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搜索文档
《意大利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中意加强务实合作惠及世界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7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货物贸易总额达7858亿美元 [1] - 欧盟是中国重要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双方形成强大经济共生关系 [1] - 中欧需加强战略对话避免分歧扩大,在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有共同需求 [1] 中意合作新阶段 - 2024年签署《中意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4-2027)》,深化战略对接与人文交流 [3] - 意大利对美出口占GDP的4%,美国是其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主要投资地 [2] - 中国扩大服务业开放(电信/医疗/教育等14领域155项试点),意大利在文旅/医疗/教育领域具竞争力 [3]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合作 - 意大利中小企业可借鉴中国AI研发及制造业自动化经验实现智能转型 [4] - 中国可参考欧盟AI规制框架,意大利可引入中国产业应用技术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中意均为世界遗产最多国家,意大利社区主导保护模式与中国跨区域协调经验具互补性 [4] - 中国大运河非遗联动保护案例对解决意大利跨区域遗产碎片化问题有启示 [4] 意大利经济挑战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需通过多边主义原则增强经济韧性,中意合作可提升自主性与开放性 [2]
5G应用蓬勃发展创造新增长点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6
信息通信业总体发展态势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信息通信业保持平稳运行 [1]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1]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 [2] 5G用户与新兴业务增长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比上年末净增1.04亿户 [2] - 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2] - 5G新通话、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带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 [2] 5G终端与政策推动 - 5G手机门槛价格降至千元以内,前5个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达86.2% [3] - 《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5G在信息消费、融合媒体等领域深度应用 [3] - 云电脑、5G+8K直播、5G NR广播等新应用加速培育 [3] 5G-A技术升级与商用 - 5G-A速率更快、时延更低,优化AR/VR、全息通信等体验,提升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公共服务响应速度 [5] -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启动"双万兆AI Family计划",支持8K超高清视频、云游戏等高带宽应用 [5] - 京东方高端面板制造基地通过5G-A网络实现物料运转效率提升70% [6] 5G+工业互联网应用 - 5G已应用于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制造业形成2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 [7] - 华润水泥工厂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隐患智能预测 [7] - 全国已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兴信息服务空间广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4] - 需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5G-A标准演进和商用部署,加强6G关键技术研发 [6][8] - 建议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分行业制定推广应用指南 [8]
优化稳外资税收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6
税收优惠政策 - 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可享受10%税收抵免 政策有效期从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当年不足抵免可结转以后年度 [1] - 2024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 同比增长15% [2] - 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发布新版《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 包含32项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政策 [3] 外资经济贡献 - 外资企业贡献中国1/3进出口 1/4工业增加值 1/7税收 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1] - 2013-2023年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6.4% 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336% [1] - 海南省近年利用外资额超过过去30年之和 成为外资投资热土 [3] 政策协同效应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2月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从稳存量 提质量 优环境 增预期四方面扩大开放 [3] - 江苏省税务部门推出"网上办""预约办""容缺办"等举措 优化退税流程提升外企满意度 [5] - 推动税务与商务 海关部门数据共享和协调 实施关联事项集成办 政策服务免申办等创新服务 [5] 外资发展趋势 - 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持续走低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呈现高位回调趋势 [4] - 外企在华整体盈利水平可观但利润增速下滑 [4] - 需结合市场机遇 财税支持与服务保障增强外资吸引力 [1][4]
中国市场是未来发展方向——访康宁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4
康宁公司在华战略布局 - 康宁连续第三年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主题为"扎根中国、枝繁叶茂",通过七大主题区域展示科技贡献、在华布局和供应链实力 [2] - 中国是康宁最重要的市场,未来仍将是重要战略市场 [2] - 康宁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90亿美元,拥有21家工厂、6000多名员工,以及涵盖研发、生产、工程、物流等的综合运营网络 [2] - 业务覆盖显示科技、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汽车应用、生命科学等领域 [2] 本土化战略成果 - 原材料本地化率从2015年的75%提升至2023年的92% [2] - 在华工厂价值链上下游绝大多数环节与中国核心产业深度融合 [2] - 99%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和物流等配套服务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 [2] - 98%的高层管理者由本土专业人士担任 [2] - 服务的客户基本是中国客户,这种紧密联结的合作关系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 [2] 在华投资重点领域 - 在汽车领域投资尾气排放控制和汽车玻璃解决方案项目,计划扩大汽车内饰玻璃投入 [3] - 因大尺寸电视需求增长,将继续投资显示科技 [3] - 针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加强光通信技术开发,计划在上海光纤厂扩大投资以实现高端光纤国产化 [3] 未来发展策略 - 对合肥显示科技业务的初始投资已发展为3家工厂,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 [3] - 将顺应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在数字化、绿色制造、高端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加码投资 [3] - 中国市场是当前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将与中国市场携手共进 [3]
雪域高原活力涌动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4
央企在藏投资 - 16家央企与西藏签署75个产业项目投资协议 预计2027年底前完成投资999亿元 [1] - 2021年以来央企在藏累计投资项目8833个 完成投资1457.86亿元 [1] - 中国铁建为江达县打造特色文旅小镇项目 探索城镇化与文旅业协调发展新模式 [1] 特色产业发展 - 央企聚焦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东方电气、中国建材研发高海拔地区新技术 多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应用 [2] - 中国中化、中粮、国药推动青稞、牦牛、藏药材全产业链开发 [2] - 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开发旅游项目 吸引海内外游客进藏 [2] - 中石化产业援藏案例"卓玛泉"饮用水通过加油站渠道全国销售 直接带动800余人就业 [1] 能源与基建 - 国家电网"十四五"在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 投运拉萨500千伏等重点工程 [2] - 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外送西藏清洁电力 累计外送电量超160亿千瓦时 [2] - 中国电信/联通/移动加快5G建设 实现县级以上宽带千兆全覆盖 [3] 生态与民生 - 20余家央企参与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 累计捐赠4.57亿元 植树5.74万亩 [3] - 央企在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领域实施民生工程 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 [3] - 央企在工程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群众 带动就业增收 [3]
