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深圳老牌电子公司,半年还债近7亿,股价暴涨7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8: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606.52% [1] -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62.77% [1] - 海外业务占比90.2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79.4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5亿元,去年同期为203万元 [1] - 半年内还清旧债近7亿元,应付账款从上年末8.05亿元降至1.20亿元 [1] 业务转型与布局 - 主营业务分为能源领域和机顶盒领域两大板块 [7] - 能源领域业务上半年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961.39%,占营收比重94.04% [7][8] - 机顶盒领域业务营收249.42万元,同比下降76.28%,占营收比重0.46% [7][8] - 高功率电源业务营收4.87亿元,毛利率45.78%,去年同期无此产品 [8] - 高功率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算力服务器领域 [7]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056亿元增长至2021年39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72% [8] - 预计2025年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389亿元 [8] - 消费类电池可应用于智能手表、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市场前景广阔 [8] 公司股价与股东动态 - 截至7月29日收盘价10.99元/股,总市值82亿元 [4] - 近一年股价从1.38元/股上涨至10.99元/股,涨幅超7倍 [11] - 董事兼总经理由鑫堂增持5200多万股,持股比例11.09% [11] - 第一大股东丁肖立持股比例16.5% [11] 公司历史与风险警示 - 2023年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0] - 2025年6月17日撤销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同洲"变更为"同洲电子" [3][10] - 公司借助新股东资源完成高功率电源的研制开发与市场推广 [11]
炒股炒成大股东!牛散王新入主江特电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8:57
控制权变更 - 江特电机实控人由朱军、卢顺民变更为王新、朱军,北京伍佰英里科技公司通过受让江特实业集团50%股权实现控制权变更 [1][2] - 王新此前直接持有江特电机5012万股(占总股本2.94%),此次通过股权转让间接持有6960.74万股,并与朱军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成为新实控人 [2][17] - 伍佰英里科技成立于2022年,净资产1500万元且无实际营收,王新旗下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合计6000万元 [18] 王新持股历程 - 王新自2017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2018年四季度起持续持股至今,完整经历锂业周期 [5] - 2018年四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累计增持4400万股,建仓均价约4.55元,其中2020年一季度均价低至3.33元 [10][11][12] - 2021年三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减持为主,但持股总量仍增加600万股,2022年三季度持股市值峰值超11亿元 [7][10] 公司经营与行业背景 - 江特电机2021年股价从1.25元涨至32.56元(前复权),但2024年9月最低跌至6.2元,目前股价约8.2元,王新仍有一倍浮盈 [6][12][13]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上半年预亏0.95亿-1.25亿元,茜坑锂矿项目进展缓慢导致成本劣势 [20] - 碳酸锂价格接近周期底部(6万元/吨),长期看处于行业低位买点 [13][14] 战略协同预期 - 王新在新能源、超硬材料、人工智能领域有技术积累,与江特电机新能源业务方向契合 [18] - 公司称王新将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效率,但具体赋能效果尚待观察 [19] - 停产检修宜春银锂锂盐生产线26天,显示业务调整迹象 [20]
广州刚刚官宣:1.5万亿元,同比增长3.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7:56
广州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 同比增长3.8% 其中第三产业增长最快达4.3% [1] - 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新兴产业加速聚势蓄能 消费市场显现韧性 [1]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01亿元 同比增长4.4% 其中种植业增长5.0% 比一季度提速2.9个百分点 [3] - 水果产量增长8.3% 水产品增长2.7% 花卉和观赏鱼产值分别增长6.3%和13.8% [3]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 汽车制造业下降5.7%但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产量增长9.5% [5] - 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1.6% 石油化工制造业增长6.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1.3% [5]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0%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 工业机器人增长19.0% [5] - 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成长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7.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5] 服务业 - 1-5月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2%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7% [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0% 其中广告业增长21.4% 咨询与调查业增长28.4% [7]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中科技中介服务增长46.0% 体育业增长16.7% [7] - 汽车租赁增长21.1% 快递服务增长37.0% [7]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 增长5.9% 比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9]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7.