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震惊!国产COF封装龙头四川上达电子破产清算,员工全部解聘
巨潮资讯· 2025-06-06 15:13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由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2] - 2014年落户湖北黄石,凭借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成为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品牌的FPC核心供应商,2015年投产后年产能达25万片 [2] - 2019年投资12亿元在四川遂宁建设COF封装产线,目标打破日韩垄断,成为地方政府半导体国产化政绩典范 [2] 业务与技术能力 - 公司专业从事柔性电路板生产,产品种类超2000项,涵盖FPC、RFPC、PI及发光材料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3] - 产品应用于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器、智能穿戴、汽车等领域,FPC产值曾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前五 [3] 经营困境与破产原因 - 2022年后全球消费电子需求萎缩叠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价格战,导致高端FPC和COF订单锐减 [3] - 半导体设备投入大(折旧周期5-8年)与消费电子快速迭代(3-5年)不匹配,四川基地初期良率仅75%,低于行业85%盈亏线 [3] - 母公司抽调四川资金导致资金链恶性循环,2024年设备抵押融资失败触发债务违约 [4] - 截至破产清算时资产6.87亿元,负债8.26亿元,净资产-1.38亿元,流动资产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8] 破产清算进展 - 2024年6月3日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案,采用"竞争+随机摇号"方式选任管理人 [1][2] - 2024年5月29日公告因资金链断裂自2025年5月30日起全面停工停产,承诺解决3-5月拖欠薪资及五险一金 [4] - 公司存在与18家企业间的买卖合同、融资租赁等法律纠纷,专项审计报告确认资不抵债 [8] 行业影响 - 公司案例反映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与消费电子快速迭代对重资产企业的双重压力 [3] - COF封装产线建设体现国产替代战略,但技术爬坡与资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战略失败 [2][3]
东土科技终止工业操作系统募投项目建设,拟引入战投布局工业智能控制
巨潮资讯· 2025-06-05 15:03
募集资金调整 - 公司拟将原计划用于"泛在互联的工业操作系统项目"的5000万元募集资金转投至"数字工厂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项目" [2] - 调整后"数字工厂智能控制解决方案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增至4.07亿元,重点增加工业人工智能软硬件及研发人员投入 [2] - 公司强调此次调整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 战略投资者引入 - 为工业操作系统业务引入具有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2] - 全资子公司光亚鸿道将借助战略投资者的产业资源,重点拓展飞机、船舶、AI机器人、核电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操作系统应用场景 [2]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2023年定增募资净额约8.6亿元,调整后募集资金用途仍聚焦于工业智能控制及操作系统核心业务 [3] - 2024年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8%,毛利率达66.36% [3] - 整体营收受传统工业通信业务下滑影响同比减少11.52% [3] 项目具体内容 - 转出的5000万元资金将用于数字工厂项目中工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研发,包括生产过程智能优化、AI辅助决策、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等方向 [2] - 调整后的数字工厂项目将覆盖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2]
纳睿雷达拟3.7亿元收购MCU企业天津希格玛100%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6-04 23:1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3.7亿元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100%股权,其中50%以股份支付(1.85亿元,每股42.93元,发行431万股),50%以现金支付 [1] - 标的公司评估值为3.71亿元,评估增值率达421.40% [1] - 交易市盈率14.23倍,显著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69.62倍(芯朋微、思特威-W等) [1] 交易双方业务协同性 - 公司是国内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领军企业,产品应用于气象探测、水利测雨等领域,并拓展至民用航空、海洋监测等新场景 [1] - 标的公司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光电传感器、MCU芯片等ASIC研发,拥有ADC/DAC技术知识产权矩阵 [2] - 收购旨在实现相控阵雷达产业链纵向整合,从"部件级集成"升级至"芯片级协同",提升雷达产品技术自主可控性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与对赌条款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3亿元,净利润422万元、1238.8万元 [2]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00万元、3100万元,三年累计7800万元 [2] - 2025年承诺净利润同比2024年需增长约78% [2] 行业竞争与交易潜在风险 - 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国内设计企业数量激增,业绩承诺兑现存在市场疑虑 [3] - 收购前标的公司多名股东退出,包括科大讯飞背景的讯飞海河基金 [3]
菲沃泰:新能源汽车领域用绝缘耐腐蚀膜层已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6-04 18:29
