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说新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周度销量 | 5.5-5.11
数说新能源· 2025-05-13 11:37
CATL :储能 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加入社群 往期推荐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 报告和精准人脉。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
近期固态电池信息汇总
数说新能源· 2025-05-13 11:37
政策与行业规划 - 2025年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并列纳入重点领域 [1] - 全固态电池性能目标为能量密度4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计划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规模量产 [2] 技术路线与材料发展 - 正极技术:当前以高镍三元为主导,未来或转向富锂锰基 [2] - 负极技术:中期以硅碳负极为主,长期向锂金属负极迭代 [2]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硫卤复合为重点发展方向 [2] 行业活动与产品发布 - 5月15-17日CIBF大会将研讨固态电池、超快充技术 [3] - 国轩高科计划5月17日发布能量密度300Wh/kg的高安全固态电池 [3] - 贝特瑞5月13日发布会可能涉及固态电池在机器人及飞行器的应用 [5][7] 企业量产时间表 - 丰田、日产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或试点生产 [9] - 上汽集团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光启电池",比亚迪同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 [10] - 现代汽车2025年底推出固态电池原型车,大众同年计划量产 [10] - 福特、长安、比亚迪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或商业化应用 [10] 产业链公司梳理 - **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宁德时代、鹏辉能源等 [11] - **正极材料**:厦钨新能为头部公司供应商 [11] - **单壁碳纳米管**:天奈科技、道氏技术已送样 [11][11] - **硅碳负极**:上海洗霸、元力股份量产验证领先 [11] - **干法设备**:纳科诺尔为国内干电极设备龙头 [11] - **电解质**:贝特瑞实现小批量供货,三祥新材为卤化物龙头 [11] - **其他环节**:德新科技(极片裁切刀具)、德尔股份(日本客户送样)等 [11]
台州宣言 | 吉利的下一个十年
数说新能源· 2025-05-12 19:01
随着台州宣言后,极氪和领氪顺利整合;吉利重新梳理了主赛道上的打法,聚焦之后集团的盈利能力会持续 上升,吉利将是继小米之后值得抄底的资产。 1、小米为吉利创造无限流量,倒逼吉利营销体系改革 接下来5年是合资品牌退出的几年,也将是中国品牌疯狂增长的几年。虽然吉利的品牌势能不如小米强势,但 是小米挖走胡和吉利研究院很多同学这件事,就为吉利带来了"吉米"共生性特点。小米和吉利这两家公司接 下来注定"爱恨交织",吉利调整好自己的产品节奏后,以用户为中心定义产品,消费者都会一直拿着小米和 吉利进行对比,雷总不断投入营销费用的过程,吉利反而应该更多投入到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研发,在 技术路线上的必经之路等着小米的到来,这样吉利和小米一直会有巨大的争议和流量,吉利可以躺着享受雷 军带来的破天流量,到时候真正受伤的是长城和奇瑞。其实在吉利银河这次的爆款成功上已经展现出来了这 样的趋势,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一线消费者都会拿吉利和小米对比,而在银河这个价格段带来的破天 流量,比吉利的传统竞争对手,长城奇瑞要大太多! 2、全球完善的价格带布局,"夯实产品线" 10000-20000 美金价格段:吉利,银河。 20000-500 ...
