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16国机器人决战“冰丝带” 硅基生命正在觉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26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展示了包括长跑、足球、体操、搏击、跳远等多项赛事,其中足球5V5比赛已实现全程由AI算法自主控制[1] - 机器人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已具备跑跳、分拣处方药、酒店清洁服务等实用功能,被视为未来保姆、护士、工人的雏形[1] - 赛事汇集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集中展示了机械结构、人工智能、传感等领域的最新成果[2] 行业认知与商业化前景 - 该运动会成为公众理解机器人的"认知加速器",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医院和家庭[2] - 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从过去"中看不中用"的状态进化到能跑能跳能干活,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1] - 赛事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暗示机器人作为人类搭档的时代可能很快到来[2]
运营商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24
运营商"免费送手机"业务模式分析 - 业务本质为分期贷款合同 用户每月缴纳的话费实为还款 手机成本通过话费分期扣除 合约期内无法取消 违约将影响个人征信 [2] - 运营商通过"0元购""免费送"等话术包装分期业务 一线营业员因业绩压力(底薪500-2000元)回避贷款属性描述 第三方代理营业厅提成驱动业务推广 [3][7]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架构 - 中国电信通过全资子公司天翼支付控股甜橙融资租赁 推出"橙分期"信用购机 用户话费部分转入翼支付账户用于向贷款公司还款 [4]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分期公司合作 资金链路涉及多机构 结构复杂 [4] - 合作机构多为类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 2023年央企"退金令"要求收缩类金融业务 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 [9] 业务执行与监管问题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 实际存在代签、偷拍等违规操作 老年人及金融知识薄弱群体易受误导 [5] - 监管存在真空 金融机构受金融监管部门约束但运营商不受限 营业厅成为监管灰色地带 [8] - 持牌金融机构(如招联消费金融)未充分履行《金融消保法》要求的消费者意愿确认流程 2024年该机构营收登顶消费金融行业 [9] 行业运作逻辑 - 分期模式旨在防止用户套现(如转卖合约机) 确保3年以上用户留存 复杂规则导致沟通成本高 促使营业厅简化说明 [7] - 专家建议重点规范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 对类金融机构加强分类治理 持牌机构需强化场景合规审查 [9]
商业航天IPO换档提速:独角兽中科宇航完成辅导备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20
公司概况 -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注册地为广州南沙,2024年12月25日更名为现名称 [2] - 公司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培育孵化,主要从事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发射、亚轨道科学试验及太空旅游等业务 [2] - 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7.48亿元,总资产18.67亿元,总负债9.71亿元,净资产8.96亿元 [1][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总资产16.31亿元,总负债5.84亿元,净资产10.48亿元,2月净利润亏损6428.88万元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北京鹏毅君联空间技术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7.7476%,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杨毅强 [2] - 第二大股东北京中科力森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6.7702%,由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全资控股 [2] - 第三大股东北京国科宇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2.8066%,实际控制人为副董事长郑军 [3] - 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约67.3244%,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无绝对控股方 [3] -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正寻求出售部分股权,挂牌转让0.7928%股份,转让底价8800.08万元 [3]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越秀产业基金、国科资本和中信建投资本等 [8] - 胡润研究院对公司估值为110亿元,位列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单 [8] - 2024年以来获得注资,净资产规模上升,总负债规模下降 [4] 行业动态 - 科创板6月重新开放第五套上市标准,将商业航天纳入"可尚未盈利"绿色通道 [6] - 近一个月已有三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IPO: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 [1][6] - 头部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如火箭可回收、卫星批量化制造等)可绕过传统盈利门槛 [7] - 今年以来15家商业航天企业完成融资,投资方包括川发引导基金、浦东资本等 [7] 银行支持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提供不超过20亿元授信总量,支持研发攻坚、制造升级等需求 [9] - 民生银行服务5家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信贷及综合服务方案,调整授信思路为"看人才、看赛道、看技术" [9] - 招商银行子公司招银国际2021年投资蓝箭航天,双方保持良好合作 [10] 技术进展 - 中科宇航已成功发射一款固体运载火箭,液体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成功试车,预计9月首飞 [6] - 蓝箭航天完成回收飞行试验,屹信航天为卫星通信领域佼佼者 [6]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已执行17次发射任务 [7]
如何有效提振消费,刘世锦最新发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17
