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能源
搜索文档
六氟最新价格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10-15 14:26
六氟磷酸锂价格趋势与谈判 - 当前六氟散单价格为6.97万元/吨,预计10月突破7万元/吨,11月价格看至8万元/吨 [1] - 10月长单正在执行,价格按9月底协商,11月长单正与客户商谈,客户认可价格上调趋势 [1] - 长单价格按月度调整,随散单价格变动 [1][2] 长单机制与销售模式 - 电解液长单采用月度调整机制,每月锁定供应量与价格 [2] - 六氟磷酸锂无单独长单,销售以自供电解液为主,外销为辅 [2][3] - 外销六氟以散单为主,按市场行情实时定价 [3] - 采购模式主要为客户指定转售,价格由客户确定 [3] 行业产能与供需展望 - 2025年行业六氟磷酸锂产能预计约31万吨,2026年预计增至35万吨 [1] - 按1GWh电池需150吨六氟测算,2026年预期2TWh电池装机量对应30万吨六氟需求 [4] - 2026年行业产能35万吨与需求30万吨基本平衡,行业过剩程度低 [1][4]
储能电芯市场格局
数说新能源· 2025-10-13 16:12
行业市场格局 - 源网侧市场供应商入围门槛高,五大六小发电集团的入围供应商固定在10家以内,能同时入围的企业不超过7家,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1] - 尽管2025年下半年电芯紧张导致二线、三线电芯品牌占比提升,但头部系统厂商仍优先选择主流电芯品牌 [1] 系统与电芯价格趋势 - 储能系统集采价格存在滞后性,无法反映实时供需,但紧急订单价格已上涨,例如2025年9月底国能集团45天交货项目的直流侧报价为0.44元/瓦时,较年初的0.38-0.39元/瓦时上涨0.06元 [1] - 主流品牌314安时电芯接单价涨至0.27-0.28元/瓦时,较2024年底2025年初的0.24-0.25元/瓦时上涨0.03元 [1] - 电芯货期出现溢价,60天内交货需额外上涨0.02元/瓦时,主要因314安时电芯排产已至2026年1月,而280安时电芯供应相对充足 [1] 公司动态与战略 - 比亚迪出海战略发力东南亚市场 [6] - 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市场 [6]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和成本 [3]
2030年汽车市场格局,玩家还有多少?
数说新能源· 2025-10-13 16:12
2030年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展望 - 中国车企格局被预测为“3+3+3+3”角逐下一轮,最终可能仅有约6家留存 [1] - 2030年主流车企年销量“生死线”为100万辆,200万辆以上为具备定价权的“安全线” [4] - 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70%-85%,市场规模将达1800-2100万辆,新增800-1000万替代市场 [5][6] 央企转型评估 - 三大央企中,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最快,自主板块新能源渗透率约35%-40%,风险中等 [2] - 一汽集团对大众/奥迪利润依赖度高,自主新能源渗透率仅15%-20%,风险极高 [2] - 东风集团合资品牌全面萎缩,自主新能源渗透率约20%-25%,风险极高 [2] - 央企最终可能通过合并或整合,实质仅留存1家选手 [1] 地方国企前景 - 北汽因小米和理想的存在,必要性下降 [2] - 上汽属“大而不能倒”,广汽凭借埃安获得续命资本,但盈利前景堪忧 [2] - 除非高层推动重组,否则地方国企实质可能仅留存1家玩家 [2] 民营企业与新势力竞争 - 比亚迪和吉利预计将稳定留存,长城或奇瑞也有留在牌桌的可能 [3] - 新势力中,零跑在8-15万大众主流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1-9月交付395,516辆,全年超50万辆无悬念,有望达到年销100万及格线 [8][12] - 小鹏汽车MONA M03车型2025年1-9月累计交付约13万台,全年预计16万,后续车型有望实现年销40万 [9] - 小鹏非MONA车型2025年1-9月累计交付约19万台,全年可能接近30万,若在15-25万市场撬动10%份额,可新增40万销量 [9] - 在25-40万入门豪华市场,华为与特斯拉预计将占据一半以上份额,剩余市场难以容纳蔚来和理想两家 [9] - 40万以上高端市场未来属于华为,增量空间有限,但高毛利特性使理想或蔚来仍存长期机会 [10] 细分市场替代空间 - 8万以下经济型市场已基本被新能源占据,替代规模约12-167万辆 [7] - 8-15万大众主流市场是替代主力,规模约280-350万辆,比亚迪和吉利占据近80%份额,零跑是唯一狂飙新品牌 [7][8] - 15-25万中高端市场替代规模约340-420万辆,竞争激烈但比亚迪统治力较弱 [7][9] - 25-40万入门豪华市场替代规模约100-125万辆,仅为中高端市场的1/4-1/3 [7][9] - 40万以上豪华/超豪华市场替代规模约70-85万辆,但增量空间可能有限 [7][10] 影响格局的关键外部因素 - 出口市场是纯新增市场,想象空间巨大,价格段集中在8-15万区间,对零跑和小鹏有利 [11] -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奶爸车市场触顶,理想已將出海提升至核心战略高度 [11] - 成熟市场主流车型价格应在8-15万区间,当前国产新能源车价格偏高,成本领先企业如比亚迪、零跑将受益 [11] - 时间是新势力朋友,零跑和小鹏有望通过成本控制和细分市场渗透实现增长 [12]
理想L系列改款分析
数说新能源· 2025-10-11 16:15
L系列产品序列现存问题 - L8销量在L6789中最差 六座车整体销量明显低于五座车[1] - L系列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五座旗舰 L7配置看齐L8而非L9 增程旗舰L9不提供五座版本[1] - L8受L9压制且30多万起售价无法覆盖25万左右大六座市场需求 销量尴尬[1] - L9销量在两年前达峰值后持续下行 24款和25款配置升级未能扭转下滑趋势[1] - 商务车市场基本不选择L系列[1] L系列产品序列调整方向 - L6地位将空前强化 提供更丰富选配和起售价更低的后驱版本 车长保持在5米以内[1] - L7大概率保留 产品定位提升以承接L6无法满足的升阶客群需求 部分配置将向L9看齐[1] - L8推出磷酸铁锂后驱版 起售价拉入25万左右 作为大六座车型与竞品正面竞争[1] - L9期望拥有与L678不同的外观设计 进行视觉区隔 并可能推出行政五座版以探索商务市场[1] 潜在新车型规划 - 若面向家用市场 推出增程MPV比更大尺寸SUV销量能见度更高[2] - 若探索商务市场 五座版L9是比尺寸更大的新产品更触手可及的方案[2]
储能电芯价格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说新能源· 2025-10-11 16:15
电芯价格趋势与市场博弈 - 电芯涨价是短期现象,长期价格将趋于稳定,主要由于中国电芯产能充足 [1] - 短期涨价由抢装需求集中和行业技术迭代导致,314电芯产能减少但需求仍在,造成供需紧张 [1] - 价格呈现散客涨价、大客户价稳的博弈状态,例如中航散单价格从0.23-0.25元/千瓦时涨至0.27-0.28元/千瓦时,部分达0.3元/千瓦时,但对核心大客户如阳光电源价格维持稳定 [1] 电芯品质差异与集成商作用 - 电芯品质核心差异体现在生产一致性与良率,头部厂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生产工艺更成熟,良率高,电芯一致性好 [2] - 集成商的管控能力通过PCS、BMS、EMS系统直接影响电芯性能发挥,例如特斯拉采用一颗电芯一管控模式,阳光电源通过监管产线挑选高一致性电芯 [2] - 电芯技术无绝对壁垒,配方和工艺可复制,多数厂商研发负责人来自宁德时代,技术路线趋同 [2] 电芯技术迭代与行业竞争格局 - 电芯从314向500/600+切换短期内难以让头部厂商建立明显领先优势 [3] - 头部电芯厂商多布局系统集成,可自主定义产品规格,而专注电芯销售的厂商研发方向由系统商定义 [3] - 未来行业竞争核心是系统集成经验、服务意识及项目可用率、在线率,而非单一电芯产品技术突破 [3] 其他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需兼顾性能和成本 [6]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市场 [6] - 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市场 [6]
10月电池行业排产
数说新能源· 2025-10-10 10:41
➡电池:合计10月135.8GWh,环比7.9% A:10月73.5GWh,环比5.8% B:10月25.3GWh,环比4.1% C:10月11.9GWh,环比14.4% D:10月12.5GWh,环比16.8% E:10月11.8GWh,环比16.9% F:10月0.9GWh,环比0.0% ➡正极:合计10月16.5万吨,环比0.7% A:10月9.0万吨,环比0.0% B:10月2.7万吨,环比0.0% C:10月0.7万吨,环比-10.5% D:10月1.4万吨,环比10.8% E:10月1.5万吨,环比3.8% F:10月1.2万吨,环比0.0% ➡负极:合计10月16.3万吨,环比5.8% A:10月5.6万吨,环比1.8% B:10月5.6万吨,环比16.7% C:10月3.8万吨,环比5.6% D:10月1.3万吨,环比-13.3% ➡隔膜:合计10月17.2亿平,环比4.3% A:10月9.5亿平,环比5.6% B:10月4.3亿平,环比0.0% C:10月3.4亿平,环比6.3% ➡电解液:合计10月10.0万吨,环比4.2% A:10月7.1万吨,环比4.4% B:10月2.9万吨,环比3 ...
