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UBU 3.0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业绩暴增难掩LABUBU热度退潮隐忧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7:13
股价表现与业绩预期 - 公司股价今日收盘报253 8港元 较开盘价261 00港元下跌3 57% 盘中最低触及245 20港元 总市值3408亿港元 [1] - 6月12日股价盘中创283 4港元历史新高 总市值突破3800亿港元 但随后六个交易日内暴跌17 7%至233 2港元 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 [6] 财务业绩与增长驱动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不低于200% 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3] - 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45 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 0% 按预告增速计算2025年上半年营收或超136亿元 [3]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品牌及IP全球认可度提升 各区域市场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改善毛利结构 规模效应显著 成本优化及费用管控加强 [3] IP运营与市场表现 - 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营收达30 4亿元 同比增长726 6% 成为公司旗下营收第一的IP [5]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引发全球抢购潮 二手市场价格翻倍 限量款在北京拍卖会以108万元成交 [5] - 6月18日起对LABUBU 3 0系列大规模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腰斩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暴跌至650-800元 [6] 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上调公司全年净利润预测至94亿元 重申"中国消费板块首选"地位 目标价升至340港元 认为其IP运营能力和变现模式支撑长期投资逻辑 [6]
“零售大变局:中国品牌仅彰显传统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观察者网· 2025-06-30 16:53
中国品牌崛起趋势 - 中国品牌加速崛起并在海外赢得忠实粉丝群体,零售潮流从西方吹向中国的时代可能终结 [1] - 泡泡玛特的LABUBU玩偶热度飙升,吸引包括贝克汉姆、蕾哈娜等国际名人,推动公司股价迅速上涨 [1] - 中国消费者从偏好海外流行趋势转向本土奢侈品牌、高端美妆及奶茶店 [1] 性价比与品质优势 - 库迪、瑞幸等本土咖啡品牌品质与星巴克相当但价格仅为其一半 [3] - 老铺黄金设计感强且价格低于蒂芙尼,单个门店平均销售额较外国竞争对手高出至少50% [3][4] - 山下有松箱包品牌对标国外质感但价格低一倍以上 [3] - 泡泡玛特成功部分归因于瞄准节俭型消费者,推出兼具情绪价值与高质量的产品 [3] 高端定位与品牌溢价 - 霸王茶姬部分饮品价格与星巴克高端产品持平,定位高端而非平价 [4] - 老铺黄金股价自香港上市以来涨幅超过2000% [4] - 毛戈平美妆成为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本土企业,上市后股价飙升约250% [6] 消费者行为转变 - 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更深入了解产品,意识到曾被外国品牌“割韭菜” [6] - 年轻女性研究美妆标签,寻找成分相同但价格更低的本土产品 [6] - 中国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外国货,本土品牌通过彰显中国特色获得成功 [4][6] 本土品牌扩张策略 - 本土品牌从内陆小城市起家,如霸王茶姬始于云南昆明,蜜雪冰城始于经济不发达省份 [7] - 华住集团未来一年约半数新门店将开在三四线城市,入住率高于外资竞争对手 [7] - 2024年中国人口不足100万的城市快消品购买量增长5.5% [7] 海外市场拓展 - 泡泡玛特在20多个国家设有门店,美国有至少37家分店 [7] - 蜜雪冰城遍布东南亚,霸王茶姬计划2027年底在海外开设超1300家门店 [7] - 品牌在海外获得的认可反哺国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8]
冲上热搜!泡泡玛特紧急公告:停售!
证券时报· 2025-06-14 21:14
LABUBU IP爆火现象 - LABUBU在韩国引发疯狂抢购 出现通宵排队、冲突等极端现象 导致韩国门店暂停销售相关产品[2][3] - 英国市场同样火爆 因抢购混乱导致部分产品计划下架[6] - 拍卖市场表现惊人 初代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成交 限量版棕色款拍出82万元[6] - 美国发售LABUBU 3 0系列时登顶App Store购物榜 拉斯维加斯消费者凌晨排队至次日7时[8] -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 米兰时装周限定款售价12989元 Vans联名款超28000元[8] 泡泡玛特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达130 38亿元 同比增长超100%[8] - LABUBU所属"怪兽"系列营收30 4亿元 同比暴涨726 6%[8] - 四大核心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营收均超10亿元 13个IP破亿元[8] - 2025年Q1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 美洲/欧洲增速分别达895%-900%/600%-605%[10] - 港股股价创上市新高 单日涨幅2 17%[11] IP运营与战略 - LABUBU设计打破传统审美 融合萌系与叛逆特质 源自香港设计师龙家升2015年绘本[6] - 公司强调IP具备跨语言、跨周期能力 2024年为LABUBU十周年 2025年为MOLLY二十周年[9] - 通过LABUBU验证持续打造爆款IP的能力 形成设计-制造-社交-内容的完整消费链路[6][8] 行业影响 - LABUBU成为年轻人文化认同媒介 带动潮玩二级市场交易溢价[6][8] - 创始人王宁因股价上涨登顶福布斯河南首富[13]
