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能源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10月车型销量解读
数说新能源· 2025-11-04 16:56
Q5:对于欧拉产品线,管理层能否分享明年年底开始的展望,包括亮点、目标用户群体以及市场空间销量预期? Q1:能否请您帮我们分国家分车型的拆分解读一下出口数据? A1:当然可以。从国家角度来看,十月份出口销量环比增长显著,主要是因为每年的十月份会进入一个新的出口销量增长阶段,且出口结构中目标市场恰逢西 方圣诞节元旦假期,占比较高。此外,在长假前两个月,即十月到十二月中,公司销量受到销售旺季的影响,出口环比增长较快。具体到各个地区,拉丁美洲、 澳洲、中东、中亚以及欧洲和非洲地区的出口都有所增长,整体环比增长大约在5%左右。 Q2:在俄罗斯和巴西地区,出口增长情况如何? A2:在俄罗斯地区和巴西地区,出口增长尤为突出,分别实现了接近10%至15%的环比增长,这也部分得益于当地信贷政策和货币调控政策的转向带来的持续推 动。 Q3:从品牌结构来看,出口数据有何特点? A3:整体品牌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欧拉品牌的出口量与往年持平。作为主要销售品牌的哈佛,其出口总量占比超过70%,本月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坦克和 皮卡均维持在约5500台的高水平出口,其中哈佛出口量占比约70%,皮卡占比约为13%,坦克占比约为11%,欧拉和 ...
10月各家车企销量
数说新能源· 2025-11-03 11:16
往 期推荐 1.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同比增长5.31%,环比增长11%,2025年累计销量370.1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0.93%。 2.吉利汽车:10月销量30.71万辆,同比增长35.49%,环比增长12%,2025年累计销量247.7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4.33%。 3.长城汽车:10月销量14.31万辆,同比增长22.50%,环比增长7%,2025年累计销量106.6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9.87%。 4.小鹏汽车:10月销量4.20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2025年累计销量35.5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90.02%。 5.理想汽车:10月销量3.18万辆,同比下降38.25%,环比下降6%,2025年累计销量32.89万辆,累计同比下降16.36%。 6.蔚来汽车:10月销量4.04万辆,同比增长92.59%,环比增长16%,2025年累计销量24.1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1.91%。 7.零跑汽车:10月销量7.03万辆,同比增长94.78%,环比增长5%,2025年累计销量46.5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26.93%。 8.极氪:10月销量2.14万辆,同比下降14.4 ...
储能市场
数说新能源· 2025-11-03 11:16
背景与政策变化 - 市场对储能需求的质疑源于政策调整 如136号文提及不强制新能源配储 但实际国内储能配置通过指标打分机制并非完全强制[5] - 政策调整后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 三季度后部分企业宣布储能电池涨价 行业景气度得到确认[5] - 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导致电网负荷激增 但电网改造缓慢 传统电源建设周期长达3-4年无法匹配数据中心1-2年的建设速度[5] - 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 加拿大限制AI负荷上限400兆瓦 推动风光储成为必选方案[5] - 英伟达白皮书将储能列为数据中心标配 进一步强化行业预期[5] 数据中心储能的爆发逻辑 - 储能具备清洁能源 部署快 成本低优势 可参与电网调频或套利 平滑负荷峰值并提升供电可靠性[5] - 在保守估计10%离网渗透率下 2026年数据中心储能需求达24GWh 中性30%渗透率下需求近100GWh 乐观70%渗透率下需求超200GWh[5] - 即使保守估计 美国年储能装机当前约50GWh也将显著提升[5] 数据中心储能应用场景与测算 - 美国光储项目普遍配储4小时 兼顾电网支撑与冗余需求 阿布扎比光储数据中心配储6小时冗余要求高[5] - 谷歌比利时项目配储2小时 微软欧洲项目配储80分钟 美国电网可靠性差未来配储时长可能从2小时增至3-4小时[5] - 储能应用场景包括备电场景替代柴油发电机 离网场景完全自给 并网场景作为主力电源补充[5] - 按配储6小时假设测算 中国2025年储能需求150GWh 2026年达250GWh增速67% 美国2025年需求52GWh增长40% 2026年82GWh增长58%其中数据中心拉动弹性约20GWh[5] - 欧洲2026年储能需求51GWh增长55% 以大储为主 全球2026年装机量达445GWh同比增长65%[5] 全球储能需求展望 - 市场化交易下光伏与风电对储能的真实需求有增无减[5] - 全球储能需求增长强劲 2026年装机量预计达445GWh同比增速65%[5] 主机厂电芯采购 - 主机厂电芯采购需兼顾性能与成本[6]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市场[6]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6]
比亚迪Q3
数说新能源· 2025-10-31 15:44
(二)海外扩张:从 "量增" 到 "份额提升",成增长新引擎 销量表现:2025 年前三季度海外销量突破 70 万辆,接近全年 80 万辆目标(同比 + 91.8%),在西班牙、法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单月销量已超过特斯 拉,实现 "从进入市场到抢占份额" 的跨越。 支撑逻辑: ①本地化生产(泰国基地辐射东盟、乌兹别克斯坦基地覆盖中亚)降低关税成本; ②产品矩阵适配(从 10 万元级海豚到 30 万元级腾势,覆盖不同价位); ③服务网络完善(海外充电设施同步推进),全球化战略从 "单点突破" 进入 "系统作战" 阶段。 (三)技术落地:研发投入转化为 "产品力",对冲价格战压力 (一)全球销量:连续四季度压制特斯拉,纯电龙头地位稳固 2025Q3 纯电销量 58.25 万辆,远超特斯拉的 49.71 万辆,领先 8.54 万辆,实现 "2024Q4-2025Q3 连续四季度领先",全球纯电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估算超 18%)。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NEV)总销量 326 万辆,其中纯电 160.6 万辆(占比 49.26%),插混 165.4 万辆,产品结构均衡;对照 2025 年 550 万辆的全年目 标 ...
