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资产

搜索文档
半导体板块强势反弹,英伟达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8-21 13:17
在 2025 年的资本市场格局中,理性投资者逐渐摒弃单一资产押注策略,转而构建包含权益类、固收类和实物资产的组合配置。以 (08566.HK/6QKI2)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龙头股、(08566.HK/S886S)这类高评级公司债以及现货黄金的三维组合,正在成为主流配置方案。 港股市场持续显现结构性机会,如(08566.HK/BO3E1)在 AI 医疗领域的突破使其年内涨幅达 45%,而(08566.HK/S03OZ)受益于新能源基建 政策,股息率稳定在 5.2% 以上。但个股波动风险不容忽视,建议通过(08566.HK/0FHWC)等 ETF 产品实现行业分散。债券市场方面,以 (08566.HK/UVZRW)为代表的绿色债券收益率突破 6.5%,(08566.HK/VBOCK)这类可转债则提供攻守兼备特性。但需警惕 (08566.HK/A9AA7)等地产债的信用风险边际变化。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展现独特配置价值。实物黄金与(08566.HK/HJTJ7)黄金 ETF 的组合,既满足流动性需求又规避 交易损耗。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波动性加大背景下,(08566.HK/29N6B)这类黄金 ...
2025资产管理年会主题一:与波动共舞,解锁多元资产配置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3:54
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分化 金融市场在通胀 利率政策调整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持续波动 [1] - "稳中求进"成为资产管理机构和客户追求的共同目标 [1] - 控制风险的同时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捕捉增长机会成为投资者与财富管理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 [1] 中国资本市场与资管行业 - 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开放为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 [1] - 权益类资产 债券 另类投资如REITs 私募股权 大宗商品及跨境资产的配置需求日益增长 [1] 财富管理机构转型 - 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机构正加速转型 [1] - 通过数字化工具 定制化服务等途径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1]
银行理财2025年上半年前瞻!14家规模增超5000亿元,现金管理产品大缩水,权益配置有了新途径
券商中国· 2025-07-12 07:16
银行理财规模变化 - 6月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超9000亿元,主要受银行上半年考核和理财回表等因素影响 [1] - 前14家理财公司6月末合计规模22.96万亿元,较5月下降约9500亿元,上半年增量回落至5300亿元 [2] - 全市场理财存量规模6月末降至31万亿元,较上月回落0.3万亿元 [2] 现金类产品表现 - 6月现金类产品规模环比下降超5500亿元,较年初下降约8000亿元 [3] - 现金管理类产品自2023年11月高点8.7万亿元降至6.9万亿元,缩水约1.8万亿元 [8] - 6月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仅为1.43%,低于纯债类产品1.18个百分点 [7] 固收类产品表现 - 开放式固收理财6月平均兑付收益率2.73%,环比上涨7BP,超出基准4BP [10] - 封闭式固收类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2.78%,环比下跌3BP,落后基准16BP [10] - 开放式产品通过灵活配置中短端利率债及信用债实现收益,封闭式产品受持有到期策略限制 [10] 权益类资产配置 - 理财公司明显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布局被动指数ETF资产 [4] - 上半年24家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1473次,涉及1249只个股 [13] - 被调研个股中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占比达51%,重点关注科技、医药生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 [13] 理财公司参与IPO投资 - 光大理财6月参与A股IPO网下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 [4] - 中邮理财参与宁德时代港股IPO基石投资5000万美元,三花智控2000万美元 [14] - 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2000万美元,并参与新消费领域IFBH的IPO [14][15] 理财公司规模变化 - 6月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单月降幅均超千亿元,建信理财接近千亿元 [5] - 上半年光大理财规模增幅超2000亿元,中邮理财、信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增幅均超1500亿元 [5] - 华夏理财6月突破1万亿元关口,万亿级理财公司增至14家 [6] 后市展望 - 7月理财市场规模或将迎来快速回流,预计回升幅度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 [6] - 7月理财规模季节性扩张特征明显,历史增幅普遍在1.4万亿至2.2万亿元之间 [6]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9日
