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证券报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17,4499元起!雷军喊话苹果用户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0:25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通过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逐渐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2] - 自研芯片被视为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全球顶尖科技巨头最终都成为芯片巨头[3] - 2021年初重启造芯之路成立玄戒公司 2024年初成功投片3纳米工艺芯片玄戒O1[4]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开始自研SoC芯片 2017年发布第一代终端SoC澎湃S1但后续发展不佳[3] - 2018年停掉SoC研发转向小芯片 反思失败原因为方向错误(应从中高端切入)和内部协调不足[3] - 2022年公司营收下降15%仍坚持芯片研发 每个项目需数百亿元投入[4] - 玄戒O1芯片投片费达2000万美元 2025年5月搭载该芯片的手机和平板发布[4] 新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手机跳过16代直接发布 起售价4499元 全面对标iPhone 17[5][6][7] - 标准版性能接近iPhone 17 Pro 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续航领先[7] - Pro系列标配妙享背屏支持自拍和信息显示 可搭配299元复古掌机保护壳[9] - 全系搭载澎湃OS 3系统 实现与苹果生态互联 支持跨设备通知查看和信息回复[9]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YU7发布3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辆 家庭用户占比69% 有小朋友家庭占比85%[9] - 推出定制化服务新增5款外观颜色和2款内饰 每月限量40辆从高端车型开始[9] - 在北京超级工厂店建立定制服务中心 支持消费者手工体验皮具制作[9]
杭州六小龙 都来了!实探数贸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0:16
9月25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开幕,AI、机器人成为展会上的吸睛热点。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数贸会启动仪式上表示,"AI和机器人是当下最大的机遇"。他认为,未来几年,智能机器人会在体育赛事、商业服务、工 厂落地等领域渗透。 太希智能带来可穿戴的外骨骼产品。据介绍,机器人外骨骼产品可帮助人在负重登山、爬楼时减轻身体负担。 太希智能机械工程师助理陈旭磊介绍,这款外骨骼产品可通过监测穿戴者的步态、姿态,实时提供腰部助力,减轻行走时的负担。产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 为核心,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实现对穿戴者能力的辅助。 太希智能CEO梁林超介绍,其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目前市场售价在五六千元,并已经以租赁形式投放于部分景区,游客可以每小时二三十元的价格租赁使 用。同时,太希智能正在与顺丰合作,将产品投放顺丰智汇物流创新中心,辅助物流搬运工作。 星物种机器人带来全球首款"人机协作"智能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产品能够基于具身智能技术,融合机械臂、深度相机与激光雷达,突破传统平面作业限 制,全自主完成3D空间保洁任务。展会现场,这款机器人展示了掀马桶盖、自取清洁喷头、清洗马桶等一连串操作。 星物种联合创始 ...
两大巨头,筹划战略重组!涉及5家A股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0:14
重组背景 - 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1][3][6]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由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于2008年12月整合成立 [14] - 河南能源集团经过2008年12月和2013年9月两次战略重组 为河南省管重要骨干企业 注册资本210亿元 [1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控股平煤股份46.62%股权 持股11.51亿股 [1]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控股易成新能44.0935%股权 持股8.26亿股 [6][7]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控股硅烷科技54.90%股权 持股2.32亿股 [9][10] - 河南能源集团控股大有能源和九天化工两家上市公司 [15] 重组影响 - 重组不会改变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河南省国资委保持控制权 [1][3][6][9][12] - 重组事项不会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3][6][9] - 重组尚需履行相关程序 [3][9] 企业业务规模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计划3-5年释放优质产能1400万吨 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不低于80% [14]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目标5年内海外营收占比30%以上 [14] - 河南能源集团煤炭资源储量284亿吨 拥有生产矿井52对 产能8865万吨 [15] - 河南能源集团化工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 拥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4家 化工装置94套 [15]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6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0:09
9月2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也是公募基金规模 首次突破36万亿元。 伴随2024年"924"行情启动,A股在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科技成长板块的崛起与流动性的持续改善下, 迎来了新一轮上行周期,反映市场情绪的关键指标在近期多次创下阶段性新高。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 规模迭创纪录,权益类ETF规模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持续吸引"长钱"入市,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 场稳"正向循环。 "近期市场上行,沪指连续突破关键点位。权益基金规模的增长,一方面来自权益基金净值的增长,另 一方面也有增量资金在借道ETF、主动权益基金等基金产品入市。"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分析,近期,A股 市场快速升温,市场情绪有所回暖,风险偏好明显改善。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不同方面的增量资金。在 市场的助力下,公募基金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此外,协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 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9月底以来,公募基金规模 ...
