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用“两山”理念绘就京华大地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 2025-08-15 02:48
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念实践 - 北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已有9个区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其中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获得双命名 [3] - "两山"理念突破传统发展范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将生态要素融入产业结构升级 [2] - 北京探索出"生态+农文旅"模式及"花园式场景"示范样板等创新模式 [4] 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成效 - 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2023年),较2013年增加114天,重污染天数仅2天为历年最少 [3] - 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为"首都大氧吧和后花园",北京持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以保障生态权益 [4] - 市民观测到更多"亲水"动植物进入城区,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效 [3] 绿色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十三五"期间北京以年均1.5%能耗增速支撑5.2%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保持全国省级最优 [4] - 全市绿色企业占比24%,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经济比重分别达30%和25.1%,第三产业比重超80% [4] - 北京正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 [4] 政策引领与未来方向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其核心为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转化关联,修正传统增长理论弊端 [2] - 北京将坚持"两山"理念指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目标 [1][5] - 生态涵养区与中心城区联动实现"生态进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3][4]
稳就业:大厂的双重担当
北京青年报· 2025-08-15 02:39
互联网大厂校园招聘规模 - 字节跳动计划发放超5000个offer [1] - 阿里巴巴计划招聘7000人 [1] - 京东率先抛出3.5万岗位 [1] -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1] 招聘扩招背景与动因 - 数字经济加速渗透,平台企业业务边界不断拓展 [1] - 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持续攀升,涉及电商零售、云计算、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 [1] - 字节跳动在人工智能算法、内容生态领域深耕 [1] - 京东在数智供应链技术取得突破 [1] 人才培养机制 - 京东为校招生打造"五年成长计划",投入大量资源协助校园到职场转型 [2] - 通过定制化成长方案帮助校招生快速实现专业技能精进 [2] 行业信号与影响 - 互联网大厂招聘动向是行业发展"晴雨表" [2] - 头部平台企业招聘扩容彰显对行业前景信心 [2] - 向市场传递数字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 [2] 新兴岗位创造 - 前沿技术与物流、消费等场景融合催生大量新岗位 [2] - 包括"大模型+"广告智能投放岗、"AI+"医疗服务岗、家用机器人研发岗等 [2] - 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2] 产业链带动效应 - 互联网大厂凭借技术优势和平台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3] - 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空间 [3]
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成“慢牛”行情重要驱动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15:34
昨日,沪指在时隔210个交易日后,盘中突破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日内触及3688.63点,是2021 年12月13日以来新高。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4年新高。A股全天成交额 2.1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699.99亿元。盘面上,市场热点较多,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700只 个股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深成指涨1.76%,创业板指涨3.62%。有机构表示,市场走强,已 走入牛市节奏。 文/本报记者朱开云 从板块来看,AI硬件股持续爆发,工业富联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券商股一度冲高,国盛金控2连板。 有色金属概念股震荡走强,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双双创历史新高。板块方面,有色金属、PEEK材料、 CPO、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银行、港口、物流等板块跌幅居前。午后机器人概念拉升,中马 传动走出11天7板。 【责任编辑:曹静】 浙商证券的研报也认为,去年"9·24"行情的启动,已经确立了市场长周期底部,今年4月7日后市场走 强,已经走入牛市行情。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预计上证中长期目标大概率已不 再局限于挑战3674点附近。 沪指突破"9 ...
