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观察

搜索文档
三大芯片巨头呼吁:豁免关税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美国半导体公司对进口关税的诉求 - 英特尔、台积电、美光、高通和德州仪器等美国芯片巨头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寻求减轻或豁免预期的半导体进口关税 [1] - 这些公司支持芯片制造回流政策,但强调半导体供应链复杂性,认为不当关税可能损害美国利益而非达到预期效果 [2] - 四家公司涉及逻辑、内存、模拟和电源芯片等领域,呈现协同努力以减少关税影响的态势 [2] 美光科技的核心观点 - 作为美国唯一规模化内存组件制造商,计划未来20年在美国投资1400亿美元 [2] - 强调半导体制造设备必须进口,关税将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 建议对关键投入实行临时关税豁免,包括设备、建筑材料、原材料等 [2] - 目前全球仅2%内存生产在美国,全部由美光完成,投资后比例将提升至12%,最终达40% DRAM芯片在美国生产 [9] 高通的核心观点 - 作为5G/6G标准制定者,强调其全球领先地位和对美国技术领导力的贡献 [2] - 依赖进口芯片的供应链复杂性将损害国内需求和高通作为射频标准领导者的地位 [3] - 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5G将为美国GDP增加约1.5万亿美元 [40] - 是唯一在6G领域进行有意义投资的美国企业,6G技术将集成传感、数字孪生等先进功能 [41] 德州仪器的核心观点 - 支持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但强调必须确保美国制造半导体具备全球竞争力 [3] - 基础半导体对国防系统、电网、医疗产品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53] - 正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投资建设七座新工厂,将使产能提高近五倍 [54] - 疫情期间半导体短缺证明供应链稳定性对现代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53] 行业共同诉求 - 半导体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且复杂,需要审慎的关税政策 [49] - 建议政府采取支持性政策降低美国制造成本,包括延长投资税收抵免、简化监管流程等 [25] - 强调半导体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性,需平衡制造业回流与全球竞争力 [55] - 行业呼吁政府考虑供应链特殊性,避免损害现有技术领先地位 [46]
关键材料传缺货,先进封装,面临断供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核心观点 - 日本化工巨头旭化成因产能不足将对部分客户断供先进封装关键耗材感光型聚醯亚胺(PSPI),可能引发AI断链危机 [1] - PSPI在先进封装制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供应短缺将冲击台积电、日月光投控等厂商的先进封装业务,进而影响全球AI产业发展 [1][2] - 旭化成是全球PSPI前两大供应商之一,其断供将牵动整个半导体生态 [1] 行业影响 - AI热潮推升算力需求,带动先进封装需求暴增,导致PSPI供应紧张 [1] - 英伟达所有先进高速运算(HPC)芯片都依赖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技术,该技术无可替代 [2] - 三星、英特尔、日月光投控、群创等大厂积极布局先进封装,进一步消耗PSPI产能 [2] 公司动态 - 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预计将获得旭化成优先供货,影响有限 [3] - 日月光投控计划2025年CoWoS先进封装月产能达1万片,2024年相关业务目标增长至10亿美元以上 [3] - 旭化成PIMEL系列感光材料(PSPI相关产品)因AI需求暴增导致产能不足 [1] 技术细节 - PSPI具有感光性、低温固化(200°C)、高解析度等特性,是半导体微影制程关键光阻材料 [3] - PSPI主要用于元件表面保护层、凸块钝化层及RDL绝缘层,在晶圆级封装(WLP)制程中不可或缺 [2] - PSPI可简化2P2M、4P4M等多层布线制程,其光敏特性与绝缘性能具有独特优势 [2] 市场反应 - 业界担忧旭化成断供PSPI将导致AI产业链危机 [1][2] - 先进封装已成为AI芯片生产关键技术,PSPI短缺可能限制封装产能供给 [1] - 目前没有材料能全面替代PSPI在所有先进封装制程中的性能 [1]