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6% 家具类增长3.3倍 [9] -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0%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0.7%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1倍 [9] - 网上零售额增长16.4% 线上餐饮收入增长10.9% [9]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8% 工业投资增长12.0%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 [11]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3%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0% [1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 [11] 交通运输 - 客运量1.63亿人次 增长0.9% 航空客运量增长2.7% 铁路客运量增长3.8% [13] -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次 增长9.2% 国际航线增长23.9% [13] - 货运量4.50亿吨 增长2.4%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6% [13] 金融信贷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7.69万亿元 增长4.8% 贷款余额增长5.0% [15] - 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4.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22.9% [15] 居民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10元 增长3.4% 农村居民收入23568元 增长5.6% [17]
四部门重磅发布会,就在明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7:56
育儿补贴政策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7月30日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和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将出席发布会 [1] - 育儿补贴标准为3岁前每孩每年3600元 [2] 其他行业动态 - 懂车帝测试引发争议 涉及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水平 [2] - 苹果在中国首次关闭直营店 [2]
“茅台八仙之一”,被公开除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7:56
仁怀酒协除名冯小宁事件 - 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通告,撤销冯小宁协会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副主任委员资格,并予以除名 [1] - 通告指出冯小宁违反行业自律规定,明确切割关系,禁止酒企在宣传中使用其协会专家身份 [1] - 协会呼吁全体从业者引以为戒,遵守行业规范,维护仁怀酱香白酒品质信誉 [1] 冯小宁背景信息 - 冯小宁系"茅台八仙之一"的品酒专家,曾被誉为"国家级品酒大师" [2][4] - 1976年进入茅台酒厂学习品酒调酒,19岁主持茅台酒厂"车间品酒评级"工作 [5] - 1983年被调往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基地主持调酒,1989年通过省级品酒师考试 [5] - 目前市场上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冯小宁酒",网购平台有多款标注"冯小宁"的白酒在售 [5][9] 除名原因推测 - 官方未明确具体原因,仅提及违反行业自律规定 [3][12] - 今年3月市场监管发现某平台宣传"冯小宁亲酿"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内容 [12] - 业内人士猜测上述违规行为可能是除名的直接导火索 [12] - 除名前一周协会刚通过新版《自律公约》,强化全产业链自律要求 [12][13] 行业自律新规 - 7月22日协会会员大会通过新版《章程》和《自律公约》 [12][13] - 新增会员分类管理、分支机构自律等条款,贯穿全产业链 [13] - 设定8章24条细则,严禁添加食用酒精、虚标年份等行为 [13] - 首次建立"三类企业"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对违规企业采取约谈、除名等措施 [13]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55
SFC 来源丨少林寺官方网站 编辑丨黎雨桐 据"少林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消息,依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经少林寺两序大 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
一则传闻,牛市“急先锋”突发涨停!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00
股价异动与市场传闻 - 恒生电子股价于7月29日急拉涨停,带动金融科技板块同步拉升[1] - 市场异动源于传闻称恒生电子子公司恒云科技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涉及虚拟资产/稳定币运营及系统建设,并计划9月召开稳定币大会[1] - 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表示无法确认合作真实性,但承认香港子公司长期服务港资及中资券商,并积极布局稳定币等虚拟资产及出海业务[1] 公司与蚂蚁数科关系 - 恒生电子是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旗下科技商业化平台[2] - 蚂蚁集团间接持有恒生电子20.72%股份,是其重要股东[2] - 蚂蚁数科已公开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并将香港列为全球总部[2] 历史案例与市场反应 - 6月下旬海南华铁曾因传出与蚂蚁数科合作而涨停,但随后被蚂蚁数科辟谣[2] - 恒生电子自6月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4.2%,但近期业绩显著承压[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62%至65.8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42.39%至10.43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62%,颓势延续[2] - 收入下滑主要源于资管科技、风险与平台科技、运营与机构科技等服务收入的减少[2]
