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股份(002825) - 2025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17:42
业务结构 - 数码喷绘材料占主营业务收入51% [2] - 汽车功能膜占主营业务收入43% [2] - 电子功能及光学膜占主营业务收入6%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2亿元,同比增长4.10%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79.15% [3] - 基本每股收益0.4元 [3] - 境内收入4.803亿元,境外收入4.918亿元 [5] 战略布局 - 采用"新材料+新能源"双驱动策略 [2] - 数码喷绘材料聚焦市场份额拓展和产业链深化 [2] - 汽车保护膜领域通过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实现增量 [2] - 2021年介入氢能源燃料电池行业,聚焦核心零部件 [2] 产能建设 - 江西丰城智能工厂产能逐步释放 [3] - 泰国海外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 [3] 技术优势 - 汽车保护膜采用第五代氢键涂层技术,具备自修复功能 [4] - 与常熟理工学院合作成立功能材料系统创新研究院 [4] - 产品涵盖自修复型、抗UV型、耐热型等多元功能膜 [4] 市场竞争力 - 数码喷绘材料覆盖全国地级市,拥有超200个品牌代理商 [7] -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汽车保护膜产销规模居行业上市公司第一梯队 [8] - 主要原材料实现自产自用,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7] 毛利率特征 - 各细分产品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 [9] - 具备原材料成本向下游传导的价格调整能力 [9] - 固定资产投资按需推进,产能调整灵活 [9]
吉大通信(300597) - 300597吉大通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38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坚持通信技术服务、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国际业务、投资业务的四轮驱动业务布局 [13] - 深化核心客户价值与开拓新增量市场双方向拓展智慧食堂业务 [5] - 借助5G及新兴技术优势依托一带一路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3][10] - 积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适度拓展AI算力等新兴业务领域 [14] 研发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取得129项专利和210项软件著作权 [6][12] - 参与编制14项国家标准已发布10项、10项行业标准已发布8项、7项企业标准 [6][1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9.06万元同比增长23.27% [6] - 研发人员508人占比20.84% 核心技术人员4人占比0.16% [5] - 智慧食堂产品已升级至3.0版本并正式接入DeepSeek [15] 市场与客户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通信运营商 [9] - 东北地区收入占比近50% 将着力提升其他区域营收 [3] - 中标中国移动2025—2027年通信工程集采项目预计服务费7880.82万元 [11] - 菲律宾子公司已成为当地通信服务主流企业参与多家运营商网络建设 [10] 智慧食堂业务 - 产品已应用于大学、企业园区、政府机关、社会餐饮养老食堂等场景 [15] - 通过面部红外健康检测技术实现就餐者健康指标实时检测 [15] - 宏观经济环境对餐饮消费及团餐市场形成压力部分预算收紧 [5] - 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通过产品功能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5] 财务与市值管理 - 通过业绩说明会、机构调研、互动易平台等多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 [1] - 致力于内在业绩提升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实现市值合理增长 [1]
先进数通(300541) - 300541先进数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36
财务表现与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长近7倍但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1488% 因IT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规模上升增加采购付款且部分项目未达收款条件 [1] - 截至6月30日在手订单22亿元 含国有大型银行及互联网头部企业大额合同 部分订单达收款条件后将缓解资金压力 [2] 业务结构波动 - 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52.87% 占总营收比重超50% 而金融软件解决方案营收与毛利率均下滑 [3] - 互联网行业营收占比存在波动:2020年占比67% 2024年降至31% 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50% [3] - 金融行业收入存在季节性特征 较大比例收入确认集中于下半年 [4] 客户与行业布局 - 公司扎根金融行业并拓展互联网/烟草等行业客户 服务26家省级农商行/农信社及100余家城商行 [5] - IT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包含AI算力服务器集成/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增值服务 2025年6月推出大模型一体机产品 [6] 资金与研发管理 - 通过银行贷款及自有资金满足经营需求 2023年9月募资净额2.45亿元 短期无新增融资计划 [7][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下降40% 因2024年业绩下滑暂缓部分研发项目 当前已增加投入 [9] - 研发重点聚焦三大方向:AI融合的Starring/MOIA/Shark系列产品/烟草行业解决方案/昇腾平台AI解决方案 [9] 战略定位 - 主营业务持续为IT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 未进行战略转型 [7][9] - 业务扩张基于客户数字化建设需求波动 非长期战略调整 [3][4]
