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钛媒体APP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摇钱树”精灵系列升级G2,该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已获数亿元订单
钛媒体APP· 2025-10-17 09:17
智元机器人将批量生产轮式具身机器人。 10月16日上午,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据悉,精灵G2以工业标准打造,重达185kg,全身拥有26个主动总自由度,其中单手臂为7个自由度, 腿腰部自由度为5个,可实现近似人类的弯腰、转腰和侧向摆动身体能力,并搭载高性能运动关节、高 精度力矩传感器,集成先进的空间感知系统,支持多模态语音交互能力,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 景通用能力。 智元机器人方面表示,目前,精灵G2还未上市就已"售罄",获得了龙旗科技、均胜集团两个数亿元级 别订单,并已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据笔者了解,今天下午,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600699.SH)在宁波的G2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上,智 元向均胜电子交付首批商用的20台精灵G2机器人,并将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对笔者表示,今年智元机器人交付达到数千 台,相比去年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客户订单包含科研教育、交互服务、工业等领域应用场景。同时, 智元对于机器人系列规划的生命周期约三年。 对于翻跟头等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的优势性方面,姚卯青进一步表示,人形机器人最重要 ...
告别预售促销简化,京东双11给消费者减负
钛媒体APP· 2025-10-17 09:17
双11购物节开启与用户增长 - 京东11.11于10月9日全面开启,采取现货开卖和官方直降等举措 [2] - 10月9日至10日,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2] - 截至10月14日中午12时,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2] 电商平台策略转变与核心主题 - 公司今年双11最大特点是不做预售,强调现货开卖且为最低价格 [2] - 行业过往曾过度追求购物节娱乐属性和复杂玩法,现已转向返璞归真 [3] - 公司今年双11主题延续“又好又便宜”,强化比较优势以形成消费者记忆点 [3] 惊喜日玩法升级与兴趣消费结合 - 公司升级惊喜日玩法,从10月16日起推出八大惊喜日,覆盖电玩、家居、风尚等品类和兴趣主题 [3] - 惊喜日结合品类消费和兴趣消费,通过人群视角聚焦提升消费体验 [3][4] 采销专业推荐与独家产品合作 - 公司推出“采销推荐”专区,由采销人员严选高性价比好物 [5] - 双11期间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并在京东独家销售 [5] 本地生活与线下业务增长 - 京东本地生活联合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双11 [6] - 双11期间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23%,京东MALL线下业态销售加速增长 [6] 物流供应链科技投入与效率提升 - 公司首次大规模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超脑大模型2.0将千万级变量模型求解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 [8] - “狼族”机器人在全国超20个省份、全球超10个国家部署,助力一线效率提升近20% [8] AI技术赋能与商家支持 - 双11是AI、大模型、机器人等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 [8] - 公司携JoyAI全线产品为商家提供超千万免费资源与超50款专业AI工具,包括免费数字人能力 [9]
极星关掉最后一家直营店,重资产时代的幻象正在破裂
钛媒体APP· 2025-10-16 19:05
图片来源:极星汽车官网 近日,极星汽车(Polestar)关闭了位于上海核心商圈的唯一一家直营门店。这家曾经被视为特斯拉有 力竞争者的电动汽车品牌,如今悄然退出了直营零售的前线。 极星关闭直营店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战略调整,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线下零售模式的重新思考。 当新能源车市从蓝海变为红海,当资本的热度逐渐降温,重资产运营的直营模式是否还能屹立不倒?轻 资产与重资产,究竟孰优孰劣? 八年挣扎,难破困局 极星原本是沃尔沃的性能车型系列,2017年成为独立品牌,定位高端电动车市场,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 控股。品牌创立之初,极星确实凭借独特的设计语言和环保理念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Polestar 1混动跑 车145万元的高价位和限量发售,一度营造出高端稀缺的品牌形象。 然而,战略随即调整。极星迅速转向大众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Polestar 2起售价大幅降至25-30万 元区间。同年10月,全球首家极星空间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业。随后,Polestar 3又将价格拉回百万级 别,Polestar 4再度降至30万区间。这种在"超豪华"与"亲民走量"之间的反复横跳,让消费者对极星到底 是谁感到无比困惑。既未能 ...