新华财经· 2025-07-09 11:17
银行业经营贷利率下降 -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经营贷产品最低年利率降至3%,叠加优惠券后部分产品利率进入"2"字头区间,但实际利率因客户资质差异而不同 [1] - 信贷投放困难导致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压力和盈利压力,需通过精细化管理、结构优化和综合服务寻求突破 [1] 港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港交所已收到约200份上市申请,一级市场活跃度与上半年二级市场表现形成呼应,但近期主要股指呈现区间震荡走势 [2] - 香港监管改革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预计IPO融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议关注科技、消费及低波红利资产三大主线 [2] 券商行业业绩展望 - 上半年新开户人数同比大增、股债市场向好及港股高景气推动上市券商中报业绩有望延续一季度高增态势 [3] - 机构建议关注券商板块中报业绩预告和稳定币等主题催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3] 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 - 险资下半年计划增配权益类资产,聚焦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和新质生产力/新消费等高成长标的 [4] - 上半年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入市,政策优化和低利率环境是主要驱动因素 [4] 北向资金持仓变动 -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总市值增加508.85亿元至2.29万亿元,持股量增加37亿股至1235.11亿股 [5] - 电力设备(2814.63亿元)、银行(2541.68亿元)、电子(2330.23亿元)为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三行业 [5] - 超半数行业持股数量环比增长,体现对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趋势的把握 [8] 黄金市场走势 - 上半年金价最大涨幅超30%,受美国关税政策、地缘风险及新兴市场央行购金支撑 [6] - 下半年金价波动率或攀升,长期支撑因素未变但短期受美国经济数据影响显著 [6] 债券市场开放进展 - 债券通八年内吸引全球前100大资管机构中80余家进入中国债市,南向通和互换通相继落地完善互联互通机制 [9] - 央行拟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并优化离岸回购和互换通机制 [12] 锂电行业转型 - 锂电行业从产能扩张转向价值竞争,需通过市场调节淘汰落后产能,长期依赖技术创新突破困局 [10] 政策支持消费与养老产业 - 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密集落地,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11] A股并购重组活跃 - 年内27家A股公司披露收购拟IPO企业计划,同比增350%,政策红利、创投退出需求及估值优势是主因 [13]
地缘冲突加剧,如何构建“防弹资产团”?
天天基金网· 2025-06-19 19:30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在全球市场动荡背景下具有避险或逆势增长潜力的资产类别,包括黄金、原油、军工、权益类(高股息方向)等 [3][5][10][14][17] - 强调配置思维和分散布局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小额轻仓、逢低分批方式参与黄金等资产投资 [9] - 提出组合策略:黄金与红利资产提供稳定性,原油与军工捕捉事件驱动机会 [20] 资产类别分析 黄金 - 作为非生息资产与股债相关性弱,在"黑天鹅"事件中展现抗风险能力 [6] - 投资逻辑转变:从依赖美元危机转向全球央行避险需求推动,2025年数据显示金价与美债收益率传统关系弱化 [9] - 配置建议:采用小额轻仓、逢低分批布局基金方式,提升容错率 [9] 原油 - 价格受供需关系、地缘博弈、金融市场三大因素影响,地缘冲突对短期油价提振显著 [11][12][13] - 中东地区局势是关键变量,若冲突缓和且供应未实质性短缺,油价可能回落 [13] 军工 - 兼具事件驱动弹性与长期成长确定性,投资逻辑升级为"产业革命" [14][15] - 三大核心价值:国防安全必选消费属性、军事技术外溢民用、全球格局重塑推动军贸需求 [15] - 需关注订单兑现节奏与估值合理性,波动性较高 [16] 权益类(高股息方向) - 红利板块在震荡市中表现稳健,现金流稳定且估值偏低,港股红利股更具吸引力 [17][18] - 可作为中长期底仓选择,历史分红可持续性提供支撑 [19][20] 数据引用 - 黄金分析基于2002年10月30日至2025年6月16日的历史数据 [9] - 港股红利股数据截至2025年6月5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