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基金发行连续两周超30只,权益类占主导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1:24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升温 - 全市场本周共有36只新基开募,较前一周环比增长5.88%,连续第二周单周开募新基不低于30只 [1] - 权益基金为募集主力,本周26只权益基金(19只股票型+7只偏股混合型)占比达72.22% [1]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占12只(33.33%),普通股票型基金发行回暖达3只(8.33%),增强指数型4只(11.11%) [1][3] FOF基金发行持续回暖 - 本周新发2只FOF基金,今年以来累计新发34只,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1] - FOF回暖主因包括权益市场估值修复、多资产配置优势(可布局港股/黄金/ETF)及个人养老金政策支持 [2] 发行机构分布 - 本周27家公募机构参与新基募集,其中22家发行1只,5家发行≥2只 [1] - 华夏基金以4只新基居首,中欧基金和永赢基金各发3只,华宝基金与博时基金各发2只 [1] 基金类型结构 - 债券型基金本周新发8只(22.22%),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占6只(16.67%) [3] - 混合型基金新发7只(19.44%),均为偏股混合型 [3] - FOF占比5.56%,均为偏债混合型 [3]
OPEC+大幅增产,原油承压下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1:21
8月4日,国际油价开盘跌近1%。截至记者发稿,WTI(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14%, 报66.5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跌1.09%,报68.91美元/桶。 受国外市场扰动,截至8月4日下午收盘,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原油板块跌幅居前,原油主连合约跌超2%。 增产利空油价 关于油价下跌的原因,中辉期货资管部投资经理王维芒向记者表示,OPEC+(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联盟)决定9 月增加原油产量,完全逆转2023年11月以来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计划,叠加阿联酋额外增产配额,总增产量达全 球需求的2.4%。此举旨在通过供应增量夺回被美国页岩油等竞争对手侵蚀的市场份额,这一决策也直接导致国际油 价应声下跌。 消息面上,周末油价再次迎来利空。8月3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 国决定,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 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会议声明指出,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 处于低位,8国决定调整产量。同时,8国将根据市场情况 ...
掘金海外!支付机构瞄准欧美、东南亚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1:18
支付机构海外牌照获取动态 - 移卡旗下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获日本经济产业省批复 可在日本开展线上线下扫码收单业务 这是继美国MTL牌照后公司在2025年获得的又一重要支付资质 [2] - PingPong近期获得阿联酋中央银行原则性批准 将成为中国首家持有阿联酋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此前已获得马来西亚牌照 [2][4] - Airwallex空中云汇获得巴西央行支付牌照并完成对墨西哥持牌机构MexPago的战略收购 已在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牌照 [5] 牌照类型与申请策略 - 美国MTL牌照申请需先备案MSB牌照 过程复杂耗时 移卡已先后获得MSO 新加坡MPI 美国MSB等资质 [4] - 欧洲支付牌照分为PI和EMI两类 EMI含金量更高但申请要求更严格 涉及股东资质 信息安全 反洗钱等方面 [5] - 行业建议优先获取欧美 东南亚等核心市场稀缺牌照 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8] 海外市场拓展驱动因素 - 国内支付竞争日趋激烈 跨境支付毛利率优于国内业务 推动机构向外寻求增量市场 [2][7] - 牌照资源意味着合规展业能力 移卡自2021年起以合规为导向布局海外 已形成全球牌照网络 [7] - PingPong目前持有60多张全球支付牌照 覆盖欧美 东亚 东南亚 中东等主要贸易区域 [7] 本地化运营策略 - 建议通过设立子公司 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降低政治风险 加强本地化运营 [8] - 需结合当地经济商贸特征 针对不同市场商户需求和客群特点打造适配的支付服务能力 [8] - 支付机构将国内信息技术和场景服务优势与海外市场特点结合 实施本土化运营 [8]
波音3200人罢工!美国军工“定时炸弹”被引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2:04
罢工事件概况 - 波音圣路易斯防务工厂约3200名机械工人发起罢工,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首次 [1] - 罢工由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工会(IAM)第837区组织,涉及F-15、F/A-18战斗机及部分导弹产品生产线工人 [1] - 工人投票拒绝了波音提出的最新合同草案,该草案包括四年内20%工资增长、5000美元签约奖金及改进的病假和休假条款 [2] - 罢工规模虽不及去年西雅图33000人参与的罢工,但仍对波音构成挑战 [1] 波音公司现状 - 波音CEO奥特伯格称此次罢工"规模远小于去年",公司能够应对 [2] - 公司近期出现回暖迹象,缩小财务亏损并与卡塔尔航空签下210架飞机订单 [2] - 737 Max坠机事故阴影未消,2024年初又发生舱门面板爆裂事故,FAA对737 Max产量施加限制 [3] - 6月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客机坠毁,初步报告未对制造商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3] 军工行业问题 - 罢工暴露美国军工产业产能瓶颈与结构性劳资矛盾,圣路易斯工厂是波音防务产品线关键基地 [4] - 罢工可能打乱F-15、F/A-18战斗机及MQ-25无人加油机等军用装备生产节奏 [4] - 航空航天与防务行业员工老龄化严重,29%员工年龄超过55岁,预计2026年将面临350万技术工人空缺 [4] - 新毕业工程师对A&D行业兴趣不足,年轻劳动力更倾向选择薪资灵活、工作体验好的行业 [4]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警告缺乏合格工人将严重影响美国维持军事能力的工业基础,呼吁提高工资、改善福利 [5] - 安永负责人指出国防工业劳动力问题是结构性长期问题,若未解决将阻碍产业发展 [5] - 疫情期间商业业务受创导致国防业务高管离职,加剧行业人才困境 [5]
