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投能源(000600) - 000600建投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8:00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新能源布局聚焦优质资源区域和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新型模式 [2] - 虚拟电厂平台通过物联网整合分布式资源促进新能源消纳 [2][3] - 碳交易策略根据市场配额价格制定 [3] - 煤电定位为能源安全基石和电网调节支撑 不可替代 [3] - 参股沧州海兴核电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正推进前期工作 [4] - 控股子公司开展1MW/2MWh液态空气储能中试项目并网试运行 [11] - 推进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及工商业储能项目 [11] - 科技研发重点为煤电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涵盖AI技术应用探索 [8][10] 经营业绩与成本管控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增长157.96% [5] - 煤炭成本下降因集约管控、市场研判及数字化管理 [13] - 2025年长协煤签约覆盖率高于80% 定价按国家机制执行 [12] - 煤炭来源为河北、山西、陕西及内蒙地区 [6] - 电力现货市场:河北南网已连续结算试运行 河北北网未开展 [9] 资本运作与股东回报 - 定向增发采用竞价方式 发行价不低于前20日股价均价的80% [7] - 计划发行上限2.31亿股 募资上限20亿元 [7] - 未来三年现金分红比例由30%提升至50% [7][13] - 市值管理措施包括主业提升、资本工具运用及稳定分红 [8] - 考虑增加中期分红频次 [11] 项目开发与装机规划 - 在建项目:西柏坡四期2×66万千瓦、任丘热电二期2×35万千瓦 计划2026年投产 [10] - 参股在建项目包括沧东电厂三期、定州电厂三期等合计超3GW装机 [10] - 增资海上风电公司开发唐山500MW海上风电项目 [10] - 火电容量电价当前执行100元/千瓦 2026年固定成本回收比例拟提升至50% [10]
晨光生物(300138)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58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公司高度关注合成生物学发展,利用微生物合成技术拓宽产品类型,萃取分离技术可精准提取有效成分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获科技相关奖励84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702项,授权450项,发表论文345篇,参与111项标准编写 [3] - 研发投入聚焦辣椒红工艺改进、甜叶菊/万寿菊/姜黄综合利用、微囊产品开发、替抗产品等方向 [3] - 已掌握超临界CO₂萃取虾青素技术,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量产 [10] - 与江南大学在棉籽蛋白肽、醋酸棉酚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 [8] 产品与业务表现 -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收占比不足总营收1% [2] - 辣椒红、辣椒精因原材料成本低导致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 [7] - 棉籽类业务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4] - 天然色素(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可替代合成色素,公司具备制剂化技术储备 [6][9] - 保健品/药品销售渠道包括自营、代理销售、集采中标 [3]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长期战略分三步:辣椒红世界第一→十个世界第一/前列产品→做大健康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步并布局第三步 [4][12] - 赞比亚子公司拥有土地约12万亩,种植辣椒、万寿菊等作物,辣椒以直接销售为主 [6] - 未来优先开发市场规模大、加工链条长、利润率高的产品,探索合成生物学增长点 [10] - 通过延长加工链条、开发定制化产品提升利润水平 [8] 产能与供应链 - 年度生产线检修旨在设备维护与技改,不影响正常经营 [4][5] - 辣椒红、辣椒精主要采用国内原材料,成本低于印度同行 [7] - 国外销售以海运为主,未受中欧班列运输中断影响 [12] - 融资成本与LPR相当,降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10]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2024年花费近5亿元回购并注销股份 [7] - 公司强调以业绩回馈股东,维护投资者利益 [7][10]
立中集团(300428) - 300428立中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2.43% [7][10]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达2.39亿元,同比增长121.66% [7][10] 产能布局 - 墨西哥工厂年产360万只超轻量化铝合金车轮项目,一期180万只已投产,二期180万只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 [8] - 墨西哥工厂规划建设50万只锻造铝合金车轮产能 [8] - 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合金产能与铸造铝合金产能通用 [3] 新材料研发与应用 - 高强高屈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正在欧洲机器人关节转轴及国内无人机结构件验证 [2][5][6] - 超高强铸造铝合金可实现以铸代锻,正在机器人领域推广 [2][5][6] - 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应用于大飞机和航天铝合金部件制造 [5] - 