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2:2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 [8]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4% [8] - 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 [8] - 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18% [8] - 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提升至10.5%,首次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8] 技术研发布局 - 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 [4][10] - 构建面向AI应用的控制系统架构,具备开放性、兼容性与扩展性 [4] - 在下一代控制器中开发无缝衔接AI控制的接口技术 [4] - 围绕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 [4] - 投入研发资源开发高门槛、高技术壁垒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产品 [10]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业务主要针对工业领域布局 [5] - 参股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人形机器人部件及算法研发 [5] - 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正在工业场景进行小批量验证 [12] - 具备自主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制造能力 [5] 市场拓展与行业应用 - 汽车、电子、锂电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9] - 参与三座锂电行业灯塔工厂、全球首座光伏灯塔工厂等标杆项目建设 [11] - 通过国际化团队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开拓 [8] - 跟随新能源汽车、锂电设备商等国内头部客户出海机会 [8] 资本运作 - 2025年6月27日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6] - 上市事宜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机构批准 [7] 产能状况 - 克鲁斯德国工厂目前订单充足,产能可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11] - 产能安排根据市场需求及订单数量动态调整 [11]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9月1日-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2:25
财务业绩 - 销售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 [5]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4% [5] - 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 [5] - 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 [5] - 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18% [5]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 [6] - 扣非净利润-1,760.28万元,同比增长81.85% [6] - EBITDA为18,092.31万元,同比增长173.04% [6]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948.03万元,同比增长65.08% [6] - 研发投入2.3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9.21% [7]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5][6] - 市场份额提升至10.5% [6] - 在汽车、电子、锂电等应用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6] 业务战略与布局 - 欧洲市场作为全球化战略起点,已在多国设立分子公司和本地化管理团队 [10] - 采用"Local for Global"模式,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 [10] - 欧洲设立生产基地,开展本地化生产以提升交付效率 [10] - 后服务市场业务毛利率较高,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 [14] - 推行"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4] 行业需求与展望 - 下半年汽车、电子、锂电行业需求预计延续增长趋势 [8] - 汽车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头部客户订单增长 [8][12] - 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和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动订单增幅 [8] - 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头部企业扩产带来自动化投资提升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坚持系统级正向研发战略,聚焦高端应用市场突破和国产替代 [7] - 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强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 [7] - 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 [13] - 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提高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 [13] 成本与费用管理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6][11] - 出海业务投入、品牌宣传及外币汇兑损失导致费用增加 [6][11] - 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供应链优化,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6] - 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规模效应和运营质量 [11] 产品与市场协同 - 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互为补充,非替代关系 [14] - 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大规模、高负载、高精度场景(如汽车制造) [14] - 协作机器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及人机协作场景(如3C电子、医疗) [14] - 技术融合将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15]