业务进展与客户合作 - 公司在多家Tier 1龙头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中已有多个定点项目和量产项目,涉及压力传感器、汽车中控板、控制板、氛围灯PCBA等应用 [2] - 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发了绝缘耐腐蚀膜层,可应用于变速箱电子双联泵、电子油泵等产品,目前已在多家头部Tier 1汽车零部件厂商中量产 [2] - 2024年营收达47,946.02万元,同比增长55.21%,归母净利润4,510.6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及新兴领域突破,智能手机、TWS耳机等存量客户订单提升 [2] - 医疗、汽车、服务器等新业务贡献增量 [2] - 通过透明增硬耐磨、耐高压绝缘等新技术研发,持续拓宽下游应用场景 [2] 新兴领域布局 - 2025年3月在武汉光谷设立子公司,聚焦数据通信、服务器及光通讯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3] - 纳米防护技术已应用于助听器整机、医疗机械手等量产项目,并通过ISO13485认证 [3] - 自研FTX1000E设备融合PECVD与CVD工艺,为液冷服务器关键部件提供耐腐蚀、高导热膜层,已在客户终端量产 [3] - 推进透明增硬膜、水汽阻隔膜等新产品线,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光学仪器等多场景需求 [3]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很小,无直接对美销售,大客户终端产品仅有少部分直接销往美国 [4] - 全球化布局较为完善,已在东南亚等国家布局产能,并积极评估在南美、欧盟等地的布局可能性 [4]
【IPO一线】惠科股份完成IPO辅导 中金公司助力面板企业冲刺资本市场
巨潮资讯· 2025-06-04 17:10
上市进展 - 证监会披露惠科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1] - 中金公司认为惠科股份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内控制度,相关主体已掌握上市规则及责任义务 [1] - 公司曾于2022年申请创业板IPO计划募资95亿元,2023年8月撤回,2024年重启上市辅导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与制造 [1] - 在半导体显示面板领域布局非晶硅a-Si TFT-LCD技术,同时推进Oxide TFT、电流型背板及工艺平台开发 [2] - 国内率先实现G8.6高世代Oxide RGB OLED背板开发及生产技术平台建设,完成Oxide LCD量产技术开发及产品验证 [2] - 依托Oxide背板技术自主开发平台布局高世代OLED显示技术储备,同步研发Mini LED技术 [2] 产品应用与市场 - 已实现电视、显示器、笔电、平板电脑、手机、车载、工控等多场景显示面板量产出货 [2] - 正拓展电子纸、医疗、户外显示屏等新应用领域 [2]
【IPO一线】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成都超纯开启上市辅导 获比亚迪/TCL创投等投资
巨潮资讯· 2025-06-04 16:42
公司上市进展 - 成都超纯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成都双流航空港开发区,研发及厂房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专注于半导体刻蚀器件、高功率激光器件和特种陶瓷领域 [1]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了多类先进工艺技术 [1] 核心技术能力 - 先进表面处理工艺:为半导体刻蚀器件和MOCVD器件提供专业表面处理服务 [1] - 高纯度提纯工艺:可将材料纯度提纯到5N以上 [1] - 先进陶瓷生产工艺:制造高密度碳化物和氮化物陶瓷 [1] - 超光滑表面处理工艺:针对不同基底材料开发,可控制表面疵病,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1] 融资历程 - 2022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诺华资本、正海资本、国投创业 [1] - 2024年完成三轮融资(A轮、B轮、B+轮),参与投资方包括正海资本、鑫芯创投、比亚迪、基石资本等多家机构 [1] - 比亚迪独家投资了公司的B轮融资 [1] 股权结构 - 柴杰控制公司49.11%表决权,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 - 柴林(柴杰之兄)直接持有20.99%股份,为一致行动人 [2] - 两人合计控制公司约70%股份 [2]
蔚来Q1实现营收120.35亿元,预计Q2销量为7.2万辆-7.5万辆
巨潮资讯· 2025-06-04 10:25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总额为120.347亿元(16.5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5%,环比下降38.9% [2] - 2025年Q1毛利为9.196亿元(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88.5%,环比下降60.2% [2] - 2025年Q1毛利率为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汽车销售额为99.393亿元(13.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下降43.1% [2] - 2025年Q1汽车毛利率为10.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经营亏损64.181亿元(8.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6.4% [2] - 2025年Q1经调整经营亏损59.472亿元(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7.3% [2] - 2025年Q1净亏损67.5亿元(9.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环比下降5.1% [3] - 2025年Q1经调整净亏损62.791亿元(8.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环比下降5.2% [3] 研发投入 - 2025年Q1研发费用31.814亿元(4.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环比下降12.5% [3] - 2025年Q1经调整研发费用29.144亿元(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9.6%,环比下降11.5%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主要由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本及人员成本增加 [3] - 研发费用环比下降主要由于新产品及技术开发费用减少,部分被人员成本增加所抵消 [3] 交付情况 - 2025年Q1汽车交付量42,094辆,同比增长40.1%,环比下降42.1% [4] - 其中蔚来品牌交付27,313辆,乐道品牌交付14,781辆 [4] - 2025年4月交付23,900辆,5月交付23,231辆 [5]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交付760,789辆 [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Q2交付量72,000至75,000辆,同比增长25.5%至30.7% [5] - 预计2025年Q2收入195.13亿元(26.89亿美元)至200.68亿元(27.6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至15% [5]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260亿元(36亿美元) [3]
