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搜索文档
我国应急救援水平大幅提升 无人机、卫星等成应急装备标配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20:55
应急科技与信息化建设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平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卫星通信等成为应急装备标配,救援效率大幅提升[1] - 应急管理系统推动构建"天上看、地面查、模型算"的灾害评估技术体系,通过遥感技术、地面抽样调查、模拟仿真、机器学习等多方法手段提升灾害评估科学性[1] - 针对地震、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开展风险评估、灾情快速评估等工作,为灾害风险防范、应急响应等提供决策支持[1] 应急救援装备升级 - 我国已建立高效救援机制,配备国产自主研发高科技装备,实现灾情精准定位和风险科学预判,应急救援响应能力和速度大幅提升[2] - 消防领域通过热成像火情识别、AI监测、无人化辅助等手段构建一体化预警网络,有效提升火灾防控效率[2] - 消防员利用无人机和无人化手段提高灭火侦查效率,增强临场指挥主动性和战术运用准确性[2]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加大高科技装备研发力度,建设现代化应急装备体系,通过"空—地"协同监测构建全域感知体系[2] - 消防救援站将从科技赋能和新质战斗力方面发力,研发"小快轻智"新型装备,提升全灾种救援能力[3] - 未来重点发展消防智慧平台,为灭火、防火、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降低火灾风险和灾害损失[3]
教育部: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20:43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 教育部目标让更多孩子接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 [2] - 基础教育领域将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以解决高中学位不足问题 [2] - 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2] -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2] - 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向农村等学校倾斜 [2] 高等教育扩招与优化 - 2019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连续7年超过1000万人,2025年预计达1335万人 [3] - "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增加相对较少,优质本科录取率持续走低 [3] - 2024年优质本科扩招1.6万人,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3]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扩招150人,中国农业大学扩招500人 [3] - "双一流"高校新增招生计划聚焦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新兴前沿技术等领域 [3] 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措施 -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改善办学条件 [4] -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4] - 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4] - 引导高校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 [4]
我国电力营商环境提升 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3000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20:27
电力营商环境改革 - "获得电力"是评价用电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 从企业和群众视角衡量用电的贵、快、好程度 [1] -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 在全国推进"获得电力"改革工作 [1] - 已实现"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三省"(省时、省力、省钱)服务全覆盖 累计节省用户办电投资超3000亿元 [1] - 居民和160千瓦以下低压小微企业可免费快速接电 近五年年均节省用户投资约600亿元 [1] 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 - 建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办电体系 形成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模式 [2] - "网上国网""南网在线"等APP注册用户突破4亿 线上办理比例达97%以上 [2] - 国家电网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 采用"保姆式代办"和"敏捷式帮办"模式 [2] - 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外贸企业提供标准化模块化服务 大幅缩短电力新装/增容工期 [2] 外贸企业用电保障 - 外贸企业用电负荷随订单波动 对电能质量要求更高 [2] - 国家电网组建"电能质量客户工程师"团队 发布《企业电能质量服务指引》 [2] - 通过"外防闪动、内治谐波"策略 建立政企电联合共治机制 [2]
深圳发布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20:24
中经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据了解,4年多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从无到有、积厚成势,首批授权事项清单落地成效持续深化,政 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持续凸显、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分3批次向全国复制推 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针对《意见》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的改革任务,覃伟中表示,深圳将持续推出一批示范 应用场景,深化"千行百业+AI"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拓展低空物流、低空观光、应急救援、农林 植保等低空经济场景。目前,深圳已经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过2600家,先后发布近200个"城市 +AI"应用场景清单。 据了解,深圳将围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汇聚最 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 近日,《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 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 省长张虎,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介绍了《意见》的有关情况。 李春临表示,《意见》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 ...