核心观点 - 现阶段消费不足是一种结构性偏差 需要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去抓消费 减少结构性偏差 形成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 [1][3][8] 消费不足现状分析 - 需求不足主要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不足 消费率处于偏低水平 是一种结构性偏差 [3] - 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不足 重点是教育 医疗 保障性住房 社保 养老等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发展型消费不足 [3] - 消费不足最大的缺口在于农村居民 重点是近三亿农民工 近两亿进城农民工 [3] - 消费不足实质上还是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 终端需求概念 - 提出终端需求概念 即消费加非生产性投资 后者主要是与民生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4] - 过去房地产和基建高速增长 存在超前和透支问题 [4] - 当前经济面临价格低迷 名义增长低于实际增长等挑战 根源都指向终端需求不足 [4] 政策建议方向 - 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去抓消费 [1][8] - 将减少消费比重的结构性偏差作为稳增长的一项硬任务 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把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到合理水平 [8] - 对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8] 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为重点 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不足 [10] - 允许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等渠道筹措资金 收购滞销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 或开工建设新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10]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通过国有权益资本划拨社保基金 财政补贴和完善缴费制度等方式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11] - 通过5年时间逐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养老金收入提升到1000元/月 [12]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带动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重点加快都市圈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建设 [13] - 通过提高城镇化比例达到75%以上和质量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拉动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增长 [13] 增长高度与宽度关系 - 创新领域如DeepSeek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提升经济增长高度 即社会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6] - 增长宽度指全部社会成员中不同部分形成对已有生产能力有效需求的程度 由教育 社保 人力资本建设等推动 [6] - 如果增长宽度问题解决不好 增长高度提升也将会受到约束 [6]
南方财经副总编辑邓红辉:资管行业亟需破解三大痛点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6:05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过去一年全球大类资产呈现"避险资产占优、风险资产分化"格局,黄金以双位数涨幅领跑全球,反映美元牛市尾声及"去美元化"交易强化[1][3] - 2025年上半年A股表现亮眼,红利与科技成长形成"哑铃型"结构,港股涨幅达25%,美股则因高估值与AI盈利预期下修出现大幅震荡[3] - 债券市场中,中美利率处于高位震荡区间,国内债市存在"资产荒",静待四季度政策与流动性共振窗口期[3] 当前资产配置挑战 - 定价锚漂移现象突出,关税、地缘等事件型风险导致传统宏观模型对资产相关性、波动率的估计误差显著放大[4] - 全球范围内"资产荒"与负债端高收益需求并存,境内长久期安全资产稀缺,负债端收益刚性诉求与资产端回报率下行矛盾尖锐[4] 客户需求变化趋势 - 需求从"单一赛道"转向"全天候解决方案",从"相对收益"转向"绝对收益+回撤控制",从"本土配置"转向"全球多市场、多策略"[1][4] - 行业需解决策略同质化与人才瓶颈问题,传统股债商轮动框架雷同导致回撤同步放大,既懂宏观又懂量化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4] 产品与流动性问题 - PE、不动产等另类资产面临估值回调与退出周期延长风险,开放式基金存在"负债短期化、资产长期化"结构性倒挂[5] - 需创新"期限分级、流动性分层"产品载体以缓解错配[5] 全球化配置障碍 - 新兴市场美元债、东南亚权益等机会窗口打开,但境内机构缺乏本地化投研、合规体系导致执行困难[5] - 解决方案包括通过QDLP、QDII等多通道布局全球资产,以及与海外头部资管机构合作实现"在地投研、全球配置"[5]
南方财经编委王芳艳:我们对大资管、大财富的未来充满期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6:05
被动投资发展趋势 - 被动投资加速崛起 指数化投资成为大体量资金配置的重要选择 截至6月30日国内ETF总规模达4.3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15% [2] -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财富管理市场转型是推动被动投资"大时代"的核心因素 [2] - A股市场表现突出 本周一度突破3700点创4年新高 港股市场持续活跃 得益于人工智能 新消费 创新药等亮点板块及政策支持 [2] 财富管理行业机遇与挑战 - 居民资产配置格局变化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新机遇 但低利率环境与全球经济形势多变带来挑战 [1][3] - 行业从规模至上转向价值创造 关注投资者账户收益而非销量与产品业绩 公募基金降费潮推动服务理念转变 [3] - 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收益 居民财富增长推动行业规模扩张 [4] 行业创新与转型 -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发展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将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并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4] - AI应用加速推进资管机构数智化转型 助力财富管理服务提质扩面 [4]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改革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等政策措施筑牢市场稳定根基 [2]
长三角半年瞰③:江苏社零规模全国第一,上海整体回暖、餐饮收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5:30