国庆车市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10-10 10:41
各品牌市场表现 - 比亚迪订单环比增长30%以上,国庆期间订单预计13-15万辆,多款新车型上市并采取性价比路线[1] - 问界M7订单占单店50%,同比增长60%以上,假期8天有望冲击3万辆[1] - 理想汽车国庆前五天新增订单约1.5万辆,预计周末累计锁单近7万辆,L系列官宣降价后订单恢复良好[1] - 极氪9X预售订单超6万,锁单率50-60%,用户预算多在50万以上[1] - 小鹏汽车国庆前7天单店订单不足40台,全月预计维持4万辆[1] - 特斯拉、小米、零跑订单环比持平但同比大幅增长[1] - 上汽H5产品力一般且定价偏高,稳态月销1万辆存在压力[1] 供应链与市场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兼顾性能和成本[5] - 比亚迪出海战略发力东南亚市场[8] - 宁德时代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8]
9月欧洲电动车销量
数说新能源· 2025-10-10 10:41
欧洲电动车市场整体表现 - 欧洲七国9月电动车合计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56% [1] - 七国电动车注册中纯电车型为8.4万辆,占比65.4% [1] - 七国整体乘用车注册量为43.3万辆,电动车渗透率达到29.8%,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 各国电动车市场具体数据 - 法国9月电动车注册4.1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78%,渗透率为28.9% [2] - 意大利9月电动车注册1.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3%,环比增长125%,渗透率为14.3% [3] - 挪威9月电动车注册1.4万辆,渗透率高达100.4%,市场已全面电动化 [4] - 瑞典9月电动车注册1.7万辆,渗透率为68.4%,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5] - 西班牙9月电动车注册2.2万辆,同比激增103%,渗透率为26.1% [6] - 瑞士9月电动车注册0.8万辆,渗透率为38.6%,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 [7] - 葡萄牙9月电动车注册0.8万辆,渗透率为42.9%,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 [8] 行业动态与关注点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与成本 [12] - 比亚迪出海战略重点发力东南亚市场 [12] - 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的增长表现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12]
蔚来汽车战略布局思考
数说新能源· 2025-09-30 16:24
公司核心优势与历史挑战 - 公司在战略、品牌、设计以及正向研发技术方面均具备一流实力 [1] - 历史上公司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执行效率与成本控制、第二代产品定义以及高端纯电车市场环境不利 [1] 当前产品反转与市场表现 - 第三代平台首款车型L60在能耗和轻量化方面追平特斯拉,并解决了此前换电模式对车身定义的负面影响(如底盘过厚)[1] - L60车型尽管营销节奏与执行存在不足,但订单量在稳定后持续向好,产品力得到市场验证 [1] - L90车型对标理想i8,市场表现超出预期,成功确立了乐道品牌在优质家庭用车市场的定位 [1] - ES8车型在产品竞争力与细节上表现优异,在40万价格区间成功站稳脚跟,并与L90形成了清晰的产品区隔 [1] 未来产品规划与技术路径 - 2026年公司将优先发挥3.0平台的空间优势,推出L80/ES7等“超”大五座车型,旨在打造现有五座车市场未有的后排体验 [2] - 2027年公司将聚焦于解决5566尺寸车型的定位问题,计划通过主动悬架减配降本等方式,将相关技术下放至ES6、ET7等车型,主打驾驶体验 [2] - 根据供应商公告,2027年1月公司将基于NT3.0平台量产一款配备前主动悬架+单腔空悬、后单腔空悬的SUV,预计为新一代ES6车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