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01
icon
搜索文档
中生制药5亿美元“吞下”明星biotech,创新药并购潮再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48
交易概述 - 中国生物制药以约5亿美元总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加上此前持有的4.91%股权,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 - 礼新医药研发团队及双抗、ADC等平台将并入中国生物制药 [1] - 礼新医药成立不到6年,已完成3笔跨国授权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 [1] 礼新医药核心价值 - 聚焦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创新药研发,拥有7个临床阶段项目和近20个临床前项目 [3] - 自主研发抗体、ADC、TCE及肿瘤微环境四大平台,已实现两项重磅跨国授权 [3] - 与阿斯利康达成6亿美元GPRC5D靶向ADC药物LM-305授权,首付款5500万美元 [3] - 与默沙东达成32.88亿美元PD-1/VEGF双抗LM-299授权,含8.88亿美元预付款 [4] - 累计对外授权近4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国际化能力突出 [5] 收购战略意义 - 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收购补充ADC、双抗等创新管线,加速国际化转型 [6] - 礼新医药已验证的跨国合作经验为中国生物制药出海提供通道 [7] - 中国生物制药以5亿美元获得价值近300亿元授权潜力的团队和管线 [8] - 交易反映行业趋势:国际化授权常态化、Big Pharma并购整合、ADC/肿瘤免疫赛道持续火热 [6] 行业背景 - 国内Biotech面临融资困难,商业化能力不足,传统药企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产 [2] - 中国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提升研发效率和市场集中度 [2] - 跨国药企加速收购中国Biotech,如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BioNTech 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 [10] - 中国生物制药管线涵盖PDE3/4、HER2双抗ADC等,收购礼新进一步强化研发能力 [11] 未来展望 - 具备技术差异化和国际化能力的Biotech将持续成为资本和巨头争夺的核心资产 [11] - 中国生物制药若成功整合礼新资源,或为行业提供"资本+研发"协同范本 [11]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本土药企通过并购避免创新资产沦为跨国"代工厂" [10]
零跑(09863)C11焕新登场:技术平权与全球化战略下的破局之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3:39
产品发布与升级 - 全新零跑C11涵盖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共5款车型,价格区间14.98万-16.58万元,定位"智能越享中型SUV" [1] - 新车配置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等30万级车型技术下放至15万级市场,重新定义细分市场价值标准 [1] - 智能座舱全系标配17.3英寸2.8K悬浮中控巨幕,搭配高通骁龙8295P芯片(算力30TOPS) [1] - C11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2023-2024年连续两年年销超8万辆,2025年6月单月销量维持在5000辆左右 [2]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量持续增长,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连续四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2] - 销量结构转变明显,T03(单价<10万元)占比下降,C11与C01(15-25万元)成为支柱产品 [2] - 2024年总营收321.64亿元,同比增长92.06%,股东应占溢利-28.21亿元但同比收窄33.10% [2] - 毛利率首次转正(1.2%),扣除经销商返利后Q3季度毛利达10% [2] 全球化战略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Stellantis持股51%主导海外运营,零跑持股49%提供核心技术 [3] - 2024年9月已在欧洲9国销售T03与C10,2024年底销售网点扩展至200家,2026年达500家 [3] - 计划2024年Q4起进军印度、亚太、中东、非洲及南美市场 [3] - Stellantis计划利用意大利工厂实现零跑车型本地化生产 [3] 未来规划与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盈利,全年毛利率目标10%-11% [2] - 2025年计划推出A系列(3款车型)、B系列(B01计划7月上市)、D系列(旗舰级,2026年Q1量产) [4] - 目标2025年销量50万-60万辆,2030年海外年销50万辆 [5] - 甬兴证券预测2024-2026年销售收入将分别达到303.48亿元、502.43亿元和717.70亿元 [3] - 天风证券预测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6、550和8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和29亿元 [3]