原蚂蚁集团副总裁,去向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00
王晓航职业变动 - 王晓航从蚂蚁集团离职后加入中国平安 出任平安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平安科技总经理 [1]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历任副总裁 财富及保险事业群CTO等职务 负责数字金融和AI创新 [1] - 中国平安表示王晓航加入将提升公司AI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 推动自研大模型与大数据平台融合 [1] 蚂蚁集团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12月蚂蚁集团整合支付业务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 整合六大部门成立支付宝事业群 [2] - 王晓航在蚂蚁集团CTO体系调整中从财保事业群CTO调任国际事业群CTO [2] - 王晓航在职位调整两个月后离职 业内推测岗位变动是离职关键因素之一 [2] 王晓航专业背景 - 王晓航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硕士 曾任职谷歌 彭博集团等国际企业 [2] - 加盟蚂蚁集团前曾任百度首席架构师 推动百度钱包和金融业务发展 [2] - 在蚂蚁集团期间推出AI金融管家 AI金融业务助手等生成式AI产品 [1] 金融科技行业观点 - 王晓航曾提出大模型技术正深度改变金融业务 金融行业面临产业升级拐点 [3] - 认为AI在智能原生时代可降本增效 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和生产力 [3] - 从蚂蚁到平安的职业转换与其金融科技经验与平安数字化战略高度契合 [2]
光纤龙头重组停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00
光库科技收购安捷讯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安捷讯控制权,交易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 [1] - 选择安捷讯主要基于其对业务和经营收入的推进作用,具体交易细节需参考后续官方公告 [1] - 安捷讯成立于2009年,曾挂牌新三板,专注光纤连接器、能量光纤等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实控人张关明持股60.71% [1] 公司业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聚焦光纤行业,业务涵盖光纤激光器件、光通讯器件及激光雷达模块,为细分领域龙头 [1] - 2024年营收9.99亿元同比增长40.71%,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上涨12.32%,扭转此前下滑态势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856万元至5463万元同比增长60%-80%,扣非净利润3890万元至4369万元同比增长63%-83% [2] 市场表现 - 股价自4月初逐步走强,7月28日收盘报55.07元/股日内涨幅2.7%,总市值137亿元 [2]
中国科技如何将童年幻想照进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6:00
核心观点 - 中国科技正将科幻想象转化为现实 自动驾驶赛车 人形机器人 无人机等技术快速发展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3000余款前沿科技产品 创历届规模之最 [1] - 机器人 低空经济 自动驾驶 大模型等领域展现显著技术进步和商业化潜力 [1][6][8][11] 机器人领域 - 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实现较大进步 从简单行走转向复杂高动态动作和精细操作 [2] - 大模型深度融入机器人终端 智能体负责思考和规划 小脑负责执行具体规则 [2] - 星动纪元机器人展示分拣包裹等精细操作 傅利叶GR-2机器人在3000家医院提供康复训练 [2] - 具身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机器人逐步承担重复性 高风险 低技能岗位工作 [3] - 人形机器人投资进入新阶段 重点关注运动相关零部件和整机体验 [3][4] - 智元 宇树等机器人企业上市将激发市场投资热情 当前正值量产机遇期 [4]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以无人机 eVTOL为载体 开展物流运输 载人交通等多元化经济活动 [6] - 时的科技E20倾转旋翼国产5座载人电动飞机 最大航程200公里 巡航速度260公里/小时 [6] - eVTOL商业化面临安全性技术 经济模型可行性等障碍 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景区 [6] - 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农业 公安 测绘等领域 覆盖范围达3-5公里 最具商业化潜力 [7] - 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为"先载货 后载人" "先隔离 后融合" "先远郊 后城区" [7] - 超过30多个省市出台文件支持低空经济 制造端市场空间更大 涵盖整机制造和关键环节 [7] 自动驾驶 - 上海进入Robotaxi商业化运营阶段 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证 [8] - Robotaxi商业化核心瓶颈在于法规层面 事故责任归属尚未统一规定 [9] - 当前Robotaxi改装成本高达百万级别 限制车队快速扩张 [9] - 自动驾驶依赖高精度地图 目前仅限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9] - 国产车规级芯片打破外资垄断 降低成本并提高算力利用率 [9] - VLA大模型引入加强人机互动 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 [10] - 预控制器在自动驾驶硬件市场中价值量最高 规模接近1000亿元 [10] - 算法和芯片技术壁垒高 战略意义重大 蕴含较高投资潜力 [10] 大模型 - 国内与海外尖端模型差距正在缩小 大模型企业路线出现分化 [12] - 通用大模型未来可能由巨头主导 成本和人才积累构成高门槛 [12] - 2025年成为"智能体元年" 具备深度思考 自主规划与决策执行能力的AI智能体引领发展 [13] - 简单智能体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如OpenAI的Operator可自主操作网页完成任务 [13] - AI硬件投资前置 模型迭代初期需要大量GPU和相关网络设备投入 [14] - 随着模型能力提升 智能体及更深层次应用将爆发 海外进展略快于国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