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FE

搜索文档
沃特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39.54% 特种材料领域优势显著
中证网· 2025-08-23 17:5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06亿元 同比增长12.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 [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9.5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41% [1] 产品结构 - 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达4.43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近50% [1] - LCP/PPA/PPS/PEEK等核心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1] - 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批量出货 [2] - 生物基高温尼龙、透明尼龙、长链尼龙及尼龙弹性体系列产品实现量产 [2] 产能建设 - 重庆基地2万吨LCP树脂项目(一期、二期)及1000吨PAEK树脂项目(一期)于5月投产 [2] - LCP年产能将达2.5万吨 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能供应商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5598.04万元 同比增长17.29% 占营收比重达6.18% [2] - 旗下拥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具备材料聚合-改性-型材加工全产业链能力 [1] - 实现LCP/PPA/PEEK/PPS/PTFE/聚芳醚砜等核心材料全链条布局 [1]
CoWoP未来有望逐步商用,一文详解PCB工艺及相关材料(附公司)
财联社· 2025-08-16 21:08
PCB行业市场增长 - HDI市场预计2024至2029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70.37亿美元[3] - 生益电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3] - 谷歌2025年Q2资本支出达224.46亿美元环比增长30.5%同比激增70.2%,其中三分之二用于AI服务器[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PCB技术向高频高速化、轻薄化、无铅无卤化方向演进,铜箔、电子布、CoWoP工艺成为关注焦点[5] - CoWoP工艺要求PCB具备Low-CTE特性,全球Low-CTE玻璃布产能高度集中于日本日东纺,中材科技是国内技术领先企业[9] - mSAP工艺需要更高分辨率的LDI和激光钻孔设备,芯基微装和大族数控是相关设备龙头企业[10] 材料升级需求 - HVLP/RTF铜箔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1微米以下,满足AI服务器112Gbps以上高速信号传输需求[12][13] - 传统环氧树脂无法满足高频需求,行业转向PPO、PTFE、CH、BMI等先进树脂体系[14] - PPO和CH材料在性能与可制造性之间取得更好平衡,成为主流选择[1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Low-dK/CTE玻璃布相关企业包括中材科技、宏和科技、菲利华、平安电工[6] - LDI设备/激光钻孔设备领域重点关注芯基微装、大族数控[6] - HVLP铜箔供应商包括德福科技、铜冠铜箔、嘉元科技、逸蒙新材、宝鼎科技[6] - 先进树脂领域涉及圣泉集团、东材科技、宏昌电子、美联新材、世名科技等企业[6]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英伟达OAM和UBB架构对PCB提出苛刻要求,需要高阶HDI技术或超高层数多层板[7] - 谷歌TPU、亚马逊Trainium、Meta MTIA等定制ASIC芯片需要特定材料的超高层数多层板[8] - GB200服务器放量期和GB300出货启动将带动服务器、主机板与高频高速PCB需求攀升[4]
氟化工行业月报:制冷剂价格再度提升,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20250813
东海证券· 2025-08-13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 [69]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仍然趋紧 [69] - 2025年以来制冷剂价格稳步上行,7月制冷剂价格再度提升,相关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69] - 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巨化股份、三美股份半年度业绩预增,永和股份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69] 行业价格动态 - 2025年7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R32、R125、R134a价格分别为55000元/吨、45500元/吨、50000元/吨,较4月底分别上涨4.76%、0%、2.04% [7][16] - R22价格为350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4.75%,价差为26842元/吨,较上月底下降0.55% [7][24] - 含氟聚合物价格回落:PTFE悬浮中粒、分散乳液、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37000元/吨、28000元/吨、40000元/吨;PVDF粒料、粉料、锂电级价格分别为55000元/吨、44000元/吨、50000元/吨 [7][47] 供需与库存 - 2025年7月国内R32、R134a、R125产量分别为27720吨、18073吨、13832吨,同比分别增长49.68%、66.11%、32.74% [17] - 截至7月25日,R32、R134a、R125工厂总库存分别为3821吨、3279吨、2703吨,较上月底分别变动-2.82%、-2.32%、0.82% [19] - R22产量为41248吨,同比上升7.14%,环比上升16.14%;工厂总库存为4154吨,环比上涨1.96% [25][28] 原材料价格 - 萤石湿粉和干粉价格分别为3200元/吨和3400元/吨,较上月持平 [33] - 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为10004元/吨,月环比下降1.63% [33] -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分别为2247元/吨、2104元/吨,较上月底上涨1.22%和7.90%;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价格分别为4700元/吨、3741元/吨,较上月底变动-6.47%和1.35% [36] 下游需求 - 2025年8月家用空调排产量为1144.30万台,同比下滑2.79%,预计9月、10月分别同比下滑12.70%和12.10% [39] - 2025年8月冰箱排产量为762万台,同比下降9.50%,预计9月、10月分别同比下滑8.10%和9.90% [40] 公司业绩 - 中欣氟材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475.89万元到608.0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312.87万元 [60] - 永和股份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45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40.82% [63]
东岳集团2亿港元转投高端氟材料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10:05
资金用途调整 - 公司拟将配售事项未动用所得款1 919亿港元重新分配 用于PTFE品质提升 四氟乙烯绿色智能化改造和四氟丙烯生产试点[1] - 调整原因包括PVDF及PTFE产品供应量增加导致供需失衡 单价变化使得生产线投资回报低于预期[1] - 另一调整原因是结合高端含氟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冷却剂市场的预期发展[1] 战略调整影响 - 资金用途更改可使公司更有效调配财务资源[1] - 长远来看将提升公司经营业绩[1]
氟化工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8月空调排产预期上调-20250731
国信证券· 2025-07-31 1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持续提升 [110] - 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 [110]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 [7][110] - 氟制冷剂的升级换代,为氟制冷剂龙头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产品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 [110]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月氟化工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7月末,上证综指较6月末上涨4.97%;沪深300指数较6月末上涨5.47%;申万化工指数较6月末上涨8.05%;氟化工指数较6月末上涨6.29%。7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1.76pct,跑赢沪深300指数1.32pct,跑赢上证综指0.82pct [18]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较6月底-2.76%、+2.24% [20] 7月制冷剂行情回顾 制冷剂价格与原材料价差表现 - 2024年,随配额细则方案的落地,叠加空调排产数据表现靓丽,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制冷剂延续景气上行趋势。2025年,受供给端配额政策强约束持续,主流制冷剂产品价格逐步统一,并迎来持续上涨 [24][25] - 预计8 - 10月R32均价分别在5.6/5.7/5.8万元;R134a分别在5.0/5.1/5.2万元。未来三个月制冷剂R32价格或延续高位偏强运行,R134a市场或有进一步冲高预期 [3][25] - 截至2025年7月30日,R22主流成交价格维持在3.55 - 3.6万元/吨;R32当前报价区间为5.4 - 5.6万元/吨,预计后续仍将上行;R134a短期成交价稳定在4.9 - 5.0万元/吨,但后续企业报盘预期上涨;R125当前以内需自用为主,外贸市场相对平淡;R227ea报价已至7.3万元/吨 [27] - 本月R22报价提升至40000元/吨,较上月提升3000元/吨;R134a报价提升至50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125维持报价46000元/吨;R32报价提升至56000元/吨,较上月+3000元/吨;R410a报价提升至50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152a维持报价30500元/吨;R142b维持报价30000元/吨;R143a维持报价46000元/吨 [28] 制冷剂出口数据跟踪 - 2025年1 - 6月,R22出口2.61万吨,同比下降34.0%;R32出口2.55万吨,同比增长14.0%;R125/143系列出口0.76万吨,同比增长22.6%;R134a出口4.96万吨,同比下降12.0%。