太钢不锈(000825) - 000825太钢不锈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47
业绩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环比大幅改善 主要通过对内改革创新和协同 内部降本增效 提效率 加强风险防控实现 [3] - 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持续通过改革 创新 整合 协同加强差异化产品开发 [3] 出口与贸易应对 - 对美国直接出口为零 原美国公司已注销 [3] - 自主搭建海外渠道 共享集团内部渠道 上半年开通中欧班列使产品2-3周直达中亚欧洲 较原水运近3个月大幅缩短时效 [3] -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进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 对出口工作有信心 下半年力争完成全年出口目标 [3] 雅下水电工程机遇 - 雅江水电站预计钢材需求400-600万吨 含配套需求超800万吨 [4] - 公司产品在水电机组特殊钢领域有显著优势 包括磁轭钢 磁极钢 硅钢 不锈钢中厚板 水电板 复合板 [4] - 自2012年起研发百万千瓦级机组配套产品 在高强度 高频直度 高表面质量 低应力方面国内国际领先 [4] 十五五规划方向 - 规划初稿将于2025年9月底完成 9月下旬进入审核讨论阶段 [4] - 全国不锈钢产能超5000万吨 开工率仅70% 公司不做大额产能类投资 [4] - 聚焦高端需求三个维度 产品高端化 绿色化 制造智能化 [4][5] - 绿色化方面重点突破低碳技术 包括提升球团比降低烧结依赖 加大绿色能源使用 [4] - 制造智能化响应用AI重新定义钢铁理念 推动AI技术赋能转型升级 [5]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环保运营成本总计26亿元 折算吨钢成本208元/吨 [6] - 成本构成包括废气 废水 固废处理设施运行费 折旧 环保税和监测费用 [6] - 是首批中国绿色工厂 首批环保超级板块A类企业 产品低碳不锈钢获国际SCS翠鸟认证 [6] - 2025年7月通过山西省工信厅向工信部申报引领型规范企业 [6] 行业供需与展望 - 截至2024年底国内不锈钢建成产能约5300万吨 在建近500万吨 表观消费量不足3300万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5.3% 消费量同比增长3.1% 供应增速高于需求 整体供强需弱 [6] -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要求注重供需协同 严控新增产能 压减产量 [7] - 预计下半年钢铁供需情况将改善 实现平稳运行 [7] 绿色低碳发展 - 已投入近8亿元用于技术改造 [8] - 从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产品两个维度发力 [8] - 绿色制造包括优化用能结构 调整炉料结构 数字化管理赋能低碳 [8] - 制造绿色产品可根据客户减碳需求如30% 50%减碳量身定制 部分产品减碳量超60% [8] - 十五五期间目标是2030年之前具备30%减碳能力与技术 [8]
九典制药(300705) - 300705九典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47
财务与业绩展望 - 2025年研发费用预计2.5亿至3亿元 [2] -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20% [2] - 2025年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20% [2] 产品研发进展 - JIJ02凝胶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Ⅰ期临床并启动Ⅱ期临床 [4]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参与第十一批集采 价格降幅暂无法估算 [1] - 酮洛芬凝胶贴膏具有分子量小、渗透性强的剂型优势 [6] 市场策略与布局 - 聚焦OTC渠道推广消炎解痛巴布膏 共享销售资源并丰富产品矩阵 [5][6] - 通过市场教育、产品定位优化提升新产品渗透率 [3] - 加强院外市场推广 深耕连锁药房及社区诊所终端 [3] - 加速"久悦"等核心品牌建设以驱动市场份额扩大 [3] 产业链与产能规划 - 坚持"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一体化发展模式 [1] - 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原料药和关键辅料自主生产 [1] - 完整产业链布局有效控制成本并保障产品质量 [1] 产品特性与适应症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载药量100mg/贴 每日用药一次 [6] - 洛索洛芬钠适应症覆盖骨关节炎、肌肉痛及外伤肿胀疼痛 [6] - 酮洛芬作用机制同时靶向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 [6] - 老龄化趋势将推动慢性疼痛治疗市场需求增长 [6]
川润股份(002272)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1:29
经营业绩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亏损已明显收窄 [1] - 风电市场市占率较高 海风业务贡献增量规模及盈利能力 [1] - 液冷生产线于2025年6月末投产 满足海外订单交付 [1][3] - 国内市场进展有序 有望随算力需求快速拓展 [1][3] 液冷业务发展 - 具备30余年液冷温控技术积累 提供冷板式/浸没式/集装箱式全链条设备 [3] - PUE可达1.05 5000次插拔零泄漏 [3] - 海外订单当前占多数 [3] - 2024年度研发投入6200余万元 2025年半年度研发投入2300余万元 [5] - 作为《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 [5] 研发与创新策略 - 通过研发优化产品性能和组合 实现H1/H2/H3业务健康发展 [2] - 精准聚焦智算中心/超算集群/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高发热密度场景 [5] - 构建"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生态协同"全价值链闭环 [5] 财务管控措施 - 一年期内应收账款占比超80%且稳定回款 [8] - 实行"一单一策"动态监控长账期项目 [9] - 通过诉讼/资产保全等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探索应收账款保险工具 [9] 客户与市场关系 - 尚未直接向华为供货 [6] - 液冷市场定位为新兴蓝海 倡导开放合作构建生态 [4] - 通过运营管理优化持续加强成本管控 [2] 产品竞争力提升 - 通过材料创新/工艺优化/数字化生产提高产品毛利率 [7] - 具备设计及施工资质 提供咨询-设计-设备-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可为客户提供新能源绿色算力服务(光伏/储能/智能电网) [3]
