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必胜客将在英国永久关闭68家堂食餐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22:25
公司运营动态 - 必胜客在英国有68家堂食餐厅将永久关闭,因其本地运营公司已进入破产管理程序[2] - 此次关闭预计将影响1200多名员工的就业[2] - 必胜客品牌全球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宣布,将通过救助协议保住64家堂食餐厅,以确保业务平稳过渡[2] 行业经营环境 - 必胜客堂食餐厅近年来一直处于困境之中[2] - 能源价格飙升、劳动力短缺以及外卖业务的崛起,对传统堂食餐厅的经营模式构成挑战[2]
美股黄金股开盘大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22:00
美股主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报46773.65点,上涨27.07点,涨幅0.06% [1][2] - 纳斯达克指数开盘报22982.11点,下跌8.43点,跌幅0.04% [1][2] - 标普500指数开盘报6737.31点,上涨2.18点,涨幅0.03% [1][2] 黄金行业个股表现 - 哈莫尼黄金股价下跌超过9% [1] - 盎格鲁黄金股价下跌接近8% [1] - 金罗斯黄金股价下跌超过7% [1] 人造肉行业个股表现 - Beyond Meat股价大幅上涨45% [1]
跌破4200美元!现货黄金,今日大跳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21:45
黄金价格暴跌 - 现货黄金创四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日内一度下跌3.8% [1] - 现货黄金跌破4200美元/盎司大关,跌幅达3.6% [3] - 现货黄金持续走低,失守4210美元/盎司,跌幅为3.38% [4] - 现货黄金跌破422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超过3%,短线走低近40美元 [5] - 现货黄金失守4260美元/盎司,跌幅超过2% [6] 贵金属市场普遍下跌 - 纽约期金大跌3%,报价为4228.50美元/盎司 [5] - 现货铂金下跌3.8% [5] - 现货钯金下跌4.7% [5] - 现货白银日内大跌5%,跌破50美元/盎司,为10月10日以来首次 [6] 关键价格水平与交易数据 - 伦敦金现昨结价为4355.620,当前价格为4197.980,下跌157.640,跌幅为3.62% [2] - 伦敦金现当日最高价为4375.490,最低价为4191.009 [2] - 现货黄金盘中最低价触及4191.009美元 [2]
三季度银行理财缩水超1500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21:04
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概况 - 截至9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30.82万亿元较6月末下降1514.7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2.47% [2] - 三季度市场呈现先扬后抑走势7月和8月规模攀升但9月显著回落全季度规模较二季度末减少超1500亿元 [3] - 市场波动主要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权益市场回暖吸引资金而债市波动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吸引力下降 [3] 规模变动驱动因素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是核心因素三季度股市表现优于债市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现货黄金逼近4000美元/盎司推动资金从理财转向权益资产 [3] - 季节性因素显著为助力母行完成季末流动性指标考核理财公司通常将产品到期日集中在季末导致规模季末收缩季初回升 [5] - 根据测算2025年9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约8500亿元至32.11万亿元回撤幅度大于2018-2024年9月均值但低于2023-2024年均值 [5] 产品收益表现分化 - 传统主力产品收益下滑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45%和2.48%较6月末下降0.09和0.3个百分点 [7] - 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亮眼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5.03%和13.72%较6月末大幅提升1.89和9.97个百分点 [7] - 封闭式固收类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3%跑输业绩比较基准0.12个百分点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54%低于基准0.28个百分点 [4] 产品发行与资金流向 - 含权益资产的产品发行数量显著增长截至9月末权益类产品今年已发行12只为去年全年的6倍混合类产品发行202只较去年全年多出33只 [7] - 三季度混合类理财规模环比再增77亿元升至6548亿元9月以来已有逾1600只混合及权益类理财产品上线理财资金正加速增配权益 [7] - 资金大量流入银行表内而非大规模转向权益市场央行数据显示9月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 [6] 四季度市场展望 - 业内预计10月理财产品将迎来超额修复单月增量或超万亿元调整后收益中枢有望回稳 [2] - 根据测算10月13日至17日全市场存续理财规模周度环比增加1264.3亿元分投资性质看固收类理财规模增幅较大 [9] - 低利率时代固收+产品优势明显预计将持续成为理财市场重要的发力点和增长点全年理财规模高点有望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8][9]
一财社论:好的治理需遵循利益相向原则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20:45