15个环节全面展示北京智疗成果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09:31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2号馆举办 以"全球服务共享健康"为永久主题 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年度主题 [1] - 专题展设置"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两大展示体验区 同期举办近20场会议论坛及配套活动 包括首都国际医学大会等 [1][3] - 招商招展工作全部完成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 国际化率达53% 多款先进技术产品将通过平台进行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展 [1]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展示 - "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展区重点展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场景化呈现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15个环节 包括诊断大模型和AI成果转化案例 [2] - 设立人工智能互动体验区 面向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分别提供体验内容 包括安贞医院心血管诊断大模型快速诊断演示和同仁医院眼底AI相机亲身体验 [2] - 展示数据标注 智能监测等服务能力 凸显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果 [2] 全民健康服务与中医药展示 - "全民健康服务矩阵"展区围绕健康管理 养老服务和中医药健康三大方向 展示医疗机构医企共建成果及科技转化项目 [2] - 开设服贸健康大讲堂 开展体重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等科普讲座 设立健康优先专区展示北京市医疗机构前沿成果转化项目 [2] - 中医药展区面积达2000平方米 线上线下48家机构参展 其中国家中医医学中心 国家中医药出口服务基地和中医药上市公司等龙头机构占比48% 创历年新高 [4] - 展示广安门医院"广医·岐智"大模型 AI中医未来诊室 西苑医院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中药智能移动检测厅和望京医院CO接骨机器人等新技术成果 [4] 论坛活动与成果发布 - 举办1场主题论坛即首都国际医学大会 14场专题论坛和2场研讨座谈会 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 [3] - 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 顶尖专家和国际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开展研讨 发布《BMJ中国医院临床研究国际影响力报告》和《数字医疗蓝皮书》等专业研究成果 [3] - 配套活动包括创新成果发布暨专题启动活动和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 集中发布重量级科研成果和签约项目 举办医企沙龙促进交易洽谈 [3] - 中医药专题举办4场论坛和1场政策研讨会 拟发布《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等10项标准 并策划中医药二十四节气养生打卡活动 [4][5] 国际合作与机构参与 - 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整体亮相展示成果 31家基地展示"走出去"进展 [4] - 同仁堂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行业领军机构参展 [4] - 邀请海外组织驻华代表 阿盟驻华代表处大使 两院院士和国医大师等作主旨报告 [4][5]
科技让文旅体验从看景迈向“入戏”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03:02
旅游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2.85亿,消费总额3.15万亿元,同比增幅均超15% [2] - 行业从"流量竞争"向"价值深耕"转型,体现文化自信与产业升级的突围趋势 [2]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浙江乌镇AI机械臂展示非遗技艺,延安红街VR沙盘重现革命场景,南京博物院VR展复活明代航海盛景 [2] - AI导游用方言解读文物,全息投影呈现《清明上河图》市井烟火,贵州天眼VR观星项目让普通人体验宇宙奥秘 [2] - 科技搭建时空桥梁,将文化从博物馆展柜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共振 [2] 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 - 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美食体验,武汉景区周边免费开放停车场和卫生间 [3] - 抖音、携程等平台推出惠民活动,提升服务颗粒度以增强游客满意度 [3] - 城市治理包容性与公共服务人性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隐形资本" [3] 入境游范式转移 - 上海街头东南亚青年追逐美妆潮流,欧美游客痴迷非遗手作,中东客商抢购无人机 [3] - 深圳华强北日均接待超7000名外国游客,消费场景多样性催生文化认同 [3] - 苏州博物馆吴门画派茶具、杭州丝绸数字化定制服务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符号 [3] 文旅产业冷思考 - 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用数字化叙事重构文化逻辑,故宫"分时预约"平衡流量与质量 [4] - 技术是舞台,文化是内核,游客的"入戏感"是检验创新成败的标尺 [4] - 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是产业升级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实践 [4]
暑假正当时!首钢限定版蓝色空中巴士上新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18:32
【暑假正当时!#首钢限定版蓝色空中巴士上新# 】8月13日,记者来到首钢园探访高线公园上运营的限 定版蓝色空中巴士。据了解,高线公园空中巴士与798·751园区进行梦幻联动,不仅延续了798标志性的 明黄撞色设计,更特别推出首钢限定版蓝色皮肤,游客可驾驶巴士穿梭于首钢园的钢铁丛林,饱览冬奥 地标滑雪大跳台与工业遗存三高炉的壮阔全景,体验工业风与艺术范儿的碰撞交融。(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刘洋 编辑 黄安琪) ...
网红餐厅的流量要转化为“留量”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09:21
行业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对全国24个大中城市的200余家网红餐厅开展专项抽检 涵盖中餐 西餐 火锅 烧烤等多种业态 结果显示食品总体安全状况稳定 [1] - 网红餐厅凭借精美装修 独特菜品和巧妙营销手段在社交媒体迅速走红 吸引大量消费者打卡就餐 成为餐饮界独特风景线 [1] - 知名网红餐厅开业初期常出现大排长龙现象 为餐厅带来丰厚收益并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1] 行业问题 - 部分网红餐厅经历短暂辉煌后迅速衰落 根源在于过度追求流量变现而忽视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 [2] - 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损害消费者利益 引发对网红餐厅的信任危机 部分餐厅菜品价格与品质不符导致消费者流失 [2] 监管措施 - 抽查可及时发现食品安全 服务质量 价格等问题 督促餐厅整改 保障消费者权益 问题餐厅将依法严肃处理 [2] - 抽查结果需及时向社会公布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对品质优良的餐厅给予肯定宣传 [2] 发展方向 - 餐厅需提升产品品质 使用优质食材和精湛厨艺提供美味菜品 同时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改善用餐环境 [3] - 通过不断创新菜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增强消费者黏性 推动从"网红"向"长红"转型 [3][4]
