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理财占净利“半壁江山”!现要重大资产重组!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7
交易概况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4.026亿元 [1] - 拟配套募资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间接持有两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1]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2] 标的公司情况 - 吉瞬科技为持股平台无实际经营,持有瞬雷科技82.85%股权 [2] - 瞬雷科技主营功率器件研发生产,产品包括TVS、MOSFET等,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 [2] - 标的公司2023-2025H1营收分别为1.95亿/2.17亿/1.04亿元,净利润2526万/3879万/1861万元 [3] -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3650万/4000万元 [3] 战略协同性 - 双方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高 [3] - 公司当前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标的公司在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有稳固客户基础 [3] - 交易将帮助公司切入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3.36亿元同比降29.33%,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4.3% [5] - 2023年营收3.2亿元同比降4.68%,净利润9649万元同比降19.23% [6] - 2024年营收3.53亿元同比增10.15%,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15.53% [6] - 2022-2024年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约50%(0.59亿/0.53亿/0.54亿元) [7] 市场反应 - 预案披露次日股价收69元,单日涨幅11.47% [2]
相关ETF持续吸金,“红利+科技”策略为何奏效?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5
市场投资策略 - 多家机构倾向于"左手红利,右手科技"的投资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1] - 科技和红利资产通过正确搭配能够在市场中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1] - 资金在红利和科技资产上是"两手抓" [2] ETF资金流向 - 截至8月1日,年内份额增长破百亿份的ETF包括银行ETF(120.87亿份)、机器人ETF、军工龙头ETF [2] - 年内份额增长破50亿份的股票型ETF共有8只,其中4只与科技有关,2只是红利低波相关ETF [2] - 跨境型ETF中,年内份额增长前十的有8只是科技或互联网相关ETF,港股通互联网ETF份额增长达343.33亿份 [2] 资金净流入情况 - 机器人ETF年内净流入额超百亿元,红利低波50ETF年内净流入额超80亿元 [3] - 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净流入额达343.33亿元,港股通科技30ETF年内净流入额达122.84亿元 [3] - 银行、机器人、军工、人工智能相关ETF年内涨幅均超过15%,港股科技相关ETF多只涨幅超20%,最大涨幅超40% [3] 科技与红利资产特点 - 科技板块在政策扶持和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具备长期发展空间 [5] - 红利资产的高股息特性在市场震荡期展现出良好的防御属性 [5] - 能够持续稳定分红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具备穿越周期的投资价值 [5] 后市展望 - 科技与红利资产有望共同构成今年的核心配置方向 [5] -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孕育产业升级机遇 [5] - 高股息资产在利率走低环境中相对收益优势凸显 [6] - 国泰基金更看好港股红利,因AH股溢价收窄下港股红利更具机会 [6]
20CM涨停隆扬电子:HVLP铜箔相关产品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形成收入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4:20
股价表现 - 隆扬电子8月4日以20CM涨停收盘 股价飙升至51 72元 [1] - 单日成交额达4 98亿元 [1] 市场驱动因素 - 并购重组驱动业绩增长预期 公司近期完成收购德佑新材70%股权并计划收购常州威斯双联科技51%股权 [2] - 交易后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72 29% 2025年1-2月增长61 68% [2] - 技术稀缺性提供想象空间 公司为全球唯二具备HVLP5铜箔量产能力的企业 另一家为日本三井 [2] - 产品可支持224Gbps以上高频信号传输 适配英伟达GB300及Rubin架构服务器 [2] - 单台机柜价值量达100-200美元 [2] 风险提示 - 公司公告明确表示HVLP铜箔产品处于验证阶段 尚未形成收入 [2] - 产业化及商业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
中国石化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超40%!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3:33
