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

搜索文档
小熊电器炸壶问题非偶发,高毛利、高销售费用之路能走多远?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6:09
产品安全与质量事件 - 2025年9月20日,公司玻璃养生壶发生爆炸,导致一名一岁儿童全身40%面积烫伤,并于9月24日进行手术,后续需植皮修复 [1] - 公司回应称正在全力核查事件原因,并已安排专人前往医院提供帮助,目前事故原因尚无法判定 [1] - 养生壶爆炸或开裂问题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消费保等平台存在多起关于产品质量及客服推脱责任、拒赔的投诉 [2] - 例如,2025年9月17日有消费者投诉其养生壶在正常使用不到20次后壶底出现超过20厘米裂纹导致沸水外溢,客服以“玻璃不属于质保范围”为由拒绝退货退款 [2] - 2025年8月30日另有消费者反映壶盖爆炸,客服同样建议其自费15元购买新盖子并强调玻璃不在质保范围 [5] - 2023年、2022年及2021年均曾有消费者反馈公司养生壶存在玻璃炸裂现象,且洗衣机、挂烫机、饮水机、蒸锅等多类产品也被多次投诉存在质量问题 [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36.45%、36.35%、35.29%、37.19% [10] - 同期,可比公司苏泊尔毛利率分别为25.79%、25.28%、24.65%、23.61%,九阳股份毛利率分别为29.09%、24.84%、25.5%、27.2%,代工企业新宝股份毛利率分别为21.12%、22.74%、20.91%、22.08%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6.98%,高于苏泊尔的10.04%和九阳股份的15.53% [11] - 但公司毛利率低于专注于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的石头科技(44.56%)和科沃斯(49.71%)2025年上半年的水平 [12]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1.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7.58亿元,增速放缓,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的3.61亿元降至2024年的2.46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改善,营业收入达25.34亿元,同比增长18.94%,扣非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增长52.45% [13] 业务构成与战略发展 - 公司商业模式定位为“创意小家电+互联网”,拥有超过90个产品品类和1000多款型号,产品分为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个护小家电、母婴小家电等五大类 [10]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个护小家电和海外市场,个护小家电营业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大增415.99%,国外销售收入达4.11亿元,同比增幅达138.84% [13] - 相比之下,核心主业厨房小家电增长放缓甚至下降,其营业收入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33.6亿元、36.43亿元、32.75亿元、16.73亿元(半年度数据) [13] - 公司在2025年9月1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致力于塑造生活方式品牌 [13]
第138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通关 预计超3万家企业参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7 15:56
9月16日,经广州海关监管验放,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在 广州南沙口岸顺利通关入境。这批货物是来自埃及的热水器、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用电器,共计103件、 总重6248千克,为历届广交会单批进境展品重量之最,标志着第138届广交会布展工作拉开序幕。 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展览总面积约155万平方米,设置展区55 个,预计有超3万家企业参展,展品涵盖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五金建材、家电家居、 轻工礼品等品类。其中,进口展面积约3万平方米,预计约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随着第138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通关,近期还将有土耳其的燃气灶、泰国的切割机、韩国的饮水机等 全球展品陆续运抵广州。"在本届广交会举办期间暂时进境的所有展品,由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 中心确认展品清单,可享受海关提供的驻会监管、免于向海关提交税款担保等优惠措施。"广州海关所 属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副关长安冉介绍,为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海关将落实"关长送政策上门"工作机 制,帮促全球参展企业用好广交会平台稳订单、拓市场,服务广交会越办越好、释放溢出带动 ...
