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旗滨集团、工业富联等目标价涨幅超20%,燕京啤酒获6家券商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9:44
目标价涨幅排名 - 旗滨集团获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8.8元 较最新收盘价潜在涨幅43.09% 属玻璃玻纤行业 [1][2] - 萤石网络获机构增持评级 目标价46.22元 潜在涨幅33.82% 属计算机设备行业 [1][2] - 工业富联获中国国际金融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5元 潜在涨幅23.80% 属消费电子行业 [1][2] - 燕京啤酒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15.5元 潜在涨幅22.92% [2] - 北鼎股份获华泰金融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15.48元 潜在涨幅20.56%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燕京啤酒获6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2.61元 属啤酒行业 [2][3] - 爱旭股份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4.4元 属光伏设备行业 [2][3] - 杰瑞股份获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45.82元 属专用设备行业 [2][3] - 汤臣倍健获2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2.73元 属食品加工行业 [3] - 北鼎股份获2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2.84元 属小家电行业 [3] 评级调高情况 - 爱旭股份获东吴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属光伏设备行业 [4] 首次覆盖公司 - 华谊集团获华泰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属化学原料行业 [5] - 三维化学获长江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属专业工程行业 [5] - 隆华新材获中银国际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属化学制品行业 [5] - 若羽臣获国盛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属互联网电商行业 [5] - 心脉医疗获中邮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属医疗器械行业 [5] - 并行科技获江海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属IT服务行业 [5]
旗滨集团、工业富联等目标价涨幅超20%,燕京啤酒获6家券商推荐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9:20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旗滨集团获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8元,较最新收盘价有43.09%上涨空间,属于玻璃玻纤行业 [1][2] - 萤石网络获国泰海通证券增持评级,目标价46.22元,潜在涨幅33.82%,属于计算机设备行业 [1][2] - 工业富联获中金公司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5元,潜在涨幅23.8%,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1][2] - 燕京啤酒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目标价15.5元,潜在涨幅22.92% [2] - 北鼎股份获华泰金融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15.48元,潜在涨幅20.56%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燕京啤酒获得6家券商推荐,收盘价12.61元,属于啤酒行业 [2][3] - 爱旭股份获得3家券商推荐,收盘价14.4元,属于光伏设备行业 [2][3] - 杰瑞股份获得3家券商推荐,收盘价45.82元,属于专用设备行业 [2][3] - 汤臣倍健获得2家券商推荐,收盘价12.73元,属于食品加工行业 [3] - 北鼎股份获得2家券商推荐,收盘价12.84元,属于小家电行业 [3] 评级调高情况 - 爱旭股份获东吴证券将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属于光伏设备行业 [4] 首次覆盖情况 - 华谊集团获华泰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属于化学原料行业 [5] - 三维化学获长江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专业工程行业 [5] - 隆华新材获中银国际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化学制品行业 [5] - 若羽臣获国盛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互联网电商行业 [5] - 心脉医疗获中邮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5] - 并行科技获江海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属于IT服务行业 [5]
美官员: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政府上缴15%收入换出口许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45
芯片出口协议 - 英伟达和AMD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达成特殊协议,将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1] - 英伟达需上缴H20芯片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AMD需上缴MI308芯片相同比例的销售收入 [3] - 美国商务部已开始向上述企业发放面向中国市场的出口许可证 [3] 公司回应 - 英伟达表示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规则,并将在规则范围内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5] - AMD尚未对协议作出任何回应 [5] 协议背景 - 这种向企业索要部分收入换取出口许可证的做法是前所未有的 [7] - 符合特朗普政府模式,即要求企业采取特定举措以换取关税豁免等政策优惠 [7]
