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碳负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放弃L异形电池,iPhone电池的十年弯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36氪· 2025-08-07 12:53
苹果又在电池上动刀了。 前段时间,Majin Bu 爆料称 iPhone 17 Pro 将不再使用已经沿用多代的 L 型异形电池,而是采用一种重新设计的新结构。更有意思的是,这次电池在中美市 场还分了两个版本:美国版因为彻底取消实体 SIM 卡槽,内部空间宽裕,电池可以做得更扁更大;而中国版保留了 SIM 卡托,电池形状也随之「本地化调 整」。 图片来源:GSMARENA 从图片上看,这款全新的钢壳电池「整体」还保留着「拐角」的设计,但已经没了过去 iPhone 电池那种绕开主板的 L 形布局了。换句话说,这次 iPhone 的 电池设计可能意味着内部结构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主板排布不再需要异形电池来「绕着走」,而是直接为电池腾出了完整空间。 但如果你认为更大的电池体积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容量,那很抱歉——根据爆料,这款全新的 L 形电池,容量仍未突破 4000mAh 的大关,距离国产 5000mAh 的旗舰水平相差甚远,也就只能欺负一下 S25 Edge 这种轻薄手机。 不过话又说回来,iPhone 17 Pro 电池设计的「回归」,在雷科技看来也有另一层意义——异形电池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 其次是维修难度。电 ...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3:5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 Golden Nest Capital、OPPO 等机构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00 - 21:00,地点为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潘党育、董事廖兴群等 [3] 经营情况 - 过去一年面对市场弱复苏等压力,坚持“以短期阵痛换长期竞争力”,盈利修复态势呈现,经营性现金流良好 [3] - 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深化与头部品牌商战略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3] - 确立“All in AI”战略,布局 AI + 赛道,提升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收入比重 [3] - 2024 年注重运营成本管控,产能整合使组织更高效 [3] 投资者问题及回复 发展战略 - 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立足消费类电池主业,布局新应用领域,坚持“核心业务深耕与新兴赛道突破”双轨发展 [4] 毛利率提升 - 一季度因产能利用率低等因素压制毛利率,预期二季度开始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逐步修复 [5] - 2025 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释放和降本减费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5] 研发技术 - 重点聚焦高电压正极、高硅负极、叠片钢壳、固态电池四个创新研发方向 [6] - 固态电池半固态已送样评估,全固态技术开发稳步推进 [7] - 硅负极实现阶梯式跨越,与客户联合研发 100%硅负极电池 [7] - 钢壳叠片工艺部分订单 2025 年将批量出货 [7] 关税影响 - 直接出口美国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2%,关税变化暂无明显影响 [7] - 采用 FOB 模式,多数情况不承担关税成本 [7] - 客户群体广泛,市场及客户结构抗风险能力强,非北美地区收入持续提升 [8] - 业务多元化,拓展新兴领域,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强供应链韧性 [8] AI + 端侧业务 - 与全球头部 AI + 硬件厂商合作,适配穿戴设备电池出货占比将突破 [8] - 基于电化学平台积累创新,高能量密度叠片钢壳产品下半年量产 [8] 机器人业务 - 进入多家机器人品牌供应链,助力产品上市 [9] - 未来通过丰富产品组合服务客户,满足性能迭代需求 [9] 产能利用率 - 潼湖产学研基地产能爬坡支撑业务增长,当前产能匹配需求 [9] - 旺季订单落地和新增产能跑顺将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 [9] 费用率管控 - 研发费用保持绝对值投入,聚焦高回报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效能 [9] - 管理费用通过产能整合等协同推进,实施 HBS 实现降本增效 [9]
小屏手机激战正酣
中国经营报· 2025-04-27 00:27