从出口数据来看,制冷剂海外需求持续增长以R32为主 [34] - 6月出口量环比降温,R22同比下降43%,R32同比增长0.3%,R134a同比下滑14%,R125/143系列同比增长54% [34] - 截至2025年6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受海关出关、船运周期等因素影响,与内贸月度价格仍然倒挂,但企业端内外贸报价已协同一致。2025年6月R32出口均价为44449元/吨,R22出口均价为25917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3695元/吨,R125/R143系列出口均价为28539元/吨 [4][34] 主要制冷剂开工率及产量数据跟踪 - 报告提及了我国R32、R125、R134a、R22周度开工负荷率变化以及主要制冷剂产品月度产量跟踪相关内容,但未给出具体数据结论 [58] 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年)发布,行业景气度延续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年) - 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主要目标包括:HC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2.91万吨和1.89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基础上,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030年均削减基线值的97.5%,保留2.5%用于满足制冷空调维修等用途的需求;H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18.53亿吨和9.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基础上,2029年均削减基线值的10% [60] - 二代制冷剂淘汰方案和三代制冷剂削减方案对不同行业提出了具体的淘汰和禁止要求,认为制冷剂配额政策的严肃性持续,在供给端长期强约束的背景下,看好制冷剂产品长期景气度的延续 [61] HCFCs:生产总量/使用总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73.2%,R22内用生产配额同比削减28% - 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 [62] - 细分产品来看,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分别削减18%/28%;R141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57%/68%、R142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64%/79%。2025年R22东岳集团生产配额达4.39万吨,占总量29.46%;巨化股份内用配额达2.53万吨,占总量31.28% [62] HFCs:R32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R134a配额减少,年内两次配额调整给予配额灵活性 - 三代制冷剂中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增加4.08万吨;内用配额18.45万吨,增加4.25万吨。其中巨化股份(含飞源化工)生产配额达12.85万吨,占总量45.82%;巨化股份(含飞源化工)内用配额达8.45万吨,占总量45.82% [63] - 其他三代制冷剂品种方面,R125生产配额16.73万吨,增加1614吨;内用配额6.11万吨,增加1058吨。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内用配额8.04万吨,减少2241吨。R143a生产配额4.73万吨,增加1781吨;内用配额11445吨,增加276吨 [63] 空调/汽车/冰箱排产数据及出口数据跟踪 空调:2025年二季度整体排产同比持续增长 - 2025年地产基本面整体延续了2024年四季度边际改善的趋势,房屋新开工依旧低迷,但施工、竣工端降幅缩窄。当前我国地产行业仍处在风险出清期,下半年市场环境继续保持宽松为主,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去库存”工作加快推进,政策调控或主要将聚焦到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方面 [70][71][73] - 2025年8月空调总排产受夏季高温影响,较上一轮预期滚动上调。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5 - 6月排产表现强势增长。进入夏季多地高温天气带动空调终端市场销量提升,行业库存进一步消化,伴随新冷年逐渐临近,第三批690亿以旧换新资金下达,给予厂商稳定剂 [74][75] - 出口方面,1 - 6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4108万台,同比+6.9%,出口市场自5月起开始出现下滑趋势,6月除大洋洲因小基数保持增长外,其他区域均不同程度下滑。此外随着对等关税落地,海外补货告一段落,海外部分地区库存压力较大。东南亚市场受地缘政治风险和物流瓶颈限制,供应链稳定性受到冲击,市场有所回落 [75] - 排产方面,2025年8月内销排产673.5万台,同比 - 11.9%;9月、10月内销排产同比降幅逐步减小。2025年8月出口排产470.8万台,同比 - 14.7%;9月、10月出口排产也将延续下滑,出口排产仍然承压 [75][76] 汽车: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 - 2025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2025年1 - 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1.4%。