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频变压器
icon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固态变压器较传统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部件需求将不断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1:37
AI数据中心电源投资前景 - AI技术持续进步和全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预期上调将维持AIDC电源领域的投资机会 [1] - 2026年英伟达Rubin架构HVDC发布以及各公司800V HVDC和SST产品研发进展是板块重要催化剂 [1] - 国内企业HVDC和SST产品研发进展、进入海外供应链以及国内绿电直连和交直流混联市场开启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1] 固态变压器技术优势与应用 - 固态变压器相较于传统变压器具有小巧轻便、可在交直流间转换的优势,在体积和灵活性上更具优势 [1] - 固态变压器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绿电直连和电动汽车充电站 [1] - 固态变压器是AIDC供配电架构的未来发展趋势,英伟达正探索中压整流器应用并致力于将SST技术作为未来设施配电解决方案 [1] 高频变压器与关键材料需求 - 高频变压器是固态变压器的核心组件,其技术瓶颈包括容量小、损耗密度高、大容量电池设计难,系统复杂且成本较高 [2] - 非晶纳米晶材料能有效解决高频变压器技术难题,兼具非晶的高电阻率和纳米晶的优异软磁性能,可降低涡流损耗 [2] - 中压高频SST产品对SiC、纳米晶合金、散热材料等关键部件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1]
AI电源行业专家交流
2025-10-21 23:00
行业与公司 * SST(固态变压器)行业,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新能源并网、园区微网、直流充电桩等场景 [1] * 涉及公司包括海外企业伊顿、台达、维谛、施耐德、ABB、西门子等,以及国内企业金盘、阳光电源、西电、特变、中恒电气、科华数据、伊戈尔、良信、正泰等 [12][16][18][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SST系统成本构成与当前价格 * SST系统成本构成中,整流模块占比最高达40%-50%,高频变压器占比约25%,控制配电、储能和结构散热分别占比15%、11%和8% [1][2] * 当前处于样机阶段,单瓦成本约5元人民币,一套2.4兆瓦系统总成本高达800万-1,000万人民币 [1][3] * 对于2.4兆瓦IT负载的数据中心,通常需配置两台SST设备以实现2N冗余设计 [7] 未来价格趋势与规模化应用时间 * 预计到2028年大规模应用时,SST系统成本有望降至每瓦1元以下,整套系统约200万元 [1][3] * 真正规模化应用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 [1][4] * 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因供应链、关税及竞争格局,到2027-2028年单瓦价格仍维持在4-5元,降幅仅20%-30% [5]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预计2030年单瓦价格可能降至1元以下 [1][5] 国内外市场与技术路线差异 * 北美市场倾向采用更高输入电压(35千伏或20千伏)的技术路线,提升了新能源并网效率但增加了成本,国内标准通常为10千伏 [5][6][8] * 北美常用3.5兆瓦作为SST标准,而国内常用2.4兆瓦,导致技术路线和元器件成本不同 [8] * 北美企业在系统集成和应用阶段有先发优势,并与英伟达共同形成相关标准,国内企业整体集成能力及产品定义能力相对较弱 [15][17] * 国内企业可通过出口高频变压器、整流模块等元器件进入SST供应链,抓住增量机会 [1][9] 关键技术环节与竞争格局 * 高频变压器价格昂贵,因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核心材料需采用成本较高的非晶纳米晶材料,且工艺难度大 [10][11] * 在HVDC整流模块技术,尤其是新型功率器件(如碳化硅、氮化镓)应用方面,国内企业稍弱于海外企业 [3][18][20] * 对于800伏及以上HVDC整流模块,需使用碳化硅或氮化镓功率器件,但成本较高,目前国内样机多使用IGBT [3][20] * 海外企业中,伊顿在中压高频变压器领域进展最快,已商业化应用;台达和维谛在HVDC领域表现良好;施耐德已开始布局更大容量产品 [12][20] * 英伟达通过发布800伏白皮书和显卡路线图,在SST标准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 [3][17] * 国内企业中,金盘和阳光电源因具备全面系统集成能力,更有机会进入主流供应链 [3][16][22] 其他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SMT交直流混联系统在园区微网及直连充电桩项目上的起量速度预计快于数据中心,因其对电能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成本敏感度更高 [24] * 