联合光电拟发行股份收购长益光电100%股份,后者业绩高度依赖舜宇光学
巨潮资讯· 2025-06-03 22:02
并购交易概述 - 联合光电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长益光电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导致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起停牌 [2] - 长益光电主营业务为光学镜头及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 核心产品包括手机镜头和泛安防镜头 [2] 标的公司业务与客户结构 - 长益光电2023-2025年Q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70% 其中第一大客户舜宇光学收入占比超50% [2] - 舜宇光学手机镜头出货量2022-2024年全球第一 支撑标的公司高客户集中度的合理性 [2] 行业协同效应分析 - 交易双方同属光学镜头行业 在产业、市场、技术、管理方面存在协同效应 [3] - 并购将增强联合光电加工制造与成本管控能力 提升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 [3] - 联合光电的研发设计及客户资源可赋能长益光电 配套募资项目将扩大标的公司业务规模 [3]
龙蟠科技获超50亿元磷酸铁锂供应合同,锁定2026-2030年海外订单
巨潮资讯· 2025-06-03 17:30
合作协议内容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子公司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2026年至2030年间供应总计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 - 以当前市场价格估算,合同总销售金额将超过人民币50亿元,最终结算以实际订单为准 [2] - Eve Energy可在满足提前通知期限的前提下调整需求量,具体单价由双方逐季度协商确定 [2] - 锂源(亚太)需接受需求浮动范围内的所有订单,并按指定时间、地点交付符合规格的产品 [2] 产能布局 - 锂源(亚太)位于印尼的磷酸铁锂一期项目(年产能3万吨)已于2025年初实现批量出货 [2] - 二期9万吨产能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底完成厂房及设备调试 [2] 交易对方背景 - Eve Energy为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注册于马来西亚槟城,主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生产,产品用于电动工具、两轮车及清洁工具电池 [3] - 2024年Eve Energy净亏损5844.03万元,净资产为6.74亿元 [3] - 双方在产权、业务及人员等方面无关联关系 [3] 战略意义 - 此次协议系日常经营销售合同,有助于稳定海外市场供应关系,符合公司全球化战略 [3] - 若顺利履行,将对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实际收入需根据订单执行情况逐步确认 [3]
比亚迪5月销售新车38.25万辆:纯电车型继续领涨,插混车型同比大跌
巨潮资讯· 2025-06-03 1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产量达349,824辆(上年同期344,008辆),销量达382,476辆(上年同期331,817辆),本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8.87%,销量同比增长38.7%,显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竞争力 [2][3] - 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89,047辆,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28.476GWh(本年累计107.507GWh),反映其国际化布局和电池技术领先优势 [5] 产量分析 - 新能源汽车总产量349,824辆(上年同期344,008辆),本年累计1,791,967辆(上年同期1,290,362辆),同比增长38.87% [3] - 乘用车产量343,250辆(上年同期342,679辆),本年累计1,762,539辆(上年同期1,285,971辆),同比增长37.06% [3] - 纯电动乘用车产量184,293辆(上年同期151,747辆),本年累计839,335辆(上年同期589,053辆),同比增长42.49% [3][4] -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158,957辆(上年同期190,932辆),本年累计923,204辆(上年同期696,918辆),同比增长32.47% [3][4] - 商用车产量6,574辆(上年同期1,329辆),本年累计29,428辆(上年同期4,391辆),同比增长570.19% [3][4] - 客车产量429辆(上年同期239辆),本年累计1,950辆(上年同期1,706辆),同比增长14.3% [3] - 其他商用车产量6,145辆(上年同期1,090辆),本年累计27,478辆(上年同期2,685辆),同比增长923.39% [3] 销量分析 - 新能源汽车总销量382,476辆(上年同期331,817辆),本年累计1,763,369辆(上年同期1,271,325辆),同比增长38.7% [3] - 乘用车销量376,930辆(上年同期330,488辆),本年累计1,735,643辆(上年同期1,266,934辆),同比增长37% [3] - 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04,369辆(上年同期146,395辆),本年累计816,497辆(上年同期580,974辆),同比增长40.54% [3][4] -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72,561辆(上年同期184,093辆),本年累计919,146辆(上年同期685,960辆),同比增长33.99% [3][4] - 商用车销量5,546辆(上年同期1,329辆),本年累计27,726辆(上年同期4,391辆),同比增长531.43% [3][4] - 客车销量429辆(上年同期239辆),本年累计1,950辆(上年同期1,706辆),同比增长14.3% [3] - 其他商用车销量5,117辆(上年同期1,090辆),本年累计25,776辆(上年同期2,685辆),同比增长860% [3] 细分市场表现 - 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增速显著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2.49%(插混32.47%),销量累计同比增长40.54%(插混33.99%) [3][4] - 商用车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累计同比增长570.19%,销量累计同比增长531.43%,其中非客车类商用车增速达923.39%(产量)和860%(销量)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