车企价格战,谁降价最狠?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11:56
乘用车市场销量 - 6月中国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50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1][2] - 零售交付21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8% [2] - 产量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6% [4] - 出口48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7% [4] 价格竞争态势 - 吉利、小鹏和零跑汽车的折扣幅度超过比亚迪,价格战白热化 [1][5] - 吉利零售折扣扩大3.1个百分点,其中银河E5、星舰7和星愿折扣增幅最大 [5] - 小鹏G6、P7+和Mona M03零售折扣增长3.5个百分点 [5] - 零跑C01、C11和C16车型折扣扩大1.2个百分点 [5] - 比亚迪5月23日降价后录得0.6个百分点额外折扣,但力度不及竞争对手 [5] 新能源车表现 - 6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124万辆,同比增长27%,渗透率保持50%高位 [8] - 2025年上半年电动车渗透率达48%,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8] -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37.8万辆(纯电20.7万+插混17.1万),同比增长11%,市场份额30% [8] - 特斯拉销量7.2万辆(出口1万+国内6.1万),环比增长16% [8] - 中国品牌份额提升2.2个百分点,欧洲和日本品牌分别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 [8] 政策与市场驱动 - 销量增长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和车企购车激励措施 [4] - 经销商库存指数6月为1.42个月,较5月1.38个月略有上升 [4] - 市场关注比亚迪7月减少零售激励后,竞争对手是否跟进暂停价格战 [7]
股指期货日度数据跟踪2025-07-08-20250708
光大期货· 2025-07-08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07月07日多个指数走势、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进行了分析 各部分总结 指数走势 - 上证综指涨跌幅0.02%,收于3473.13点,成交额4761.97亿元;深成指数涨跌幅 -0.7%,收于10435.51点,成交额7324.44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涨跌幅0.24%,成交额2648.35亿元,开盘价6305.04,收盘价6327.14,最高价6333.51,最低价6303.86 [1] - 中证500指数涨跌幅 -0.19%,成交额1657.59亿元,开盘价5901.4,收盘价5900.41,最高价5910.8,最低价5889.6 [1] - 沪深300指数涨跌幅 -0.43%,成交额2251.07亿元,开盘价3977.29,收盘价3965.17,最高价3979.75,最低价3956.57 [1] - 上证50指数涨跌幅 -0.33%,成交额566.6亿元,开盘价2736.01,收盘价2731.53,最高价2736.26,最低价2723.96 [1] 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 - 中证1000较前收盘价上涨14.94点,公用事业、计算机、基础化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中证5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1.03点,公用事业、非银金融、房地产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沪深3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7.03点,银行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上证50较前收盘价上涨 -8.91点,银行、国防军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煤炭、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 - IM00日均基差 -53.6,IM01日均基差 -131.34,IM02日均基差 -209.83,IM03日均基差 -393.64 [13] - IC00日均基差 -38.29,IC01日均基差 -95.74,IC02日均基差 -151.11,IC03日均基差 -276.72 [13] - IF00日均基差 -19.74,IF01日均基差 -37.22,IF02日均基差 -47.52,IF03日均基差 -84.05 [13] - IH00日均基差 -17.1,IH01日均基差 -22.69,IH02日均基差 -23.55,IH03日均基差 -24.24 [13] 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 - 报告给出了IM、IC、IF、IH不同合约换月点数差及折算年化成本在不同时间的具体数据 [23][25][27]
艾迪药业领航抗艾研发:深度助力新规发布 创新药物显锋芒
