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郑州再迎“企业家日”,超聚变、UU跑腿等谈最新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01 18:36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见习记者 岳炎霖 文 吴瑞森 摄影】11月1日,第三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开幕。大河财立方 记者现场看到,明泰铝业董事长刘杰,UU跑腿创始人、董事长乔松涛,中孚实业董事长马文超,白象食品董事长姚忠良等 多位企业家现身开幕式现场,部分企业家围绕AI技术应用、最新研发成果、未来展望等作了分享。 "程序员、客服、创意内容生产者等群体面对AI时最容易焦虑,担心被替代,但我在公司内部讲过很多次,这根本不是问 题。AI能把单一能力的人变成复合能力的人,能让人变得更加强大,应该去拥抱它而不是逃避。"乔松涛说,"对于企业来 说,要把AI当成一个员工,而不是冰冷的工具,要让AI参与共同决策。" 蓝文广说,新一代AI技术正在重构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业务框架,过去的"活动级智能体"只能完成客服问答、合同生成等单 点任务,而未来的"生态级智能体"将突破企业边界,推动内部资源与上下游生态深度融合,实现跨领域、跨专业的能力协 同。同时,企业日常生产作业将由AI自主决策,并由多智能体共同支撑。 "我们预判以AI为基础的智能体未来将成为业务处理的基本单元,预计2027年,相关企业50%的业务会通过AI完成。单一智 ...
【首席观察】美联储如期降息,市场却反向波动,怎么回事?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9:15
这一现象的核心,在于市场对本次降息的定性已重塑为"鹰派 降 息 "—— 政 策 宽 松 的 幅 度 未 能 匹 配 市 场 期 待 的 " 流 动 性 盛 宴"。 作者: 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这一典型的"宽松组合拳"却引发了市场的反向波动。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后,美股三大指数盘中直线跳水,随后跌幅有所收窄,收盘时道指下跌 0.16%,纳指微涨0.55%,科技股展现出一定韧性,英伟达大涨近3%,市值站稳5万亿美元上方。 美元指数则直线拉升,由跌转涨并升破99关口;对货币政策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大幅上涨约10个基点。伦敦现货黄金价格重返4000美元/盎司 后再度失守,利率决议发布后跌幅一度扩大,最终下跌0.56%,收于3930.61美元/盎司。 " 市场显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回避12月降息的可能性感到失望。 "保德信(PGIM)固定收益首席投资策略师兼全球债券主管Robert Tipp说,然而, 市场也要知道,美联储9月会议上的19位与会者中,有7位预期2025年将不会再降息。如果要让美联储持续推进政策,不但需要数据的配合,鲍威尔也 需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才能在缺乏明确数据指引的情况下,协调委员之间 ...
基金经理把脉三季报行情:科技主线仍将持续
证券日报· 2025-10-30 01:15
本报记者 方凌晨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进入"冲刺期"。截至10月29日记者发稿时,已有307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从已披露情况来 看,3073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整体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的业绩成色是验证估值合理性的一个重要锚点,基金经理对板块支撑逻辑、风险与估值的判断,也关 系到其后续配置方向。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公募投研人士,把脉三季报行情、挖掘后市投资机会。 AI、新能源等领域亮点多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已披露三季报的3073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90万亿元、归母净利润 0.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8%、20.74%;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7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5%、9.66%。 接受采访的多位公募人士从已披露三季报公司的业绩增速、行业景气度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的具体看法。 此外,也有基金经理分享了自己把握三季报机遇的"妙招"。恒生前海高端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龙江伟表示:"AI产业链中的 芯片、光模块、PCB等相关公司的业绩表现亮眼并在财报得到了验证,尤其是相关制造端公司。 ...
超六成私募机构“重仓过节” 科技主线获共识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10
私募机构仓位与市场预期 - 超六成私募机构计划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超过70%的机构占比为65.38% [1] - 选择中等偏重仓位(50%至70%)的私募机构占17.31%,另有11.54%的机构选择中等偏轻仓位(30%至50%) [1] - 对节后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的私募机构占比达七成,两成持中性态度,不到一成持谨慎态度 [1] 市场风格与板块判断 - 62.50%的私募机构预判节后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股与价值蓝筹股有望轮番表现 [1] - 23.08%的私募机构继续看好成长风格占优,14.42%的机构预判市场可能出现“高低切换” [1] - 近六成私募机构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 [2] - 21.15%的私募机构关注新能源与房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机会 [2] 机构策略与市场观点 - 有机构计划维持较高股票仓位,重点配置景气度上行板块,并布局景气度将出现拐点的周期类资产 [2] - 有机构将当前市场温度比作“春夏之间”,认为科技板块是主线,但低估值板块也有轮动机会 [2] - 有机构分析认为美元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国内政策发力、资金面充裕构成“持股过节”的有利基础 [3] - 有机构预计节后A股将呈现“科技成长与估值修复双主线并行”的格局 [3] - 有机构认为“持股过节”是较优策略,科技成长方向预计领跑,同时金融与周期板块存在修复机会 [3]
AI风暴中的欧洲银行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17
《AI风暴中的欧洲银行》 ——为什么人工智能是金融业的"生死时速",而不是"锦上添花" 你以为银行靠大理石大厅和西装革履撑门面?错了,现在拼的是谁的AI更聪明、更快、更懂客户。 欧洲金融正迎来"AI版1996年互联网时刻":方向明确,但差距拉大。调研显示,17%的机构已靠AI实现超10%的效率提升,领先者的投资回报是同行的五 倍。关键在于,银行原本的信任与数据优势,正好被AI放大成"新钱"。比如贷款审批,有机构用AI将流程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成本降七成,收入反而涨五 成。 然而,不少银行还在"试水",盼着等监管完善或模型成熟。结果呢?市场份额被金融科技和大厂抢走,零售经纪和支付增长率动辄30%上下。真正的AI领导 者早已行动:把数据当产品,员工当AI合伙人,董事会当技术推动者,不迷信"黑盒",反而盯紧边际成本和员工敬业度等硬指标。 中国经验也很亮眼。无论是智能支付还是风险评估,AI在金融、医疗、制造等领域已全面开花,既提效率也增就业,释放了满满阳光能量。未来属于那些 敢于打破固有模式、勇于重塑文化的企业。 AI不会淘汰银行,但会淘汰不懂用AI的银行。此刻,试点与盈利之间,时机已到。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 ...