法规修订核心内容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行为,提升治理水平 [1] - 修订内容涵盖对独立董事制度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专业委员会设置标准、精细化董事会决策流程 [1] - 法规健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明确高管薪酬激励需与公司业绩、个人工作表现直接挂钩,推行薪酬递延支付和追索机制,以规范高管短期投机行为 [1] 内生性激励约束机制 - 治理准则从积极性角度搭建内生性激励约束兼容机制,其有效落实依赖于系统的场景设计,包括清晰厘定董监高法定职责,准确定义激励约束机制标准 [2] - 内生性机制体现在资本结构层面,如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例结构需结合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构成与期限结构予以优化 [2] - 通过管控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流动性与速动比率,可在资源配置层面抑制高管的短期投机与利益背离行为 [2] - 该机制旨在通过内部制度设计构建开放的合作博弈框架,使各方能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并安排利益交换,实现激励与约束的内在兼容 [2] 投机性外部干预机制 - 公司治理需要投机性规范外部干预机制,即用脚投票的投机监督机制,包括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多样化利益表达机制 [3] - 保障股票分析师的研究表达自由度是外部约束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3] - 市场投资者保护是投机性干预具有硬约束的重要保障,需要不断完善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制度和争议和解制度 [3] - 市场流动性是外部对公司治理最重要的硬约束之一,能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倒逼上市公司和高管将说真话作为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可信策略 [3] 公司治理的核心理念 -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现代治理体系,调动内外资源,打造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各参与主体利益 [1] - 修订后的治理准则通过搭建明确的激励约束兼容机制,将上市公司、管理层、股东等利益捆绑,有助于将上市公司拉回价值创造的正确轨道 [1] - 好的公司治理是用更低的利益交换成本打造集约型利益共同体,通过内部跨期、掉期、互换等交易结构及内外投票表达路径,将资源置于价值创造轨道上 [3]
中证A500ETF退潮,年内资金净流出超千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19:40
中证A500ETF市场概况 - 首批产品于去年10月上市,初期营销竞争激烈,单月最高净流入资金超过1133亿元 [2] - 一年内挂钩产品数量达到216只,涉及83家基金公司 [1][2] - 今年以来资金明显退潮,40只中证A500ETF年内净流出1096.5亿元,整体规模缩水近四分之一至1941.07亿元 [1][3] - 超四成产品规模不足10亿元,百亿级产品数量从11只减少至8只 [1][3] 基金公司规模表现分化 -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规模为238.87亿元,位居市场首位,年内增长36.91% [3] - 易方达中证A500ETF规模为214.81亿元,排名第三,年内大幅增长41.86% [3] - 部分头部产品规模显著下滑,国泰中证A500ETF规模减少两成以上至219.18亿元,招商、摩根、景顺长城旗下产品规模遭遇“腰斩” [4] 基金公司营销策略分化 - 部分机构将中证A500ETF视为长期重点产品,采取“持久战”策略以维持规模领先 [4] - 部分机构因考核压力“被动参与竞争”,避免规模落后过多 [5] - 不少公司态度转向“佛系”,仅维持基础持续营销,不再重点倾斜资源 [5] 期权标的传闻及市场影响 - 市场传闻交易所将遴选两只中证A500ETF纳入期权标的,但多数机构回应称尚无确切消息,监管态度审慎,短期落地概率低 [1][6] - 传闻已引发市场资金微妙变化,9月富国、华泰柏瑞、南方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分别净流入82.12亿元、59.92亿元、38.82亿元 [7] - 纳入期权标的需满足成立时间不少于6个月、日均持有账户数不低于4000户等硬性条件,目前有17只产品符合基础条件 [7] 期权产品对ETF的潜在影响 - 历史数据显示,ETF期权上市会显著提升标的ETF的流动性和规模,例如中证500ETF期权上市一年后,对应ETF规模增幅达48% [9] - 宽基ETF现货规模增长与衍生品发展可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增强资金端稳定性 [8] - 当前不同交易所竞争态势各异,上交所中华泰柏瑞产品规模优势显著,深交所中国泰与易方达产品规模差距不足5亿元,竞争激烈 [7]
阿迪达斯客服回应“羽绒服由雪中飞代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19:33
核心事件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并质疑品牌溢价 [1] - 阿迪达斯客服回应称所售产品均具备质量保障 [1] - 阿迪达斯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产品是否代工及代工厂信息门店并不掌握所有商品由仓库直发 [4] 产品对比 - 阿迪达斯一款短款羽绒服售价579元填充物为鸭绒蓬松度600+绒子含量80% [4] - 雪中飞一款短款羽绒服售价519元蓬松度达680+绒子含量为90% [4] - 在京东平台阿迪达斯一款男士运动短款羽绒服售价869元含135克鸭绒绒子含量80%带有暖芯科技由雪中飞代工 [4] - 雪中飞一款售价879元的短款羽绒服含200-249克鸭绒绒子含量为90% [5] - 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雪中飞羽绒服的含绒量更高而阿迪达斯产品含有暖芯技术 [5] 公司信息 - 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赖和东注册资本约1.5亿元人民币 [8] - 该公司由江苏康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9] 市场反应 - 此前已有消费者在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商品评价中提出代工质疑并展示由雪中飞代工的标签 [4]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营收增长约250%!