赛力斯
数说新能源· 2025-10-31 15:44
一、利润波动的核心原因:战略性投入大幅增加 三季度净利润略有下滑,主要源于公司在三个关键领域的主动、高强度的投入: 研发费用激增,为未来技术押注 三季度单季研发费用估算约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约15亿元,增幅高达40%。 这笔投入主要指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路线,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下一代平台的研发。在智能电动车的决赛圈,技术领先是生存之本。此举是典型的为未来 增长蓄力,短期影响利润,长期构筑最深的护城河。 销售费用高增,夯实品牌与用户生态 三季度单季销售费用估算约70亿元,同比去年的约53亿元增长约30%,净增17亿元。 这背后是新车推广、渠道扩张,以及像"问界大酒店"这类提升车主体验和品牌黏性的增值服务投入。这不再是简单的销售开支,而是构建高价值用户社群和品牌 忠诚度的战略投资。 资本开支摊销,反映扩张决心 资产负债表显示,"在建工程"从年初的2.13亿元增至10.54亿元,"固定资产"也从92.56亿元增长至141.89亿元。 这意味着新的研发中心、体验中心和生产设施正在加速投建。这些项目转固后带来的折旧摊销,会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这种开支是增长型公司的典型特征, 是为未来更大产出必须承担的前期成 ...
欣旺达
数说新能源· 2025-10-30 14:32
消费电池业务 - 公司电芯自供率已接近50%,当前水平约为45% [1] - 消费电池版块毛利率与自供率呈现线性关系,后续毛利率提升空间在15-20%左右 [1] - 消费电池业务利润预估:今年25-30亿元,明年30-35亿元,后年35-40亿元 [1] 动力电池业务 - 业务预计在第四季度实现单月盈亏平衡 [1] - 2026年盈利表现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1] 储能电池业务 - 客户端取得重大突破,2026年已知客户订单指引为30-40GWh [2] - 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可能带来涨价弹性,明年储能业务盈利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2] - 公司现有产能10GWh,预计年底达到20GWh [2] - 在泰国投资不超过4.8亿美元规划二期产能17.4GWh [2] 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兼顾性能与成本 [4] - 储能市场增长速度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6]
理想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10-30 14:32
成长性 - 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达55%但30-50万价格带的增程/纯电大六座车渗透率仅刚过12% 市场空间显著 [1] - 公司用户画像清晰 核心需求为无续航焦虑 大空间和智能化 产品设计精准击中35-45岁家庭用户痛点 [1] - 增速放缓因交付基数扩大及纯电车型处于市场爬坡期 但家庭用户的改善型换车需求将持续支撑以空间和场景构建的护城河 [2] 行业前景 - 新能源乘用车前10个月销量820万辆同比增长28% 但TOP10品牌占据65%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2] - 公司在30万以上增程式高端市场的市占率达41% 近乎垄断 并已提前布局800V超充平台等纯电技术基础 [2] - 行业竞争从参数比拼转向场景体验深度较量 公司以场景定义产品的优势显著 技术平权加速利好其通过规模效应巩固优势 [3] 技术创新 - 公司技术创新务实 围绕家庭需求 如L6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智能驾驶功能精准解决用户可感知痛点 [4] - MEGA自燃事件暴露电池技术短板 车辆行驶中底盘突发爆炸 10秒内爆燃 与官方测试结果描述存在出入 暗示安全设计或存漏洞 [4] 管理层能力 - 管理层具备极致聚焦的战略判断力 早期押注家庭SUV赛道 并迅速调整节奏推进纯电车型落地及出海目标 [5] - MEGA设计及自燃事件后的公关应对引发争议 官方回应与车主律师声明存在信息差 危机处理能力受质疑 可能稀释品牌信任度 [5] 总结 - 公司成长性底色未改 行业差异化优势仍在 投资本质是投资中国家庭用户对美好出行生活的需求 [6] - 公司正行走在平衡木上 短期MEGA自燃事件调查结果至关重要 若确认为个例且管理层能补齐短板 其长期价值依然存在 [6]
国轩高科