高分上职校折射职教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5-07-28 08:08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持续扩容 部分职校通过"双高计划"已具备与普通高校竞争优质生源的能力 [1] - 职业院校录取分数显著提高 重点线以上考生主动选择职业本科院校的现象增多 [1] - 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撑力量 [1] 政策与制度变革 - 职教高考制度完善 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纵向培养通道 [2] - "3+4"贯通培养 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扩容等政策突破传统升学路径限制 [2] - 法规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等同 但社会认同度仍需提升 [2] 行业改革方向 - 需强化职业教育定位 构建中职-职业本科-专业硕士的贯通培养体系 [2] - 推进职教高考内容与课程体系协同改革 建立可持续的成才路径 [2] - 职业院校需立足地方经济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3] 校企合作模式 - 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共建 课程共设等系统合作 [3] - 各地推动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 - 通过校企协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 [3]
金价虽高难抑投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9
黄金消费量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05 205吨 同比下降3 54% [1] - 黄金首饰消费量199 826吨 同比下降26% 高金价抑制消费但轻克重高附加值产品仍受青睐 [1] - 金条及金币消费量264 242吨 同比增长23 69% 地缘冲突与经济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 [1] - 工业及其他用金41 137吨 同比增长2 59% 金盐需求回升带动增长 [1] 黄金交易所交易情况 -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16 786 870吨 同比上涨12 7% 成交额单边12 1180万亿元 同比上升56 46% [1] - 黄金品种成交额占上金所全部商品成交额比重由96 27%提升至97 58% [1] -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75 477 958吨 同比上涨88 39% 成交额单边44 4429万亿元 同比上升149 17% [2] - 黄金期货期权成交额占上期所全部商品成交额比重由16 56%提升至33 54% [2] 黄金投资产品 - 国内黄金ETF增仓量84 771吨 较2024年同期增长173 73% [2] - 截至6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达199 505吨 [2] - 上海黄金交易所香港国际板仓库正式启用 上线香港交割黄金合约 [2] 黄金价格走势 - 6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3 287 45美元/盎司 较年初上涨24 31% 上半年均价3 066 59美元/盎司 同比上涨39 21% [3] - 6月底上金所Au9999黄金收盘价764 43元/克 较年初上涨24 50% 上半年加权均价725 28元/克 同比上涨41 07% [3]
推进乡村振兴上台阶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9
1300多亿斤总产量的背后,是8759万亩高标准农田、200亿斤仓容、全程机械化与数字农业的硬核支 撑。更值得品味的是一个个"增值故事":永城面品、正阳花生、台前羽绒……一条产业链就是一条价值 链。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把初级农产品变为终端消费品,把"卖原料"变成"卖品牌",能够使农民 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多收益。 "十四五"时期以来,河南把乡村振兴作为"国之大者",以产业强基作为"压舱石",以文化铸魂提振"精 气神",以治理增效夯实"承重墙",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产业强基,首先强在粮食安全。河南牢记"中原粮仓"使命,8500万亩小麦、5700万亩玉米、2000万亩花 生,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变成实打实的产能。 河南"四议两公开"覆盖所有行政村,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数字平台、网格管理、议事协商、红白理 事会,看似碎片化的创新,共同织就一张"一网统管、一格多能"的治理网,让公共服务像快递一样精准 直达。 面向未来,河南提出富民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直指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农民持续增收。可以预 见,当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在乡村同频共振,中原大地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 ...
防范“高评高贷”衍生房贷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现象 - 不法中介机构通过"高评高贷"手段故意拉高房产评估价格 使银行批复贷款额度超过实际购房成本 实现购房者零首付并套取额外资金 [1] - 当前房贷首付比例已下调至15% 若将600万元市值房产评估至800万元 按15%首付计算可获120万元首付和680万元贷款 买家除覆盖全款外可套取80万元超额资金 [1] - "高评高贷"现象长期存在 房价上涨时可掩盖风险 但房地产市场下行时潜在金融风险将凸显 [1] 监管政策 - 监管政策明确禁止"零首付"购房 严禁房企、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融资 禁止互金机构和小贷公司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服务 [2] - 金融监管部门需出台配套政策打击套贷骗贷 强化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 对金融机构配合造假行为予以打击 [2] - 金融机构需严格审核房产评估报告 发现评估价明显高于市场价值或存在虚假信息时应停止放贷 [2] 法律后果 - 买卖双方共同造假参与"高评高贷"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买家断供套贷或涉嫌贷款诈骗罪 卖家配合操作或构成共犯 [3] - "高评高贷"导致合同因虚假陈述损害银行利益时 交易可能失去法律效力 金融机构可要求提前还款 卖家需承担返还款项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有机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7-28 06:17
行业战略价值 -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1] - 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作物稳产性可提高3%至5% [1] - 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物肥料企业数量超4500家,年产量达4500万吨,登记产品超1.5万个,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1] - 中国有机肥用量约为4000万吨(纯养分),占资源总量的59.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有机肥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 全球市场机遇 - 2028年全球有机肥市场规模预计达2270亿美元,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2] - 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2] 区域发展案例 - 甘肃省甘南州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发展有机肥产业,构建农林牧并举、产加销贯通的产业循环体系 [2] - 黄河流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关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技术与发展方向 -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 [3] - 需加强推广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 [3] - 应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 政策与行业建议 - 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 [2] - 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 [2] - 加强黄河流域沿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绿色农资产品创制与推广力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