展 国务院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新药不集采"保护合理利润 [4]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展 - 中国药企从"代工生产"转向"全球研发" 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5] - 2020-2024年全球前期价值5000万美元及以上交易中 中国药企占比飙升至近30%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全年增速有望创新高 [5] 指数产品特征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成分股以创新药研发企业为主 龙头效应显著(百济神州权重15.86% 信达生物13.05% 康方生物9.35%) [7][8] - 指数市盈率32.86倍 处于近3年40%分位点 估值安全边际仍然存在 [8] - 港股市场云集中国创新药优质稀缺标的 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7] 基金管理人布局 - 华宝基金旗下权益ETF规模超1000亿元 连续三届蝉联"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 [9][10] - 公司推出全市场首只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及联接基金(025220/025221) [1][10] - 旗下医疗ETF(512170)规模261.47亿元 在同主题ETF中排名第一 [10][13] - 形成"医药+硬科技"特色产品矩阵 包括药ETF(562050)及多只主动管理基金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