谁导演了“1011”加密货币大崩盘? | 巴伦精选
钛媒体APP· 2025-10-16 15:34
市场暴跌概况 - 2025年10月10日A股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达0.94%,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同步下跌3.56% [1] - 10月11日加密货币市场全网爆仓金额高达134.75亿美元,创下史上最高单日清算纪录,其中多单爆仓121.11亿美元,占比达90%,160余万投资者遭平仓 [1] - 比特币价格从126,080美元跌至98,000美元,最大跌幅22% [7][12] 暴跌驱动因素 - 直接导火索为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将关键技术出口管制扩大至东南亚国家 [1] - 世界贸易组织紧急下调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至0.5%,创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的30天相关性升至0.78,标普500指数的波动能解释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40%,关联度较2020年提升3倍有余 [2]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十天,财政部等关键部门启动裁员计划,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但强调“宽松空间有限” [2] - 市场整体杠杆率达到38%的2022年5月以来新高,散户平均杠杆率飙升至10倍 [2] 市场结构与机制问题 - 稳定币USDe脱锚至0.62美元,脱锚幅度达38%,因链上现货流动性不足及抵押品WBETH价值缩水 [5] - 头部做市商在行情动荡时优先收缩对山寨币的流动性支持,导致中小币种陷入“无承接抛售” [3] - 程序化交易在关键支撑位自动触发止损指令,加剧价格下跌效率 [3] - Binance等头部交易所因系统负载过高短暂宕机,形成“价格下跌-平台宕机-无法止损-更加恐慌”的恶性循环 [5] 前期预警信号 - 比特币交易所净流入量连续三周环比增长,9月最后一周净流入量达25万枚,创2023年11月以来新高 [6] - 持仓超过1年的比特币地址转出量在10月1日-8日期间增长120%,单笔超过1000枚的大额转账达127笔,较上月同期增加83% [6] - 稳定币USDe市值在9月单月增长45%,从120亿美元飙升至174亿美元,而USDT市值在国庆期间减少28亿美元 [7] - 比特币永续合约未平仓合约达280亿美元,较9月初增长56%,但比特币波动率指数(BVIX)仅为65,处于2024年以来低位区间 [7] - 10月到期的比特币看涨/看跌期权比率达3.2,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7] - 比特币在10月7日冲高后形成“双顶”形态,RSI指标在10月8日达到85的超买区间并出现顶背离 [7] 监管与技术风险 - 美国SEC联合37国启动“加密资产清朗行动”,要求交易所48小时内冻结未完成KYC账户,导致日均交易量暴跌65% [8] - 欧盟MiCA法规细则落地,要求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持牌运营,并限制非欧元稳定币市场份额 [8] - 香港金管局要求加密资产交易平台预留20%风险准备金 [8]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量子计算研究,引发市场对“量子日”担忧,超过60%的比特币供应存储在易受量子攻击的早期地址 [3][4] 长期牛市支撑因素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FOMC预测到2026年目标利率将降至3.4% [9] - 比特币ETF在10月12日-15日期间净流入27.1亿美元,以太坊ETF净流入4.88亿美元,显示机构资金逢低布局 [10] - 比特币机构持有量从2022年的15%升至2025年10月的32%,灰度、贝莱德等头部机构持仓占比达18%,较2024年增长8个百分点 [10] - 高盛宣布将加密货币研究团队规模扩大一倍,摩根士丹利推出加密资产与股票混合投资产品 [11] - 以太坊上海升级后质押收益率稳定在4.2%,超过2800万枚ETH质押,占流通总量22% [11] - 比特币闪电网络交易额在9月突破10亿美元,较上月增长35% [11] - 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已启动量子抗性升级提案(QRAMP),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对ECDSA签名机制的替换 [11]
特斯联与新华三达成战略合作,开启AIoT算力新时代
钛媒体APP· 2025-10-16 12:17