理想汽车 | VLA 司机大模型
数说新能源· 2025-05-08 17:40
VLA司机大模型 - 三阶段进化:1.0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能力受限(昆虫智能) 2.0端到端模仿人类能力提升(哺乳动物智能) 3.0融合3D/2D视觉、语言推理和行动控制实现类人决策 [2] - 训练体系:云端VL基座模型蒸馏为3.2B端侧MoE模型 后训练加入Action模仿学习使模型规模近4B 强化训练融入人类驾驶习惯产出车端VLA模型 [2] - 技术定位:实现全自动驾驶的生产工具级突破 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独立完成任务的生产工具 [8] AI价值分级与产业协同 - 工具三级论:信息工具存在数据失真 辅助工具需人工干预 生产工具可独立完成专业任务 [3] - 开源战略:开放自研四年的整车操作系统 目标构建汽车领域安卓生态 [4] - 发展路径:AI需从信息工具向生产工具升级 技术合作加速行业进步 [8] 自动驾驶业务布局 - 市场选择:放弃Robotaxi专注家庭用车 预判L4时代家庭场景需求更旺盛 [6] - 技术延伸:参与人形机器人研发 攻克L4自动驾驶技术难题 [6] - 区域战略:立足中国市场 争夺空间智能和语言智能领域领先地位 [6] 锂电行业动态 - 供应链策略:主机厂电芯采购平衡性能与成本要素 [11] - 企业动向:比亚迪出海重点布局东南亚市场 CATL业务重心向储能领域倾斜 [11] - 市场趋势:储能领域增速已超越动力电池市场 [11]
五月第一周销量解读
数说新能源· 2025-05-08 17:40
一 、 理想汽车 : 销量登顶 , 性价比路线显成效 五月首周 , 理想汽车以1.14万辆的销量成绩 , 强势占据兵器榜首位 , 较上周增长2800台 。 具体车型方面 , L6贡献5620台 , L7达2560台 , L8为1530台 , L9则售出1465台 。 理想汽车的成功 , 得益于其出色的交 付服务体系 —— 交付即可完成上牌流程 , 无需车主前往车管所 , 有效避免了五一假期车管所休假对交付量 的影响 。 此外 , L7 、 L8 、 L9换代搭载雷神芯片后 , 老款车型加大库存清理力度 , 优惠幅度进一步扩大 , 凭借高性价比策略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 不过 , 销量的亮眼表现未能有效提振股价 , 目前理想市值较去 年同期下跌50% , 股价从150跌至100 , 如何提升资本市场信心 , 成为李想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二 、 特斯拉汽车 : 政策利好下的交付波动 特 斯拉以7290台的销量位列第二 , 但较上周减少2990台 。 尽管特斯拉推出免息新政策 , 吸引了大量订单 , 但受五一假期车管所休息的影响 , 交付进度受阻 。 不过 , 随着车管所恢复正常办公 , 预计特斯拉下周 销量将回升至 ...
宁德时代最新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5-07 12:35
港股发行 - 港股发行规模约50亿美金 其中50%为基石投资 主要面向主权基金和长线投资者 [1] - 当前估值15-16倍PE 对海外投资者性价比高 港股由外资定价且流通盘小 上市后估值有望修复 [1] - 纯机构认购倍数超10倍 预计发行折扣控制在5%以内 [2] - 时间节点:后天确定上限价 明天确定基石投资者 下周一到三公开招股 [2] 需求及出货 - 全年出货量预计580GWh以上 增速超20% 长期年复合增速维持20%+ [2] - 2025年剔除美国业务后利润仍有望达600亿+ [2] 动力业务 - 国内Q1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7% 商用车增长60% 份额稳定 换电业务开拓15万以下市场 [3] - 欧洲Q1增速超20% 市占率超40% 非美市场(欧洲/东南亚等)增速均超20% [3] - 国内乘用车25万以上市占率达70% 商用车电动化率快速提升 预计整体增速20%+ [3] 储能业务 - 海外大储项目(中东/欧洲/澳洲)增速40%-50% 澳洲市占率超70% [3] - 美国市场因关税停滞 中东/澳洲等增量市场填补缺口 [3] - 国内业务不受取消强配政策影响 [3] 海外市场 - 去年美国出货40-50GWh 但特斯拉等客户美国工厂产品销往全球 仅本土销售部分受影响 占美国出货不足50% 直接影响储能业务不到5% [3] - 印尼工厂供应东南亚及北美 匈牙利/德国工厂满足欧洲需求 [4] 换电业务 - 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 依托中石化3万座加油站和蔚来3000座换电站网络 2030年规划1万座站 [4] - 8家车企超20款换电车型 推行20/25号标准化电池 覆盖15万以下价格带 预计提升市占率10-15个百分点 [4] - 换电模式降低15万以下车型首购成本30%+ 年保险费节省1000-2000元 适配电池新技术迭代 [5] 新产品新技术 - 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超千人 采用硫化物路线 瞄准航空领域高能量密度需求 [6] - 钠电池优先落地重卡/储能场景 年内目标实现175Wh/kg能量密度和1万次循环 无负极技术进展更快 [6] - 凝聚态电池车用能量密度400Wh/kg 航空用500Wh/kg 攻克锂金属负极技术 研发投入超百亿 [7] 新市场拓展 - 首个通过新国标电池安全认证 一年缓冲期后新国标将增加二线电池厂成本 [7] - 成立机器人与低空经济事业部 研发8小时续航机器人电池 [8] - 船舶电动化潜力大 3万艘内河船可改造 单船带电量及价值量更高 [8]
周度销量 | 4.28-5.4
数说新能源· 2025-05-07 12:35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CATL :储能 往期推荐 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加入社群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 报告和精准人脉。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
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比较