2025年1 - 6月,汽车整体出口为307.82万辆,同比增长10.3% [83] - 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推出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方案,我国汽车市场正在加速转型,由“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和增量并存的时代”,“以旧换新”的潜能巨大 [85] - 新能源车对车辆热管理行业从“节能”与“环保”两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级、更精准的要求,全球汽车空调制冷剂正在从第三代向第四代方向过渡 [87] 冰箱/冷柜/热泵:上半年冰箱经历多轮内卷冲击,冰箱产业洗牌进程加速 - 冰箱:2025年一季度整体排产延续增长趋势,5 - 6月排产受促销活动影响终端销售环比改善。随着618大促结束,三季度排产预计呈现下行趋势,8月冰箱内销排产同比收缩。出口方面,2025年冰箱出口压力较大,三季度出口区域出现分化,欧美等传统市场表现疲软,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力。2025年1 - 6月,我国冰箱累计出口4052万台,同比+1.8%。2025年8月冰箱内销排产324万台,较去年实绩下降11.5%;出口排产438万台,较去年实绩下降8.3% [88][89] - 冷柜/冰柜:2024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65亿吨,同比增长4.3%,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361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冷库市场新增供应较为平稳,供需剪刀差进一步拉大,大部分城市的全年冷库空置率呈增长态势。受政策补贴和市场需求的带动,冷藏车销量恢复两位数增长,新能源冷藏车销量爆发增长。2024年12月全国冷柜产量272.92万台,同比增长1.47%;1 - 12月累计产量2335.61万台,同比增长3.57%。2025年6月全国冷柜产量241.4万台,同比增加18.8% [93][95] - 空气源热泵:据IEA预测,全球热泵安装量在2025年有望达到2.8亿台,到2030年预计达到近6亿台,达到2020年装机量的3倍以上。中国政府为促进空气源热泵行业的发展,已在各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补贴措施。我国空气源热泵行业也在开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根据产业在线预测,2024年热泵行业销售额为278.76亿元,同比下滑8.12%。另据QYResearch,预计2029年全球空气源热泵市场将达到657.29亿美元,其中2023 - 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3% [96][97] 含氟聚合物 - 含氟聚合物四大主要品种PTFE、PVDF、FEP、FKM,近两年供给端持续性增加,需求增速远不及供给增量,而出现失衡状态。本月随着原材料价格上行,氟聚合物价格跟随上涨 [100] - PTFE方面,供过于求局面短期难以改善,市场因需求复苏乏力持续弱稳,近期成本支撑减弱致成交价下移。截至2025年7月30日,悬浮中粒报盘价格在3.4万 - 3.8万元/吨,悬浮细粉报盘价格在3.9万 - 4.0万元/吨,分散树脂报盘价格在3.8万 - 3.9万元/吨,分散乳液报盘价格在2.7万 - 2.8万元/吨 [100] - PVDF方面,涂料应用领域短期内进入低价清库阶段;锂电用领域表现坚挺,但受到下行氛围拖累。截至2025年7月30日,乳液锂电正极用途4.5 - 5.5万元/吨左右,涂料用途4.2万 - 5.0万元/吨 [101] - FEP方面,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供大于求格局未改。部分企业为加速出货、缓解库存压力下调报价,低端牌号价格承压尤为明显。当前市场报价:挤出料主流区间4.15 - 4.30万元/吨;模压料高端牌号价格相对坚挺,报6.8 - 8.0万元/吨 [101] 7月氟化工相关要闻 - 东阳光含氟高分子及配套项目竣工验收公示:7月21日,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1万吨年PVDF与2.7万吨年R142b项目验收公示。项目投产后,全厂总产能达到2.5万吨/年PVDF和4.5万吨/年R142b [103] - 瓮福集团氟化氢产能持续扩张:近日,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纯无水氟化氢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配套建设规模为3万吨/年高纯无水氟化氢、2万吨/年高纯氢氟酸生产装置等。目前,瓮福集团氟化氢总产能为21万吨,未来还预计新建5万吨产能,待所有在建和规划项目投产后,瓮福集团氟化氢总产能将达到约30万吨 [104] - 多家公司发布中报预增公告:巨化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9.7亿元到21.3亿元,同比增张136%到155%;三美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9.48亿元到10.42亿元,同比增长146.97%到171.67%;昊华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在5.9亿元到6.5亿元之间,同比增幅59.30%到75.50%;东岳集团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将可能录得大幅增长约150%;永和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到2.8亿元,同比增长126.30%到1
氟化工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主流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8月空调排产预期上调-20250731