天原股份(002386) - 002386天原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与产品 - 云南天原公司现有员工约750人 主产品包括电石年产能35万吨 无烟煤 碳负极材料等 建成投运5万吨/年大规格炭素电极项目一期工程 电石产品价格较年初有所下跌 [1] - 公司拳头产品为烧碱 钛白粉 [2] - 氯化法钛白粉规划产能40万吨 当前产能10万吨 [3] - 2025年生产目标:烧碱44万吨 聚氯乙烯40万吨 氯化法钛白10万吨 磷酸铁锂6.4万吨 水合肼3万吨 水泥83.7万吨 新材料管道2.97万吨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三元正极材料4万吨 [9] - 磷矿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 磷矿市场行情较好 [2][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正在送检中 尚未实现批量供货 [4][6] - 公司不生产高纯石墨产品 [1] - 水合肼价格近期未上涨 [1] 新能源与电池材料 - 正极材料可用于储能及动力电池 [2] - 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批量供货 暂未发现质量问题 [8]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期产线2024年9月实现批量供货 二期产线正在开展客户导入工作 [8] -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致力于正极材料及配套前驱体生产与研发 固态电池尚未实现量产 [2][6] - 硫化物固态正极为宜宾锂宝研发中产品 [4] - 公司在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上进行研究探索 [9] - 新能源业务亏损较大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6][7] 战略与投资 -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 持续推进挖潜增效 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4][7][8] - 宜宾新兴产业集团参与公司2023年定增事项 [1] - 大股东已完成2025年增持计划 [4][7] - 昌能煤矿投资7亿元 目前仍在开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5][6][7][10][11] - 工业储能项目 无穷丁家磷矿绿色矿山建设项目等正在推进中 [3] - 公司没有参与聚合物储能材料研究 [1] - 公司没有与丝丽雅重组的计划 [10]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约为5.1万户 [10] - 公司认为当前市值未能充分反映新能源和钛化工产业价值 [7] - 公司已公布估值提升方案 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和大股东增持等措施增强市场信心 [6][7] - 2024年经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不分红 [8] - 社保资金持仓说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2] 合作与客户关系 - 丝丽雅是公司烧碱客户 [3] - 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三元正极材料均有供应行业头部企业 [9] - 天宜锂业不是公司参股公司 [9] - 公司积极跟进四川本土锂矿矿产资源合作机会 [5] - 宜宾发展控股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发展 [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有锂电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围绕高压实等产品进行技术研发 [9] - 参股公司宜宾锂宝已完成股份制改造 正在推进上市相关工作 [8] - 公司PEEK材料为技术储备 未产业化 [7][10] - 公司通过"极限制造"工程和优化营销策略提升经营业绩 [5]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板块: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业务 [3] - 余热锅炉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3]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包括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熔盐吸热器等,应用于垃圾处理、石化、核电和光热项目 [3][4] 重点项目与技术指标 - 国能河北龙山600MW火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于2024年12月28日试运行,2025年4月11日正式投运 [5] - 项目性能:机组负荷最低可降至51兆瓦(8.5%额定容量),持续4小时;额定工况下出力增加47兆瓦,持续6小时 [5] - 熔盐储热系统热交换效率≥98%,电转换效率≥70%,调频能力提升1.5倍 [5] 市场布局 - 下游客户包括钢铁、建材、石化、水泥、化纤等高耗能企业及五大电力集团 [6] - 海外市场聚焦东南亚、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中东) [9] - 2024年以来海外新增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9] 战略发展方向 新能源与储能 - 重点拓展熔盐储能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及零碳园区的应用 [7][8] - 参与青海3座350MW独立光热电站项目竞标,推动光热发电进入3.0时代(大容量、低成本、独立装机) [11] - 已建成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及浙江省最大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模式) [13] 核电领域 - 持有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2025年战略布局核电产业 [10] - 崇贤制造基地建设核电专用清洁车间(一期2025年9月底投用) [10] - 2025年8月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 [10] 光热领域优势 - 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为全球首个达产塔式熔盐电站 [12] - 该电站2022年发电量达1.464亿kWh,连续三年实现达产 [12] 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国家鼓励绿电直连项目,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 [13] - 2025年7月推动零碳园区建设,支持园区低碳化改造 [13]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21:27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污水处理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44.64% [3] - 