低导热可钎焊压铸铝合金对接汽车热管理系统液冷流道板验证 [6] - 高导热可钎焊压铸铝合金拓展储能、算力中心液冷系统应用 [6] - 获得制备硫化锂发明专利,为固态电池业务奠定基础 [4][5] 客户合作与供应链 - 通过下游压铸厂客户为赛力斯M8供应高性能铸造铝合金材料 [3] - 为蔚来ES8供应锻造铝合金车轮、免热处理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产品 [6] - 墨西哥工厂产品享受USMCA协议输美零关税政策,客户为美墨加地区高端整车厂 [8] 新兴领域布局 - 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及半导体领域 [2] - 铝合金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正在进行商务对接和样品验证 [2][5][6][8] - 高导热高导电材料用于手机中板及电子产品壳体 [9][10]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股票大宗交易均为小股东个人行为,不涉及大股东和高管 [7] - 公司通过业绩交流会、现场调研、路演等方式加强投资者沟通 [10] - 管理层强调以经营质量提升夯实市值基础,提高现金分红比例 [10]
科士达(002518)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54
海外新能源业务 - 采用"品牌直销 + ODM"双轨运营模式开拓海外市场 在欧洲、亚太及非洲等区域取得良好发展 [2] - 2024年受欧洲客户户用储能库存积压影响 新能源业务出现波动 [2] - 2025年欧洲市场储能需求明显回暖 储能业务恢复明显 [2] - 大客户提货量回升推动新能源业务板块重新步入增长轨道 [2] 数据中心温控产品 - 液冷技术成为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散热重要手段 [2][3] - 产品线涵盖传统风冷温控设备、液冷CDU及系统、氟泵自然冷等多元解决方案 [3] - 近期推出LiquiX AI智算液冷CDU 采用新一代冷板式液冷技术方案 [3] - 聚焦高密散热、弹性部署、工质安全与系统冗余四大核心突破 [3] 越南工厂布局 - 越南工厂定位承接海外订单 主要面向欧洲、北美市场 [3] - 一期于2025年正式投产 首先设立数据中心产品线 [3] - 将根据市场订单需求按需安排新能源产线 [3] -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期投资 为海外市场提供生产制造支撑 [3]
同飞股份(300990) - 300990同飞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5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4亿元 同比增长58.0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 同比增长466.71% [2] - 毛利率23.65% 净利率9.88% 较上年同期均上升 [3] - 利润增长主因业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及成本控制优化 [2] 收入结构 - 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收入8.19亿元 同比增长77.48% [3] - 数控装备温控产品收入3.89亿元 同比增长24.54% [3] - 储能领域能源市场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带动增长 [3] 技术产品 - 数据中心领域推出冷板式液冷和浸没液冷全套解决方案 [3][4][5] - 产品涵盖CDU、Manifold、预制化管路、干冷器、集成冷站及浸没液冷箱体 [4][5] - 配备Mini风墙、冷冻水风冷背板等风冷产品 [5] - 半导体温控产品覆盖氟化液制冷机组、±0.02℃高精度机组及800℃耐温换热器 [5] 市场拓展 - 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开拓积极推进中 [3][5] - 基于商业保密原则未披露具体客户信息 [4][5] - 半导体温控设备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5] 其他事项 - 与台达、英伟达等客户合作情况以定期报告披露为准 [4] - 未回应市值比较及客户信息披露相关提问 [4]
建新股份(300107) - 300107建新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52
业绩下滑原因与应对措施 - 2025年一季度及中报利润下降主因:市场需求偏弱、行业供给增速显著高于需求、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均价下降 [2][3] - 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关联度高)压缩利润空间 [2][3] - 应对措施:优化产品结构(聚焦复合材料/新材料业务)、增加研发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并优化销售策略 [2][3][23] 飞行汽车项目进展与风险 - 飞行汽车II样机尚未完成生产,仍处于研发阶段(合作方克莱因视觉公司)[3][6][13][15][17][18][20][21] - 具体进度:未完成首架样机生产,后续需进行测试、设计定型及资质申请(型号许可证/生产许可证)[13][17][18][20][21] - 研发存在不确定性:技术难点、时间周期把控、政策审批、市场接受度及合作方履约能力 [3][6][13][15][17][18][20][21] - 公司参股河北建新飞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18.5%,投资存在损失风险 [3][6][13][15][17][18][20][21] 高管减持与股东权益 - 高管减持为首发股份及股权激励额度内行为,非为子公司注资 [3][6][8] - 市值管理措施:保持高比例现金分红、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6] - 实控人家族业务冲突问题:通过公司治理体系、隔离机制及内部审计保障股东权益 [8][9] 新材料业务布局 - 子公司沧州建新瑞祥化学公司在建项目:年产1000吨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3000吨硫酸钾及325吨聚芳醚树脂 [13][20] - 累计投入资金:3.198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13] - 产品应用领域:LCP材料用于5G基站滤波器/手机天线/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医疗设备 [12][13][19][20] - 现有产品(二氨基二苯砜)作为碳纤维树脂固化剂已应用于波音/空客飞机 [12][19] 资产重组与战略规划 - 公司长期战略:依托"一链三体"格局,横向做大、纵向做长 [4][10][19][20] - 低空经济为重点发展方向,可能通过资产重组/投资并购整合资源 [10][19][20][21] - 实际控制人航空资产(如鲨鱼飞机)与上市公司无关联性 [11]