在微网应用中,IGBT功率器件足以支撑,更多挑战在于系统集成,整体售价比数据中心便宜至少30% [25] * 碳化硅更适用于新能源、充电桩等中压应用,其生产工艺涉及约2500度高温处理,资本支出高,产能和良品率可能影响供需及价格 [26][27] 其他重要内容 国内企业的机会与挑战 * 国内机架功率上升速度不如北美紧急,因国内顶级显卡供应不足,更多关注腾讯和阿里等需求,但这不影响国内企业进行研发和开拓海外市场 [9] * 国内企业在固态开关技术上有重要机会,良信、正泰等公司已有前期研究 [21] * 国内SST产品价格低与市场成熟度及需求量有关,例如高压变频器国内售价约20万人民币,海外主流价格在80万-100万之间,相差4-5倍 [23] * 伊顿、施耐德等海外公司在技术成熟后,可能通过贴牌和分包方式与国内企业在代工环节合作 [13] 产业链利润分布 * 国内市场利润主要集中在产品端(如变压器、配电开关等),头部企业掌握核心利润约占40%-50%,集成商和设计院利润较低 [25] * 北美市场系统集成商议价能力强,供应商可通过全流程服务(从元器件到运维)提高溢价空间 [25]
SST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10-20 22:4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配电、固态变压器(SST)、电动汽车充电、可再生能源(绿电)直供 [1][2][3] * 公司:英伟达、台达、伊顿、华为、阳光电源、维谛、施耐德、金盘、伊格尔、西电 [1][2][4][5][6][13][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数据中心配电趋势与SST应用驱动力 * 数据中心单柜功率从10千瓦向百千瓦甚至兆瓦级提升 推动配电电压从380/415伏向更高等级升级 以节省因铜价上涨带来的高昂成本 [2] * 英伟达800伏架构明确提出了固态变压器(SST)作为新型电力设备 定义了巴拿马变压器加直流模块和全固态变压器两种技术路线 [1][2] * 台达和伊顿等厂商已验证SST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前景 其产品效率和密度优于传统方案 [1][2] * SST整合了传统变压器、PCS(储能变流器)和UPS的功能 在数据中心领域将中压配电、充电机柜及低压UPS进行整体整合 [2][16] SST的非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 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对更大容量和更高电压等级有明确要求 SST在此领域有机会但受国内激烈市场竞争和成本制约 [1][3] * 绿电直供是潜在突破点 国内已有项目(如宁夏)通过电子变换器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直接连接至负载端 但多属示范性质 [1][3] * 海外市场(尤其欧美)因严格审批流程 自建架构实现负载端供电的需求推动了SST的应用 [1][3] 国内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对比 * 阳光电源在"十三五"期间实现35千伏交流和直流场景应用突破 其35千伏高频变压器在可靠性和效率指标上达国际先进水平 [1][4][15] * 华为早期研究SST但项目已暂停 台达获得美国能源部项目资助 已推出适用于数据中心的产品 功率密度和效率接近规模化示范需求 [1][4] * 伊顿发布相关白皮书并推出产品 金盘和伊格尔等公司正在布局但缺乏高压和电力电子经验 西电有示范应用但产品需迭代 [4][5][6] * 国内企业在高频变压器领域技术水平领先 国外企业如台达和伊顿主要集中在10千伏等级 [15] SST技术挑战与测试关注点 * SST在数据中心测试中缺乏国家标准、可靠性论证和实际运行数据 [7] * 10千伏热插拔存在技术难度 影响客户决策 [7] * 未来两三年内 SST主要通过市场工程试点(如国内电信运营商推进的试点)验证可靠性 为2027年底或2028年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8] * 降低成本是实现SST"以硅代铜"成本优势的关键 [8] 技术路径与核心组件 *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公司(尤其是模块化电力电子公司)在发展SST技术上比传统机械件制造商或变压器公司更具优势 [9][17][18] * 模块化设计对SST的紧凑化、高密度集成及协调控制至关重要 [19] * SST大规模应用时 隔离型DCDC转换环节90%的应用场景使用1,200伏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 因其比IGBT具有明显开关损耗和主动损耗优势 [10][11] * 高频变压器设计通常由电源厂商负责 主要材料为纳米晶(适用于10-20千赫兹)和铁氧体(适用于20千赫兹以上) [11] 对现有技术生态的影响 * 英伟达800伏架构将储能系统置于中压侧 未来可能节省柴油发电机 中压侧储能可暂时供电替代原有低压侧铅酸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组合 [12] * HVDC 800伏直流架构是明显趋势 对传统交流UPS公司是利空 需看其向直流技术布局的能力 [24] * 800伏架构数据中心因服务器负载波动大 需要快速能量响应 未来将采用锂电池而非铅酸电池 [25] * SST目前成熟体系适用于35千伏及以下市场 可替代该等级变压器 但对110千伏等更高等级优势不明显 [26] 供应链与竞争格局 * 海外厂商(如英伟达、伊顿等)已与国内非上市型企业(如Hero Power)在高频变压器领域展开合作 因国内企业经验丰富且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13][14] * 台达在数据中心SST领域表现最突出 产品性能指标、占地面积及效率均优 且研发起步早(可追溯至2012年) [13] * 维谛周期长 先攻克核心技术再推产品 施耐德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布局不多 目前仅有前期样机 [13] * 同时生产碳化硅元件、电力电子设备及系统集成不会带来显著优势 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块紧凑化设计、高密度功率集成及协调控制 [20]