证券时报网· 2025-07-06 21:24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抗HIV感染药物临床耐药性研究及数据递交指导原则》,旨在规范抗HIV药物研发的技术标准 [2][3] - 新规针对国内抗HIV药物研发缺乏系统性耐药研究标准的问题,提出更严苛要求,大幅抬高研发门槛 [4] - 指导原则的发布被视为中国抗HIV药物研发的供给侧改革,将提升研发难度与成本 [5][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HIV耐药问题严重威胁艾滋病治疗成效,导致治疗失败、病情恶化及传播风险增加 [4] - 国内部分抗HIV药物上市后耐药问题凸显,凸显系统性耐药研究标准的缺失 [4] - 新规实施后,经验匮乏或资金链紧张的研发团队及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6] 公司研发实力与成果 - 公司作为国内抗HIV研发领军企业,深度参与指导原则的制定,贡献实践经验 [3][5] - 公司已上市药物艾诺韦林片和艾诺米替片在临床中表现卓越,与传统非核苷类药物交叉耐药性极低 [7] - 艾诺韦林方案在预存耐药人群中病毒学完全抑制率(HIV-RNA<50拷贝/mL)达95%(24周)和88%(48周),优于依非韦伦方案的74% [7] 公司创新管线进展 - 公司正在开发新型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显示安全性良好且支持每日给药一次 [8] - ACC017在初治HIV感染者Ⅰb/Ⅱa期临床研究中初步结果显示单药治疗药效明确,联合方案病毒学抑制水平高且快 [8] - ACC017针对经治耐药人群的Ⅱ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入组,正在积极推进 [8]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响应新规要求,研发更多优质抗HIV药物 [9]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耐药性研究体系,严格遵循国际国内技术标准 [9] - 公司目标是为中国乃至全球HIV人群提供创新治疗方案 [9]
艾迪药业(68848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期权激励助力新药放量,HIV治疗+预防全面布局
开源证券· 2025-07-02 0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期权激励,双轨考核助力抗艾新药快速放量,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 公司抗艾新药快速放量,“HIV治疗 + 预防”全方位布局,看好公司HIV新药持续放量及业务发展,预计2025年业绩向好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1日,当前股价14.73元,一年最高最低15.78/6.58元,总市值61.98亿元,流通市值61.98亿元,总股本4.21亿股,流通股本4.21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77.42% [1] 期权激励计划 - 2025年6月28日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8名非营销体系激励对象基于公司净利润考核,2025年目标值0元,2026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0.75亿元和1亿元;17名营销体系激励对象基于HIV药物营业收入考核,2025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3.2亿元和4亿元,2026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为4.8亿元和6亿元 [4] HIV新药放量情况 - 2025Q1HIV新药销售6200万元,同比增长75.64%,单季业绩创历史新高,商业化运作进展积极 [5] 在研管线进展 - 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片进行Ⅱ期临床数据整理,2025年内有望开启III期临床;加速抗HIV长效预防药物研发,布局暴露前预防适应症;2.2类改良型新药AD108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收购南大药业推动人源蛋白业务布局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1.4|417.8|737.0|1037.0|1237.0| |YOY(%)|68.4|1.6|76.4|40.7|1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6| - 141| - 2|44|88| |YOY(%)|38.7| - 85.6|98.6|2362.6|103.3| |毛利率(%)|46.2|54.9|72.9|78.2|81.2| |净利率(%)| - 18.5| - 33.2| - 0.3|4.2|7.1| |ROE(%)| - 6.8| - 13.0| - 0.2|3.9|7.3| |EPS(摊薄/元)| - 0.18| - 0.34| - 0.00|0.10|0.21| |P/S(倍)|15.1|14.8|8.4|6.0|5.0| |P/B(倍)|5.5|6.3|6.3|6.1|5.6|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 - 2027年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数据及相关财务比率 [9]
iPSC细胞治疗突破性进展:霍德生物hNPC01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1期临床研究达到12个月随访终点,临床改善显著