2025年上半年自来水制售收入占营业收入30.25% [3] - 公司运营及在建供水项目规模约430万吨/日 其中成都市设计能力358万吨/日 [7][10] - 公司运营及在建污水处理项目规模逾480万吨/日 其中成都市设计能力逾300万吨/日 [10][11] - 山南市泽当城区污水处理厂总规模合计4万吨/日 [4] - 2026年预计公司支出总计20-25亿元 自由现金流约15亿元 [5] 项目进展与产能 - 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40万吨/日)已进入试运行并确认收入 [5] - 万兴三期环保发电厂计划2025年12月底点火试运行 [5] - 李家岩水库预计2025年底完成主体施工 2026年进行原水定价 [3] - 宁东基地PPP项目特许经营权30年 到期后资产无偿移交政府 [6] 分红与现金流规划 - 随着在建项目投运 公司自由现金流将更为充裕 [3][4][5][8][11] - 未来将在兼顾经营资金需求基础上着力提升分红水平 [3][4][5][8][11] - 投资者建议将分红率提升至60% [8] 特许经营权与资产处理 - 成都市中心城区自来水及污水特许经营权均为无偿取得 [6][7][9][11] - 特许经营权无需摊销 但需与投入资产配套使用 [6][7][9][11] - 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房屋8-40年 机器设备5-15年 管网25-40年 [6][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聚焦水务环保主业拓展 关注海外市场机会 [5] - 持续跟踪引大济岷工程等西南地区重大项目的参与机会 [4] - 积极研究绿电直供商业模式及实施路径 [4] 股价与市值管理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 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目标 [4][8][11] - 二级市场股价受宏观经济及投资者偏好等多因素影响 [4][7][11] - 重大事项将按规定进行公告 未主动披露回购计划 [4][8][11]
华神科技(000790) - 000790华神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聚焦与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主业,整合三七产业链资源,通过内生投资和外延并购拓展生态 [2][3] - 已逐步收回非核心业务投资,转让上海凌凯及西藏康域股权,集中资源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 [3][4][5] - 钢结构业务正加快项目结算和工程款回收,剥离工作按计划进行 [3][4]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处于技改和客户试用阶段,可提升电池电导率和循环性能,尚未量产 [2][3][4] - 山东凌凯LiFSI项目处于技改升级和客户验证导入阶段,尚未形成收入,正拓展新产品合作 [3][4][5] - 完成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确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绩波动受核心产品集采价格下调、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及钢构业务收缩影响 [3] - 公司账面现金23亿元,负债率20%左右,未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4][5] - 子公司华神蓝光桶装水在成都市占有率第一、四川省第二,持续强化渠道渗透和产业链布局 [4] 资产处理与投资计划 - 西藏康域项目处置进展需关注公司公告,钢结构资产加快回收资金 [3][4] - 对外投资将根据战略、资金、标的及风险等因素审慎评估 [2][3] - 海南布局医养业务,医药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开展,生命养护业务已储备资产 [4]
道恩股份(002838) - 002838道恩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24.0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4.47万元,同比增长25.80%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36.58万元,同比增长41.69% [3]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26.67% [3] - 总资产67.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2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5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79% [3] - 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7.98% [12] - 累计现金分红4613.61万元,占2024年度净利润比例32.73% [11] 业务板块表现 - 弹性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94% [3] - 改性塑料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22.35% [3][7] - 色母粒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6% [3] - TPV材料自2025年7月1日起涨价1000-2000元/吨 [9] 技术创新突破 - DVA产品现有5000吨中试线,正建设2万吨专用产线 [3][14] - DVA可使气体阻隔层厚度降低50%,重量减少80%,气密性提高7-10倍 [9] - 开发三种不同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材料并完成中试生产 [4] - PCTG共聚酯材料获得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2] - 拥有有效专利273件 [12] - 超软人工肌肉TPE邵氏硬度可达0A,人工皮肤用SiTPV肤感强、强度高 [14] - 导电TPE电阻率低至10Ω·m [14] - 突破PEEK材料加工难题,优化碳纤维结合 [7] 产能建设与战略布局 - 建设10万吨TPU、6万吨多元醇及新型高温共聚酯材料项目 [4][6] - 全资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于2025年6月并入合并报表 [6] - DVA产线厂房建设及公用工程配套需要12个月左右 [14]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橡胶轮胎产量11.87亿条 [8] - DVA国内需求预计50万吨 [14] - 全球仅美国埃克森美孚和道恩股份拥有DVA制备技术 [4][8] 可持续发展举措 - 入选2025年市级智能工厂名单和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17] - 再生塑料高值化循环利用项目获橡塑行业技术创新奖 [17] - 与海尔合作成立环保材料科技公司 [17] - 打造可降解PBAT一体化产业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