数说新能源· 2025-05-06 14:36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零跑汽车专注于10-20万元大众市场 主打高性价比车型如C系列 以"半价理想"标签吸引家庭用户 2025年计划推出B10车型渗透10-15万元入门级市场 [1] - 零跑汽车产品矩阵覆盖轿车和SUV 全域自研策略显著降低成本 [1] - 小鹏汽车覆盖15-35万元中高端市场 强调智能化与驾驶体验 如P7+和MONA M03车型突出XNGP系统 2025年计划推出G6+/G7等新车型 [2] - 小鹏汽车此前因SKU设计混乱导致销量波动 需平衡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 [2] 技术路线与研发投入 - 零跑汽车采用全域自研模式 垂直整合度达70% LEAP3.0平台集成CTC电池技术减少零部件数量 2023年研发费用19.2亿元仅为小鹏的36% [3] -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领先 XNGP系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023年研发投入52.8亿元 与大众技术合作基于G9平台开发新车型 [4]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零跑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全年营收超305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8.1% C系列销量占比77% 2025年目标销量50万辆同比增长70% [5] - 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总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 净亏损收窄至13.3亿元 通过降价策略刺激销量 2025年1月交付量3.03万辆 目标销量35万辆 [6] 合作与国际化战略 -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借助全球渠道布局海外市场 2024年在13个国家建立400个销售网点 [7] - 小鹏汽车与大众达成技术合作 输出G9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 获得大众注资7亿美元 合作聚焦中国市场 [8] 未来挑战与机遇 - 零跑汽车需突破品牌认知度低的瓶颈 高端化尝试面临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固有认知挑战 [9] - 小鹏汽车需解决"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问题 智能化技术的持续领先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10] 行业动态 - 比亚迪出海战略发力东南亚市场 [16]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18]
4月车企销量数据
数说新能源· 2025-05-06 14:36
车企数据: 1、比亚迪(仅乘用车):4月销售乘用车37.3万辆,同/环比+19.4%/+0.3%,25年累计 135.9万辆,同比+45.3%;其中海外销售(含出口和海外生产)7.87万辆,同/环比 +91.9%/+8.7%,25年累计28.45万辆,同比+104.8%,出口持续突破历史新高; 2、吉利:4月销售23.41万辆,同/环比+52.7%/+0.8%,25年累计93.8万辆,同比 +49.1%;其中电车12.6万辆,同/环比+144.2%/+4.9%,25年累计46.5万辆,同比 +137.7%;出口2.4万辆,同/环比-36.7%/-34.9%,25年累计11.3万辆,同比-10%; 3、长城:4月销售10万辆, 同/环比+5.6%/+2.1%,同比增速回正,25年累计35.7万辆, 同比-3.6%;其中电车2.9万辆,同/环比+28.4%/+14.5%,25年累计9.1万辆,同比 +11.9%;出口3.22万辆,同/环比-11.0%/+1.1%,25年累计12.3万辆,同比-4.5%; 4、蔚来:4月销售2.39万辆, 同/环比+53%/+58.9%,25年累计6.6万辆,同比+44.5%; 其 ...
新车上市 | 领克900
数说新能源· 2025-04-29 12:46
产品特点 - 领克 900 以“移动精装大平层”重构空间认知,6.16㎡舱内面积搭配双 180°旋转座椅有 96 种场景,第三排体验超越同级五座二排[1] - 搭载 2.0T 三电机系统,零百加速 4.3 秒,纯电续航 280km + 综合续航 1443km,配备 20°后轮转向与蟹行模式[1] - 智能座舱首创双 8295 芯片架构,30 英寸 6K 双巨幕与哈曼卡顿 31 扬音响构建交互生态,全球首发 Thor - U 芯片,算力 700TOPS[1] - 安全层面延续沃尔沃基因,32983N·m/deg 扭转刚度 + 100%车侧热成型钢覆盖,标配激光雷达与母婴级健康座舱认证[1] 价格与权益 - 领克 900 不同版本售价 30.99 - 41.69 万元,上市限时价已扣减 20,000 元购车优惠[3][4] -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50 - 2025 年 5 月 31 日完成大定定金支付并锁单,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完成尾款支付及提车,可享至高 87,200 元上市专属权益[3][4] 数据服务 - 新能源汽车数据涵盖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品牌车型电池电机电控配套信息和技术参数,每月 15 日左右更新[6] 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9] - 比亚迪发力东南亚市场[12] - CATL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市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