光芯片,台积电的豪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全光AI数据中心技术合作 - 半导体制造巨头台积电宣布与初创公司Avicena合作生产基于MicroLED的互连产品 旨在用光学连接取代电连接 满足AI数据中心GPU间通信的低成本、节能需求 [1] - 技术核心是通过蓝色MicroLED和成像型光纤传输数据 模块化LightBundle平台避免激光器带来的可靠性、成本和功耗问题 适合短距离应用 [1] 传统光互连技术瓶颈 - 当前光纤连接依赖可插拔模块进行电光转换 能效低下 共封装光学器件(CPO)正在向GPU领域推进 但基于激光的设计面临可靠性、制造和成本挑战 [3] - 多波长激光需复杂解析 计算开销大 而铜线在AI数据中心机架内连接处理器和内存时已无法满足带宽、延迟需求 [3] Avicena技术创新优势 - LightBundle技术通过多芯成像光纤(每通道10GB/s)连接数百个MicroLED 单链路可延伸10米以上 净传输速率达3Tb/s 功耗低于铜线 [4] - 采用成熟LED和摄像头技术 无需开发新组件 仅需对现有技术微调 台积电因此签约生产其光电探测器阵列 [6][7] - 原型演示亚皮焦/比特能耗 显著优于其他光学方法的5皮焦/比特 具备成本优势和冗余设计潜力 [7] 技术应用前景 - 该方案针对机架内及10米距离场景 LED功率足够且成本更低 有望快速规模化 [7] - 硅光子学需开发环形谐振器等新组件 成熟周期长 而Avicena方案依托显示产业成熟供应链 [6][7]
CXL的进展:尚未成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CXL技术发展现状 - CXL标准近年来成为行业焦点,在硬件开发、性能数据获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已能明确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2] - CXL联盟2019年发布1.0/1.1版本,2020年推出2.0版本引入交换机概念,2022-2024年陆续发布3.x版本支持跨机架连接[2] - 技术功能覆盖内存一致性维护、闲置内存回收、内存容量扩展、带宽提升、持久内存支持等七大方向[3] 行业应用差异 - Google认为虚拟机场景无需闲置内存回收功能[3] - IBM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指出DDR通道在多处理器场景效率低于CXL[3] - AI供应商依赖GPU大内存和HBM快速加载[3] - 超大规模企业需求聚焦任意xPU间连接[3] - PC OEM认为CXL尚未达到商用成熟度[3] 技术架构演进 - 覆盖范围从单CPU系统扩展至机架级互联[6] - 内存层级结构中位于服务器主内存与存储设备之间[9] - 实际应用需多服务器环境支持,形成跨CXL网络的内存池[11] 性能参数对比 - CXL延迟为170-210纳秒(DDR的2倍),经交换机后增至270-510纳秒[14] - DDR5-6400带宽51.2GB/秒,16通道PCIe Gen5 CXL达64GB/秒[15] - CXL通过减少CPU引脚占用实现更高带宽扩展潜力[15] 实测性能提升 - Microsoft SQL测试显示内存扩展使SSD I/O减少44%-88%,性能提升23%[16] - Apache Spark机器学习场景性能翻倍[16] - CloverLeaf HPC应用内存带宽增加33%,性能提高17%[16] 商业化前景 - 目标客户主要为数据中心级大型系统[11] - 预计2027年随软件生态成熟实现规模放量[14] - 当前硬件尚未完全成熟,需1-2年完善周期[17]
安森美,怎么啦?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公司股价表现 - 安森美半导体股价今年迄今下跌34.5%,表现逊于Zacks半导体-模拟和混合行业5.9%的跌幅和Zacks计算机与技术行业3.7%的跌幅 [1] 业务部门表现 - 电源解决方案事业部(PSG)收入同比下降26.2%,占总收入44.6% [1] - 模拟和混合信号事业部(AMG)收入同比下降18.7%,占总收入39.2% [1] - 智能传感事业部(ISG)收入同比下降19.7%,占总收入16.2% [1] 终端市场表现 - 汽车收入同比下降25.1%,占总收入52.7% [1] - 工业终端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6%,占总收入27.7% [1] 增长领域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 [2] - 预计2025年UPS收入将增长40%至50% [2] 竞争格局 - 面临来自麦格纳芯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和模拟器件的竞争 [2] - 麦格纳芯半导体股价今年迄今下跌8.4% [2] - 恩智浦半导体股价下跌7.5% [2] - 模拟器件股价下跌0.9%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590个基点至40% [3] - 预计第二季度非现金吸收不足费用约为900个基点 [3]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在14亿美元至15亿美元之间 [3] - 预计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在48美分至58美分之间 [3] 市场预期 - Zacks对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预期为14.5亿美元,同比下降16.48% [4] - 分析师普遍预期每股收益为54美分,同比下降43.75% [4] 产品与技术 - 碳化硅产品组合发展势头强劲 [4] - 收购Qorvo的SiC JFET资产增强产品线 [4] - 赢得一家领先美国汽车制造商的PHEV平台重大设计订单 [5] - 目标占据35-40%的市场份额 [5] - 预计中国50%的新型电动汽车车型将采用其SiC [5] 产品应用 - SiC和硅基智能电源产品应用于UPS系统、电源单元和电池备用单元 [5] - 碳化硅JFET和T10沟槽MOSFET提供业界领先性能 [5] - 赢得三大UPS供应商业务 [5]