安永:A股IPO市场稳中有进 北交所吸引力增强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19:54
科创板改革措施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包含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 优化发行承销制度 再融资 并购重组 指数产品及市场生态等八个方面 提出30余项支持和优化举措 [1] - 科创八条发布一年来 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完善 科创板服务硬科技企业的能力显著提升 [1] - 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强调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 更注重精准性 [1] A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0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 筹资金额超过371亿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1] - 工业 科技和材料领域的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居前三位 [1] - 北交所IPO平均筹资规模大幅上升 上半年A股筹资额十大IPO中北交所位列第四位 [2] 科技企业上市趋势 - 资本市场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 A股"科技"属性愈发显著 [2] - 证监会多次强调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科创型企业的制度性红利加速释放 上市融资环境有望持续优化 [2] - 北交所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增强 正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加速转型 [2] 北交所发展定位 - 北交所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的主力 定位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北交所IPO有望向人工智能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通过制度创新 市场扩容和国际化提升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灌溉 [2] 未来A股IPO展望 - 未来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发行节奏 下半年将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2] - 科技属性强 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将率先开启上市程序 [2]
晶科能源钱晶:下半年是光伏出清的关键节点,需加快优化产能升级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19:46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面临供给过剩和内卷加剧的市场环境,企业正加快技术升级迭代以跳出同质化竞争"红海" [2] - 行业未来将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650W以上高效大功率组件将成为竞争关键,预计可获得10%溢价 [4] - 下半年是行业产能出清的关键节点,技术迭代和政策纾困(特别是供应端产能控制)至关重要 [4] 公司技术进展 - 晶科能源发布新一代TOPCon组件Tiger Neo 3.0,量产功率达670W,具备高双面率、低衰减和卓越弱光响应优势 [2] - 公司N型技术产能占比超99%,计划2024年底实现40-50GW高效产能替代,650-670W组件占比20%或640W以上占比40% [4] - 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5%,结合隐形栅线等技术后理论效率可提升至32.5%,未来3年有望达28%以上 [6] 产能与出货目标 - 公司2024年组件出货目标85-100GW,2025年Q1订单可见度达60-70%(中东和印太地区超80%) [5] - 降低2024年产能投资规模,资本支出更谨慎,重点转向高效产品升级改造 [4] 全球化布局 - 海外组件出货占比57.8%,海外销售额贡献68.6%,越南拥有10GW一体化产能,美国拥有2GW组件产能 [6] - 沙特10GW电池及组件产能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实施全球化2.0战略,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技术、经验等软实力 [6] - 已在10余国设立销售子公司,强调本地化合作,构建生态链体系 [5][6] 技术前瞻 - 钙钛矿叠层电池是行业关注方向,但晶硅与钙钛矿叠层预计3年后才具备商业可行性 [6] - TOPCon技术将为钙钛矿叠层等下一代技术奠定基础,未来主导光伏技术演进 [6]
“60天账期”成新标配?工信部表态支持车企落实账期新规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10:40
行业动态 - 超过17家车企包括中国一汽、北汽集团、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等承诺缩短供应商账期至不超过60天,北汽集团还宣布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不合理结算方式[1] - 国内汽车行业自主品牌普遍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或电子应收账款凭证支付货款,账期普遍由90天延长到180天以上[1] - 部分整车企业向供应商付款周期超过200天,且这种长账期现象在产业链各级供应商之间形成"击鼓传花"效应[2] 政策影响 - 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不得利用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4] - 工信部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7] - 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发文指出部分车企要求钢厂汽车板降价超过10%,并通过长账期转嫁融资压力和成本[7] 行业问题 - 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为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率4.3%低于整体工业企业5.4%的水平,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至3.9%[6] - 2025年第二季度自主品牌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引发新一轮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许多骨干企业亏损[6] - 零部件供应商因价格战和长账期面临现金流紧张,部分企业破产,中标供应商也存在"赔钱赚吆喝"现象[3] 企业行为 - 整车企业在招标中优先选择低价供应商,加重零部件企业压力,导致行业利润下滑[3] -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董事长呼吁龙头车企调高技术质量评分权重,摒弃唯价格论,建议发票开具后一个月内电汇回款[3] - 价格战导致整车厂利润下滑,通过向供应商压价或延长账期缓解压力,威胁产业链稳定性[8] 专家观点 - 资深汽车营销人马振山指出企业应保持"共赢"发展逻辑和向善基因,才能实现健康发展[4][5]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认为行业内卷带来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建议加大执法力度遏制恶性竞争[6] - 行业人士认为《条例》实施有望推动汽车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轨道[8]