全球疯抢引爆A股!揭秘泡泡玛特背后的“隐形冠军”供应链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04
行业趋势 - 潮玩行业逆势崛起,在CPI负值区间背景下仍实现两位数增速,显著跑赢大盘[1] - 泡泡玛特LABUBU 3.0系列在全球引发抢购狂潮,伦敦等地出现消费者冲突事件,反映IP经济强劲需求[1] - 行业商业模式形成"IP+制造+渠道"黄金三角,供应链深度革命推动全球化扩张[3] 核心公司分析 泡泡玛特供应链企业 - **裕同科技**:掌握3D浮雕/UV印刷核心技术,2024年潮玩包装收入增长85%占总营收12%,海外订单占比40%,破损率<0.5%的防震技术支撑全球化[5] - **金发科技**:抗菌防潮改性塑料解决仓储难题,可降解PLA材料符合欧盟标准,2024年相关业务毛利率达35%[5] - **创源股份**:7天极速打样能力年增200+SKU,2024年设计收入暴增120%其中40%来自泡泡玛特,东南亚限定款设计突破文化壁垒[5] - **杰普特**:0.1微米精度激光二维码技术建立生产数字化标准,2024年设备订单增长150%,技术外溢至新能源领域[6] IP运营与渠道 - **奥飞娱乐**:经典IP授权泡泡玛特开发联名款,2024年创收7亿元毛利率42%,双向赋能模式改写行业规则[6] - **元隆雅图**:从冰墩墩盲盒到泡泡玛特全链路运营,爆款操盘能力成为估值锚点[6] - **华立科技**:RFID自动贩卖机单机日销3000元,2024年出货量激增200%,海外扩张或使数据翻倍[8] - **青木股份**:天猫旗舰店代运营商提升复购率至35%,2024年抖音渠道GMV占比15%,直播电商目标2025年翻倍[8] 投资逻辑 - **技术壁垒**:裕同3D浮雕/杰普特激光设备等硬科技构筑护城河[10] - **业绩弹性**:华立科技200%增长/创源股份120%增速体现高弹性[10] - **全球化协同**:金发科技欧盟环保材料/实丰文化东南亚代工潜力[10] - **产能驱动**:星辉娱乐月产能100万件,2024年订单占营收30%,Labubu系列放量或推动90%产能利用率[8] 行业本质 - Z世代为情感价值买单的消费升级现象,中国供应链企业通过技术/制造优势支撑全球潮玩产业发展[12]
Labubu 绑定奢侈品,富人们的“齐美尔时刻”
36氪· 2025-06-09 16:26
Labubu现象的核心分析 1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LABUBU 3 0系列原价99元一盒的新品当日售罄 二手平台价格飙升至130元以上 端盒玩家需支付1000多元集齐全套 [1] - 与Vans联名款定价599元 转手价达14839元 溢价超24倍 [1] - 搪胶工艺玩偶系列三代定价499元 二手市场价格突破3000元 形成奢侈消费属性 [4] - 厂家刻意控制供应量 避免产品普及化导致魅力消退 维持稀缺性 [7] 2 全球市场表现与明星效应 - 东南亚市场因BLACKPINK成员Lisa社交种草引发抢购 曼谷MEGA BANGNA门店首日营业额突破千万人民币 [1] - 国际巨星蕾哈娜多次将Labubu作为奢侈品包挂饰 带动时尚圈模仿 [1] - BLACKPINK成员Rosé、泰国公主Sirivannavari Nariratana等名人公开使用 强化高端潮流符号属性 [11][13] - 欧美明星如西蒙·拜尔斯、杜阿·利帕通过社交媒体推广 形成跨文化影响力 [13] 3 消费心理与符号价值 - 契合"Kidult"现象 成年人通过丑萌形象获得情感慰藉 缓解现实压力 [17] - 体现"口红效应" 经济不确定性下 消费者倾向以较低成本获取愉悦感 单次消费500-3000元区间覆盖年轻白领需求 [18] - 与LV、爱马仕等奢侈品搭配形成新符号系统 既保留传统奢侈品的财富象征 又注入年轻化、个性化标签 [21] - 稀缺性+潮流属性创造"齐美尔时刻" 明星通过"稀缺+稀缺"搭配建立时尚区隔 [15][16] 4 行业竞争壁垒 - 复制奢侈品核心逻辑:高二级市场价格门槛(溢价20倍以上)、主动限制产能、制造获取难度(排队/抢购) [4][7][8] - 联名策略提升溢价空间 Vans合作款溢价表现远超普通款 [1] - 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替代传统代言 节省营销成本 [9][13]
泡泡玛特玩偶炒至万余元 股价狂飙引爆“谷子经济”资本暗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5-31 07:17
中国潮玩行业爆发式增长 - 泡泡玛特旗下IP拉布布在欧美市场引发抢购热潮,新品发售即售罄,二手市场价格炒至原价20倍以上[2][4][5]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超过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摩根大通预计其海外销售额2025年同比增长152%[6] - 中国IP衍生品市场规模2022年达715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10] 泡泡玛特竞争优势分析 - 自有IP占比达97%,THE MONSTERS系列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30亿元增长至2027年150亿元[6][16] - 海外收入占比37%,2024年同比增长375%至超50亿元,计划2025年新增100家海外门店[6][18][19] - TikTok粉丝72.29万排名零售销售第一,LABUBU 3.0系列首发2万件新品秒售罄[4][5] 52TOYS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不足泡泡玛特5%,2022-2024年累计亏损约2亿元,毛利率低于行业头部[7][13][17] - 