事关芯片,小米回应:完全是谣言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小米玄戒O1芯片研发 - 玄戒O1是小米自主研发的3nm旗舰SoC,历时四年多完成,并非向Arm定制的芯片,也未采用Arm CSS服务 [1] - 芯片基于Arm最新CPU、GPU标准IP授权,但多核及访存系统级设计、后端物理实现完全由玄戒团队自主完成 [1] - CPU超大核主频达3.9GHz,远超业界标准,通过重新设计480种标准单元库(占3nm标准库近三分之一)、边缘供电技术和自研高速寄存器等创新实现 [1] Arm与小米的合作关系 - Arm确认小米玄戒O1采用Arm架构,标志着双方15年技术合作的里程碑,覆盖智能手机、物联网及汽车等领域 [2] - 双方合作优化SoC性能与能效,小米通过自研芯片持续突破性能极限,Arm提供Armv9.2 Cortex CPU集群IP、Immortalis GPU IP等标准IP支持 [2][3] XRING O1芯片技术细节与应用 - 芯片采用3nm工艺,整合Arm最新CPU/GPU/IP集群,经小米后端设计实现高性能与高效率 [3] - 将首发搭载于小米15S Pro手机和小米Pad 7 Ultra平板,提升续航与多媒体/游戏体验 [3] 行业影响与战略布局 - 小米通过自研芯片强化技术领导地位,Arm称其合作推动智能手机、物联网及汽车领域的性能与效率边界 [2][3]
H20不能卖,英伟达毛利骤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7 09:25
英伟达财报与毛利率展望 - 投资人重点关注公司能否在2025年下半年将毛利率恢复至74-76%区间 [1] - 美银将公司列为产业首选标的 因其对全球AI发展循环的独特杠杆作用及即将推出的中国特供芯片计划 [1] - 美银预测2-4月财报或温和超预期 但中国H20芯片禁令导致的55亿美元减损可能将毛利率压低至58% [1] - 分析师预计5-7月营收达460亿美元 美银因H20禁令将预估值从480亿美元下调至464亿美元 [1] 中国特供芯片战略调整 - 计划推出采用Blackwell架构的新款中国特供GPU 售价6500-8000美元 较H20的10000-12000美元显著降低 最快6月量产 [2] - 公司表示仍在评估有限选项 需待产品设计获美国政府许可才能进入中国500亿美元数据中心市场 [2] - 执行长黄仁勋指出H20禁令导致150亿美元营收损失 并可能使美国政府损失30亿美元税收 [3][5] 地缘政治影响与技术竞争 - 黄仁勋批评芯片禁令短视 认为将促使中国发展自主AI生态 最终威胁英伟达CUDA软件优势 [3][4][5] - 公司在中东市场取得突破 向沙特企业供应超18000颗Blackwell架构AI GPU 用于500MW数据中心 [2] - 传闻特朗普政府或允许阿联酋进口超100万颗先进芯片 数量远超拜登时代出口限制 [2]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禁令可能加速华为AI芯片发展 若中国企业转向华为将削弱英伟达技术领先地位 [5] - 执行长强调缺席中国市场将导致非美技术标准形成 影响全球AI技术扩散路径 [4][5]
少数公司,把持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6 08:50
半导体行业全球供应链格局 - 半导体行业建立在深度交织的跨境供应网络上,涉及采矿、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多个阶段,依赖全球合作和专业化网络 [1] - 超高纯度石英(纯度≥99.999%)是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约90%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云杉松矿 [1] - 日本信越化学公司主导晶圆精炼环节,2023年占据全球晶圆市场约30%份额 [1] 关键设备与制造技术垄断 - 荷兰ASML控制全球约80%的光刻设备市场,其EUV光刻机对先进芯片制造至关重要 [2] - 美国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占据超过50%的蚀刻设备市场份额 [2] - 2003年全球有26家代工厂使用130纳米工艺,目前仅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能量产3纳米芯片 [2] 晶圆代工市场集中度 - 台积电占据全球晶圆代工市场67.1%份额,三星8.1%,中芯国际5.5%,三家公司合计超80% [2] - 行业专家认为领先企业在雄厚资本支持下持续投入研发,垄断地位短期内难以打破 [2] 材料与设备供应链 - 半导体制造供应链呈现高度专业化特征,从原材料(石英)到设备(光刻机、蚀刻机)均被少数企业主导 [1][2] - 供应链各环节形成专属势力范围,关键技术节点由特定国家和公司控制 [1]
激光雷达,可永久损坏摄像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6 08:50