美国6月工厂订单月率-4.8%,预期-4.8%,前值由8.20%修正为8.3%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2:03
美国6月工厂订单数据 - 6月工厂订单月率录得-4.8% 符合市场预期值-4.8% [1] - 前值由初值8.20%上修为8.3% [1]
收购锐步?安踏回应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2:03
安踏集团收购Reebok传闻 - 市场传闻安踏集团即将收购ABG旗下的Reebok品牌并已完成实缴 但公司表示"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2] - Reebok品牌诞生于1895年 最初以生产带钉跑鞋闻名 20世纪中后期更名为Reebok并进军北美市场 [2] - 2005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Reebok 但后者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21年又以21亿欧元出售给ABG [3] - 目前Reebok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5% 在二线品牌中挣扎 [4] Reebok品牌发展历程 - 1979年Paul Fireman取得Reebok北美经营权并控股51% 品牌迎来黄金发展期 一度超越耐克在北美市场份额 [2] - 2000年后与NFL合作 为26支球队提供装备 2004年赞助约400名运动员参加雅典奥运会 [2] - 被阿迪达斯收购后尝试转型 包括关闭亏损门店 聚焦健身领域等 但效果不佳 [3] 安踏集团发展策略 - 2009年以约4亿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 五年后实现扭亏为盈 2020年收入超过主品牌 [5][6] - 实施"多品牌 全球化 高端化"战略 引入Descente Kolon Sport等品牌 收购Amer Sports进军户外市场 [6] - 2024年营收708.26亿元(同比+13.58%) 归母净利润155.96亿元(同比+52.36%) 毛利率62.17% [6] - 2024年6月完成对德国品牌Jack Wolfskin的收购 [6]
美印友谊终结?印度市场大跌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1:28
美印贸易冲突升级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 较其他主要贸易伙伴更为严苛[1][2] - 印度对美国大豆 玉米 苹果等农产品加征30%报复性关税 并暂停《印太经济框架》谈判[2] - 印度坚决反对进口乳制品 源于宗教层面对动物饲料的抵制 在农业领域绝无妥协空间[2] 印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 - 印度1-6月平均每日进口175万桶俄罗斯石油 同比增长1% 将继续履行长期合同[3] - 印度外交部强调与俄罗斯有"稳定且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伙伴关系"[3] - 特朗普与巴基斯坦签署贸易协议开发石油资源 加剧印度不满情绪[3] 金融市场动荡 - 外国投资者7月从印度股市净撤出1774 1亿卢比 其中7月28日至8月1日撤出1739 06亿卢比[5] - Nifty 50指数连续五周下跌 创两年最长连跌纪录 IT板块单月跌幅达10%[5][6] - 小盘股和中盘股指数全周分别下跌3 4%和2 4% 市场下行压力蔓延至中小盘股[6] 汇率市场波动 - 印度卢比上周下跌1 2% 创2022年12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7月跌幅超2%[1][6] - 印度央行面临50亿美元掉期合约到期抉择 需权衡汇率支撑与流动性维持[6] - 交易员预计卢比本周将在87 00至87 80区间波动 央行或继续干预抑制过度波动[6]
嘉应制药董事长、总经理等被罚近50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1:28
公司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通过子公司向关联方药聚能提供2.19亿元短期资金拆借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违反《证券法》[2] - 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150万元 对董事长李能、总经理游永平、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分别罚款160万元、100万元、80万元 合计处罚近500万元[5] - 关联方资金拆借发生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 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 2024年转出1.69亿元 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 均当月转回 累计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8.