瘦身咖啡、增高粉靠谱吗?中消协:认准“小蓝帽”谨防受骗
新浪财经· 2025-08-29 22:21
行业监管框架 - 保健食品具有明确法律定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依法注册或备案 可声称明确保健功能 其他食品不得声称保健功能 [1] - "保健品"无明确法律界定 是消费者对声称具有功能或功效的食品、用品的俗称 涵盖宣称"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的食品及宣传特定保健作用的床垫、理疗仪、饮水机等日用消费品 [1] 市场现状与风险 - "保健品"市场存在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现象 消费者需警惕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会销、小程序、电话推销、直播间等非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1] - 行业存在使用话术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保健功能 炒作"养生""天然""调理""减肥"概念 甚至虚构科学实验、营养指导、专家背书等方式宣传"降血压""抗癌"等疾病治疗功效的营销套路 [1] 消费者行为指引 - 选购保健食品需认清"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 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购并按标签要求食用 [1] - 建议选择正规线上线下渠道购买 索要并留存发票或销售凭据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联系经营者售后 遭遇虚假宣传可拨打12315投诉或向消协组织求助 [1]
“保健品”≠保健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整治“保健品”虚假宣传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2:05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区分"保健品"与保健食品的法律定义 其中保健食品是依法注册或备案的特殊食品并具有明确保健功能声称资格 而"保健品"是消费者对声称功能产品的俗称且无法律界定[1] - 行业存在三大营销乱象:违法营销向线上直播带货发展 网红主播利用流量优势虚假宣传普通产品和保健食品[2];违法营销通过私域直播转向隐蔽渠道 以养生课堂等名义在微信群等私密社交渠道开展虚假宣传[2];违法营销手段欺骗性增强 经营者冒充专家身份通过亲情营销和免费礼品等方式实施精准欺诈[2] 执法行动与成效 - 2020年以来全国查办"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304件 罚没金额达2.6亿元[3] - 监管措施包括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 加强价格监管查处虚假折扣 以及强化对保健食品直销企业的监督检查[3] - 2024年创新"你拍我查"活动拓展线索来源 2025年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和"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3] 消费者指导建议 - 消费者需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 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购[4] - 建议选择正规线上线下渠道购买并索要销售凭据 谨慎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会销、直播间等渠道购买[4] - 需警惕炒作养生、天然、减肥等概念的话术 以及虚构科学实验或专家背书宣称疾病治疗功效的虚假宣传[4]
中消协:“保健品”不等于保健食品
新华网· 2025-08-29 21:51
行业定义与监管框架 - "保健品"是消费者对声称具有功能或功效的食品和用品的俗称 涵盖范围广泛且无明确法律界定 包括宣称保健作用的食品(如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和日用消费品(如保健床垫、理疗仪、饮水机)[1] - 保健食品是根据食品安全法注册或备案的特殊食品 具有明确法律定位且可声称特定保健功能 其他食品禁止声称保健功能[1]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需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批准文号 依据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购并按要求食用[2] - 应通过正规线上线下渠道购买并索要销售凭据 谨慎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会销、小程序、电话推销、直播间等非正规渠道购买[2] - 需警惕虚假营销话术 包括暗示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或炒作养生、天然、调理、减肥等概念 以及虚构科学实验、营养指导、专家背书等方式宣称疾病治疗功效(如降血压、抗癌)[2] 权益保障机制 - 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可联系经营者申请售后服务[2] - 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时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或向消协组织咨询求助[2]
家用净水行业 困在三百亿的“黄金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3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水家电(包括净水器、净饮机、饮水机及线上净水设备)2024年整体零售额为346亿元,远低于2013年预测的2017年千亿元市场规模 [1] - 2025年上半年末端净水设备(含净水器、净饮机、饮水机)零售额同比增长21.3%至156.5亿元,但预计全年规模仍难以突破400亿元 [4] 政策影响 - 净水器被纳入2025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行业获得政策红利并实现市场动能提升 [4] - 净水器需取得卫健委批件方可准入,卫生安全受高强度监管,禁止虚构养生功效宣传,限制以"健康增益"为营销卖点 [4] 产品与技术竞争 - 反渗透技术成为市场主流后,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表现为通量参数内卷和价格竞争,创新不足且利润空间收窄 [5] - 企业致力于降噪研究(如安吉尔)、集成化与小型化设计(如滨特尔),并探索矿物增强(富锶矿化)、UV-LED杀菌及富氢水等技术方向 [7] 消费者认知与信任 - 净水技术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通用户难以理解,易触发信任危机(如"阻垢剂"事件) [5] - 部分企业夸大宣传(如"活化水""能量水"伪概念)和恶意竞争,持续损耗行业公信力 [6] - 包装饮用水市场中"矿泉水"与"纯净水"之争重塑消费者认知,矿物质水健康趋势对反渗透净水机市场形成冲击 [6]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家庭净水设备核心价值在于构筑终端饮水安全防线,应对老旧管道、二次供水等风险,需明确安全底线而非概念竞争 [6] - 行业可持续发展需回归真实用户价值、构建可持续创新体系,而非依赖短期营销或概念炒作 [7] 行业研究支持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饮水电器专业委员会发布《我国净水行业技术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情况报告》,系统梳理技术发展、新兴污染物挑战及传统技术创新应用 [8]