铭普光磁:公司有固态变压器产品开发技术储备,同时有零星供货,主要用于数据中心配电侧10KV电力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5:26
公司产品与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固态变压器的产品开发技术储备 [2] - 公司在固态变压器领域有零星供货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配电侧的10KV电力系统 [2] - 公司没有电抗器产品 [2] 行业竞争与市场定位 - 行业可比公司京泉华为美国伊顿公司的固态变压器产品配套高频变压器和电抗器 [2] - 公司被投资者视为京泉华的可比公司 [2]
东北证券:SST固态变压器有望成下一代数据中心供电终极解决方案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0:40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变压器(SST)凭借其高效率、小体积等核心优势,有望成为应对AI算力投资增长所带来的高功率密度挑战的下一代数据中心供电终极解决方案 [1][2] - 全球科技企业与政府正积极加大AI算力投资,推动芯片功耗与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升,进而驱动供电技术升级 [1] - SST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有望达到500-1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积极进行技术合作与应用布局 [3][4] 全球智算投资与供电升级驱动 - 2025年中报显示,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显著增长:英伟达达31.22亿美元(同比+132%),亚马逊达572.02亿美元(同比+76%),微软达307.27亿美元(同比+56%),谷歌达396.43亿美元(同比+57%),Meta达295.41亿美元(同比+101%) [1] - 国内方面,阿里巴巴2025年中报资本支出达390亿人民币(同比+32%),并计划三年投资3800亿于AI [1] - AI投资带动芯片功耗攀升,英伟达B300达1400W,下一代"Rubin"双芯片GPU热设计功耗达2.3kW,对供电系统提出极端要求 [1] SST固态变压器的核心优势 - 极致高效:SST系统效率高达98.5%,以一个100MW数据中心为例,较巴拿马电源(97.5%)年省电量超1200万度,节省电费约856.8万元 [2] - 高度集成:占地面积可较传统方案减少50%以上,体积缩减可达90% [1][2] - 硅进铜退:SST系统变压器部分用铜量趋近于零,电力传输用铜量减少2/3 [2] - 部署便捷:通过模块化预制拼接方式,建设周期可缩短至10天以内 [2] - 广泛兼容:SST系统兼容现有输电网络和新能源输电 [2] SST产业链分析 - 上游成本构成:电力电子器件占比40%,高频变压器占比15%,结构件与散热系统占比15%,控制系统占比15% [3] - 中游由海外龙头企业主导,包括维谛、伊顿、台达和西门子 [3] - 下游应用方向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英伟达已确认未来对SST的产业布局 [3] 市场空间与企业布局 - 未来SST市场空间有望达到500-1000亿元,其中高频变压器市场空间为75-150亿元,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是重要增量 [1][4] - 维谛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 HVDC解决方案,伊顿与世纪互联合作开发中压能源路由器(MVSST) [4] - Meta、微软、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自建数据中心已联合供应商开发对应800V直流技术方案 [4] - 国内通过西电电子"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项目推动SST的应用落地 [4]
京泉华股价微涨0.27% 公司产品布局数据中心供电领域
金融界· 2025-08-06 01:03