瑞鹄模具(002997) - 002997瑞鹄模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52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集成、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物流整体设计与制造)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高强度板及铝合金板材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及一体压铸车身结构件)[11] - 子公司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已有工业机器人相关产品订单,部分产品已完成交付[12] - 子公司瑞祥工业与安川电机的各项合作稳步推进,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交付客户[13] - 小米汽车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多款车型模具及部分车型产线由公司承制提供[26] 产能与订单 - 公司现有产能能够满足订单交付,也会根据行业需求增长预期及客户接单情况进行产能规划和建设[3] - 可转债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已结项并投产,模具制造产能逐步释放[5][14] - 截至6月末,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43.8亿元,三季度亦有新增订单,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29] - 公司零部件产能逐步释放,已取得客户部分新车型定点[28] - 8.8亿元可转债扩产项目(20万套压铸件40万套总成件)具体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7][27]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一直致力于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开发,目前已实现销售的产品中涵盖复合式移动协作机器人、NC垂直三轴机器人、机器人外部轴、大负载伺服变位转台等[1] - 公司在覆盖件模具领域形成复杂异形曲面成形、高精度超净模面加工、轻质化制件开发等专有技术,并与多所高校及院所携手,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系统[21] - 公司基于DEEPSEEK开发了"瑞鹄智慧库",实现数据快速查询、高效重用、优化流程、降低成本[21] 股东与减持 - 公司股东奇瑞科技减持是根据其自身的业务需要及资金安排进行规划和实施[9][24] - 公司大股东减持是根据其自身的业务需要及资金安排进行规划和实施,不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发展[22][25] - 公司股东减持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坚定看好公司发展前景[23] 市值管理与股价 - 公司一直积极重视市值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化业务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业绩可持续成长、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努力提升公司市场价值[25][30] - 公司若有相关措施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公告[6] - 公司努力提升公司核心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持续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的投资价值[2] 财务与分红 - 公司3月25日发布《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的公告》,具体请关注公司后期相关公告[18] - 公司业绩情况请持续关注公司定期报告[4][16][17] 海外发展 - 公司会根据客户业务发展和市场布局情况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量海外投资发展情况[15]
科力装备(301552) - 301552科力装备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2.41% [13][15] -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4.88% [15] - 研发投入1646.05万元,同比增长28.73% [2][3] 研发创新 - 抗VOC污染吸光涂层技术解决辅助驾驶摄像头污染难题,获小米汽车定点采用 [2][3][5][18][20] - 拥有专利84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70项/外观设计5项) [18] - 纳米超防腐涂装材料可替代水电镀铬,符合国际环保法规要求 [20] 市场与客户 -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总销量44.3% [5][6][19] - 核心客户包括福耀玻璃、圣戈班等全球头部玻璃厂商 [2][16] - 美国俄亥俄州生产基地完成设备采购,2025年底具备本土化生产能力 [2][6][14] 产能与布局 - 募投项目"汽车玻璃总成组件智能化生产项目"推进中,将缓解产能不足 [6][13] - 设立卢龙县子公司微纳新材,拓展纳米涂装新材料第二增长赛道 [7][20] - 采用EXW贸易模式转移关税风险,美国市场本土化生产加速 [14][21] 行业与政策 - 八部门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20%) [19] - 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产销增长,上半年行业销量1565.3万辆(+11.4%) [13][19] - 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单价提升,公司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6][15] 战略规划 - 推行"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双轮驱动战略 [5][17][20] - 三大中长期战略:技术纵深+产品多元/全球布局+客户深耕/数字化+精益化 [17] - 通过智能化变革、自动化技术及垂直大模型提升运营效率 [8][9][10]