近2个月股价跌超20%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19: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至250% [1] - 中国区收益同比增长185%至190%,其中线下渠道增长130%至135%,在线渠道增长300%至305% [1] - 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至370%,其中亚太地区增长170%至175%,美洲地区增长1265%至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735%至740%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 [1] 市场拓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海外开设200家门店以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 [1] - 海外市场增长比预期更快 [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10月21日收跌8.08%,报250.4港元/股 [1] - 自8月下旬触及高点以来,股价已累计回调超过20% [2] - 股价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上涨 [1] 产品驱动因素 - 旗下以Labubu为代表的一系列毛绒玩具在2025年掀起热潮,推动业绩增长 [1]
存储芯片迎来罕见“涨价潮”,上市公司业绩如何反映?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18:29
存储芯片市场涨价趋势 - 主流DDR4 16G内存条价格从去年低点的200多元飙升至突破500元,涨幅超过100% [1] - 四季度DRAM与NAND Flash价格预计将继续上涨,此波行情或将持续至年底 [1] - 四季度整体一般型DRAM价格预计单季度增长8%-13%,若加上HBM,涨幅将扩大至13%-18%;NAND Flash合约价预计全面上涨,平均涨幅达5%-10% [2] 市场表现与反应 - A股存储芯片板块领涨,太极实业涨停,雅创电子涨超14%,香农芯创跟涨逾8% [1] - 9月以来A股存储器板块29只个股平均上涨23%,德明利上涨100%,江波龙、聚辰股份分别上涨90%、75.5% [6] - 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股价年内分别涨逾80%、175%、145% [6] 涨价核心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浪潮催生高阶存储需求,海外巨头将产能加速转向DDR5、HBM等高利润产品,导致传统DDR4等产品出现供给缺口 [1][3] - 海外大厂战略性放弃DDR3、DDR4等老旧产品生产,造成全球范围内供给不足,而需求未减,导致阶段性供需不匹配 [3] - 存储原厂将部分利润率偏低的传统DRAM产能转至DDR5、HBM等更高利润产品,是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3][4] 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 澜起科技表示其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价格对DDR5本身价格波动不敏感,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 [6]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8.17%、95.41%,DDR5相关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 [7] - 兆易创新预计传统存储利基产品缺货涨价情形将持续,高性能存储产品毛利率可达到70%左右 [7] - 香农芯创表示涨价对业绩的提振取决于公司是否具备低价库存,公司通常只赚取经销业务相对应的毛利 [7]
丰巢IPO因何停滞?知情人士回应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1 18:08
IPO进程受阻 - 丰巢控股港交所上市招股书于2025年2月因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文件而失效,IPO事项停滞 [2] - IPO进程停滞可能与投资人亚投资本在香港提起诉讼有关,双方在回购事宜上存在分歧且多轮沟通未达成共识 [2] - 公司创始人兼CEO徐育斌已离任 [2] 对赌协议与股东诉讼 - 公司在2021年初与B-4类普通股股东订立投资协议,发行4.84亿股普通股,获得4亿美元(约25.87亿元人民币)投资,协议嵌入了对赌条款 [4] - 对赌条款要求公司在2025年1月27日前上市,否则相关股东可行使赎回权 [5] - 2024年公司修改协议,将上市截止时间延长至2027年1月31日,但需向B-4类股东支付约8000万美元(约5.69亿元人民币)的特别权利调整费 [7] - 股东诉讼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严重影响港交所上市审核进程 [8][9]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王卫直接持股36.54%,并通过一致行动安排控制约48.45%的投票权 [5]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中国邮政、挚信资本、鼎晖资本、亚投资本等,其中亚投资本通过Asia Forge (Cayman) Ltd持股4.09% [5] 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2022年、2023年利润分别亏损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超37亿元 [10] - 2024年上半年业绩改善,实现净利润0.72亿元,扭亏为盈 [10] - 收入从2021年的252.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81.19亿元 [11] - 公司在2024年10月被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协议控制架构及业务合规性等问题,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披露 [11] 业务运营与收入构成 - 公司向用户收取“畅存费”,付费包裹数量从2021年的约4.30亿个增长至2023年的5.17亿个,渗透率从6.9%提升至8.0% [12] - 公司向快递员收取末端配送服务费,该部分收入从2021年的145.53亿元增至2023年的183.59亿元 [13] - 末端配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约58%降至2023年的48.2%,并在2024年前五个月进一步降至40.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