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新能源

搜索文档
周度销量 | 4.21-4.27
数说新能源· 2025-04-29 12:46
周度更新:4.21-4.27,乘用车总量45.2万辆,环比增长16.73%,新能源23.8 ,环比增长16.03%,新能源 渗透率52.58% CATL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 告和精准人脉。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删除 往期推荐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加入社群 ...
理想汽车2024年至今的变化
数说新能源· 2025-04-28 16:10
产品问题复盘 - 去年MEGA违背安全感底线原则,面对安全质疑未正面回应,同期华为凭借主动安全能力树立智驾第一心智[1] - MEGA违背旗舰产品价值感、向往感原则,相比自家L系列优势有限,难以提供新情绪价值[1] - 理想全行业树敌、急于求成,李想及KOL输出大量暴论[2] - 理想节奏混乱,销售脱离一线[2] 公司调整举措 - 2024年4月理想启动组织架构调整,设立3条产品线,各产品线总裁对产品商业成功负责[3] - 高管集体入住微博,强化技术输出,对负面信息快速反应,赢得网络舆论好感[3][4] - 汤靖推动MEGA蜕变升级,使移动大客厅成为理想品牌及MEGA HOME旗舰产品的特有标识[4] - 理想减少暴论,弱化对竞争对手关注,减少极端KOL输出[6] 行业壁垒观点 - 技术本身难形成长久护城河,做技术过程中的脏活累活苦活会形成壁垒,持续领先需组织强大的内生成长[7][9] - 模仿理想增程路线者众多,但真正取得大成功的目前只有华为,因其拥有组织能力[10]
智驾市场格局
数说新能源· 2025-04-27 15:50
技术路径分化下的多维竞争力 - 理想汽车采用"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自研MindVLA模型融合空间智能、语言逻辑与行为推理,支持无地图自主泊车与动态路线调整,高速NOA接管率低至0.5次/百公里 [1] - 小鹏汽车以云端大模型+XNet+XPlanner+XBrain架构为核心,端到端模型覆盖50+城市复杂路况,AI天玑系统通过720亿参数云端大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算力利用率达98%,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70% [1] - 特斯拉凭借纯视觉Occupancy Network与全球最大影子模式数据闭环(日均训练里程4000万公里),FSD V12端到端模型在北美实现"类L4级"体验,模型泛化能力行业领先 [1] 数据驱动与迭代效率的碾压优势 - 理想汽车依托29.3亿公里智驾总里程与8.1EFLOPS算力集群,实现"每周双版本迭代",2025年目标实现L3级有监督自动驾驶 [2] - 小鹏通过10EFLOPS算力集群与2亿clips训练数据,实现"每2天一迭代",2024年城区智驾体验逼近人类司机水平 [2] - 特斯拉依靠全球超1亿公里真实数据与HW4.0芯片(双芯算力720TOPS),持续优化FSD本地化能力,北美地区接管率仅1.2次/百公里 [2] 市场验证与全球化布局加速 - 理想汽车AD Max用户占比从20%跃升至50%以上,30万以上车型智驾渗透率超75%,计划2025年进入欧洲市场 [3] - 小鹏智驾用户渗透率达97.3%,2024年总里程增长241%,德国高速NGP路测验证全球化能力,并与大众达成战略合作 [3] - 特斯拉FSD中国市占率3个月攀升至18%,Model S全新"全时智能驾驶"技术通过OTA持续升级,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3] 生态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 - 理想汽车通过"家庭场景深度优化"与订阅制服务(AD Max)构建差异化壁垒 [4] - 小鹏以"智驾全系标配+数据变现"模式实现技术普惠,仿真训练反哺算法 [4] - 特斯拉以高毛利软件订阅(毛利率超70%)重塑行业盈利范式,三者在"数据-算法-硬件"闭环中各具优势 [4] 结论:技术、数据与市场的三重制霸 - 理想汽车的认知型自动驾驶、小鹏的云端大模型技术、特斯拉的纯视觉数据闭环,共同构建全球智驾黄金三角 [5] - 三家企业以差异化路径定义行业未来,2025年L3商业化元年或将重塑全球智驾格局,形成"技术领先-市场统治-生态垄断"的终极竞争壁垒 [5]
上海车展热点总结
数说新能源· 2025-04-27 15:50