国信证券· 2025-07-31 1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持续提升 [110] - 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 [110] - 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 [110] - 氟制冷剂的升级换代,为氟制冷剂龙头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产品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 [110]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月氟化工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7月末,上证综指较6月末上涨4.97%,沪深300指数较6月末上涨5.47%,申万化工指数较6月末上涨8.05%,氟化工指数较6月末上涨6.29% [18] - 7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1.76pct,跑赢沪深300指数1.32pct,跑赢上证综指0.82pct [18] - 截至2025年7月30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较6月底-2.76%、+2.24% [20] 7月制冷剂行情回顾 制冷剂价格与原材料价差表现 - 2024年,随配额细则方案的落地,叠加空调排产数据表现靓丽,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制冷剂延续景气上行趋势 [24] - 2025年,受供给端配额政策强约束持续,主流制冷剂产品价格逐步统一,并迎来持续上涨 [25] - 预计三季度市场价格将呈现月度阶梯式上涨态势,市场有望在温和提振下进一步走强 [25] - 预计8 - 10月R32均价分别在5.6/5.7/5.8万元;R134a分别在5.0/5.1/5.2万元 [25] 制冷剂出口数据跟踪 - 2025年1 - 6月,R22出口2.61万吨,同比下降34.0%;R32出口2.55万吨,同比增长14.0%;R125/143系列出口0.76万吨,同比增长22.6%;R134a出口4.96万吨,同比下降12.0% [34] - 从6月数据来看,R22同比下降43%,R32同比增长0.3%,R134a同比下滑14%,R125/143系列同比增长54%,6月出口量环比降温 [34] - 截至2025年6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受海关出关、船运周期等因素影响,与内贸月度价格仍然倒挂,但企业端内外贸报价已协同一致 [34] 主要制冷剂开工率及产量数据跟踪 - 报告提及了我国R32、R125、R134a、R22周度开工负荷率变化及主要制冷剂产品月度产量跟踪情况,但未给出具体数据总结内容 [58] 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年)发布,行业景气度延续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年) - 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 - 2030)》 [60] - 主要目标包括:HC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2.91万吨和1.89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基础上,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030年均削减基线值的97.5%,保留2.5%用于满足制冷空调维修等用途的需求;H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18.53亿吨和9.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基础上,2029年均削减基线值的10% [60] HCFCs:生产总量/使用总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73.2%,R22内用生产配额同比削减28% - 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 [62] - 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分别削减18%/28%;R141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57%/68%、R142b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削减64%/79% [62] HFCs:R32较2024年初增加4.08万吨,R134a配额减少,年内两次配额调整给予配额灵活性 - 三代制冷剂中R32生产配额28.03万吨,增加4.08万吨;内用配额18.45万吨,增加4.25万吨 [63] - R125生产配额16.73万吨,增加1614吨;内用配额6.11万吨,增加1058吨 [63] - R134a生产配额20.83万吨,减少7401吨;内用配额8.04万吨,减少2241吨 [63] - R143a生产配额4.73万吨,增加1781吨;内用配额11445吨,增加276吨 [63] 空调/汽车/冰箱排产数据及出口数据跟踪 空调:2025年二季度整体排产同比持续增长 - 2025年8月空调总排产受夏季高温影响,较上一轮预期滚动上调 [74] - 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1 - 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5 - 6月随着618大促节点临近叠加需求旺季,排产表现强势增长 [75] - 进入夏季多地高温天气带动空调终端市场销量提升,行业库存进一步消化,伴随新冷年逐渐临近,第三批690亿以旧换新资金下达,给予厂商稳定剂 [75] - 1 - 6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4108万台,同比+6.9%,出口市场自5月起开始出现下滑趋势,6月除大洋洲因小基数保持增长外,其他区域均不同程度下滑 [75] 汽车:我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 - 2025年1 - 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1.4% [83] - 2025年1 - 6月,汽车整体出口为307.82万辆,同比增长10.3% [83] 冰箱/冷柜/热泵:上半年冰箱经历多轮内卷冲击,冰箱产业洗牌进程加速 - 