首批虚拟现实电影通过备案 新物种如何拓荒新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9:13
虚拟现实电影行业动态 - 国家电影局2025年4月备案8部虚拟现实电影项目,包括《龟兹乐舞》《石峁鹰熊》等,为首批政策支持后立项案例 [1] - 虚拟现实电影定义为采用VR/AR/MR技术制作、需头戴设备观看的新形态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制作流程、内容交互性上存在本质差异 [2] - 国家电影局2023年3月发布专项政策,要求虚拟现实电影需完成剧本备案和审查程序,并鼓励影院及其他场所申请放映资质 [4] 技术应用与市场探索 - 虚拟现实电影依赖3D全景画面、实时渲染、空间音频等技术,强调观众参与而非单向叙事,与传统影视内容逻辑不同 [2] - 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曾展映26部国内外沉浸式作品,采用VR眼镜/XR头显设备,侧重互动体验而非传统镜头语言 [2] - 苹果Vision Pro推出后带动海外企业制作专属沉浸式影片,Meta与卡梅隆合作开发Quest平台3D影视IP [3] 商业化挑战 - 当前虚拟现实电影面临设备成本高(影院需配置高端VR终端)、内容供给稀缺(国内外影视公司参与度低)等商业化障碍 [6][8] - 爱奇艺虽布局VR内容平台(奇遇VR设备及App),但内容库仍以传统影视改编为主,体验便捷性不及主流视频平台 [7] - 行业人士指出VR设备普及率低导致受众有限,而制作成本高企使投资回报风险显著高于传统电影 [8]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国家电影局明确将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管理扶持范围,认为其临场感与沉浸感代表电影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4][5] - 政策支持可能吸引影视、VR及跨行业资源涌入,推动形成新内容品类与商业模式,但需解决设备标准化等问题 [8][9] - 文旅场景已先行应用沉浸式项目(如北京天安门、乐山大佛等景区),为虚拟现实电影提供前期市场验证 [3]
进入“在中国 为全球”阶段 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解码汽车产业全球合作新路径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9:0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劲创新实力,正从"世界工厂"向"创新策源地"跃升 [1] - 跨国车企在华战略从"在中国为中国"转向"在中国为全球",涉及产业链共建、决策本土化及全球辐射 [1] -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加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国际贸易复杂性增加了供应链格局的不确定性 [1] 全球合作与产业转型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合作,可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摆脱零和博弈、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转折点 [1] - 跨国车企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战略支点,积极寻求在华新路径与合作机遇 [1] - 强化中国与全球汽车产业链接,探索"双向奔赴、深度融合"模式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1] 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 - 论坛主题为"汽车产业全球合作新路径",涵盖主论坛、专题论坛及闭门圆桌会 [2] - 主论坛上午场探讨中国车企国际化机遇,包括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市场的本土化实践及合规挑战 [2] - 下午场聚焦跨国车企在华新路径,分为"本土化"和"为全球"两大主题,涉及研发体系、合作模式重塑及全球出口中心建设 [3] 专题论坛与圆桌会议 - 专题论坛聚焦金融支持出海,讨论出口信贷、绿色金融产品及海外消费金融服务创新 [4] - 闭门圆桌会以"双向奔赴"为主题,探讨全球产业转型挑战、创新实践及稳固合作关系的构建策略 [4] - 论坛将发布"全球汽车伙伴行动倡议"并启动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产业协同与绿色转型 [3]
黄金震荡 铂金狂涨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9:01
铂金市场现状 - 现货铂金价格在2025年6月13日一度站上1300美元/盎司,创下近十年新高 [1] - 2025年全球铂金市场预计连续第三年出现供应短缺,全年供应赤字达30吨 [1] - 中国铂金投资市场需求强劲,铂金首饰市场强势复苏,成为价格上行的重要推力 [1] 价格驱动因素 - 首饰与投资等场外需求显著上升,铂金价格低于黄金,性价比优势明显,带动需求持续攀升 [2]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铂金条和铂金币需求同比翻倍增长,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铂金零售投资市场 [2] -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欧洲制造业PMI回升改善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对工业金属构成支撑 [2] - 黄金连续上涨后,金铂比、金银比拉大,铂金作为替代性品种迎来价值回补窗口 [2] 资金流向与市场热度 - 自5月中旬以来,全球铂金ETF持仓量增长超过3%,资金大量流入铂金相关资产 [3] - 美国铂金ETF PPLT规模从约10亿美元增长至14亿美元,反映资金有组织地配置铂金资产 [3] - 亚洲市场活跃,日本有投资铂金条传统,中国深圳水贝新增10家铂金首饰展厅 [3] 工业需求与供应端压力 - 汽车行业铂金总需求同比降幅收窄至2%,总量达95吨,较五年均值高出11% [4] - 氢能相关领域对铂金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有望达3吨,2030年占比或超10% [4] - 南非2024年铂金产量同比下降4%,未来五年预计减少15%,全球矿产铂金供应2025年预计仅为171吨,同比减少4% [4]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铂金市场流动性远小于黄金,资金进出可能引发剧烈波动,当前价格若能稳住1200美元/盎司高位,技术上有望挑战更高目标 [5] - 铂金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短期波动性较大,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产品 [5] - 铂金虽具备"价值洼地"特征,但需关注供需基本面、资金面与宏观环境的联动,重视投资节奏与仓位控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