上海车展主要亮点 - 比亚迪推出两款概念车大唐和大汉,预计半年到一年内量产,定价30万元左右,将D级尺寸轿车带入该价格区间 [1] - 海洋网发布比汉L更大的轿车Ocean-S,王朝网推出比唐L更大的轿车大唐 [1] - 海洋网推出海狮06作为宋plus DMI高配版,采用加量不加价策略替代宋plus DMI [1] - 腾势汽车推出Z概念跑车,但热度相对较低 [2] - 极氪9X热度极高,纯电续航380公里,5C超充9分钟充至80%,0百加速3秒,预计定价50万以上 [4] - 吉利发布银河战舰,定位精致城市越野车,对标方程豹豹5,预计Q3上市 [3] - 理想L6焕新版芯片升级为J6M,增强驾驶辅助功能 [6] - 小鹏发布机器人引发股价大涨,预计明年量产 [11] 比亚迪新车矩阵特点 - 通过降价加速销量增长 [3] - 低端市场推出小版型并持续改进底盘和配置 [3] - 品牌整体向上发展,进军高端市场 [3] 理想汽车动态 - L6车型终端促销额度达2万元以上,接近10%优惠幅度 [7] - 新车型5月8日正式交付,市场表现需重点关注 [8] - MEGA HOME车型售价55.98万,产品体验优秀但市场接受度存疑 [9] 其他品牌表现 - 深蓝S09起售价较低,对魏牌蓝山形成压力 [10] - 启源Q07、Q09定价略显弱势,市场表现待观察 [10] - 小鹏新款G9和P7+5C超充版因较低售价具吸引力 [11] - 零跑计划近期公布欧洲建厂进展,预计明年Q2底投产B系列车型 [13] 合资品牌动向 - 大众推出多款中国市场定制ID系列电动车,采用一口价策略 [13] - 丰田、马自达和日产加速电动化本地化进程 [14] - 合资板块通过国内车企资源快速实现电动化 [15] 行业趋势 - 车市加速内卷,车企躲避高峰期竞争 [16] - 智能驾驶板块平台化趋势明显 [16] - 供应链企业如Momenta和地平线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15]
上汽战略规划
数说新能源· 2025-04-25 14:54
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采取国内与海外市场并重策略,MG品牌国内销量预计很快追上海外销量 [1] 产品规划 - 公司规划"3+3+1"产品矩阵,包括3款轿车、3款SUV和1款差异化车型,确保每款车型月销量超过5000辆 [1] 品牌竞争力 - 公司从品牌、产品、市场营销到渠道均围绕"年轻"定位展开 [1] 渠道拓展 - 公司在现有240多家门店基础上,推动网内投资人再投资,一季度已有30家投资人追加投资 [1] - 公司计划投入5亿资金支持职业经理人转型为投资人,降低建店压力 [1] - 公司针对新晋创业经销商推出支持措施 [1] 社区店试点与推广 - 公司在苏州、杭州、上海试点第一批社区店,未来计划将社区店模式推广至全国 [2] 新一代MG4竞争力强化 - 公司以"大空间、长续航、真智趣"作为新一代MG4的核心竞争优势 [2] 海外市场竞争策略 - 公司强调不依赖低价竞争海外市场,未来将依托品牌力和辅助驾驶系统提升全球竞争力 [2] 其他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注重性能与成本平衡 [7] - 比亚迪在东南亚市场加速布局 [7] - 储能市场增速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9]
如果蔚来汽车引入王凤英会怎样?
数说新能源· 2025-04-25 14:54
针对"很多人说蔚来的李斌缺少一个像小鹏汽车王凤英式人才"。如果蔚来引入这样的人才,你觉得对蔚 来有改变吗?还是说最重要的还是公司CEO的改变。市面上有太多的王凤英式的人才,大多公司真正缺 少的是何小鹏这样CEO的自我革命,比如卢伟冰之于小米集团。" 关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 来分析和回答。 "王凤英式人才"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王凤英式人才"指的是什么。王凤英是小鹏汽车的总裁,此前她在长城汽车担任高 管时,以卓越的市场洞察力、销售策略和执行力闻名。她加入小鹏后,帮助小鹏优化了销售体系、提升 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王凤英式人才"可以理解为一位在战略规划、市场运营和团队执行方面能 力极强的职业经理人。 对于蔚来来说,如果引入这样的人才,理论上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改变: 1.市场竞争力提升:蔚来目前以高端用户体验和服务著称,但其销量和市场渗透率与竞争对手(如特斯 拉、小鹏)相比仍有差距。一位像王凤英这样的人才可能通过优化销售渠道、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来提 升销量。 2.运营效率优化:蔚来的财务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烧钱速度较快。如果引入擅长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的 职业经理人,或许能改善公司的盈 ...