用戏剧方式参与纪念重要时刻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07:59
演出背景与主题 - 话剧《屠夫》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 于9月6日登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 [1][2] - 该剧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统治奥地利为历史背景 通过肉铺老板伯克勒一家的故事揭示战争残酷性与人性扭曲 旗帜鲜明表达反战主题 [2] - 本次演出被纳入中央宣传部 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纪念活动 承载厚重历史底蕴并体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暴行的共同意志 [2] 创作团队与传承 -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强调此次由何冰担任导演 带领20多位中青年演员进行再创作 要求演员养成专注创作习惯 排练时放下手机 [2] - 剧组包含金汉 黄薇 李麟等20余位中青年演员 其中多数曾在小剧场话剧《赵氏孤儿》中有过默契合作 [3] - 何冰提出三大挑战:致敬老艺术家经典表演 克服创作难度 赢得观众接受 并指出自信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3] 演出历史与艺术价值 - 该剧源于1982年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赴北京人艺演出交流 同年12月即被搬上首都剧场舞台 [3] - 2005年朱旭 郑榕 周正等年届七旬至八旬的老艺术家曾以教科书式表演留下浓墨重彩的演出历史 [3] - 何冰认为本次排演需在保持反战主题不变的基础上 注重传递当代理解并建立与现代观众的沟通纽带 [3] 舞台创新与演出安排 - 相较2005年版 本次舞美最大变化是从内景改为外景 一列象征时代车轮的火车将作为布景核心元素登上舞台 [4] - 利用北京人艺自有剧场和舞美制作工厂的"前店后厂"优势 实现大胆创意 做到"生活里有什么 舞台上就能呈现什么" [4] - 演出将推出公益性安排 包括线下演出与适时线上展演 每场设置一定数量公益惠民票 [4]
为了挤进唐朝瓷器的前三名 长沙窑拼了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07:32
行业格局 - 唐代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双峰对峙格局 青瓷和白瓷占据主导地位[1] - 长沙窑通过釉下彩技术突破单一青釉垄断 奠定后世彩瓷发展基础[1] - 长沙窑与越窑、邢窑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崛起于安史之乱终于黄巢起义时期[1] 市场表现 - 长沙窑外销瓷数量领先 1998年印尼沉船发现67000件唐代瓷器中近50000件为长沙窑产品[2] - 产品覆盖东南亚、西亚、中东、非洲等20多个国家 出口数量和范围超越越窑和邢窑[3] - 实现内销和外销双丰收 通过性价比优势和定制化策略扩大市场份额[2][3] 产品策略 - 采用低成本简单器型设计 酒器等产品价格低廉适合普通消费者[3] - 开发儿童玩具类产品 包括鸟、猫头鹰、猴子等动物造型口哨[3] - 首创外销定制模式 根据中东、拜占庭等地区需求定制特色纹饰[3] 营销创新 - 在器物表面直接标注"陈家美酒"等品牌广告 形成早期品牌意识[3] - 使用"绝上""言满天下无口过"等宣传用语 强调产品品质优势[3] - 将诗词题刻于瓷器表面 包含爱情诗、求学科考诗等题材增强产品文化属性[4] 文化价值 - 瓷器题诗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反映唐代诗歌普及程度[4] - 包含"君生我未生"等著名诗句 展现唐代社会情感表达方式[4] - 诗句未被收录于《全唐诗》 后经整理出版《唐诗的弃儿》并补入中华书局重版[4]
北京机器人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北京青年报· 2025-08-13 02:53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核心成果 - 大会集中展示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最新技术和应用成果 [6] - 北京市提前完成"双百工程"目标(培育100种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可推广应用场景) [6] - 机器人产业覆盖医疗/物流/制造/服务等领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6] 前沿技术产品展示 - 傲鲨推出首款消费级VIATRIX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实现《流浪地球2》同款技术 [7] - FESTO展示22厘米仿生蜜蜂,具备10只群体自主协同飞行能力 [7]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回旋踢动作,采用最新铝合金腿部技术 [7] - 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实现全场景任务演示(配送/太极/搬运等) [7] - 特种机器人完成洪涝救援/电力排查等任务,障碍规避精度达预设路线 [7] 医疗物流领域应用 - 北京协和医院完成30例机器人辅助颌面外科手术,含国内首例经口口咽肿瘤切除 [7] - 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AGV/AMR拣选效率提升5倍 [7] - 北京开展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展示外骨骼/康复训练/AI陪护等产品 [7] 教育与生活场景融合 - 北京14所中小学部署38台教育机器人,形成4类"机器人+教育"解决方案 [7] - 推广210余台服务机器人,包括拉花咖啡机/炒菜机器人等10余款产品 [7] - 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创全球纪录,"天工Ultra"成为首个完赛机器人 [8]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亦庄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产业规模超百亿,形成完整产业链 [8] - 昌平区入驻超百家机器人企业,松延动力三个月实现N2人形机器人量产 [8] - 北京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超300亿元(同比+50%),拥有400余家骨干企业 [8] 产业协同与政策支持 - 成立具身智能测评实验室联合体,推动标准互认与产业闭环 [8] - 设立百亿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38家企业78款创新产品首试首用 [8] - 建设共享加工中心缩短研发周期,完善京津冀配套服务能力 [8]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建设人形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推动规模化生产 [8] - 开放全域公共服务场景,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北京方案 [8] - 目标2025年形成300亿核心产业收入,建成国际先进产业集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