共建稀土稳定币?中国稀土集团、蚂蚁集团辟谣|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45
行业动态 - 中国稀土集团和蚂蚁集团双双辟谣共建"稀土人民币稳定币"计划,称信息系不法分子恶意编造 [1] - 中央结算公司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以加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 - 财政部、税务总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草案征求意见 [2] -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主要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和落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2] - 2025年1至7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2] - 杭州市司法局发布《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公告,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纳入政策支持框架 [2] - 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2] - 电影《南京照相馆》2025暑期档票房超22亿元,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 [2]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 [3] - 7月1日至8月10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99亿人次,同比增长3.9% [4] - 全球AI"独角兽"企业达498家,总估值2.7万亿美元,其中100家成立于2023年后 [10] 资本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沪指和深成指创年内新高,碳酸锂股市期市全线大涨 [4] - 58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分红方案,44家拟现金分红合计超720亿元 [4] - 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4] - 近60家上市企业公告将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其中利欧股份最高达30亿元 [4] - 碳酸锂期货合约全部涨停,带动国内碳酸锂现货、锂矿股全线上涨,赣锋锂业H股盘中涨幅超20% [6]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 [6] - 富临精工上涨11.18%,智元机器人概念股上纬新材上涨2.66% [6] - 长安汽车全体董事、高管拟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570万元 [7]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29% [8]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正办理延续申请 [5] - 娃哈哈回应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传闻,称经销商体系变化属正常动态优化 [6] - 广汽埃安计划对华望汽车进行投资,比例将不超过30%股权 [6] - 北大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业务合作终止,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风险 [6] 医药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GLP-1类药物占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11] - 替尔泊肽爆发式增长可能重塑全年排名,ADC、双抗等新疗法持续吸引投资 [11] - 诺和诺德、礼来等聚焦代谢类药物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优势 [11] 房地产市场 - 北京楼市新政后五环外项目人气提升,部分项目出现销售人员不足情况 [11]
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智元机器人落地料箱搬运等工业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25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合作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1] - 合作涉及动力总成、减速器两大核心车间的15个上料点,每日承接500台以上产能的原材料配送任务,单班次完成近万次搬箱动作 [3] - 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早于2024年已开始合作,双方曾签订《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在今年2月成立合资公司 [4][6] 远征A2-W机器人性能与应用 - 远征A2-W专为柔性智造场景打造,可应用于周转箱拆码垛、搬运、上下料等多种场景,具备自主调整抓取姿态、实时避障、抗干扰和纠错能力 [3] - 该机器人复用能力强,换工厂落地仅需一周到一个月适配不同料箱 [4] - 今年7月,远征A2-W已在富临精工生产线完成工业常态化作业直播,单班次1000箱周转箱配送能力匹配当月单一产线全量排产需求 [6]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富临精工股价上涨11.18%,智元机器人概念股上纬新材上涨2.66% [2] - 此次合作验证了具身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标志着制造业对其商业价值的认可,将成为工业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标杆案例 [4] - 富临精工认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走向市场应用阶段,未来机器人应用与服务型公司将快速发展 [5] 技术与产业链布局 - 智元机器人采用全域算法加小模型,而非流行的VLA+RL架构,针对特定场景优化 [4] - 富临精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减速器和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在技术工艺上可转化通用,合作有助于拓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车载电驱动等产业链布局 [6] - 合资公司中,智元提供人形机器人平台及技术支持,富临精工负责关键硬件精密减速器、智能电关节的研发与制造 [6]
德国拟启动千亿欧元基金 能否拯救“欧洲经济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7:15