激光雷达对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潜在损害 - 激光雷达和高功率激光器在汽车和娱乐场所的普及可能对智能手机摄像头造成永久性损坏,即使设备能承受日常磨损 [1] - 案例显示iPhone 16 Pro Max拍摄沃尔沃EX90时,车顶激光雷达的激光束导致摄像头传感器出现永久性红/粉/紫色焦斑,更换镜头后恢复正常 [1] - 沃尔沃官方声明证实该现象非个例,建议避免摄像头直接对准激光雷达,因激光可能损坏传感器或影响性能 [2] 行业应用与风险扩展 - 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加速普及,特斯拉虽曾质疑其必要性,但仍采购价值超210万美元的Luminar Technologies激光雷达硬件 [2] - 除激光雷达外,娱乐场所的高功率激光同样存在风险,案例显示三星Galaxy S24 Ultra在激光活动中出现传感器损坏导致的屏幕异常线条 [2] - 国际激光显示协会警告激光束集中加热特性易损伤相机传感器,且传感器比人眼更脆弱 [3] 用户防护建议 - 拍摄激光雷达设备时应保持安全距离,近距离会因光束集中增大风险,使用滤镜或镜头盖可提供额外保护 [2] - 观看激光表演时避免镜头直对光源,间接拍摄空中光束或屏幕图形更安全,若取景器内未见激光源则表明未接触全功率光束 [3] - 激光表演制作方通常仅规避专业摄像设备风险,无法覆盖观众手机,需用户自行采取防护措施 [3]
十月@苏州,MEMS巨头集结!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6 08:50
MEMS行业概述 - MEMS传感器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核心元器件,具有小体积、高稳定、高精度、低成本等优势,在产业智能化升级中扮演关键角色 [1] - MEMS源于集成电路工艺,线宽以90nm-0.35mm为主,虽不及半导体先进制程(28nm以下),但结构更复杂,需结合特殊工艺,制造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产品性能基准 [1] - MEMS制造对供应链体系要求高,工艺要求和定制化设备需求甚至超过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能力决定了MEMS产业化上限 [1] 第六届中国MEMS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聚焦传感器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汇聚全球顶尖专家与创新成果 [3] - 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主办,自2019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以高规格、强阵容、广影响为定位,展览规模和产业链覆盖全面升级 [3] - 设置制造主题会场,完善上下游报告嘉宾资源,深度解析MEMS传感器全产业链生态,包括投资机遇、核心材料、关键设备等环节 [14] - 打造"MEMS+"概念,设立具身感知专题论坛,探讨智能传感器在工业与消费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跨行业融合与规模化落地 [14] - 将表彰2024年中国MEMS产业发展前十强企业,激发行业良性竞争和产业活力 [15] 展会内容与参与方 - 参展范围覆盖MEMS微纳制造全产业链,包括器件及模组、加工装备、代工服务、特殊工艺平台、封装技术等 [5] - 半导体制备材料展区涵盖晶圆硅片、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特气供应等 [6] - 计量测试与认证展区包括精密分析仪器、智能仪表、光学检测、量子化计量技术等 [7] - AI与多传感器融合应用展区聚焦物联网技术、算法模组、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等创新解决方案 [8] - 已确认200多家参展企业,包括歌尔、敏芯等设计企业,晶方半导体等代工企业,以及KLA、卡尔蔡司等设备厂商 [9] - 预计吸引2万+精准观众,促进上下游合作,参展企业可一站式展示科研成果并与潜在客户建立长期关系 [10] - 往届参会单位包括华为、OPPO、小米、比亚迪、松下等知名企业 [12] 配套活动 - 举办第六届MEMS创新创业大赛,在苏州、西安、深圳、北京举办6场初赛,10月21日苏州总决赛 [18][19] - 组织"MEMS+游学行"活动,探访苏州工业园区(中国MEMS产业第一园)的创新企业总部,体验产业生态 [21][2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国MEMS制造大会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行业品牌会议之一,推动国际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链资源整合 [14] - 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多年获评"中国MEMS产业第一园",集聚了几乎全产业链企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