长三角经济半年报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社零总额表现分化 江苏以2.39万亿元社零总额成为全国唯一破2万亿地区 增速达5% [2][3] - 浙江社零总额18979亿元 同比增长5.3% 安徽社零总额12051亿元 同比增长5.5% [2]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 同比增长1.7% 二季度扭转一季度负增长局面 [2][7] 消费结构分析 - 商品零售方面 上海商品零售额7268.99亿元 增速2.4% 江苏商品零售额21487.4亿元 增速4.9% [3] - 餐饮收入方面 上海餐饮收入991.42亿元 同比下降2.6% 江苏/浙江/安徽餐饮收入增速均超5% [3][8] - 上海高端消费占比偏高 受市场下行冲击更显著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增长37.6%带动消费回暖 [7]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中央安排2024年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2025年将增至3000亿元 [4] - 上海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社会消费超540亿元 浙江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4.5% 通讯器材类增长70.6% [4] - 安徽以旧换新累计补贴80亿元 带动相关商品限上零售额增长11.2% 家电/计算机类增长超20% [4] - 江苏以旧换新商品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 同比增长9.4% 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5] 消费金融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预计降低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5][6] - 专家预计贷款贴息政策将补充以旧换新效果 中心大城市受益更明显 [6] 特色消费拉动 - "苏超"赛事前六轮带动江苏旅游/出行/餐饮等场景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9] - 苏超拉动江苏体育业销售增长4200万元 提升全省体育业销售增幅5个百分点 [9] - 江苏快餐服务营业额增长6.2% 饮料及冷饮服务增长21.2% 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9] - 江苏铁路旅客运输收入增长90.7% 航空旅客运输增长46.5% 文化艺术行业收入增长超80% [10] 区域消费差异 - 上海高端餐饮优势收窄 消费场景向长三角其他区域迁移 江浙餐饮市场受益明显 [8] - 长三角其他地区交通改善/消费预算增长等因素推动餐饮市场发展 安徽/浙江/江苏餐饮收入增速均超5% [8] - 上海计划下半年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 含3.5亿元餐饮消费券 [8]
刘世锦:要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形成稳增长促转型的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4:24
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 现阶段我国消费不足是一种结构性偏差 不论从国际比较、发展阶段还是消费结构来看 消费率均处于偏低水平 [2] - 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的不足 重点是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发展型消费不足 [2] - 消费不足最大的缺口在于农村居民 重点是近三亿农民工、近两亿进城农民工 [2] 终端需求概念 - 提出"终端需求"概念 即消费+非生产性投资 后者主要是与民生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2] -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 房地产和基建高速增长 从国际比较看 实际上存在着超前和透支的问题 [2]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 包括价格低迷、名义增长低于实际增长、债务负担重、城市白领阶层消费降级、产能过剩等 根源都指向终端需求不足 [2] 政策建议 - 要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和资金投入去抓消费 减少消费不足的结构性偏差 [1][5] - 下一步应将减少消费比重的结构性偏差 如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 把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合理水平作为稳增长的一项"硬任务" [5] - 对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5] 结构性改革措施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为重点 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不足 [7]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口养老金不足的缺口 制约着中国一半左右人口的消费增长 [7]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带动中国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9] 具体改革方案 - 通过5年时间逐步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养老金收入提升到1000元/月 [8] - 以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领取人数18039万人为基数 叠加每年新增人数计算 5年内 如这部分群体养老金收入增加到1000元/月 城镇职工养老金与城乡居民养老金差距倍数从15:1缩至3.5:1左右 [8] - 加快都市圈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建设 带动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通过提高城镇化的比例(达到75%以上)和质量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相应拉动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增长 [9]
2025资产管理年会主题一:与波动共舞,解锁多元资产配置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3:54
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分化 金融市场在通胀 利率政策调整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持续波动 [1] - "稳中求进"成为资产管理机构和客户追求的共同目标 [1] - 控制风险的同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捕捉增长机会成为投资者与财富管理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 [1] 中国资本市场与资管行业 - 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开放为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 [1] - 权益类资产 债券 另类投资如REITs 私募股权 大宗商品及跨境资产的配置需求日益增长 [1] 财富管理机构转型 - 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机构正加速转型 [1] - 通过数字化工具 定制化服务等途径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1]
2025资产管理年会主题二:被动投资大发展下的资管新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3:33
指数投资与ETF发展 - 指数投资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 ETF产品是当前市场追逐的热点,也是资产配置理念成熟下的重要配置工具 [1] - ETF大发展背后反映财富管理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内在变革,预示新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