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证券报
icon
搜索文档
这类产品以4.63%的收益率领跑!上半年理财产品月度榜单解析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7:57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优化,收益和风险中枢水平下移,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实施及监管强化"质量重于规模"导向是主要原因 [1] - 中国证券报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合作推出理财产品月度榜单,上榜产品实现显著累计超额收益 [1] - 定开混合类产品收益表现最佳(年化收益率4.63%),但波动明显;定开"固收+"类和最短持有期"固收+"类产品风险调整收益出色 [1] - 系统重要性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及数量居首位,上榜频次显著高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 [1] 样本数据说明 - 2025年上半年筛选样本数据6715只(不含日开型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 [2] - 定开"固收+"类产品数量4400只规模2.05万亿元,定开纯债固收类271只0.20万亿元,定开混合类359只0.07万亿元 [2] - 最短持有期"固收+"类1363只3.71万亿元,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322只1.34万亿元 [2] 各类产品表现对比 - 定开混合类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4.63%远超市场均值2.69%,但波动率3.28%高于均值1.98%,夏普比率1.29优于均值0.82 [3][6] - 定开"固收+"类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2.63%超市场均值1.25%两倍,夏普比率1.68显著高于均值0.85 [3][4] - 定开纯债固收类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2.17%优于均值1.89%,波动率0.57%低于均值1.63%,夏普比率1.59高于均值1.05 [3][5] - 最短持有期"固收+"类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2.98%高于均值2.14%,夏普比率1.78优于均值1.56 [3][6] - 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上榜产品年化收益率2.05%略超均值1.96%,夏普比率1.45略低于均值1.57 [3][6] 明星产品案例 - 北银理财京华远见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京品1号4次上榜,年化收益率和夏普比率显著优于平均水平 [4] - 阳光橙量化对冲1号5次上榜,年化收益率7.34%夏普比率2.62 [6] - 宁银理财宁享转债增强固收类理财2号4次上榜,年化收益率4.11% [6] - 施罗德交银理财得润固收金选21天持有期产品5次上榜,各项指标优于平均水平 [6] 机构表现梯队 - 系统重要性银行梯队:招银理财上榜9次,兴银理财31次,中银理财10次 [7] - 城商行梯队:杭银理财上榜10次居首,青银理财6次,徽银理财5次 [7] - 农村金融机构梯队:渝农商理财上榜12次表现最优 [7]
标普500指数盘中突破6400点,特斯拉涨逾3%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7:48
美国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截至收盘,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0.65%。成分股中,特斯拉涨逾3%,市值增加 307.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06.05亿元。英伟达涨逾1%,META、亚马逊、苹果均上涨。 当地时间7月28日,欧美股市涨跌不一,其中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盘中均续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盘中 首次突破6400点,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美国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特斯拉涨逾3%,市值增加307.34亿美元(折 合人民币约为2206.05亿元)。 美元指数大涨,欧元兑美元跌超1%。大宗商品方面,市场避险需求减弱,国际黄金价格下跌,国际原油价格显著上 涨。 欧美股市涨跌不一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14%,纳斯达克指数涨0.33%,标普500指 数涨0.02%。 其中,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盘中均续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盘中首次突破6400点。 消息面上,特斯拉与三星电子达成重要合作协议,三星在得克萨斯州的新超级工厂将专门为特斯拉生产下一代AI6 芯片。 | < w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MAGS | | Q | | --- | -- ...
300620,筹划购买资产事项,今起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7:36
育儿补贴政策 -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1][7] -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例如2023年12月出生的小娃可领取24个月补贴即7200元 [8] - 补贴由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线上系统申请,也可线下申请 [8] 上市公司动态 - 光库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安捷讯控制权,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披露重组预案 [1][18] - 中化装备拟发行股份购买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100%股权和蓝星化工机械100%股权,股票7月29日复牌 [19] - 法狮龙控股股东协议转让3179.1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5.2858%),转让总价款8.46亿元,每股26.62元,股票7月29日复牌 [19][20][21] - 江特电机实际控制人变更,伍佰英里科技受让江特实业50%股权,公司股票7月29日复牌 [21] - 大连圣亚拟向上海潼程发行不超过3864万股募资不超过9.56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22] - 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汪林朋身故,执行总裁王宁暂代董事长等职责 [22] - 中化国际拟发行股份购买南通星辰合成材料100%股权,股票7月29日复牌 [23] - 文峰股份股东郑素贞所持1.24亿股(占总股本6.7%)将被司法变卖 [23] - 上纬新材股票交易价格严重脱离基本面,7月9日至28日期间6次触及异常波动,5次触及严重异常波动 [24]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9万亿元 [8] - 工信部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8] - 下半年重点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9]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13] - 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利用效率 [13] - 上海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计划发放"智能三券"包括6亿元算力券、3亿元模型券和1亿元语料券 [15] - 港交所下调最低上落价位,10至20港元证券最低上落价位由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20至50港元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15] 上市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16] - 聚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43.5% [17] - 艾德生物上半年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31.41% [18] 展会与活动 - CBTC2025上海国际储能及锂电池技术展览会7月29日至31日举办 [6] - 2025第二十三届中国智能工厂展览会暨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7月29日至31日举办 [7] - 首届北京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今日在北京举办 [5] 指数修订 - 中证指数修订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中证银发经济主题指数、中证老年消费主题指数编制方案,今日实施 [4]
耗资9.56亿元定增入主同程旅行拿下大连圣亚控股权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7月28日,大连圣亚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进展。根据大连圣亚发布的《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 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此次定增股票获得同程旅行(00780.HK)旗下子公司上海潼程企业管理合伙 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潼程")的全部认购,定增价格为24.75元/股,交易对价约9.56亿 元。本次发行完成后,上海潼程占本次发行后大连圣亚总股本的23.08%,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拥 有30.88%的表决权股份数。上海潼程将成为大连圣亚的控股股东,其母公司同程旅行间接取得控制 权。据悉,大连圣亚将保持现有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合作有望一举破解公司长期存在的治理困局。作为产业投资人和国内领先的综 合旅行服务商,同程旅行的产业赋能与资金注入,不仅将盘活大连圣亚存量资产,更能通过产业协同重 塑其市场竞争力,为东北文旅资源整合提供新范式。 大连圣亚业绩承压 大连圣亚成立于1994年,目前经营的主要景区包括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以及哈尔滨极地公 园海洋馆、恐龙馆等项目,其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是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题乐园,国家级文化产业 基地。大连圣亚还拥 ...