股价表现 - 8月5日股价报收14.6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4元,涨幅0.27% [1] - 当日成交量为71,219手,成交金额达1.04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应用 - 主营业务为磁性元器件、电源及特种变压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 [1] - 干式变压器和高频变压器等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的供电解决方案 [1] - 已有部分线圈类产品适用于无框力矩电机及轴向磁通电机 [1] 概念板块与股东情况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华为汽车、无线充电等 [1]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为34,219户,较上期减少5.8%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6.06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909.40万元 [1]
研选行业丨全球 AI 市场 CAGR 超 35% 驱动智算需求!SST方案成数据中心供配电优选,这些公司将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7-25 11:29
半导体测试行业 - AI算力蓬勃发展推动底层芯片使用先进制程制造工艺和HBM堆叠结构 导致半导体后道测试需求增加 频次更多且要求更严格 [3] - 2027年国内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7亿元 [2][3] - 国内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国产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增量需求叠加存量替代为国产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3][6] - 建议关注相关国产半导体测试设备厂商 [3] 电源设备行业 - 全球AI市场2023-2030年CAGR预计超过35% 驱动智算需求增长 [7][9] - SST方案成为数据中心供配电优选方案 其核心部件为高频变压器 [7] - 传统变压器企业技术沉淀深厚 特种变压器龙头、特高压变压器龙头等企业有望受益 [7] - 具备电力电子相关技术储备的公司有望享受SST方案带来的赛道红利 [7] - 高频变压器采用纳米晶/铁氧体磁芯 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龙头等企业值得关注 [8] 行业趋势 - AI芯片和HBM复杂结构设计对半导体后道测试提出新要求 [5] - HVDC、巴拿马电源等方案在数据中心配电领域具备一定优势 但SST方案综合优势更突出 [7][9]
AIDC系列(五):SST方案:变压器颠覆性技术路线
民生证券· 2025-07-23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 - 2030年全球AI市场规模CAGR有望超35%,AI驱动智算侧需求凸显,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大,对供配电架构提出更高要求 [5] - HVDC、巴拿马电源等方案具备一定优势,SST方案综合优势突出,适用于数据中心直流用电场景,已在项目中应用 [5] - 建议关注高频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上游原材料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SST方案赛道成长红利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现状及挑战 - 2023 - 2030年全球AI市场规模有望从11879亿元增长至114554亿元,CAGR超35%,AI驱动智算侧需求凸显 [5][14] - 智算中心需建立高度集中化的GPU集群,机柜呈现高密度化趋势,单机柜功耗不断增加 [19] - 挑战包括全直流系统需求提升、末端电压等级提升、供配电占地面积增加 [21][28][30] SST方案优势突出 - 数据中心对变压器有刚性需求,超大型数据中心需要配置高压变压器,现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变压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 [35] - HVDC较传统UPS方案多项性能有所升级,巴拿马电源方案进一步升级,可实现模块化及高效率 [38][44] - SST方案适用于微电网直流用电场景,可直接完成市电至800V直流供电的转变,本质为三级功率变换,可控性提升,兼具多重优势 [47][49][53] - SST方案是提高供电效率和数据中心使用新能源接入的优质解决方案,已在数据中心标杆项目中得以应用 [63][65] 投资建议 - 高频变压器方面,建议关注特种变压器龙头【新特电气】、特高压变压器龙头&西电电力电子母公司【中国西电】、AIDC变压器领军企业【金盘科技】等 [5][71] - 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建议关注AIDC多产品布局&电力电子老牌企业【盛弘股份】、电力电子系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四方股份】、整流&逆变技术布局深厚【科陆电子】等 [5][71] - 上游原材料方面,建议关注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龙头【云路股份】、非晶材料领域龙头【安泰科技】等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