德国经济现状与挑战 - 德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3.6%,创五年新低 [1] - 第二季度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6月工业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1% [8]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贸易环境恶化,预计第三季度工业经济难以明显回暖 [1][8] 财政扩张政策 - 默茨政府推动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特别基金,并计划设立千亿欧元"德国基金" [1] - 2026年联邦预算草案公共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1] - 政府通过宪法修正案放宽国防支出债务上限,允许州一级政府借债 [4] 投资不足问题 - 德国公共投资占GDP比例长期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私营部门投资也较低 [2] - 研究估计德国目前欠缺投资额在4000亿至6000亿欧元之间(占GDP的10%-15%) [2] - 能源价格仍是隐痛,当前电价为美国三倍(110美元/兆瓦 vs 美国约37美元/兆瓦) [2] 企业投资计划 - 德国政府与商界发起"为德国制造"倡议,承诺到2028年投资6310亿欧元 [6] - 61家企业参与,包括西门子、宝马、奔驰、英伟达等,投资将用于工厂、科研和基建 [6] - 千亿欧元基金中政府出资仅100亿欧元,计划以1:10比例撬动市场资金 [5][6] 外部经济压力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德国GDP可能减少0.5%,美欧贸易协议敲定15%税率 [9] - 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对美贸易顺差巨大,关税冲击显著 [8][9]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使企业投资决策谨慎,现金流紧张限制扩张能力 [7] 行业转型重点 - 千亿欧元基金重点投向能源基础设施、国防工业、关键原材料和中小企业 [2][3] - 能源结构转型后电价从2022年375美元/兆瓦降至2024年110美元/兆瓦 [2] - 投资方向与德国政府强调的战略自主一脉相承 [3]
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有重要信号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6:20
北京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 核心观点 - 北京优化五环外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户籍家庭取消套数限制 非户籍家庭在满足社保/个税缴纳条件下取消套数限制 [1][2] - 政策直接目的是去化五环外新房和二手房库存 稳定市场预期 80%新房和50%二手房位于五环外 [2] - 同步优化公积金政策 包括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 提高二套房贷款额度至100万元(多子女/绿色建筑最高140万元) 降低首付比例至30% 增加缴存年限贷款系数 [3][4] 市场现状分析 价格与库存 - 6月北京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 同比下跌4.1% 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 [2] - 截至6月新房住宅库存981.8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8.2% 去化周期15个月 但二手房挂牌量快速攀升 五环外占比50% [2] - 市场出现业主"竞相降价"的非理性行为 影响整体价格预期 [2] 政策目标群体 需求激活方向 - 瞄准五环外多套住房潜在需求 包括养老/育儿需求(占比80%新房成交) 教育陪读需求 改善型需求 产业迁移带来的职住平衡需求 [2] - 公积金政策调整后 以400万元总价房产为例 首付最高减少60万元 月供最高减少253元 多子女家庭可额外获得40万元额度 [4] 政策战略意义 城市发展与金融工具 - 配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 推动中心区与五环外协同发展 形成网络化都市圈结构 [3] - 公积金政策覆盖北京广泛就业群体 通过降低贷款门槛(如120万元贷款所需缴存年限从11年降至7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4] - 政策体现从"因城施策"转向"因区施策"的精细化调控 重点支持绿色建筑和多子女家庭等定向需求 [4][5]
英伟达、宇树、银河通用问答:未来10年机器人如何改变世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6:20
行业趋势与市场潜力 - 计算机和IT产业过去三四十年主要影响"信息空间",规模约5万亿美元,而全球产业总量超过100万亿美元,更大的价值在于触达物理世界的"原子"领域(如交通、制造、物流、医疗)[1] - 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机器具备"物理智能"能力,计算机力量将进入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市场,机器人是实现这一跃迁的桥梁[1]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全球近一半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在中国,拥有无可匹敌的电子制造能力和大规模制造业基础[2] -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每三年产值乘10,头部企业从1000台增长到10万台,单价几十万元可达1000亿元产值,超过工业机械臂总产值[4] - 未来10年机器人市场可能超越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量,再往后10年可能超越汽车手机市场的万亿规模[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推动机器人发展和物理AI落地需要构建三类计算机:嵌入机器人本体的计算机(如Jetson Thor)、AI工厂计算机(如DGX、HGX系统)、仿真计算机[2] - 合成数据是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的关键,真实世界数据仅占训练数据的1%,其余99%为合成数据[3] - 人形机器人设计本质由若干关节电机串联而成,未来通用AI成熟后硬件要求会越来越低,制造人形机器人可能像组装电脑一样简单[3] - 仿真平台(如Isaac Sim)可优化机器人运动与操控能力,Isaac Lab系统实现快速策略迭代[2] - 灵巧手研发是重点,已开发约20自由度的灵巧手,目标让机器人执行日常任务而非展示性动作,未来1-2年实现自然交互[3] 企业合作与产品进展 - 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与英伟达合作,银河通用G1 