数说新能源· 2025-10-29 15:15
产能与出货情况 - 当前产能利用率约70%,预计年底提升至80%以上 [2] - 年底计划将产能做到150G左右,目前有效产能约为130G [17] - 今年三季度出货量为63G,四季度有望冲击年初设定的100G出货目标 [10][18] - 明年储能产能预计新增30-40GWh,动力和储能出货比例约为70%和30%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半固态电池计划明年实现量产装车,已有六七家客户进行路测,将以高镍三元体系为主 [20] - 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已启动下一期设计工作,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设计定型 [3] - 南京和芜湖工厂的两条产线主要承担最新一代电池的开发和新客户导入需求 [23]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今年高端车型(B级车以上)电池出货占比从去年10%提升至三季度20%,预计年底进一步提高 [4] - 公司已进入大众中国车型公告目录,明年将开始正式量产装车 [5] - 与大众欧洲的合作通过与大众集团旗下的power co公司进行交流 [12] - 商用车出货量约10G,在动力领域占比约为20% [18] 海外业务与全球化布局 - 三季度海外储能系统出货量约为3.77G,单电芯出货量接近2G,总储能出货量超过5G [9] - 海外储能业务毛利率最高,达到约20%,动力业务毛利率约为15% [8] - 摩洛哥工厂预计在明年年底或2027年上半年投产,斯洛伐克工厂目标在2027年完成投产 [19] - 美国工厂项目仍在推进,但受政策影响进度稍慢 [7] 供应链与成本管理 - 作为全产业链公司,正极材料实现100%自供,供应链压力相对较小 [2] - 碳酸锂自供量一年不到1万吨,当前重点在于降本而非提升产能 [13] - 三季报存货增长20亿元主要为满足四季度订单而提前储备的库存 [22] 财务与投资 - 公司早期通过类似基金公司对奇瑞进行了投资,并以公允价值变动口径确认,具体股权处置将择机执行 [16]
三星SDI
数说新能源· 2025-10-29 15:15
3Q25财务表现 - 3Q25营收15734亿元 同比下滑225% 环比下滑40% [1] - 营业利润亏损305亿元 同比下滑5550% 营业利润率-194% 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68个百分点 [1] - 电池业务营收14538亿元 同比下滑232% 环比下滑48% 营业利润亏损3248亿元 同比下滑10921% 营业利润率-223% 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78个百分点 [2] 3Q25业务表现分析 - 电池业务营收环比下滑主要由于电动汽车电池销售低迷 [2] - 电池业务利润亏损环比扩大原因包括小型电池业务亏损收窄 但先进制造业生产税收抵免取消影响电动汽车电池销量 以及储能系统业务受关税冲击 [2] - 电子材料业务营收环比增长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得益于客户新款智能手机的OLED材料销量增长和AI服务器的半导体材料销量增长 [3] 4Q25市场预测 - 欧盟电动汽车需求预计持续增长 由大众型/入门级细分市场带动 [4] - 美国电动汽车需求增长预计放缓 因补贴到期和关税不确定性 [4] - 美国储能系统市场将持续增长 得益于AI电力需求增加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扩张 [5] - 韩国国内储能系统项目增加 由政府主导以稳定电网 [5] - 小型电池中 为规避关税 电动工具需求将暂时增加但随后减弱 IT需求预计稳定增长 伴随旗舰智能手机发布 [6] - 电子材料方面 OLED面板市场预计围绕旗舰智能手机推出而增长 AI服务器大规模投资预计将增加DRAM晶圆产量 [7] 战略与产能规划 - 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正开发LFP和中镍方形电池 目标2028年量产 目前与几家全球客户讨论定于2028年的量产项目 预计部分项目年内敲定 [8] - 储能电池方面 基于NCA的ESS产线已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运营 基于LFP的ESS产线计划2026年四季度运营 目标到2026年底将美国ESS产能提高至每年30GWh左右 [8] - 小型电池中 圆柱电池领域BBU收入贡献预计从2024年的2%飙升至2025年的11% 公司估计2025年在BBU销售领域市场份额将达到40%左右 [9] - 圆柱电池已获几家机器人客户采用 该电池在电动工具市场已展示高性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