超达装备(301186)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5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外饰模具供应商,专注于模具、汽车检具、自动化工装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汽车软饰件与发泡件模具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方阵 [2] - 公司具备全流程制造服务能力,覆盖研发、设计、木模、铸造、CNC加工、装配、试模到维护的全流程,较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优势明显 [2][3] - 公司客户包括国际知名汽车内外饰供应商(如安道拓、佛吉亚、李尔)和本土厂商(如长城、吉利、比亚迪),产品应用于奥迪、奔驰、宝马、特斯拉、蔚来等知名汽车品牌 [3][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模具产品业务收入占比约58.63%,毛利率为37.78% [4] - 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为43.46%,欧美地区是主要海外市场,出口业务稳定 [6]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直接销售"的经营模式,产品均为定制化生产 [5]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点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浮动模带定位限位装置的软内饰冲切模具"、"地毯边缘均剪切刀口冲切技术"等 [3] - 模具产品主要分为汽车软饰件及外饰件模具和汽车座椅发泡模具,应用材料包括铝锭、合金铝材、模具钢等 [5] - 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模具1-3个月,汽车检具2-4个月,自动化工装设备2-5个月,汽车零部件1个月 [6]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数控加工中心产能利用率基本满产 [4] - IPO募投项目"汽车大型复杂内外饰模具扩建项目"和"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完成 [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35,952.01万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余额为38,938.49万元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汽车轻量化趋势对内外饰模具成型工艺提出新要求,推动公司持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 [4] - 公司产品适用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但难以拆分具体车型占比 [8] - 主要原材料包括铝锭、合金铝材、模具钢等,采购模式为"以产定购",备库材料较少 [9] 公司治理与战略布局 - 2025年2月实控人变更为南京友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9.28%,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7] - 2025年8月成立江苏超达智能科技子公司,布局AI和机器人技术,探索工业赋能农业和智能农业领域 [6]
中环环保(300692) - 300692中环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7:48
财务与业绩规划 - 2025年半年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00多万元 [4] - 公司承诺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高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 [3] - 公司坚持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策略和主基调不动摇 [2][5] 战略发展与投资布局 - 公司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产业加大投资和并购步伐 [2][5] - 公司通过做优增量、做强存量确保水务+固废双主业的稳定增长 [5] - 公司目前暂无投资持股国内其他优秀上市公司的计划 [5] 技术合作与项目进展 - 公司投资美国Proof公司参与催化加热器技术投资及产品商业化 [3][4]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已要求将电池技术从Proof公司剥离 [3][4] - M-SOFC技术目标为提供能量密度更高、续航更强、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动力电池 [4] 运营与风险管理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环境治理、垃圾焚烧发电及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 [5] - 2025年公司紧抓政府清欠机遇期 预计回款较去年有所增加 [5] - 自来水业务占比较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