合作概述 - 特斯联与新华三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旨在围绕AIoT算力平台打造及异构算力生态建设进行深度合作[1] - 合作基于双方在技术、资源和市场等多方面的高度互补性[3] - 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国产算力在AIoT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速构建高效、智能、安全的异构算力生态[1] 技术融合 - 特斯联在异构算力编译领域的技术专长可将不同架构计算资源高效整合优化,为AIoT应用提供强大计算支持[4] - 新华三凭借在“云-网-安-算-存-端”全产业链的技术积累,为AIoT算力平台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4] - 特斯联的HICP平台可实现对异构芯片算子的有效优化,兼容异构工具链及主流框架,大幅降低开发门槛与迁移成本[7] 资源与市场协同 - 特斯联在AIoT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场景和客户资源,涵盖政府、企业、园区等多个领域[5] - 新华三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合作伙伴资源,在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拥有众多成功案例[5] - 双方将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5] 异构算力超节点建设 - AIoT场景的算力需求升级催生对异构算力超节点的需求,其是构建AIoT算力生态基础设施的基石[6] - 新华三覆盖智算领域的全栈技术架构为搭建异构算力超节点奠定了技术、产业、生态基础[7] - 通过异构算力超节点的构建,双方在产业数智化、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智能决策的完整链条[7]
孙正义吞下ABB机器人,一场380亿的AI霸权豪赌
钛媒体APP· 2025-10-16 10:54
交易概述 - ABB集团以53.75亿美元(约38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机器人业务出售给日本软银集团,交易预计在2026年中后期完成 [1] - 交易方式为ABB先将机器人事业部注入一家新设控股公司,再由软银集团以全现金方式收购该公司100%股权 [2] - 扣除相关成本及税费后,ABB预计净落袋约47亿美元,并预计将产生约24亿美元(约171亿元人民币)的非运营性税前账面收益 [2] - 消息发布当日,软银股票盘中一度上涨13% [1] ABB机器人业务背景与出售原因 - ABB机器人业务始于1974年,其前身瑞典通用电气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台全电动微机控制工业机器人,并与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并称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曾合计占据全球市场约50%-60%的份额,在中国市场份额一度超过70% [2][3] - 2024年,ABB机器人业务利润同比下滑39%,业务利润率为12.1%,低于集团整体利润率18.1% [3] - 利润率降低与全球宏观经济和资本开支高度相关,当汽车、电子等主要下游行业不景气时,企业会推迟自动化投资,导致ABB订单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但固定成本依然存在 [4] - 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份额从2023年的47%跃升至2024年的58%,其成本优势和服务灵活性给ABB带来巨大价格压力 [4] - 交易完成后,ABB将精简为电气、过程自动化和运动控制三大业务领域 [5] 软银的战略意图与AI布局 - 软银集团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旨在进军“物理AI”领域,即人工智能在现实世界中的具身化应用 [1] - 孙正义的终极愿景是带领软银向“超级AI”迈进,构建一个从底层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完整闭环 [1][6][7] - 近两年软银在AI领域积极布局:为掌控AI算力核心资产,增持英伟达和台积电股份,并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为构建AI算力与训练平台,与OpenAI、甲骨文共同推进可能总投资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计划,并承诺向OpenAI投入巨额资金(报道称约300亿美元);同时投资SkildAI等“机器人控制大模型”公司 [6] - 收购ABB可使软银获得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之一,这些机器人持续产生的大量数据有助于完成“执行-数据反馈-学习”的物理智能闭环 [6] - 通过此次收购,软银的身份从“生态投资者”转变为“生态主导者”,意图将其数字世界的资本和软件优势注入制造业 [10] 行业格局演变 - 传统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均面临挑战:库卡被美的收购后在中国市场增长但高端市场竞争力减弱;发那科战略保守,在AI投入上落后;安川电机与英伟达合作开发AI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寻求突破 [8][9] - 新兴技术巨头如英伟达、大模型技术和AI机器人创业公司从底层技术范式、产业价值链等维度对传统巨头发起挑战 [4] - 软银的加入预计将加速行业整合,其他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英伟达可能加速寻求与剩余机器人巨头的合作 [10] - 软银缺乏自有“技术抓手”是其通往AI霸主之路的主要挑战,收购ABB是其翻越此障碍的第一步 [10]
