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是说芯语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徐直军:华为整个计算战略在五个字上
是说芯语· 2025-09-20 15:13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在AI算力领域通过"超节点+集群"战略实现技术突破 旨在为国内提供可持续且充裕的算力供给 [2][3][4] - 公司公布芯片及超节点技术路线图 宣称其Atlas超节点算力规模及性能指标全面超越英伟达同类产品 [12][13] - 通过自研光互联技术及平等互联架构打破传统计算范式 规避芯片制造工艺限制 [8][9][16] 芯片技术规划 - 昇腾AI芯片系列规划三代产品:昇腾950PR/950DT于2026Q1上市 昇腾960于2026Q4上市 昇腾970于2027Q4上市 实现一年一代算力翻倍 [12] - 鲲鹏计算芯片规划鲲鹏950于2026Q1上市 鲲鹏960于2028Q1上市 [12] - 推出全球首个通算超节点 支持最大16节点/48TB内存 支持内存/SSD/DPU池化 2026Q1上市 [12] 超节点技术突破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已商用 搭载384张昇腾卡 使用3168根光纤和6912个400G光模块 为当前全球最大规模商用超节点 [8][9] - Atlas 950 SuperPoD超节点将于2026Q4上市 算力规模8192卡 相比英伟达NVL144卡规模达56.8倍 总算力达6.7倍 内存容量1152TB达15倍 互联带宽16.3PB/s达62倍 [13] - 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将于2027Q4上市 算力规模15488卡 超越英伟达计划2027年上市的NVL576 [3][13] 技术架构创新 - 打破以CPU为中心的冯诺依曼架构 创建自有标准"平等互联架构" 通过高速总线互联技术实现跨机柜扩展 [8][9] - 采用光通信技术实现超大规模集群 光模块及连接芯片全部自研自造 [16] - 灵衢互联协议技术指标超过950/960超节点设计要求 可支持四倍算力规模的昇腾卡接入 [15] 生态战略布局 - 坚持自研MindSpore生态体系 不兼容CUDA生态 确保技术栈完全独立于西方供应链 [18] - 通过开源开放软件工具链促进硬件销售 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定位 与大模型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17][18] - 认为AI行业仍处2G初级阶段 未来十年将出现颠覆性变化 最终比拼企业综合实力 [19]
22亿!溢价270%!扬杰科技豪赌贝特电子
是说芯语· 2025-09-20 09:00
交易概况 - 扬杰科技拟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贝特电子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交易采用纯现金支付方式 较贝特电子净资产5.9亿元溢价超过270% [5] - 付款分三期进行:首期支付转让对价30%即6.65亿元 二期向非业绩承诺方支付其股份转让对价70%的5.50亿元 [6] 业绩承诺 - 设置严格业绩对赌条款:2025年至2027年贝特电子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 [7] 并购动机 - 贝特电子产品为电子电路系统过流和过温保护元器件 与扬杰科技现有功率器件产品形成完美互补 [9] - 贝特电子在电力电子保护元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产品线涵盖电子类熔断器、新能源及光伏类电力熔断器、过温保护元件等多个系列 [9] - 通过收购将大幅提升保护器件领域产品矩阵完整度 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一站式解决方案 [10] 协同效应 - 双方客户重叠度非常高 贝特电子下游客户涵盖家电、新能源等领域头部企业包括美的、格力、比亚迪等 [11] - 产品方案完整度提升有助于在头部客户份额加速做大 提升客户端价值地位和竞争力 [11] - 技术研发方面将共享研发成果推动技术整合 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及技术积累 [12] 海外布局 - 扬杰科技2015年收购北美半导体知名品牌"MCC" 与全球性电子元器件代理商及终端国际客户长期合作 [13] - 2025年1-6月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34.97% 占比约24% 毛利率高达49.10% [14] - 贝特电子拥有ADLER品牌 子公司德国艾德乐已切入光伏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3年外销占比达26.9% [14] 标的公司情况 - 贝特电子成立于2003年 是专注于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5] - 2022年在全球熔断器市场份额为4.3% [15] - 2024年营业收入达8.37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2.18亿元净利润4113.37万元 [15] - 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约28% 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52% 毛利率从2020年34.6%增加至2023年42.05% [15] - 曾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 2023年申报深交所创业板IPO未获通过 [15] 收购方背景 - 扬杰科技由梁勤于2000年创立 是集芯片设计、器件封装测试与销售于一体的IDM模式企业 [17] - 当前市值约360亿元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4.55亿元同比增长20.58% 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41.55% [17] 行业背景 - 受新"国九条"及"并购六条"等政策推动 A股并购市场活跃 [19] - 2025年上半年1502家上市公司披露2000单并购重组事项 总金额超1.4万亿元 [19] - 部分原拟IPO企业转向被并购路径 贝特电子是IPO未果后选择被并购的典型案例 [19] 未来展望 - 公司制定到2027年营收达100亿元目标 收购贝特电子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 [20] - 贝特电子2024年收入增速33% 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11亿元左右 将显著加速扬杰科技营收增长 [20] - 并购完成后将在产品品类、技术研发、下游客户、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积极协同及互补关系 [20]