小屏手机市场趋势 - 行业首款"小屏性能旗舰"一加13T发布,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6260mAh电池及冰河散热系统,6.32英寸屏幕,国补后售价2899元起 [1]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款小屏安卓旗舰集中发布,包括vivo X200 Pro mini、小米15、三星Galaxy S25等,屏幕尺寸普遍在6.3英寸左右 [1] - 小屏手机受超五成消费者主动关注,反映消费需求转变与技术迭代趋势 [2] 技术突破与成本挑战 - 骁龙8至尊版、天玑9400等高性能处理器解决小屏手机性能瓶颈,硅碳负极电池技术创新改善续航 [3] - 6.5英寸以下手机出货量仅占整体市场8.3%,因工艺难度高、器件定制化比例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3] - 小屏手机需在电池容量、散热模组、摄像头等配置上妥协,如iPhone 12 mini上市次年减产50%,仅占系列总销量6% [2] 政策与市场表现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5%,出货量达7160万部(同比+3.3%),主要受国补政策及春节旺季推动 [5][6] - Android市场因更多价位段产品符合国补条件,同比增长5.3%,iOS市场同比下滑9.0% [6] - 国补政策初期提振市场,但补贴力度有限及执行问题导致拉动效果减弱,厂商需聚焦产品力与技术布局 [7] 行业未来挑战 - 国际地缘政治与宏观经济压力或导致消费信心下滑,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成本走高困境 [8] - 射频芯片企业可能因"对等关税"政策面临成本压力,国产供应链需提升产品竞争力 [8] - 厂商需立足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优势产品以突破外部环境制约 [9]
苹果折叠屏手机将装载硅碳负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3-10 18:52
硅碳负极电池成为新品手机主流选择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宁德新能源独家供应的硅碳负极电池 容量达5000mAh以上 采用3D叠片技术 [2] - 华为2024年9月发布的Mate XT三折叠手机采用硅负极大容量电池 容量5600mAh 厚度仅1.9毫米 较传统石墨负极电池减薄30%以上 [2] - 荣耀青海湖电池 小米金沙江电池 vivo蓝海电池均基于硅碳负极技术 容量普遍突破5000mAh [2] - 三星计划在S26系列导入硅碳电池技术 S26 Ultra电池容量或提升至6000mAh 标准版S26维持在5000mAh左右 [2] 硅碳负极技术优势与市场发展 - 硅碳负极理论容量达石墨负极10倍(4200mAh/g) 显著提升能量密度 满足消费电子轻薄化 长续航需求 [3] - 2020年5G智能手机电池容量普遍4000-5000mAh 集中在4000-4500mAh 当前折叠屏 AI趋势推动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3] - 2024年初至2025年3月 国内硅碳负极规划产能超40万吨 投资总额逾200亿元 多家企业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3] 硅碳负极产业链扩产动态 - 杉杉股份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产能2024年底满产 二期规划2025年释放 [3] - 硅宝科技2025年一季度将投产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产线 一期3000吨/年硅碳负极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 [3] - 银硅科技湖北宜昌2000吨/年硅碳负极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 [3] - 璞泰来安徽芜湖硅基负极项目首批产能2025年初建成 [3] - 多氟多浙江中宁硅业5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启动 配套硅烷及多孔碳产能 [3] - 当前扩产项目多聚焦硅碳路线 多孔硅碳制备成本降至20万元/吨以下 较硅氧路线低30% [3] 硅碳负极应用拓展与挑战 - 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 如中宁硅业 安徽邦德锐同步建设硅烷 多孔碳等上游原料产线 [4] -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特斯拉高端电池产品采用"高镍+高硅"方案 拉动硅碳负极需求 [4] - 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中渗透率仍较低 主要受制于循环寿命与成本问题 [4] 硅碳负极市场前景 - 高工产研预测 2030年中国硅基复合材料出货将超30万吨 [5] - 消费电子规模化应用为硅碳负极打开市场窗口 技术加速成熟有望释放潜力 [5]
每日速递 | 孚能科技推出6C软包电池系统
高工锂电· 2025-03-10 18:52
电池 - 10台120吨级纯电动矿用卡车在国内露天矿山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充电1小时可连续工作5小时以上 试运行期间累计行驶3400小时 59万公里 较同吨位传统柴油车动力性能更强 运输成本更低 [2] - 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下属的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将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重点围绕非金属组件的材料解决方案展开合作 [3][4] - 孚能科技推出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依托SPS超级大软包CTP系统架构 采用五面液冷设计 散热效率提升4—5倍 能量密度提升和减重降本效果显著 包括三元5C和铁锂6C两种超快充电池系统 采用创新的SPS结构设计 立式与平铺层叠布局分别提升散热面积4倍和48倍 解决高倍率快充下的极耳散热难题 [5][6] 材料 - 昆仑新材匈牙利项目正式签约 投资额达400亿福林(折合人民币7亿) [8] - 苹果iPhone 17系列有望搭载硅碳负极电池 电池容量将提升至5000mAh及以上 [9][10] - 力拓集团以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80亿元)收购阿卡迪姆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完成后将更名为力拓锂业 计划整合其在阿根廷的Rincon锂项目以加强锂矿业务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