冰箱:2025年一季度整体排产延续增长趋势,3月冰箱内销排产保持高位但增幅有限,5 - 6月排产受促销活动影响终端销售环比改善,三季度排产预计呈现下行趋势,8月冰箱内销排产同比收缩;2025年冰箱出口压力较大,三季度出口区域出现分化 [88][89] - 冷柜/冰柜:2024年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65亿吨,同比增长4.3%,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361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2024年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49.5万辆,同比增长14.58%;2024年新能源冷藏车销量为21368辆,同比增长350.8%;2025年6月全国冷柜产量241.4万台,同比增加18.8% [93][95] - 空气源热泵:据预测,全球热泵安装量在2025年有望达到2.8亿台,到2030年预计达到近6亿台;2024年热泵行业销售额为278.76亿元,同比下滑8.12%;预计2029年全球空气源热泵市场将达到657.29亿美元,2023 - 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3% [96][97] 含氟聚合物 - 含氟聚合物四大主要品种PTFE、PVDF、FEP、FKM,近两年供给端持续性增加,需求增速远不及供给增量,而出现失衡状态 [100] - 本月随着原材料价格上行,氟聚合物价格跟随上涨 [100] 7月氟化工相关要闻 - 东阳光含氟高分子及配套项目竣工验收公示,项目投产后,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全厂总产能达到2.5万吨/年PVDF和4.5万吨/年R142b [103] - 瓮福集团氟化氢产能持续扩张,待在建和规划项目投产后,氟化氢总产能将达到约30万吨 [104] -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东岳集团、永和股份等发布中报预增公告,企业均实现不同程度利润增长 [6][105][109] 国信化工观点及盈利预测 - 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 [110] - 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相关标的有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 [110][111]
算力PCB行业跟踪:PTFE、M9等高端CCL材料应用展望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算力 PCB 行业 - 公司:盛宏、生益电子、深南、生益科技、罗杰斯公司、松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算力 PCB 行业发展前景**:算力 PCB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 AI 应用推动,此轮周期比 2016 年更长,贯穿今明两年,短期内无发展停滞问题,海外市场的 PCB 光模块和组装领域业绩兑现增量明显,因此持续看好该领域[1][2]。 - **技术路线与标准**:市场围绕 GB300 标准变化敏感,是深入研究方向;传输速率从马 4 提升至马 9,对原材料要求提高,价格和利润率提升,使 PCB 行业公司普遍达千亿级别[1][4]。 - **上游材料国产化趋势**:盛宏、生益电子、深南等内资算力板厂订单增加,推动上游材料国产化,大部分上游材料可国产化,是研究相关材料对 A 股有价值的重要前提[1][5]。 - **PCB 板结构与应用**:基本结构包括外层保护层、铜线和基材,发展趋势是层数增多、孔径变小;交换机等高频高速设备喜欢用高多层板,可提供高速率和低串扰[1][8][9]。 - **HDI 技术与铜缆应用**:HDI 技术通过激光打盲孔使布线灵活,适用于高速场景;有源铜缆内置芯片,适合服务器端备份连接等短距离快速数据传输场景[1][10][11]。 - **光模块与 PCB 板材性能**:光模块传输速率可达 800Gbps 甚至 1.6Tbps,但成本高,长距离用光纤,短距离用铜线;马 8 材料传输速率约 112Gbps,马 9 可达 224Gbps,DFE 技术能实现 400Gbps[12][13]。 - **材料升级对信号传输影响**:材料升级提升信号传输性能,马 9 满足单通道 224Gbps 要求,PTFE 材料损耗低、耐高温,适用于超高频场景[14][15]。 - **国内厂商地位**:国内厂商在高端 PCB 市场占比低,过去美企倾向台资企业,但需求爆发和技术进步使国内厂商获更多机会[16]。 - **不同 PCB 板材关系**:不同类型 PCB 板材非完全排他,可混合使用以优化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17]。 - **高端 PCB 板材生产壁垒**:面临复杂工艺流程、配方改良和认证周期等多重壁垒,需 200 多道工艺保证良率,新型 PTFE 材料体系特殊[18]。 - **国产芯片应用与材料选择**:国产芯片在 AI 领域应用逐步推进,通过优化环节损耗提升性能;最初用 P6V 材料,马 8 已商用,预计 2026 年马 9 商用,业内试验多种新材料[19]。 - **正交背板技术应用前景**:正交背板技术在交换机网络应用成熟,传输速率高,未来新架构可能采用,高端交换机板材价格高[20]。 - **高端 PCB 板材价格与趋势**:价格梯队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高价位集中在 AI 服务器领域,表明高端 PCB 市场将扩展推动行业发展[21]。 - **PCB 板材成本估算**:可根据层数和材料属性估算,层数越多成本越高,不同材料价格有别,批量生产时高端材料成本占比约一半[22][27]。 - **高楼层 PCB 方案现状**:业内有 TFE 方案用于 30 多层 PCB,但主流是普通高楼层,短期内商用难,未来可能新旧技术并用[23][24]。 - **PCB 行业国产化与市场前景**:PCB 行业高端应用和技术推动国产化,功率半导体已实现国产化且占较大市场份额,国内 PCB 厂商积极推进,高端 PCB 市场规模预计达百亿级别[25]。 - **AI 服务器对 PCB 行业影响**:AI 服务器技术升级集中在芯片、HBM 内存等方面,推动产业链升级,高端 PCB 需求和价值量增加,未来或出现新型高端材料[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正交背板技术通过将铜缆横竖交错排列连接芯片,减少线缆使用量和距离,在交换机网络应用成熟且传输速率更高,未来某些架构可能采用,高性能 78 层 PDFE 板材或用于新架构,高端交换机板材价格约每平米 2 万元[20]。 - 20 层左右 PCB 板材成本约 2 万元,70 多层板材成本可能达 6 万元,PDFE 材料成本是普通材料三倍,马 9 材料是马 8 材料 1.5 倍,捷夫材料是马 9 材料两倍以上,PUF 数字层板每平米可达十几二十万元[22]。