宇瞳光学(300790) - 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17:32
机器视觉业务 - 机器视觉镜头2025H1营收2472.5241万元 占营收比例1.75% 较上年同期增长51.7% [2] - 机器视觉镜头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和分拣场景 [2] 产品结构与业务领域 - 主要产品为光学镜头及光学镜片 [2] - 产品应用于安防、车载、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机器视觉及多元化应用领域 [3] 车载业务表现 - 2025H1车载类业务营业收入16357.76万元 [3] - 单台车镜头配置约12颗 价值量约250元 [3] - 向特斯拉供应链厂商提供玻璃非球面镜片用于ADAS车载镜头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划 - 智能驾驶产品包含车载镜头、HUD光学配件、激光雷达光学配件及玻璃非球面镜片 [3] - 玻璃非球面镜片在车载、运动相机、全景相机、无人机、AI眼镜领域广泛应用 [3] - 非球面玻璃镜片业务预计实现较快增长 [3]
智微智能(001339) - 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17:32
算力业务进展 - 算力设备销售在手订单规模超2024年全年 [3] - HAT云平台于2025年4月发布并正式上线商业化推广 [3] - 算力租赁服务通过标准化单元与按需计费机制提供算力支持 [3] - 技术服务按时交付率达到100% [3] 机器人大脑域控制器 - 智擎系列采用NVIDIA Jetson芯片 算力覆盖100TOPS至2070 FP4 TFLOPS [4] - 产品符合车规IATF16949质量体系要求 [4] - 已与几十家具身智能客户进行需求对接并提供样机测试 [4] 未来战略布局 - 主攻云边端三大方向规划五大类产品 [5] - 云侧提供AI算力全生命周期服务(规划/硬件/租赁/MaaS) [5] - 边侧推出X86与国产化算力一体机 支持4卡/8-10卡/16卡等配置 [6] - 端侧生成式AI BOX支持0.5B至70B参数规模本地模型部署 [6] - 机器人控制器专为移动类/工业类/四足人形机器人设计 [7] 公司基础定位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主营业务覆盖行业终端/ICT基础设施/工业物联网/智算四大领域 [2][3] - 产品应用于AI算力/机器人/智慧教育/工业自动化等多元场景 [2][3]
雅艺科技(301113) - 301113雅艺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30
业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线上业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32.28% [2][3] - 线上零售渠道占总收入72.91% [2] - 线上订单量12.8万单,同比增长171% [2] - 跨境电商已成为公司核心增长渠道 [3] 渠道与客户结构 - 线上渠道以亚马逊为主,主打自有品牌销售 [2] - 线下客户主要为北美大型商超 [2] - 线上业务占比72.91%,线下因关税存在不确定性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产品从火炉火盆向户外庭院全品类延伸,新增凉亭、工具房、花房、取暖器等 [2] - 市场以北美为主,线上不同类目占有率差异较大 [2] - 应用场景拓展至户外餐厅、酒店庭院、咖啡厅户外等 [2] 战略方向与管理 - 从ODM向OBM升级,实施多品牌策略,自主掌控设计、制造、渠道 [3] - 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拓展线上渠道并培养团队 [3] - 成熟模式可复制以拓展其他市场,降低开拓风险 [3] 资本与股东回报 - 近期无海外产能计划 [2] - 上市后已进行四次分红,未来将继续积极分红 [3] - 目前无股权激励计划 [3] - 近期无资本支出(capex)计划 [3]
华是科技(301218) - 2025年9月10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17:26
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218)于2025年9月10日接待特定对象调研,就公司业务布局、研发进展及战略规划进行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省外市场推进正常,省外项目占比显著提升,已设立贵州子公司、安徽分公司、江西分公司等机构 [2] - 逐步打开西南地区市场,未来将着力提高省外市场开拓能力 [2] 海洋经济与智慧港航 - 布局新型全息智慧渔港管理,自研"智能口门安全监管系统"用于渔船安全通航智能化管理 [2] - 与浙江海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探索"海洋+数字"创新模式 [2] - 自主研发"桥梁防碰撞安全预警系统",为船舶提供可视化通航区域及碰撞风险提醒 [3] 船舶电动化与智能化 - 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布局船舶电动化、智能化产业 [3] - 子公司华是杭御船舶科技已通过CCS质量体系认证,纯电力推进船舶能源管理系统(PMS)通过CCS型式认可 [3] - 拥有三项电力推进船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及多项船舶推进系统软件著作权 [3] 战略规划与研发投入 - 深耕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集成,覆盖智慧港航、智慧安防、智慧民生、智慧建筑等领域 [3] - 未来3-5年将专注主营业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自有产品开发 [3] - 致力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控制经营风险并提升业绩 [3]
恒铭达(002947)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17