A股回购持续活跃近700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A股回购市场概况 - A股回购市场持续活跃,截至7月28日17时,共有688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为1409.66亿元 [1][4] - 回购股份的主流用途为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大额回购方案 [1][2] 上市公司回购案例 柳药集团 - 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价格不超过25.7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 高能环境 - 拟使用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1.5亿元,价格不超过8.8元/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 劲仔食品 - 拟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价格不超过16元/股,回购期限不超过12个月,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 东方生物 - 首次回购股份0.9555万股,占总股本0.0047%,回购价格区间29.2元/股至29.25元/股 [2] - 此前公告拟回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价格不超过32.44元/股,回购期限不超过3个月 [3] 寒武纪-U - 完成回购股份3.66万股,占总股本0.0087%,回购价格区间545.85元/股至549.8元/股,均价548.13元/股,使用资金总额2006.16万元 [4] - 此前公告拟回购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超过4000万元,价格不超过297.77元/股,回购期限12个月 [4] 专项贷款助力股东增持 山东黄金 - 控股股东黄金集团获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不超过9亿元增持贷款额度,期限不超过3年,用于增持山东黄金A股股份 [5][6] - 此前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6] 三峡能源 - 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获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不超过27亿元增持贷款额度,期限3年,用于增持三峡能源股票 [6] - 此前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0亿元,截至2025年7月7日累计增持7424.59万股,占总股本0.26%,累计增持金额约3.19亿元 [7]
恒瑞医药达成超百亿美元潜在交易中国创新药出海大潮汹涌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恒瑞医药与GSK交易 - 恒瑞医药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有偿许可给GSK,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 - HRS-9821是一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同类最佳PDE3/4抑制剂,处于临床开发阶段,交易还涉及其他11个肿瘤、呼吸、自免和炎症领域的创新药项目 [1] - 消息发布后恒瑞医药A股涨停,H股涨24.54%,带动A股、H股创新药板块走强 [1] 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趋势 - 2025年预计是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实施后,国内创新药逐步进入兑现期,部分企业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1] - 2024年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26%,2025年上半年首付款超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超500亿美元 [4] - 2024年跨国企业引进的创新药中31%来自中国,默沙东、礼来、辉瑞、赛诺菲等国际药企积极与中国药企开展BD交易 [4] 近期大额BD交易案例 - 迈威生物与CALICO就IL-11靶向治疗签署协议,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翰森制药授予Regeneron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达成协议,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多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 - 石药集团正就三项潜在交易磋商,预计合计或达50亿美元 [3] 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展 - 翰森制药2024年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94.77亿元,同比增长38.1%,占总收入77.3% [3] - 百利天恒2024年总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扣非净利润36.3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3] - 2015年中国同类首创临床药品仅9个(占全球不到10%),2024年增至120个(占全球24%),仅次于美国 [4] 政策支持与行业环境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形成"先商保后医保"梯度准入闭环 [5]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对符合要求的申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6] - 政策通过"扶优汰劣"机制助力中国创新药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原研"升级,利好具备"快速研发-国际化-商业化"闭环能力的企业 [6]