第十五届喀交会开幕,上海元素点亮新疆好物
第一财经· 2025-08-16 13:33
第15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概况 - 第15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喀什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外贸增长势头强劲 [1] - 展会吸引了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展位,展示特色服装、蜂蜜、文创产品,同时呈现上海援疆项目和成果 [4]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 碳索芯材(新疆)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采用MPCVD高温低压技术培育的钻石饰品,已在莎车县落地生产,预计产值达10亿元 [6][12] - 新疆富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巴旦木精油及系列美妆产品,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开发巴旦木全植株产物,占地9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基本建成 [8] - 通用净水集团展示具备净水和气泡水功能的饮水机,计划在莎车县投产并建立研发中心、研学基地,拓展中亚和南亚市场 [10] - 上海回力鞋业与上海美术学院合作推出"非遗100+"运动鞋,结合艾德莱斯纹样,未量产已吸引关注 [6] 上海援疆合作模式与成果 - 上海援疆采用"四个加"合作模式,结合喀什资源与上海市场、技术,例如通用净水生产基地落户喀什,利用当地成本优势 [12] - "喀什优棉"项目通过上海企业加喀什资源模式推动棉纺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从田头到衣柜"的价值链延伸 [12] - 上海援疆推动巴旦木护肤品、艾德莱斯回力鞋、十二木卡姆文创等产品,从理念、资本、管理、工艺、渠道全方位赋能 [13][14] 喀什地区外贸表现 - 2024年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94.4亿元,同比增长18.8%,占新疆外贸总值的22.9% [14] - 2025年上半年喀什外贸进出口总额643.2亿元,同比增长15.1% [14]
源想集团(08401)股东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瑞城证券公司 转仓市值569.05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3 10:37
股东持股变动 - 源想集团股东于8月12日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瑞城证券公司,转仓市值为569.05万港元,占公司股份的7.43%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深圳上善甄选供应链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饮水机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租赁业务 [1] - 合作范围涵盖中国及海外市场,旨在提升公司在中国中央商务区的媒体及广告覆盖率 [1] 业务拓展 - 通过战略合作进入饮水机行业,拓展业务多元化 [1] - 合作方为领先创新水机供应商,具备行业技术优势 [1]
源想集团股东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瑞城证券公司 转仓市值569.05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3 10:34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8月12日将股票由软库中华金融服务转入瑞城证券公司 转仓市值为569.05万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7.43% [1] 公司业务合作 - 公司与深圳上善甄选供应链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饮水机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租赁业务 [1] - 合作范围涵盖中国及海外市场 旨在提升公司在中国中央商务区的媒体及广告覆盖率 [1] 合作伙伴背景 - 深圳上善甄选供应链有限公司被描述为领先创新水机供应商 [1]
高负债下分红38亿!创始人家族独揽36亿,奥克斯赴港IPO“输血”
凤凰网财经· 2025-08-05 11:26
上市历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向港交所二次递交招股书 此前2015年A股上市未获批 2016年登陆新三板一年后退市 2018年启动A股上市辅导并于2023年6月完成但放弃[1] - 2024年突击分红37.94亿元 超过当年29.1亿元净利润 相当于2022-2024三年净利润总额的55%[5] - 实控人郑坚江家族通过96.36%控股权获得36.56亿元分红[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195亿元增长至298亿元 三年增长52.8% 净利润从14.4亿元增长至29.1亿元 三年增长102%[2] - 海外市场收入从2022年8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46.8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达57%[2] - 毛利率维持在21%左右 2024年为21.0% 2025年第一季度为21.1%[3][14]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分别为4亿元 5.7亿元 7.1亿元 三年累计16.75亿元 占收入比例2.0%-2.4%[13] 资产负债状况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达84.1% 显著高于美的62.33%和格力61.55%[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14.28亿元增长至2024年30亿元 三年增长110%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增至47.65亿元[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25.2天延长至37.4天[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2年54.36亿元增长至2024年103.95亿元 三年扩大91.2%[4] 产品质量与知识产权 - 投诉平台累计6383条投诉 涉及空调不制冷 茶吧机着火 饮水机漏电 破壁机自爆等质量问题[14][15][17] - 2013年以来被格力电器起诉侵权27次且全部败诉 子公司宁波奥胜累计支付1.16亿元赔偿金[19] - 公司表示已更新产品设计并改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9] 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为全球第五大空调供应商 采用低价策略进入市场 2002年曾通过降价30%震动业界[12] - 国内空调市场增量见顶 美的格力等头部品牌加速渠道下沉挤压生存空间[19] - 家电行业向品质化智能化转型 公司低价基因面临挑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