公司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201亿元至216亿元 同比下降39 5%至43 7%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200亿元至215亿元 同比下降39 6%至43 8% [2]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激烈 化工市场毛利低迷 [2]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70 81美元/桶 同比下跌15 11% WTI均价67 52美元/桶 同比跌14 33% [5]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剩余时间油价60-65美元/桶 2026年60美元/桶 高盛预测下半年布伦特66美元 WTI63美元 [5] - 美国对化工品进口关税提升30% 抑制部分产品出口 [5] 炼化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炼油产能上限10亿吨/年 成品油销量8705万吨 同比下降3 4% 柴油产量锐减17 2% [6] - 原油加工量预计2028年达8亿吨峰值 2040年开始下降 2060年降至3亿吨 [6] - 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8 03%降至2024年4 85% 2025年上半年仍处低位 [6] 化工板块盈利状况 - 2025年1-5月化学原料及制品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比值4 10% 为2017年以来低位 [7] - 化工产品价格指数下降6 4% 处于2012年以来15 6%分位 [7] - 2024年化工板块营收增长4 6% 利润下降6 4% 炼油板块亏损 [7] 行业产能扩张与政策调控 - 2019-2024年有机硅产能增长1 4倍 2030年拟扩建产能将比2024年再增1 5倍 [9] - 聚醚多元醇2024年产能增20% 开工率不足50% 未来产能将再增60% [9] - 2025年政策密集出台 包括统一大市场建设 老旧装置评估 低价竞争治理等 [10]
理想汽车调整i8配置版本 提升用户体验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2:30
产品配置调整 - 理想i8 Max车型作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 98万元调整为33 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 [1] - 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选装,价格为1万元 [1] - Ultra版本用户可用34 98万元实现全部配置 [1] - Pro版本用户将享受专属退订或升级服务 [1] 用户偏好 - 理想i8自上市以来超过98%的用户选择了Max和Ultra车型 [1] 价格策略 - 通过简化版本选择和价格调整,降低Max车型售价1万元 [1] - 通过选装包和后舱娱乐屏套装提供额外增值服务 [1]
美股再掀IPO浪潮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8:42
美股IPO市场回暖 - 近期美股市场在Figma、Circle Internet Group、Core Weave等公司助推下掀起IPO浪潮, reminiscent of 2021年盛况 [1] - 2022年利率上升导致IPO市场萎靡,但企业接受温和估值后活动回暖 [2] - 2025年关税波动预期未阻碍IPO窗口提前打开, Renaissance Capital预计下半年交易繁忙 [12] Figma IPO表现 - Figma 7月31日IPO创年内最大规模之一,发行价从25-28美元上调至30-32美元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85美元(发行价两倍多),盘中因波动停牌,收盘115.5美元(发行价三倍多) [2] - 8月4日股价达122美元,市场需求呈现多年未见狂热 [2][4] Circle Internet Group市场表现 - 6月5日纽交所上市首日暴涨170%,IPO以来累计涨幅近500% [4] - 8月4日收盘价168.1美元,较前日涨101.97%,市值374.09亿美元 [5][6] - 52周股价区间64-298.99美元,当前市盈率217.72 [6] Core Weave与Ambiq Micro动态 - Core Weave 3月上市初期受关税焦虑影响,后因AI概念受捧,股价较IPO涨超一倍 [4] - Ambiq Micro 7月30日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涨61%至38.53美元,盘中两次触发熔断 [8] 行业趋势与资金流向 - 投资者对软件、芯片制造、生物技术等创新行业公司展现强烈乐观情绪 [13] - 金融科技公司Chime、太空探索公司Voyager Technologies等独角兽企业今夏收益稳健 [13] - AI基础设施服务商White Fiber、医学成像公司Heartflow等计划近期IPO,拟募资总额超9亿美元 [13] 潜在IPO标的 - "先买后付"服务商Klarna、票务平台StubHub已提交上市申请 [14] - 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Gemini、AI初创Databricks、设计软件Canva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14] 市场情绪与宏观背景 - 关税谈判进入"倦怠期",资金转向高风险新股票 [11] - 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抗压表现提振市场,AI主题成为关键推动力 [8][13] - Renaissance IPO ETF年内上涨5%,4月以来反弹40%,139家公司申请IPO同比增21% [12]
派遣特使、部署核潜艇,美国能否力压普京会晤泽连斯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8:42
美国对俄关税最后期限及外交动态 - 美国威胁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关税的最后期限为8月8日 仅剩4天 [1] - 美国安排高级官员出访俄罗斯和乌克兰 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预计8月6日访俄 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同期访乌 [3] - 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本周会见美国特使威特科夫 并愿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 强调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 [3] 俄罗斯军事行动立场 - 俄罗斯对特别军事行动目标预期未变 仍强调控制更多领土 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且不加入北约 [5] - 俄罗斯推动对乌克兰去军事化 限制乌军规模和人员 视美国对乌军援为继续军事化支持 认为立场退让将导致战略失败 [5][6] - 俄罗斯保有苏联时期核打击能力 可作为最后抗击手段使用 [12] 乌克兰当前处境 - 乌克兰需稳固国内政权 军事行动处于不利地位 侧重非对称作战方式 [8] - 乌克兰担心美俄达成协议迫使接受俄罗斯要价 美国政策变化虽减弱风险但未根本消除 [8] - 欧洲军援难以填补美国潜在空缺 乌克兰面临更加艰难前景 [8] 美俄核威慑态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两艘核潜艇已抵达必要地区 但美国军方拒绝评论具体调动 [10][11] - 俄罗斯回应核战争没有赢家 要求核问题表态极度审慎 强调外交政策由普京制定 [11] - 美国核潜艇动向受土耳其关注 根据《蒙特勒海峡公约》 向黑海派遣核潜艇需事先获土耳其许可且不得永久驻留 [12] 三方立场与冲突风险 - 美俄乌三方立场分歧短期难以弥合 外交进程受阻 [8] - 军事行动存在冲突升级风险 乌克兰危机面临微妙复杂局面 [8]