“连接”是最优解耐心资本助力打通AI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领域吸引风险投资1219亿美元,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53%,远超其他行业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AI科技与资本动向的重要展示平台,聚焦初创企业路演、大模型商业化和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 [1] - 中国AI融资额同比增长45.3%,具身智能赛道融资占比显著提升 [4] 资本与创新生态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设立"未来AI会客厅",吸引峰瑞资本、创新工场等十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对接 [2] - 上海国投先导已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实现5.3倍资本放大效应,重点关注龙头链主和CVC领域 [2] - 光源资本采取"投准、投早、投前沿"策略,锁定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点 [4] 大模型商业化进展 - 阶跃星辰发布Step-3大模型,在系统效率、新品适配和终端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阶跃星辰商业化重点布局汽车、手机、IoT设备,已覆盖超一半头部国产手机厂商,与吉利合作推出AI智能座舱 [3] - 公司2025年全年营收目标定为10亿元,基于上半年高速增长 [3]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 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元年,已在拣选、搬运、组装等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 [5] - 行业面临机器人执行效率瓶颈,训练数据量远低于大语言模型需求 [6] - 具身智能技术在全身控制、多模态大模型等方面实现升级,高自由度灵巧手方案快速迭代 [6]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上海计划加大对AI企业信贷支持,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 [7] - 中信集团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并开放应用场景 [7] - 中金公司通过"投资+投行+研究"联动模式支持科技企业,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8]
观展人也是投资人基金经理WAIC淘金记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 本报记者 魏昭宇 陈平表示,尽管中国的公司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司在大模型能力和应用方面起步慢一些,但仍有 不少亮眼的应用问世。比如,在此次展会现场,AI玩具、AI眼镜等产品让他颇为惊喜。"在与硬件相关 的AI应用方面,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陈平认为,AI应用赛道宽阔,看好AI应用板块的投资前景。 当然,并非所有的AI应用成果都能给基金经理带来惊喜。"有些应用会借用AI的壳子对产品进行包装, 这些应用有一定噱头成分。"来自财通基金的基金经理张胤表示,"也有不少AI应用实用性非常强,比如 停车、扫描鉴定文件真伪等,这些应用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观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商业化的关键窗口,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涌现出多款聚焦实 际场景、解决核心痛点的新锐AI应用,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多位公募机构 基金经理来到2025WAIC观展,人形机器人、AI应用、智能驾驶等都是他们感兴趣的方向。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AI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将进一步增多,国产算力、AI医疗、新势力整车厂、工业互 联网、软件科技等细分领域均有值得关注的标的。 AI应用受青睐 "现场观众热情高涨,我 ...
工业AI迈向“知行合一”具身智能重构制造边界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工业AI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从认知层面"能说会写"向自主执行"能行动会工作"阶段跨越,工业AI经历深刻质变[1] - 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在严苛环境中展现接近人工的装车效率与高自主性,验证AI执行复杂任务的可靠性[1] - 网易灵动推出"灵掘"具身智能模型,单机装车效率达人工80%,70%作业时间无需人为干预,适配极寒高粉尘环境[2] - 西门子工业生成式AI产品升级为贯穿全链条的智能体系统,将数小时操作压缩至几分钟[3] 工业应用场景落地 - 网易灵动"灵掘"模型基于真实矿山作业数据训练,攻克仿真数据无法解决的场景难题[2] - 西门子智能体系统已获全球200多家企业、超15万名工程生产人员使用[3] - "机械智心"框架向港口清舱、混凝土拌合站等10余个场景迁移,未来延伸至农业智能制造领域[5]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5] 技术生态构建 - 工业AI强调自研框架与核心算法安全,网易灵动基于国产自研框架打造完全自主可控技术[4] - 网易灵动开源"灵掘"数据集并发起"2027产业协同计划",目标2027年实现超30座矿山无人化运营[4] - 斑头雁推出企业级AI Agent开发平台Nova,支持跨系统跨场景复杂任务协同[4] - 中国市场凭借丰富工业场景和AI创新人才成为孵化智能体的热土[5] 行业变革趋势 - 多智能体协同重构工业生产效率与柔性,形成"全能战队"式解决方案[1][5] - 具身智能体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走向知行合一,成为驱动生产流程的新核心[3][5] - 工业AI正重新定义传统产业边界与运行逻辑,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1][5]
算力筑基 模型进阶 AI应用实干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期闭幕。大会期间,展馆成为AI产业发展的年度检阅 场。从华为的"算力核弹"到科华数据"更懂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算力企业构筑起AI基座;从比拼 参数到比拼生态和应用,大模型企业正加速与千行百业深度接轨;从智能眼镜实时翻译到人形机器人走 进商超、工厂,AI技术实现了从模型创新到终端应用的跨越。AI应用迈入"实干时代"。 ● 本报记者 杨洁 郑萃颖 算力基石效能跃升 更高性能、更高密度、更高效率——这是算力进化的方向。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赵立东向记 者分享,今年是燧原科技第六年参加WAIC。据他观察,六年时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经历了巨大的跨 越,DeepSeek等大模型的开源以及后续产品迭代,都驱动着AI应用爆发式增长,这也意味着未来对推 理算力的需求将是训练算力的百倍甚至千倍。 赵立东认为,算力基础设施正在走向集群化、系统化,而其中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包括超节点、网络技 术、全光互联、低精度、分布式并行计算、虚拟化等,已不再是芯片公司单独可以完成,而是需要跨行 业协作,构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025WAIC展览上,华为、中兴通讯、新华三、超聚变等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