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下跌29.46% 连续两年双位数下滑(2023年降19.11%)[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下滑39.94% 净利率从2023年6.44%降至5.48%[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 归母净利润1540.33万元同比增长197.2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5.22%[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1183.38万元同比下降193.73%[9]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研发费用仅675.72万元 研发费用长期处于低位[9] - 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因全国中成药集采价格调整销售显著下滑 另一主力产品双料喉风散/含片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9.62%[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10月及2022年6月曾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证监会及广东证监局警示函[8] - 2024年8月李能就任董事长后两个月内发生资金违规拆借及信披违规 2025年3月董秘肖巧霞等两名董事辞职 5月财务总监辞职[8] - 第一大股东为东方证券(原老虎汇持股11.27% 2023年股权司法拍卖流拍后抵债给东方证券)[9] - 2024年7月连锁药房养天和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养天和拥有4000多家门店 2023年销售额超50亿元[1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制药行业与连锁药店行业均处于"内卷"状态[11] - 公司股价长期徘徊7元/股附近 低于养天和10元/股收购价[10]
中国汽研回应"理想撞卡车":随机购买二手车作移动式壁障车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0:57
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 - 公司委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执行碰撞测试,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包含11个环形吸能结构与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 [1] - 测试结果显示A柱、B柱未明显变形,9个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电池包无漏液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1] - 测试模拟"小车对撞大车"高频事故场景,使用东风柳汽乘龙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1] - 测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及C-NCAP24版五星标准,仅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不涉及其他品牌评价 [1][3] 乘龙卡车回应 - 乘龙卡车声明指出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差异显著,已构成侵权 [3] - 公司连续四天通过官方渠道回应争议,发布多组宣传内容包括"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引发热议的海报 [5] - 社交账号流量显著提升,抖音账号两日涨粉上万,视频点赞量从数百增至数万 [5] 理想汽车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股价在i8发布当日盘前上涨6%但收盘下跌6.2%,截至8月1日累计跌幅达13.53% [8] - 公司将2025年交付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9] - 7月交付量3.07万辆同比下降39.74%,前7个月累计交付23.47万辆同比下降2.21%,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2% [9] 测试争议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3] - 乘龙卡车强调其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指责测试扭曲传播 [5]
中国移动出手!砸重金成香港宽频第一大股东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20:57
交易概述 - 中国移动香港以每股5.075港元收购香港宽频2.136亿股股份,总金额达10.83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5.46%提升至29.9% [1] - 此次交易涉及香港宽频14.44%的已发行股本,完成后中国移动香港成为第一大股东 [1][8] - 交易前中国移动香港已通过4月9日的交易持有15.46%股份,此次是第二次大规模增持 [5][8]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比例从27.79%升至42.23% [2] - Twin Holding Ltd持股比例从15.46%降至1.02%,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保持12.33%持股不变 [2]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GIC Private Limited(6.28%)和杨主光(2.01%),公众持股比例维持在48.46% [2] 收购背景 - 中国移动香港在2024年12月2日提出全面现金收购要约,每股5.23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溢价7.61% [3] - 收购面临I Squared Asia Advisors的竞争,后者曾通过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提出收购意向 [3][4] - I Squared Asia和HGC在6月30日撤回收购要约,中国移动香港获得国资委、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准 [6][8] 公司业务 - 香港宽频是香港主流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纤宽频、数据连接、数据中心设施等ICT服务 [2] - 公司旗下拥有Disney+流媒体平台和Shoppy购物网站,业务覆盖商业及住宅区 [2] - 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是香港宽频的竞争对手,2017年被I Squared Capital以145亿港元收购 [4] 历史交易 - 中国移动香港在2024年4月9日首次收购香港宽频10.39%股份,交易金额约12亿港元 [5] - 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曾在2023年提出收购香港宽频的提议,估值超过10亿美元 [4] - 香港宽频在2024年11月19日和12月2日两次停牌,涉及收购事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