生物世界· 2025-07-01 09:26
脑卒中疾病现状 - 全球脑卒中患者数量庞大,中国现有患者高达2800万人,每年新增约394万例 [1] - 全球偏瘫患者达1亿人,每年新增1500万例,其中67%为70岁以下人群,22%发生在15-49岁青壮年群体 [1] - 约50%幸存者在治疗后6个月进入功能改善稳定期,可能终身伴随后遗症 [1] 现有治疗手段局限性 - 全球仅有一款FDA批准的迷走神经刺激器(VNS)结合复健疗法,平均改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约5.8分 [2] - 传统治疗对稳定期患者功能恢复促进有限,患者对新治疗手段需求迫切 [2] hNPC01注射液创新突破 - 全球首个iPSC衍生异体前脑神经前体细胞疗法,可分化多种大脑功能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4] - 通过颅内移植补充死亡神经元,直接帮助神经环路重建 [4] - 2023年6月获中国CDE临床默示许可,2024年3月获美国FDA临床默许,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的iPSC前脑神经前体细胞产品 [4] 临床试验成果 - 已完成23名患者(20名为1年以上偏瘫)的1期临床研究,所有随访患者均显示运动功能、语言、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改善 [5] - 80%局部梗死灶患者达到FMMS 10分以上临床显著改善,部分4-5年长期偏瘫患者也出现较高改善 [7] - 低剂量组FMMS评分平均改善16±4.0分,高剂量组达22±1.2分,显著优于VNS疗法(5.8±6.0分)和历史对照组(2.3±2.5分) [7][9] - 核磁扫描显示移植后1个月开始有新生组织填充,12个月后仍有大量存活 [9] 患者功能改善案例 - 患者从依赖轮椅到独立行走50米,从完全不能动到能握球、独立如厕等 [9] - 握力从0提升至5.6公斤,捏力从0.9提升至3.8公斤 [9] - 痉挛改善速度快,最快术后第二天面部痉挛消失 [9] - 案例显示16个月偏瘫患者治疗后FMMS改善16分,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13] 技术优势与未来展望 - 相比传统细胞疗法,hNPC01移植后12个月功能改善仍未达顶点,显示持续生长和神经环路整合能力 [10] - 计划1-2年内拓展至脑出血、颅脑损伤、脑瘫、癫痫等适应症 [11] - 有望为全球每年数百万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革命性治疗选择 [11]
纳思达(002180):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信创业务不断推进,芯片业务持续创新
华鑫证券· 2025-06-29 2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打印机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集成电路业务全面布局,未来有望带来新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纳思达实现营业收入59.27亿元,同比下降5.79%;归母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下降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下降69.83% [4] - 奔图打印机业务和利盟打印机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3.34%和4.85%,奔图国际打印机销量同比下降27.11%,且奔图费用同比增长21.45%;集成电路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9.72%,但极海微总体芯片出货量达1.25亿颗,同比增长9.38%,非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增长38.22% [4] 打印机业务 - 公司打印机业务整体出货量在全球激光打印机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奔图激光打印机业务全球出货量增速引领行业,利盟激光打印机在全球中高端激光打印机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 [5] - 旗下通用打印耗材业务、通用打印耗材芯片业务、打印机主控芯片业务均处于全球细分行业翘楚 [5] - 信创市场方面,奔图在金融等重点行业不断取得突破,2024年奔图信创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产品出货结构明显改善 [5] - 奔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销往海外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占奔图总出货量的比例接近50% [5] 芯片业务 - 汽车电子领域,极海微推出多款汽车芯片产品,在国内外主流车厂均实现项目定点,开始批量出货上车,且在3个赛道长线布局 [6] - 工业电子领域,极海微推出G32R5系列高性能实时控制DSP芯片等多款芯片,形成丰富产品矩阵,针对人形机器人应用全面布局,部分已实现批量出货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92.15、325.99、364.21亿元,EPS分别为0.7、1.05、1.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22、19倍 [8]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8%、10.6%、11.6%、11.