美国国家亚太裔商业与创业协会董继玲致辞NEX-T Summit 2025:汇聚前瞻思考,共同定义全球化新篇章
钛媒体APP· 2025-10-16 10:50
峰会概况 - 首届硅谷未来峰会NEX-T Summit 2025于美西时间2025年9月27–28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 [1] - 峰会由钛媒体集团携手NextFin AI 全球亚裔领袖联盟 盛大集团与巴伦中国共同举办 [1] 主办方与参与者 - 美国国家亚太裔商业与创业协会代表全美超过300万名亚太裔小企业主并与全国约130家商会及合作机构协作 [1] - 峰会汇聚了跨行业 跨世代的远见卓识者旨在推动有意义对话与长期合作 [2] 行业趋势与使命 - 人工智能与全球格局的转变正处于关键拐点深刻重塑工作 生活与连接方式 [1][2] - 亚裔美国企业家与创新者肩负推动科技与商业进步的使命同时需搭建文化桥梁并强化信任 [1][2] - 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深远的挑战行业应携手构建一个包容的全球未来 [2] 峰会定位与愿景 - NEX-T峰会是一个发表打破常规思想 推动对话与合作并共同定义全球化下一个篇章的平台 [2] - 行业合作能推动可持续增长 赋能新一代并确保创新真正服务于人类 [2]
美国加州财政部长马世云致辞NEX-T Summit 2025:赋能亚洲创新者,探索创新的未来
钛媒体APP· 2025-10-16 10:33
峰会概况 - 首届硅谷未来峰会NEX-T Summit 2025于美西时间2025年9月27–28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办 [1] - 峰会由钛媒体集团携手NextFin AI、全球亚裔领袖联盟(GALA)、盛大集团(Shanda Group)与巴伦中国(Barron's China)联合举办 [1] 峰会目标与愿景 - 峰会旨在汇聚全球科技、金融、创投和学术界的领袖,共同交流思想并探索创新未来 [1] - 活动愿景是赋能亚洲创新者、放大多元声音,并为产业与社群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1] 外部评价与支持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现任财政部长马世云(Fiona Ma)向峰会致贺,称赞其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1]
“AI家教”火了,哪家大厂领跑?
钛媒体APP· 2025-10-16 10:33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教育类AI应用在9月呈现加速崛起态势,月活跃用户与下载量双双上涨,部分产品月环比下载增速高达926.59%,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速达162.37% [1] - 行业增长受开学季自然流量带动,学生群体在作业批改、口算练习、难题搜索等需求显著提升,同时教育行业与AI适配度高,因范围明确且结果可验证性强 [1] - 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以字节、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以猿辅导、作业帮、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教育大厂,以及新兴创业公司 [2] 主要参与者市场份额与策略 - 从下载量看,互联网大厂产品领跑,字节的两款产品"Gauth"(675万下载量,环比增长172.13%)和"豆包爱学"(481万下载量,环比增长116.95%)占据领先地位,得益于字节系的多渠道流量优势 [6][7] - 从月活用户看,教育大厂表现更为突出,猿辅导的"小猿搜题"月活3577万(环比增16.85%),"小猿口算"月活3279万(环比增16.83%),作业帮月活9863万虽环比下降1.94%但仍居首位 [8][10] - 教育大厂在产品数量上占据优势,9月月活超2000万的8款教育类AI应用中,5款为教育大厂出品,因其产品以多矩阵形式出现,覆盖不同用户群体 [11] 商业模式与产品定位差异 - 教育大厂的AI产品主要采取会员模式,单月价格约30元,通过免费基础功能吸引用户后,转化其购买直播课、系统课程等核心付费业务 [12] - 互联网大厂以免费模式为主,目的并非短期变现,而是"攒人气、囤数据",让用户停留在自家生态应用中,通过数据反哺广告、云服务等主业 [12][13] - 产品功能侧重点不同:教育大厂更注重"教学效果"和"提分",将AI深度融入"教、学、练、测、评"各环节;互联网大厂则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效率,主打拍照答疑、作业批改等基础工具 [17] 行业挑战与发展阶段 - 用户付费意愿偏低,面向国内市场的头部APP月收入仅几十万量级,海外产品如字节的Gauth月收入达百万以上,但整体付费转化率未超过10% [21][22] - AI做题准确度无法保证100%正确,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行业缺乏公开的准确率衡量标准,海量有效数据是提升准确率的关键 [23] - 行业竞争强烈依赖营销,大部分APP依赖品牌口碑和社交媒体推广,低成本获客策略依托社交平台自然流量,高曝光能带来明显获客效果 [24]