都是大事!重要通话、英伟达投资Intel、摩尔线程上会、OpenAI和果链2巨头合作设备、OCS爆单…
是说芯语· 2025-09-20 08:34
中美科技合作与政策动态 - 中美高层通话后军售取消 英伟达可能获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5]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被视为破局之举 为先进芯片进入中国提供潜在路径[5] - 波音飞机采购存在安全性顾虑 市场偏好转向空客[5] 科技巨头战略合作模式 - 美国AI领先优势源于顶尖公司合作 此类合作在国内较为罕见[6] - DeepSeek与H公司合作可能开启国内科技公司战略投资新模式[6] - 建议海光、寒武纪等公司通过投资中芯国际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6] 半导体IPO进程加速 - 摩尔线程9月26日IPO上会 第二轮问询回复进度大幅超预期[7] - 寒武纪定增获批速度体现政策扶持 沐曦IPO进度相对滞后[7] - 摩尔线程IPO对寒武纪等公司产生正面催化效应 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显现[7] OpenAI供应链合作动态 - 立讯精密与歌尔股份成为OpenAI设备合作商 despite OpenAI曾发表遏制中国AI发展的言论[8] - 合作对立讯精密估值提升具有显著催化作用[8] - 中国不拒绝英伟达但反对高价采购次品 支持国产替代与先进技术引进并行策略[8] 光电路交换器(OCS)技术突破 - OCS采用MEMS微镜技术实现光信号直连 无需光电转换[9] - 单端口带宽达1.6T 总交换容量超电交换机3-4倍 支持240T总带宽[9] - 设备单价4-5万美元占系统总成本<5% 长期成本优势显著[9] OCS产业链受益环节 - MEMS芯片由Silex代工 光纤阵列与微透镜阵列涉及炬光科技[9] - 光学部件供应商腾景科技 代工集成环节涉及德科立与光库科技[9] - 高速光模块(800G/1.6T)需求被强化 用量随端口数非线性增长[9]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是说芯语· 2025-09-19 20:05
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请点击进入 是说芯语原创,欢迎关注分享 9月19日,上交所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 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
收藏 | SENSOR CHINA2025保姆级逛展攻略来啦!一起打卡天花板级传感大展!
是说芯语· 2025-09-19 14:48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 汇聚超过600家传感上下游企业 [1] - 设置8大热门展示专区 举办30多场高规格同期活动 [1] - 吸引500多位产业领袖共聚 包括院士 行业领袖 技术大咖和科研学者 [1][18] 参展企业阵容 - 展商阵容星光熠熠 涵盖全球传感产业硬核进展与前沿场景 [13] - 知名参展企业包括Infineon 京瓷 YAGEO 汉威科技 奥松电子 纳芯微电子等 [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 中航传感等国内重要企业参与展示 [14] 技术论坛与活动安排 - 同期举办30多场活动 覆盖传感器全产业链技术讨论 [18] - 论坛主题包括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汽车智驾感知技术 气体感知前沿技术等 [20][21] - 特设中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开幕论坛 [20] - 举办第二届具身机器人感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 [21] 创新竞赛与展示专区 - 国际智能传感新质创新大赛总决赛于9月24日举行 3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25] - 设置8大特色展区 包括机器人感官互动 欧洲先进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场景展示等 [25] - 创新成果专区展示产业最新技术突破和应用解决方案 [25] 媒体传播与未来规划 - 新华社客户端对开幕论坛进行直播 提供远程参与渠道 [32] - 展会宣布2026年活动将于9月16-18日在同一场馆举办 [34] - 主办单位为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 [34]
寒武纪辟谣!
是说芯语· 2025-09-19 09:20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并通过严苛环境验证 [1] - 公司明确否认网上传播的关于大量载板订单预定、收入预测、新产品送样及供应链等不实信息 [1] 存货与供应链管理 - 上半年存货大幅增长主要由于产成品增加所致 [3] - 公司已依据存货跌价计提政策充分计提相应跌价准备 [3] - 针对人工智能算力旺盛需求 公司为云端产品线进行备货以应对大模型等商业化场景的持续性收入预期 [3]
三个月后,TP-LINK 芯片部门被一锅端了!