波音3200人罢工!美国军工"定时炸弹"被引爆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7:24
罢工事件概述 - 波音公司圣路易斯防务工厂约3200名机械工人发起罢工 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1] - 罢工由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工会第837区组织 涉及F-15 F/A-18战斗机及部分导弹产品生产线工人[1] - 工人投票拒绝波音提出的四年期合同草案 该方案包含20%普通工资增长和5000美元签约奖金[2] 劳资矛盾与行业影响 - 工会认为方案未能回应公平调薪机制与福利保障要求 工人认为未能反映长期付出与重要性[2] - 罢工可能打乱F-15 F/A-18战斗机及MQ-25无人加油机等关键军用装备生产节奏[4] - 此次罢工规模虽远小于去年西雅图33000人罢工 但仍对波音复苏构成新挑战[1] 波音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近期出现回暖迹象 包括缩小财务亏损并与卡塔尔航空签署210架飞机订单[2] - 但安全事故阴影持续 2024年初737 Max发生舱门面板爆裂事故 FAA对其产量施加限制[3] - 深层困境始于2018-2019年737 Max坠机事故造成346人死亡 引发全球监管审查[2] 军工行业结构性矛盾 - 行业面临严重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29%航空航天与防务员工年龄超过55岁[4] - 预计到2026年行业将面临350万名技术工人空缺风险[4] - 新毕业工程师对行业兴趣不足 年轻劳动力偏好薪资灵活且跳槽机会多的行业[4] 产能与人才挑战 - 技术传承乏力严重制约产能扩展 合格工人缺乏威胁美国军事工业基础[5] - 国防工业劳动力问题被认定为结构性长期问题 非短期波动[5] - 疫情期间商业业务受创导致许多负责国防业务的高管离职[5]
公募年内分红超1400亿元,权益基金分红同比大增逾3倍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1:24
公募基金分红总体情况 - 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分红4120次,分红金额达1442.50亿元,同比增幅39.23% [1] - 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分红580次,金额319.22亿元,占总额22.13%,同比增幅325.17% [1] 按基金类型分类统计 债券型基金 - 债券型基金分红3230次,金额1034.99亿元,占总额71.75%,同比增幅15.69% [2]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分红1995次,金额771.65亿元,占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74.56% [4] -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分红153次,金额49.98亿元,同比增幅51.92% [2] - 短期纯债型基金分红289次,金额38.14亿元,同比减少38.03% [2] 股票型基金 - 股票型基金分红491次,金额296.60亿元,占总额20.56%,同比增幅319.45% [3] - 被动指数型基金分红428次,金额285.68亿元,占股票型基金分红总额96.32%,同比增幅351.08% [4] - 增强指数型基金分红20次,金额9.23亿元,同比增幅86.23% [2] REITs与混合型基金 - REITs分红80次,金额52.65亿元,占总额3.65%,同比增幅26.13% [3] - 混合型基金分红259次,金额49.75亿元,占总额3.45%,同比增幅78.42% [3] - 偏股混合型基金分红89次,金额22.62亿元,同比增幅417.82% [4] - 灵活配置型基金分红79次,金额21.77亿元,同比增幅3.17% [4] QDII基金 - QDII基金分红41次,金额8.31亿元,占总额0.58%,同比增幅1104.56% [3] - 国际(QDII)股票型基金分红21次,金额8.15亿元,同比增幅1988.41% [2] 分红增长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持续回暖提升权益类基金净值,积累可分配利润 [4] - "新国九条"政策引导高股息分红,推动资管行业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 [4] - 指数基金(特别是ETF)规模扩张增强盈利能力,提供分红持续动力 [5] - 投资者偏好转向收益确定性,基金公司通过分红满足"落袋为安"需求 [5]
新基金发行连续两周超30只,权益类占主导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01:24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升温 - 全市场本周共有36只新基开募,较前一周环比增长5.88%,连续第二周单周开募新基不低于30只 [1] - 权益基金为募集主力,本周26只权益基金(19只股票型+7只偏股混合型)占比达72.22% [1] - 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占12只(33.33%),普通股票型基金发行回暖达3只(8.33%),增强指数型4只(11.11%) [1][3] FOF基金发行持续回暖 - 本周新发2只FOF基金,今年以来累计新发34只,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1] - FOF回暖主因包括权益市场估值修复、多资产配置优势(可布局港股/黄金/ETF)及个人养老金政策支持 [2] 发行机构分布 - 本周27家公募机构参与新基募集,其中22家发行1只,5家发行≥2只 [1] - 华夏基金以4只新基居首,中欧基金和永赢基金各发3只,华宝基金与博时基金各发2只 [1] 基金类型结构 - 债券型基金本周新发8只(22.22%),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占6只(16.67%) [3] - 混合型基金新发7只(19.44%),均为偏股混合型 [3] - FOF占比5.56%,均为偏债混合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