“瞒天过海”收购半导体独角兽的高通,再遭反垄断调查
钛媒体APP· 2025-10-16 09:59
文章核心观点 - 高通公司因收购以色列V2X芯片公司Autotalks未依法申报,正面临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立案调查,此举可能对其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1][6] - 高通在汽车芯片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和增长压力,此次“铤而走险”的收购行为旨在快速补全技术短板,以应对手机核心业务增长放缓的挑战 [8][9][14] - 全球科技巨头正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审查,高通在过去十年间因垄断行为已被处以罚款总额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1][2] 高通面临的监管调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一事开展立案调查,高通公司承认相关事实并正积极配合调查 [1][6] - 调查依据是《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曾于2024年3月12日书面通知高通要求其申报,高通于3月14日回函表示放弃交易,但最终在2025年6月未申报且未沟通的情况下完成了收购 [6] - 若被认定违规,高通可能面临最高达其上一年度销售额10%的罚款,以其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179亿美元计算,罚款上限约为17.9亿美元(约127.7亿元人民币) [7] - 除罚款外,监管机构还可责令高通采取停止实施集中、限期转让营业等必要措施,这可能影响其在中国汽车芯片业务的正常推进 [7] 高通收购Autotalks的背景与战略意图 - Autotalks是一家以色列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注于车联网通信技术(V2X),其第三代产品5G-V2X芯片组SECTON3具备先进性能并兼容DSRC和C-V2X两大标准 [2][3] - 高通收购Autotalks旨在复刻其在CDMA领域的标准专利垄断策略,寻求在车机芯片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将Autotalks产品整合进其骁龙数字底盘产品组合 [3][4][14] - 该收购案此前已受到欧盟、英国、美国等全球多国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和调查,因监管阻力高通一度放弃收购 [3] 高通的财务状况与业务表现 - 高通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6月30日)营收10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Non-GAAP净利润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 [9][10] - 半导体业务(QCT)营收89.93亿美元,其中手机芯片业务营收63.28亿美元,同比增长仅7%,主要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1%) [10][11] - 汽车芯片业务表现亮眼,营收达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IoT业务营收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10][11] - 公司面临失去苹果大客户的风险,预计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将搭载苹果自研基带芯片,取代高通基带 [11] 高通在汽车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 - 在智能座舱领域,高通占据绝对优势,2025年上半年其座舱域控芯片装机量超310万辆,全球市场份额达74.9% [12] - 但在前视一体机、智驾域控等领域,市场份额被Mobileye、英伟达、地平线等公司瓜分,高通份额寥寥无几 [12] - 目前已有超过3.5亿辆汽车搭载骁龙数字底盘,十余家中国车企和合作伙伴计划采用其全新平台,包括理想、蔚来、极氪等 [7] 行业背景与公司发展挑战 - 高通成立于1985年,正面临“中年危机”,其早期通过CDMA专利垄断崛起,后在智能手机时代通过技术整合成为核心芯片巨头 [15] - 全球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巨头如英特尔因未能抓住新风口而陷入连续亏损,这对高通是前车之鉴 [16] - 中国芯片企业如寒武纪、华为、地平线等逐渐崛起,在全球市场给欧美芯片巨头带来竞争压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