是说芯语· 2025-09-19 08:14
自 6 月 14 日首次曝出 TP 联洲国际 WiFi 芯片部门大规模裁员消息后,近日,又开始 闪电裁员!上午通知晚上走人 ! 据爆料,此次裁员只留几个骨干,算法及设计等岗全部凉凉,赔偿N+3,裁员极为突然。从发出裁员通知到员工办完离职手续,整个过程不到半天! 原本以为仅算法/设计岗受影响,如今更多相关周边岗位的员工也陆续接到通知,被纳入此次裁员范畴。这些新增被裁岗位涉及产品测试、项目协调等, 这使得整个 WiFi 芯片部门几乎陷入全面瘫痪状态。一位接近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整个部门除了那几个被保留的骨干,几乎已经没有能够正常开展 业务的完整团队了。 心疼一波儿从高通上海无线研发部门过来的,2023刚经历过上海高通的裁员,这一次又经历了一轮...... 找个中 J OTW削 湖北 凹麦 为啥解散? 没听说过tp做了什么芯片。 65 之前某主管吹牛说给博通还是高通深度 合作开发芯片。 4小时前 广东 回复 做路由器上的芯片,有两颗已经出来 121 了可以量产了 4小时前 广东 回复 = 的事例: 那这属于 回复 隆 91 卸磨杀驴 2小时前 广东 回复 回复 上 管事:国内企业好 30 多都这德行 1小时前 ...
最新消息:英伟达将收购50亿美元的英特尔股份
是说芯语· 2025-09-18 19:26
战略投资与合作 - 英伟达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每股价格为23.28美元[1] - 英特尔美股盘前短线拉升 涨幅超过20%[1] - 两家公司于9月18日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 数据中心领域合作 - 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 CPU处理器[1] - 英伟达将把定制CPU集成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1] - 合作产品将由英伟达投放市场[1] 个人计算领域合作 - 英特尔将生产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片的x86系统级芯片[2] - 英特尔负责向市场供应这些集成SOC产品[2]
重磅!华为公布昇腾芯片新路线图!
是说芯语· 2025-09-18 11:16
华为昇腾AI芯片战略规划 - 华为轮值董事长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及中国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的关键[2] - 昇腾系列AI芯片未来规划:2026年Q1推出950PR、Q4推出950DT 2027年Q4推出960 2028年Q4推出970[3] - 950PR采用华为自研HBM技术 体现芯片全栈自研能力突破[3][6] 昇腾芯片迭代节奏与行业地位 - 华为以每年迭代一次的节奏推进昇腾演进 迭代速度与英伟达、AMD保持同步[3] - 2025年6月推出昇腾384超节点算力达300PFLOPs 超过英伟达同类产品[5] - 摩根大通预测2026年华为与寒武纪AI芯片出货量合计超100万片 其中华为预计交付80-85万片[3] 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 - 国内存在强烈"去英伟达化"需求 受供应链、政策和价格等因素影响[3] - 华为昇腾与寒武纪、百度昆仑芯、阿里平头哥等国产芯片厂商共同推动中国AI算力产业体系成熟[3] - 2027年华为AI芯片产量有望增至110-120万片 标志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迈出重要一步[3] 昇腾芯片发展历程 - 2018年10月发布AI战略及Ascend系列IP和处理器 11月发布全球首款AI芯片昇腾310[4] - 2019年8月昇腾910正式推出 标志华为AI芯片进入实际应用阶段[4] - 经历美国制裁后 昇腾920于2025年4月正式发布[5]
重磅!又一芯片公司收购案!
是说芯语· 2025-09-18 08:53
收购交易概述 - 普冉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珠海诺延、元禾璞华及横琴强科持有的标的公司部分股权以实现控股[1]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及SHM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 目标公司SHM业务概况 - SHM为注册于中国香港的半导体企业 专注于高性能2D NAND及衍生存储器产品[4] - 核心产品包括SLC NAND、eMMC和MCP 核心竞争力在于固件算法开发、测试方案及封装设计[4] - 在韩国日本设有工程中心 在亚洲欧洲北美设有销售办事处 拥有全球销售网络[5] 收购方普冉半导体背景 - 普冉半导体2016年成立 2021年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6] - 主要产品包括NOR Flash、EEPROM存储器芯片及MCU微控制器芯片[7] - 产品应用于物联网、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7] 业务协同效应 - 产品互补:普冉的NOR Flash/EEPROM/MCU与SHM的SLC NAND/eMMC/MCP形成完整非易失性存储布局[8] - 市场互补:普冉主要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SHM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可形成全球销售网络[9] - 技术互补:普冉强于IC设计 SHM强于产品工程及制造工程 双方能力形成有效互补[10] - 预计交易将产生规模效应 提升业绩规模和市场竞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