长城汽车近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4-24 14:29
坦克品牌销量与战略 - 坦克500销量下滑受春节后高端车市场疲软、竞品降价及公司资源倾斜至坦克300影响 后续5月起将重新聚焦该车型并加强传播以提振销量 [1] - 坦克400/700系列定位泛越野市场 主攻新能源需求旺盛的东南沿海地区及越野场景 700PHEV将进行造型调整 400车型将配备智驾功能 [1] - 产品技术战略涵盖2.0汽油/2.4柴油/3.0发动机/4.0V8等多动力方案 配合P2架构/Hi4架构等技术路径 在不降价前提下提升市占率 海外市场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 [1] 智能驾驶技术布局 -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获认可 认为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天气及遮挡场景存在缺陷 当前仅特斯拉实现高精度通用障碍物识别 激光雷达可有效辅助该功能 [1] - L3自动驾驶预计将加速普及 受益于DeepSeek模型降低训练与推理成本 未来可能出现新架构推动技术成本进一步下探 公司采取保守宣传策略 强调人机共驾与辅助系统安全性 [1] 其他行业动态 - 比亚迪海外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扩张 [7] - 动力电池企业采购策略转向性能与成本平衡 [5] - 储能市场增速超越动力电池领域 [9]
上海车展
数说新能源· 2025-04-24 14:29
1. 智能驾驶改名,企业强调安全 受前期事件影响,今天的发布会上主要公司的产品发布中都弱化了 对"智能驾驶"的宣传。例如比亚迪对"天神之眼"的宣传改为驾驶辅助。理想等企业在发布中也强调自己 产品能够提高紧急情况下用户的安全性。 2. 各种肤色的外国记者/博主增多,出海是企业主线 本次另一个感受是主要车企在SUV/MPV等热门车型 上发布的新品增多。国内市场产品同质化趋势加剧。但我们注意到来自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等地 的记者和博主增多,反映中国智能电动车在海外市场还是极具竞争力。 3. 世界模型成为新技术趋势 在小鹏,理想,华为,地平线等各个车企和平台供应商的展示中都在强 调"世界模型"。企业在智能驾驶上的竞争从过去拼车端算力,到拼云端构建的世界模型(一个能够理解 物理世界规则的虚拟世界)的能力。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往期推荐 加入社群 CATL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添加半仙微信,备注"进群",邀请你加入锂电行业社群,获得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干货报 告和精准人脉。 本公众号基于分享的目的转载,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众号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予以核实并 ...
“蔚小理”:三年内必死?
数说新能源· 2025-04-23 16:46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现状分析 - 理想汽车在"蔚小理"中表现最佳 2023年净利润80.45亿元 已实现盈利 短期内无倒闭风险 [1][2] - 小鹏汽车2023年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 净亏损57.9亿元 但亏损收窄 2024年一季度销量超9万辆(同比增长300%) 有望扭亏为盈 [2][3] - 蔚来汽车2024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 净亏损224.02亿元 2018-2024年累计亏损超1000亿元 资产负债率87% 公司计划2024年Q4实现盈利 [3] 专家观点与行业争议 - 朱西产教授认为汽车厂商年销量需达200万辆才能生存 "蔚小理"三年内存活概率为零 建议兼并重组 [2][5] - 专家指出"蔚小理"缺乏护城河 在智驾领域面临鸿蒙智驾及传统车企竞争压力 [5] - 反驳观点认为规模并非唯一标准 理想已证明几十万辆年销量可实现盈利 豪车品牌也证明小规模高利润模式可行 [5] 成本控制与盈利路径 - 国内车企在营销和品牌投入远超国际品牌 是重要成本负担 [5] - 通过控制成本 小鹏和蔚来有望大幅减亏甚至盈利 [5] - 理想汽车的高端定位和较高售价为其盈利提供支撑 [5]
特斯拉Q1业绩解读
数说新能源· 2025-04-23 16:46
一季度业绩 - 销量下降原因包括MY产线升级影响7周生产以及品牌遭受敌意 [1] - 盈利下降受销量下滑及研发支出(机器人、robotaxi等)影响 [1] 机器人业务 - 2024年底将在Austin工厂部署数千台机器人 2030年目标100万台(可能提前至2027年)[1] - 供应链受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影响 将加强本土化生产 [1] 关税与供应链策略 - 本土化程度:美国85% 中国95% 通过垂直整合降低关税影响 [1] - 关键零部件采用双供应商策略(来自不同国家)以分散风险 [1] - 欧洲布局:在三大欧洲区域附近生产零部件 [1] Robotaxi规划 - 2024年6月Austin试点 年内部署数百台 2025年下半年目标百万台 [1] - 目标市占率90% 美国多城市验证后快速推广 [1] FSD进展 - 无人监督自动驾驶功能或于2024年底前向私人车辆开放 目前处于安全测试阶段 [2] 低价车型战略 - 计划未来10个月内在美国投产 通过现有产线改造降本(非新建)[2] - 上海工厂生产效率:当前33秒/辆 目标5秒/辆 一体化压铸技术持续优化 [2] 储能业务 - 单季度毛利率创新高至29% 未来规模将扩大至Twh级别 [2] - 储能电池依赖中国供应链 美国本土化产线正在调试中 [2] 电池技术 - 单位成本持续优化 具备低价销售潜力(可转型为供应商)[2] - 电池原材料自主化取得阶段性成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