ETF龙虎榜 | 超600亿资金涌入!5只百亿级ETF诞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26
01 多只港股红利主题ETF跌幅居前,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下跌1.77%。 部分科创债ETF交投持续活跃 短融ETF(511360)9月25日成交额达221.80亿元,位居全市场ETF之首。 9月25日,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主题ETF爆发,云50ETF(560660)涨超4%。 02 短融ETF(511360)9月25日成交额位居全市场ETF之首,部分科创债ETF交投持续活跃。 03 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上市交易,当日合计净流入额达638.94亿元,5只科创债ETF规模均突破百亿 元。 云计算相关ETF涨幅居前 9月25日,游戏、超导、电源设备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ETF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主题ETF爆发,云 50ETF(560660)涨超4%,大数据产业ETF(516700)、云计算ETF(159890)、云计算50ETF(516630)等 涨超3%。 | 代码 | 名称 | 当日涨跌幅 | 当日IOPV溢折率 | | --- | --- | --- | --- | | 560660.SH | Z50ETF | 4.02% | 0.47% | | 516700.SH | 大 ...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 港股迎今年以来规模最大车企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9973 HK 为2025年以来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2] - 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 绿鞋前发行价格30.75港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 [4] - 上市首日开盘价34.2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1.22% [4] 资本支持与投资者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高瓴旗下HHLR 景林资产 大家人寿 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 以及国资企业和产业链公司 [4] - 上市为奇瑞提供长期资本补充通道 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加快发展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至143.34亿元 [1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同比增长90.9% [1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9] -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 燃油车销量 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 [9] -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销量的增速 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9]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10] - 2024年在欧洲 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 中国除外 销量位列第二 [10]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上市募资用途分配 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 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0%用于营运资金 [11] - 战略重点为加大研发投入 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 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11] - 公司立志成为创新驱动 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 [9] 公司历史与领导致辞 - 公司1997年成立 致力于引领行业创新和深耕国际市场 [9] - 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上市是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 将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深化全球布局 [9]
又见“私奔私”!知名私募前员工“另立门户”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磐松资产前员工"另立门户" 9月12日,一家名为"上海华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证券私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该公司成立于 2025年3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现有全职员工5人,管理规模处于0–—5亿元区间,暂无在管基金产品。 近日,华耀私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华耀私募的实控人李光,曾在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资产担任重要角色。 今年以来,知名私募员工选择离职"另立门户",成立新私募的情况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从股权结构看,李光持有华耀私募70%股份,上海诚远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持有30%股份。穿透来看,李光持有71%股 份,为公司实控人。 资料显示,自2022年11月至2025年5月,李光一直就职于知名量化私募磐松资产,2022年11月至2025年1月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2025年1月至2025年5月任公司基金经理,均属于核心岗位。 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就职于磐松资产期间,李光曾通过持股平台上海大柏树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间接持有磐松资产的股份,是除 创始团队外少数持股的高管之一。 "私奔私"情况频现 私募基金经理作为 ...
宝盖新材料,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招股书显示,宝盖新材料成立于2009年,专门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工程和基建需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 (GFRP)沟盖板产品。公司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电缆沟盖板、排水沟盖板及井盖板,为电力、交通、 城市公用设施、水利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等重要领域提供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按市场份额计算,宝盖新材料在国内电缆沟盖板及GFRP电缆沟 盖板行业排名第一,在沟盖板行业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来自销售电缆沟盖板、井盖板、排水沟盖板及 其他。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1亿元、1.309亿元及0.462亿元;净利润分 别为2522.2万元、2162.4万元和512.7万元;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8.2%、37.5%及34.1%。 招股书显示,公司募集资金将分配至建立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预浸料及制品生产线;将通过采 用自动化技术来升级公司现有的生产线;将用于为公司扩展研发提供资金,提升公司的研发产量,包括 采购先进设备及测试耗材;将用于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全球销售及市场网络,以提升公司品牌的全球知名 度、市场渗透率及服务效率;此外,还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9月24 ...
上市首日涨逾400%!建发致新登陆创业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收盘报36.56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18.58%,总市值达到约154亿元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业务从专攻血管介入类产品扩展至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等多个品类 [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3] - 在直销业务中,公司为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 [3] - 在分销业务中,公司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3] - 公司是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龙头,2023年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47% [3] 财务业绩与收入构成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呈现持续增长 [4] - 血管介入器械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收入分别为75.83亿元、92.05亿元及99.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63.90%降至55.73%,显示业务多元化趋势 [4]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战略是巩固发展高值医疗器械业务,在保证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增长的同时,扩大在IVD、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 [5] - 公司秉持多元化布局理念,将血管介入领域的成功经验延伸至其他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4] - 创新医疗器械的分销是公司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致力于陪伴创新企业成长并助力其实现商业化 [4] 运营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全国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6][7] - 垂直一体化管理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资金、信息、物流、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提升了盈利能力和管理精度 [7] - 公司积极推动信息化管理应用,并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目前已签约60家医院的SPD服务,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8] 技术与数字化建设 - 信息化管理是公司的核心优势,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11] - 公司形成了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的多个信息化管理工具,其控股子公司共拥有50余项已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1] - 公司率先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解决了“一物多码”问题 [11] - 公司计划深挖实时、动态、准确的交易数据价值,探索数据价值转化的合规业务方向 [12]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12]
超600亿资金涌入!5只百亿级ETF诞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2
01 9月25日,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主题ETF爆发,云50ETF(560660)涨超4%。 短融ETF(511360)9月25日成交额位居全市场ETF之首,部分科创债ETF交投持续活跃。 03 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上市交易,当日合计净流入额达638.94亿元,5只科创债ETF规模均突破百亿 元。 云计算相关ETF涨幅居前 9月25日,游戏、超导、电源设备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ETF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主题ETF爆发,云 50ETF(560660)涨超4%,大数据产业ETF(516700)、云计算ETF(159890)、云计算50ETF(516630)等 涨超3%。 | 代码 | 名称 | 当日涨跌幅 | 当日IOPV溢折率 | | --- | --- | --- | --- | | 560660.SH | 云50ETF | 4.02% | 0.47% | | 516700.SH | 大数据产业ETF | 3.60% | 0.35% | | 159890.SZ | 云计算ETF | 3.60% | 0.30% | | 516630.SH | 云计算50ETF | 3.58% | 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