Premium人形机器人首批搭载NVIDIA Jetson Thor,在工业码垛、拆垛等场景表现优异[2] - 宇树科技新型人形机器人R1部署英伟达全栈机器人技术,通过仿真平台优化能力[2] - 宇树科技去年推出9.9万元人形机器人,今年新版本售价约3.9万元,支持外观定制,预计年底前完成量产[3] - 宇树科技发布A2机器狗,自重37千克,持续负载30千克,空载续航20公里[3] - 银河通用与英伟达合作下一代人形机器人项目,从轮式形态转向纯双足设计,基于OpenWBT_Isaac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遥控控制[3] 商业化路径与展望 - 机器人规模化部署需要顶层算力与仿真能力构建技术底座、成本可控且可量产的硬件工程、合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训练体系[4] - AI与机器人技术将像电力与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高度[4] - 通用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数万亿元人民币市场的革命性产品,核心要素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具身智能模型[3]
北京楼市政策优化有重要信号意义丨李宇嘉专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6:17
北京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 核心观点 - 北京优化五环外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户籍家庭购买五环外住房不限套数 非户籍家庭在满足2年社保或个税条件下也不限购[1] - 政策直接目的是去化五环外新房和二手房库存 稳定市场预期 80%新房和50%二手房成交集中在五环外区域[2] - 同步优化公积金政策 包括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 提高二套房贷款额度至100万元 多子女家庭/绿色建筑最高可贷140万元 降低首付比例至30%[3] - 公积金缴存年限贷款系数从10万元/年提升至15万元/年 贷款120万元所需缴存时间从11年缩短至7年[3] -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 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3] 政策背景与市场现状 - 6月北京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 同比下跌4.1% 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2] - 截至6月新房住宅库存981.8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8.2% 去化周期15个月 超80%分布在五环外[2] - 二手房挂牌量快速攀升 约50%房源位于五环外 出现业主"竞相降价"的非理性行为[2] 政策目标群体与需求激活 - 针对五环外多套住房潜在需求 包括养老/照看小孩 子女教育陪读 改善型需求 职住平衡需求[2] - 以400万元总价房产为例 公积金政策调整后首套房首付最高减少60万元 月供最高减少253元[4] - 多子女家庭或绿色建筑购房者 公积金贷款额度最多上浮40万元 首套最高可贷160万元[3][4] 政策战略意义 -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中心区与五环外协同发展 疏解住房需求至外围区域[3] - 从因城施策转向因区施策 政策更加精细化 支持绿色建筑和多子女家庭等特定群体[4][5] - 盘活公积金沉淀资金 发挥普惠金融作用 覆盖比例提升 due to房价回调[4][5]
全球“药王”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3:57
全球药品销售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50榜单显示,GLP-1类药物主导市场,前三名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2] - 44款药物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10款超过50亿美元 [2] - 化学药和单克隆抗体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七成 [3] - 新型疗法崭露头角,包括3款双抗、3款预防性疫苗、1款ADC及2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3] - 新兴势力如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型生物药占比突破15% [3] GLP-1类药物竞争 - 诺和诺德GLP-1家族的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登顶 [5] - 2024年药王Keytruda以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增速放缓至6.6% [5] - 礼来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21.3%,增速居全球之首 [5] - 替尔泊肽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达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 [5] - 司美格鲁肽多维布局,包括注射剂(市占率61%)、口服片(29%)和自动注射笔(10%) [6] - 替尔泊肽策略在于双靶点优势,GIP/GLP-1双重激动剂带来更优减重效果 [6] 细分赛道竞争 - CDK4/6抑制剂赛道中,礼来阿贝西利以26.48亿美元领跑 [10] - 诺华瑞波西利增速达58.7%,收入21.33亿美元 [10] - 辉瑞哌柏西利跌至20.26亿美元,首次垫底 [10] - BTK抑制剂赛道中,伊布替尼销售额跌破30亿美元,同比下滑9% [11]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位列第46位,成为首个闯入TOP50的国产创新药 [11] - 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7%,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26.44亿美元,同比大增103.40% [12][13] 行业趋势 - GLP-1类药物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近三成份额 [3] - 创新药驱动行业增长,ADC、双抗等新疗法将持续吸引投资 [3] - 全球制药巨头竞争加剧,诺和诺德、礼来等聚焦代谢类药物的企业有望扩大优势 [3] - 国产创新药在差异化布局,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国内企业已处于世界前沿 [7][8] - 双抗、ADC、融合蛋白等新分子加速商业化,TOP50中已占近20%席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