授权IP收入占比超4亿元,拥有80个非独家IP和1个独家IP,自有IP仅30多个[8][15] - 海外门店近20家远超国内5家,计划3-5年开设超100家门店并拓展东南亚、日本、美国市场[18] 行业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布鲁可、52TOYS市场份额分别为11.5%、5.7%、1.2%,TOP TOY 2024年营收近10亿元同比增长50%[10][11] - 布鲁可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75%,自有IP仅13.8%,海外收入占比2.9%[16][19] - TOP TOY全球门店超270家,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超50%,开设超1000家门店[20] IP运营模式差异 - 泡泡玛特主打自有IP+艺术家签约模式,52TOYS和布鲁可依赖授权IP且面临续约风险[15][16] - 52TOYS联名《流浪地球2》推出"笨笨"机甲众筹成交额近千万元,万达电影入股7%看中其影视IP合作经验[9] - 泡泡玛特与Vans、迪士尼等国际品牌联名,限量款二手价格达1.3万元[5]
暴涨近19倍!潮玩龙头,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4-28 17:1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窄幅震荡整理,沪指跌0.2%报3288.41点,深证成指跌0.62%报9855.2点,创业板指跌0.65%报1934.46点,北证50指数跌1.78%,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0769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600亿元 [1] - 场内超4100股下跌,地产、食品饮料、医药板块表现疲弱,银行板块逆市拉升,算力概念活跃 [1] - 港股早盘冲高后回落,恒生指数翻绿,潮玩龙头泡泡玛特大涨12%再创历史新高 [1] 银行板块 - 银行板块逆市走强,重庆银行涨近5%,青岛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等涨超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涨超1% [2][3] -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2025年基准利率相对平稳,银行息差走低幅度低于年初预期,板块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 [3] - 短期建议关注分红收益稳定的银行,长期建议关注盈利增长确定性强的银行 [3] 算力概念 - 算力概念强势上扬,新锦动力20%涨停,天娱数科、大位科技、恒润股份、鸿博股份等涨停,盛天网络涨超9% [4][5] - 我国算力资源布局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15.5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80.8% [6] - 机构表示AI模型迭代速度快,多模态与Agent应用将消耗更多算力,算力行业景气度持续 [6] 泡泡玛特 - 泡泡玛特盘中大幅拉升,最高至195港元/股,收盘涨约12%报193港元/股,市值2592亿港元,较2022年10月低点暴涨近19倍 [7] - 公司官方应用登顶美国AppStore购物榜,新品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引发抢购风潮 [9][10] - 国海证券指出公司作为潮玩龙头,全产业链与平台优势显著,产品品类扩张逻辑持续验证,出海2.0开启乘数效应 [10]
太火爆!拉布布3.0系列开售被抢空,有的门店大排长龙!联名款原价599元被炒至1.4万元,什么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08:28
LABUBU 3.0系列发售情况 - LABUBU 3.0系列线下发售首日即引发抢购热潮,广州门店出现大排长龙现象[1] - 新品原价99元/盒,二手市场溢价至130元/盒,端盒(6盒)原价594元,二手价超1000元[1][4] - 官方小程序显示6月15日预售已排满,消费者转向二手平台购买现货[4] - 二手市场出现大量"全新转让"现货,溢价幅度达几十至一百元不等[6] LABUBU系列二手市场表现 - 热门系列在二手市场价格普遍翻倍,部分稀缺款溢价达3倍[1][6] - 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14839元[1][6] - 黄牛活跃于门店扫货,职业黄牛通过软件监测库存并跨国转售[9] 泡泡玛特2024年一季度业绩 - 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170%,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长475%-480%[1][10] - 中国业务线上渠道增长140%-145%,线下渠道增长85%-90%[11] - 海外分区域表现:美洲增长895%-900%,欧洲增长600%-605%,亚太(不含中国)增长345%-350%[11] 泡泡玛特股价与市场表现 - 截至4月25日收盘价172.3港元/股,年内涨幅近200%,总市值达2314亿港元[2] - 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上涨346.66%,2025年迄今再涨100.89%[11] 分析师观点与行业展望 - 海外增长核心驱动:女性向潮玩蓝海市场+IP普适性+本地化运营,欧美市场验证IP势能[11] - 公司已在中国内地以外开设147家零售店,美国门店达37家(较年初新增11家)[11] - IP矩阵多样化+渠道布局优势构建行业壁垒,衍生品/乐园/游戏生态强化IP运营能力[11] - 花旗预计二季度将加快供应链多元化,可能上调产品售价应对美国关税影响[12] - LABUBU 3.0新品发售被视为短期业绩催化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