核心技术优势 - 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材料-工艺-制造全链条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 [2] - 通过多元化材料理解与精密成型工艺实现高精密尺度稳定结合 [2] - 模块化设计与柔性制造体系支持早期参与客户研发流程 [2] - 自主研发智能AOI系统融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微细缺陷精准识别 [2] 数通业务发展 - 数通业务已进行多年战略性布局并成为知名通信品牌合格供应商 [2] - 高性能精密金属结构件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等数通终端设备 [3] - 与国内知名终端客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3] - 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及AI服务器需求增长带来发展机遇 [3] 产能布局 - 华南地区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惠州,覆盖精密柔性与金属结构件产品 [3] - 惠州恒铭达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 [3] - 项目投产后将提升华南地区规模化产能,强化数通与算力领域生产能力 [3] 财务与股权激励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43.01% [3] - 股权激励目标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制定 [3] - 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布局、产品结构优化和客户合作推动目标达成 [3] 投资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专注于精密结构件研发制造,依托精密模切与金属加工工艺平台 [4] - 持续关注AI等前沿领域发展趋势和优质机会 [4] - 采用内生与外延并举策略挖掘新增长点 [4] 消费电子覆盖 - 已实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及AI PC全终端覆盖 [5] - 与世界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 通过全链条协同能力深度介入客户前沿研发过程 [5]
金杯电工(002533) - 002533金杯电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16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能源革命(油改电、气改电、煤改电)、发达国家电网升级及算力增长催生长周期高景气电力需求 [2] - 专注特高压/高压变压器用扁电磁线赛道,拓展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 - 通过产能国际化布局开辟海外市场增量 [2][3] 海外业务进展 - 上半年直接出口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37.99%),电磁线出口显著增长,电缆出口实现中亚市场突破 [4] - 欧洲规划建设2万吨年产能电磁线生产基地,已完成投资备案及厂房购买协议签署 [4] 技术产品优势 - 掌握漆包/漆包+膜包/PEEK绝缘三大绝缘方式,800V车用扁电磁线已供货,1000V技术有储备 [6] - 盾构机特种电缆实现全系列产品国产替代,成为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主要供应商 [7] - 第四代核电用超高温电磁线打破进口依赖,已应用于华龙一号等核电项目 [8] - 具备超导磁体用超导线缆研发生产能力,客户包括西部超导、西门子、GE、飞利浦等 [8]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17:08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6月微波电路与组件收入按应用领域划分:雷达领域占比30%、弹载占比15-20%、星载占比15-20%、电子对抗占比20% [2] - 截至2025年8月底订单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长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因收入规模减少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2] - 2021-2024年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16.4亿元 [7] - 2024年因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41亿元 [7] - 2023-2024年处置珠海不动产回笼现金约1亿元,获得处置收益4000多万元 [8] 业务布局与订单 - 微波电路产品覆盖雷达、弹载、星载及电子对抗领域 [2] - 商业航天配套单颗星价值量约数十万至数百万 [4] - 船艇业务收缩低毛利船型市场,聚焦公务船艇、防务装备及游艇 [5] - 无人艇业务自2012年启动,已为多家单位提供产品并参与航展演示 [5][6] - 通信与数据链领域在雷达、电子对抗及卫星通信方向均有布局 [9] 战略与成本控制 - 通过芯片技术突破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例以优化成本 [3] - 深化上游供应商战略合作,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原材料价格 [3] - 优化财务结构降低有息债务规模,精简管理流程减少成本 [3] - 处置船舶板块闲置资产(珠海及沅江基地)以降低财务费用 [8] - 军方审价机制存在结构性降价压力,公司通过降本措施对冲影响 [3] 风险与展望 - 未来三年建军百年目标推动装备列装需求,行业中长期发展具备保障 [2] - 商业航天发射节奏加快(2025年7-8月完成4次组星发射),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4] - 民品手机端暂无大规模布局计划 [4] - 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军工院所,信用资质优良,坏账风险可控 [7] - 船艇业务未参与水下装备研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