明星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医药等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9-15 07:52
宏观经济形势 - 经济处于企稳关键阶段 宏观政策定调明确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覆盖领域从传统投资民生扩展至消费与房地产[2] - 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持续升温 人民币资产可能迎来较好配置时代[2] - 海外基金对中国资产仍处低配状态 中国经济预期向好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望推动海外资金加仓中国[2] A股与港股市场走向 - 股票资产具备较高配置吸引力 国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出台支持资本市场政策措施 上市公司治理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提升[3] - 美国经济走弱促使外资从超配美国转向回补中国资产 超额储蓄进入理财保险基金等领域 A股和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3] 科技板块布局 - 科技板块是多数公募机构关注最重点 投资方向短期及中长期阶段较确定 2025年高端制造或硬科技方向为AI人工智能加硬实力[3] - AI投资需从产业视角出发 关注海外算力与国内算力 除光模块PCB印制电路板服务器外 AI应用也值得关注[4] 医药板块布局 - 中国创新药中长期表现可期 高质量产品不断增加和创新领域持续扩展 主要看好三大领域增长空间[4] - 肿瘤治疗领域大型跨国药企仍有需求 重磅BD商务拓展有望继续落地 减肥药领域今年以来BD不断有望引领下一波创新药BD热潮 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快速放量[4] 黄金资产配置 - 弱美元趋势和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预期下 黄金相对其他资产占优的配置需求是未来四季度交易主要逻辑[4] - 黄金中长期依然具有配置价值 但短期可能会陷入震荡[4]
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报告⑤|企业AI破局 完善组织能力与培训机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36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和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辅助工具跃升为新型"生产力系统"。2025年 上半年,面对快速演进的技术周期,中国企业家的判断力与行动力,正在成为微观经济韧性的真实写照。 7月10日、11日、15日,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今年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7月1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未来 大会"上,《中国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揭晓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十大趋势。 2025年6月,新京报贝壳财经发起《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查》,覆盖制造、科技、金融、互联网等18个行业,收集128位企业负责人的有效样本,企业类型 涵盖中小企业、大型集团、初创公司与头部平台,其中42.97%为成立十年以上的成熟企业,17.19%为大型企业,35.16%为微型企业。这一多样化样本使报 告具备较强的广谱参考价值和现实温度。 《报告》总结了企业加速部署人工智能时呈现的三个关键趋势,并为推动"人工智能+"的深水区突围给出四大发展建议。 1. 展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构建企业智能 ...
携手AI 焕新“申”活,超4900场活动促进上海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4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在提升月期间,200余场线下"AI暖银发"培训,"手把手"帮助2.5万余位老年人掌握AI使用技能,跨 越"数字鸿沟";开设"职场核心场景AI应用实践课"等定制化培训,让AI成为企业员工的"好帮手";组建 多个企业助力团、公益讲师团,各领域百余名讲师共同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科普推广;举办"人工智能 跨界创新实践周"等创新活动,覆盖3000余名青少年,推动AI应用从"能用"向"善创"进阶。 这些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都能走近AI、感受AI、学用AI,营造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 升的浓厚氛围。 聚焦"携手AI 焕新'申'活"主题,上海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组织开展4900余场活动,覆盖青 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重点群体,触达全市216个街镇,提升月地铁文化专列及公益广告覆盖人 流近千万人次,各项主题活动作品数量再次创下 ...
清华大学张晓燕:大湾区是全球少有的AI跨境合作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9:16
随着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经济碎片化态势不减,传统货物贸易面临诸多挑战,而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 新经贸形态兴起,成为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 坛在深圳举行。围绕新经贸形态发展的挑战及机遇等话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接 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表示,作为对外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大湾区在推动金融、人工智能跨境合作上将 大有作为。 在当前关税战升温、全球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技术正成为重塑国际金融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张晓 燕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先进技术特别是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推动资本流动、支付清算、风险管理 等领域的效率变革,使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在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议价权。 另一方面,技术也在逐步演化为非传统的"金融壁垒",通过数据主权、算法控制、数字货币等新手段参 与全球竞争。因此,未来国际金融的主导权将更多取决于一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制度支撑的深度融合,而 不仅仅是传统的贸易规则与资本实力。 在当下,人工智能成为技术竞争的"黄金赛道"。在张晓燕看来,AI需要有效使用,"AI首先要'善用', 其次是'共建'。"她特别提到,在大湾区,尤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