永和股份: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0000万元到28,00000万元,同比增长12630%到14849% [1][2]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00000万元到27,50000万元,同比增长13556%到15912% [1][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681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61284万元 [2] 业绩预增原因 - 制冷剂价格同比上涨,主要由于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缩减和第三代氟制冷剂配额管理政策延续实施,行业供给端约束强化,下游需求稳步增长 [2] - 公司依托配额优势,把握制冷剂产品市场价格上行机遇,实现制冷剂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 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现,含氟高分子材料产线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FEP、PTFE、HFP、PFA等产品优等品率逐步提升,产销量同比增加 [3] - 原料成本下降等因素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 [3]
从下游覆铜板看玻纤电子布需求和格局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覆铜板行业、PCB行业、玻纤电子布行业 - **公司**:生益科技、台光、南亚新材、华正新材、光远新材、红河公司、泰波、菲利华、阿萨希、尼托博、谷歌、AWS、韩国供应商、日本企业、北美客户、华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需求情况** - **low DK布需求**:2025年low DK布需求量达七八百万平方米以上,总量或达上千万平方米,主要用于ASIC和GPU [1][4] - **覆铜板和PCB需求**:产能和订单饱和,AI兴起使需求显著提升,AI加速卡多使用马8级别材料 [2] - **玻纤布需求**:2026年覆铜板行业产能增加30%-40%,玻纤布需求量相应增长30%-40% [12][13] 2. **产品格局** - **玻璃布应用场景**:一代玻璃布在AI加速卡领域占80%市场份额,二代用于以太网交换机,三代预计用于下一代产品但产能有限 [1][8] - **不同客户价格敏感度**:北美客户注重性能不计成本,其他客户关注性价比 [10] 3. **国产low DK布情况** - **性能差异**:与日台产品存在差异,稳定性是关键,目前主要切入生益和台光等供应商 [1][6] - **导入供应链情况**:国产玻璃布正逐步导入供应链,下一代三代玻璃布产能不足使国产进入速度加快 [5] 4. **价格情况** - **玻璃布价格梯度**:一代玻璃布每平米约6美金,二代比一代贵30%左右,三代比二代贵30% [3][15] - **马9与马8价格关系**:马9量产后售价预计是马8的一倍 [3][28] - **半固化片与覆铜板价格关系**:半固化片价格约为覆铜板的一半 [24] 5. **扩产情况** - **覆铜板扩产**:2026年覆铜板行业继续扩产,产品层数增加,如谷歌TPU可能从26层增至34层 [11] - **具体企业扩产**:台光中山工厂扩40万平米产能,韩国新增30万平米产能 [12] 6. **材料替代情况**:PTFE加工性差,大概率会被马9替代,未来大部分产品将换用马9材料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CCL端认证周期**:CCL端对新型低DK玻璃布认证周期一般约一年,具体取决于公司策略和客户需求 [1][7] 2. **覆铜板原材料比例**:纯材料成本中覆铜板遵循433定律,即四层铜箔、三层纼布和三层树脂 [23] 3. **终端客户选材**:通常由覆铜板厂商推荐材料并测试,合格后终端客户一般认可 [22] 4. **电子部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玻璃布制造工艺,石英成分比例、配方和工艺差异导致测试结果不同 [30][31] 5. **PCB层数影响**:PCB层数从26层增至34层,对CCL和电子布需求增加20%-30%,玻璃布需求可能增至40%左右 [3][32] 6. **企业合作与进展**:南亚新材与华为合作紧密,生益科技积极验证产品;光远公司配套韩国和台光等客户,正测试二代玻璃布 [26][33] 7. **马9在交换机应用**:交换机领域将使用马9材料,预计2026年可见部分应用成果 [27] 8. **覆铜板市场价格和毛利率**:马8覆铜板每平方英尺约50元人民币,马9覆铜板利润相对较高 [29]
氟化工行业月报:制冷剂行业延续高景气-20250611