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112.1%、32.6%、49.8%、13.2% [10][11] - 毛利率分别为32.3%、30.3%、31.0%、30.8%,净利率分别为3.1%、3.4%、4.6%、4.6%,ROE分别为7.3%、9.0%、12.2%、12.4% [11]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6%、71.5%、70.1%、68.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8、0.8、0.8 [11] - EPS分别为0.53、0.70、1.05、1.18元,P/E分别为43.5、32.8、21.9、19.3,P/S分别为1.2、1.1、1.0、0.9,P/B分别为3.2、3.0、2.7、2.4 [11]
零跑汽车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智能仿生腿招募报名工作
齐鲁晚报· 2025-06-10 21:29
科技助残项目 -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布科技助残项目第三期招募公告 面向省内外招募100名受助者免费安装智能仿生腿 [1] - 零跑汽车作为爱心捐赠企业参与项目 号召有需要的肢残人士通过官方渠道报名 [1] - 项目采用"政府+爱心企业+科技企业"的公益合作模式 阿里巴巴 零跑汽车 强脑科技等科技企业参与 [3] - 强脑科技CEO表示该项目正在形成"公益中国"的全新答案 帮助残疾人安装假肢重新生活和就业 [3] 零跑汽车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杭州 是一家技术驱动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 [3] - 创始人朱江明为电子工程师出身 拥有30年技术积累 [3] - 业务涵盖智能电动汽车整车设计 研发制造 辅助驾驶 电机电控 电池系统开发及车联网解决方案 [3] - 整车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 包括三电和智能化系统 自研自造比例达65% [3] - 技术成果包括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 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 [3] 零跑汽车产品与战略 - 在售产品包含B10 C16 C10 C11 C01 T03 提供纯电+增程双动力选择 [3] - 坚持"科技普惠"理念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配置 优品质 好而不贵的产品 [1] - 2023年Stellantis集团入股 2024年5月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开拓国际市场 [3]
全球首场新能源汽车飘移赛,D1真会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1:13
赛事概述 - D1汽车飘移大奖赛成都站将于6月20~22日在毛家湾汽车文化运动公园举行,这是全球首场国际级量产新能源汽车飘移表演赛 [1] - 赛事与F1、WRC齐名,自200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全球飘移文化标杆,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车手并引入新能源飘移表演赛 [3] - 六大新能源车型参赛:小跑车SC01、吉利睿蓝7、吉利雷达PHEV、乐道L60、奇瑞星途星纪元ES、韩国现代IONIQ 5 N [3][4] 新能源车型技术亮点 - **小跑车SC01**:管阵式车架,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320kW,峰值扭矩600N·m,零百加速2.9秒,CLTC续航520公里 [6] - **吉利睿蓝7**:180kW液冷电机,后置后驱,零百加速6.8秒,最高时速190km/h,搭载龙鹰一号芯片与AR-HUD技术 [6] - **吉利雷达PHEV**:3DHT电混系统,系统总功率260kW,百公里加速6秒,智能电四驱响应20毫秒,标配One-Box制动系统 [7] - **乐道L60**:900V碳化硅平台,能耗12.1kWh/100km,风阻系数0.229Cd,标配45项智能安全辅助功能 [7] - **奇瑞星途星纪元ES**:整合国内优质供应链资源,在车身材料、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创新 [8] - **现代IONIQ 5 N**:双电机系统,N Grin Boost功能可提升马力至650PS(10秒),电机转速21,000转/分,搭载N Drift Optimize技术 [8] 赛事日程与活动 - **6月20日**:新能源赛道初征训练日,六款车型展示加速性能、转向精准度等 [3] - **6月21日**:新能源车品牌专属飘移秀,3分钟热力狂飘,媒体大咖试驾体验 [4] - **6月22日**:新能源赛道性能对决,六款车型终极PK,设置素人赛场首秀环节 [4] 行业意义与文化影响 - 赛事填补全球新能源汽车赛事空白,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展示中国新能源供应链国际领先水准 [1][6][9] - 融合竞技、科普、体验的汽车文化新生态,包括D1创始人土屋圭市分享会、电子音乐表演等,提升品牌影响力 [9][10] -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具象化,从核心三电系统到智能网联技术均体现成熟供应链能力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