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明星基金经理普遍看好科技、医药等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9-15 07:52
近期,富国基金、建信基金、国泰基金、兴银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相继召开秋季投资策略会,围绕宏观 经济形势、A股与港股市场走向以及热门赛道布局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明星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市场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科 技、医药、黄金等板块成为关注焦点。 从宏观经济来看,多家公募机构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企稳的关键阶段。 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邓纪超表示,当前宏观政策定调明确,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货币政 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覆盖领域从传统投资、民生扩展至消费与房地产。同时,新质生产力 领域投资持续升温,人民币资产可能迎来较好配置时代。 在建信基金国际投资与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程星烨看来,海外基金对中国资产仍处低配状 态,但中国经济预期向好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望推动海外资金加仓中国。 在A股和港股市场的走势判断上,公募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 "结合股债性价比指标来看,股票资产依然具备较高的配置吸引力。"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 经理袁作栋对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其信心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从供给端和需求 端同时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 ...
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报告⑤|企业AI破局 完善组织能力与培训机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36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和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辅助工具跃升为新型"生产力系统"。2025年 上半年,面对快速演进的技术周期,中国企业家的判断力与行动力,正在成为微观经济韧性的真实写照。 7月10日、11日、15日,2025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今年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7月1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未来 大会"上,《中国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揭晓中国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十大趋势。 2025年6月,新京报贝壳财经发起《企业家人工智能应用调查》,覆盖制造、科技、金融、互联网等18个行业,收集128位企业负责人的有效样本,企业类型 涵盖中小企业、大型集团、初创公司与头部平台,其中42.97%为成立十年以上的成熟企业,17.19%为大型企业,35.16%为微型企业。这一多样化样本使报 告具备较强的广谱参考价值和现实温度。 《报告》总结了企业加速部署人工智能时呈现的三个关键趋势,并为推动"人工智能+"的深水区突围给出四大发展建议。 1. 展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构建企业智能 ...
携手AI 焕新“申”活,超4900场活动促进上海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4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在提升月期间,200余场线下"AI暖银发"培训,"手把手"帮助2.5万余位老年人掌握AI使用技能,跨 越"数字鸿沟";开设"职场核心场景AI应用实践课"等定制化培训,让AI成为企业员工的"好帮手";组建 多个企业助力团、公益讲师团,各领域百余名讲师共同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科普推广;举办"人工智能 跨界创新实践周"等创新活动,覆盖3000余名青少年,推动AI应用从"能用"向"善创"进阶。 这些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市民都能走近AI、感受AI、学用AI,营造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 升的浓厚氛围。 聚焦"携手AI 焕新'申'活"主题,上海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组织开展4900余场活动,覆盖青 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重点群体,触达全市216个街镇,提升月地铁文化专列及公益广告覆盖人 流近千万人次,各项主题活动作品数量再次创下 ...
清华大学张晓燕:大湾区是全球少有的AI跨境合作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9:16
随着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经济碎片化态势不减,传统货物贸易面临诸多挑战,而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 新经贸形态兴起,成为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 坛在深圳举行。围绕新经贸形态发展的挑战及机遇等话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接 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表示,作为对外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大湾区在推动金融、人工智能跨境合作上将 大有作为。 在当前关税战升温、全球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技术正成为重塑国际金融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张晓 燕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先进技术特别是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推动资本流动、支付清算、风险管理 等领域的效率变革,使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在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议价权。 另一方面,技术也在逐步演化为非传统的"金融壁垒",通过数据主权、算法控制、数字货币等新手段参 与全球竞争。因此,未来国际金融的主导权将更多取决于一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制度支撑的深度融合,而 不仅仅是传统的贸易规则与资本实力。 在当下,人工智能成为技术竞争的"黄金赛道"。在张晓燕看来,AI需要有效使用,"AI首先要'善用', 其次是'共建'。"她特别提到,在大湾区,尤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