东海证券· 2025-06-11 2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含氟聚合物价格波动,截至5月30日,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产品价格分别为51000元/吨、45500元/吨和48500元/吨,较4月底分别上涨4.08%、1.11%、2.11%;R22价格为36000元/吨,较上月保持稳定,较2024年5月30日上涨24.14%;含氟聚合物价格回升后出现波动 [8] - 6 - 8月下游空调行业排产维持同比增长态势,需求旺盛,为制冷剂价格提供支撑,2025年以来制冷剂价格稳步上行,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8] - 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冷剂跟踪 - 2025年5月三代制冷剂价格上行,截至5月30日,R32、R125、R134a产品价格分别为51000元/吨、45500元/吨和48500元/吨,较4月底分别上涨4.08%、1.11%、2.11%,且三代制冷剂价差处于近5年来高位 [15] - 2025年5月,国内R32、R134a产量同比上升,R125月度产量同比下降,R32、R134a、R125产量分别为28071吨、13780吨、10020吨,同比分别变动29.18%、12.67%、 - 16.92%,环比分别变动8.98%、 - 8.31%、 - 2.87% [16] - 2024年以来,我国三代制冷剂工厂总库存保持下降趋势,2025年1月环比开始出现回升,截至5月30日,R32、R134a、R125工厂总库存分别为4042吨、3380吨、2623吨,较上月底分别变动0.22%、 - 3.10%、 - 0.76% [21] - 2024年以来,二代制冷剂R22价格快速上行,带动产品价差快速提升至近5年新高,截至2025年5月30日,R22价格为36000元/吨,较上月保持稳定,较2024年5月30日上涨24.14%;价差为27408.5元/吨,较上月底上涨4.24% [25] - 5月R22产量为32082吨,同比下降15.19%,环比回升9.94% [28]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我国R22工厂总库存为3857吨,较上月环比上涨5.30%,同比下降了1.61% [31] - 5月成本端萤石和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小幅回落,截至5月30日,萤石湿粉和萤石干粉价格分别保持3495元/吨和3695元/吨,月环比分别下降4.51%和4.27%;我国无水氢氟酸市场价格为10646元/吨,月环比下降6.07% [35] - 5月甲烷氯化物、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价格涨跌不一,截至5月30日,我国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分别为2416元/吨、2179元/吨,分别较上月底变动4.91%和 - 19.09%;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价格分别为5025元/吨、4314元/吨,分别较上月底变动0.50%和 - 15.11% [38] - 2025年6 - 8月,我国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分别为2050万台、1713.13万台、1208.88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11.50%、6.30%和2.70% [39] - 2025年6月我国冰箱排产量为790.00万台,同比增长3.58%,预计7月、8月冰箱排产量分别为748.13万台和795.69万台,同比分别变动 - 0.70%和 - 5.50% [43] 含氟聚合物 - 受产能快速提升、需求增速下滑影响,2024年以来我国含氟聚合物价格均保持低位运行,2025年以来开始出现回升,截至5月30日,我国PTFE悬浮中粒、分散乳液、分散树脂价格分别为41000元/吨、30000元/吨、42000元/吨;PVDF粒料、粉料、锂电级价格分别为62000元/吨、60000元/吨、55000元/吨;HFP价格为37000元/吨 [49] - 2025年5月,我国PTFE、PVDF、HFP产量分别为12946吨、10538吨和7371吨,同比分别上涨28.13%、30.42%和34.02%,月环比分别上升1.57%、1.34%、21.23% [56] - 2025年5月30日,我国PTFE、PVDF、HFP工厂总库存分别为1250吨、2460吨和235吨,月环比分别提升220.51%、10.31%和17.50% [56] - 2025年5月,我国PTFE、PVDF、HFP月度开工率分别为71.56%、72.68%和73.34% [56] 行业要闻 - 我国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氟甲烷资源化转化技术,由昊华科技旗下中化蓝天牵头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成果水平被认定达到“国际领先”,该技术可实现三氟甲烷从付费处置到资源化利用的重大升级,按年转化1.5万吨产能计算,可实现年减排量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59] - 巨化股份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26.99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1亿元 [61] - 巨化股份控股股东巨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25年4月8日起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金额累计不少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截至5月29日,已增持7997.32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0.1248% [62] 投资建议 - 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二代、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仍然趋紧,6 - 8月下游空调行业排产维持同比增长态势,需求旺盛,为制冷剂价格提供支撑,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相关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66] - 建议关注制冷剂行业龙头和拥有较完善产业链的氟化工生产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以及氟化工原料相关的金石资源等企业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