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出资30亿!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6-26 23:06
合资公司成立 - 哈啰出行、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88亿元人民币,首期出资超30亿元,由哈啰副总裁彭照坤担任法定代表人 [1] 业务方向 - 新公司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并开展Robotaxi业务 [2] 合作方技术资源 - 宁德时代提供智能滑板底盘技术(如CIIC一体化底盘)与高安全动力电池,支持车辆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通过CTC技术提升电池体积利用率至75%,降低造车成本35% [3] - 蚂蚁集团贡献AI大模型、区块链及信用体系,优化自动驾驶决策算法与支付生态 [4] - 哈啰出行开放全国2800万日活用户及360城运维网络,提供真实路测场景与流量入口 [5] 宁德时代技术储备 - CIIC滑板底盘实现上下车体解耦设计,缩短无人车研发周期40% [8] - 巧克力换电网络支持5分钟极速补能,已接入百度萝卜快跑车队 [8] - 长寿命电池技术通过AI热管理将电池寿命延长至200万公里,匹配Robotaxi全生命周期需求 [8]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 [9] - 会议内容包括固态电池产业投资与项目路演、固态电池专场、硅基负极专场、青年科学家论坛等 [9]
科思创,收购!
DT新材料· 2025-06-26 23:06
科思创收购Pontacol - 科思创与瑞士多层胶膜制造商Pontacol达成收购协议 将新增流延膜和吹膜业务 交易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2] - 收购包括Pontacol位于瑞士和德国的两个专业生产基地 分别专注于不同薄膜技术 [3] - 收购将强化科思创在聚碳酸酯(PC)与热塑性聚氨酯(TPU)特种薄膜领域的全球实力 提升区域市场供应能力 [3] 科思创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特殊技术薄膜领域重要供应商 产品以聚碳酸酯(PC)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材料 [4] - 在欧洲、北美和亚洲设有生产设施 在全球特殊技术薄膜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4] Pontacol公司背景 - Pontacol是瑞士热塑性胶膜制造商 在德国设有子公司 拥有50年以上工业用超薄胶膜生产经验 [5] - 具备成熟生产工艺与研发能力 产品应用于汽车、纺织、复合材料、电子和防护制品等领域 [5]
工信部又发文,事关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
DT新材料· 2025-06-26 23:0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通知,旨在落实《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培育及创新生态建设 [2][3] - 核心目标包括打通秸秆等非粮生物质收储运环节,加速技术推广和产品应用 [3] 重点关注群体 - **非粮生物基材料企业**:涉及非粮生物质糖化、替代粮食发酵、制备基础化学品及聚合物的企业 [3] - **酶与菌种企业**:提供非粮生物质三素分离、发酵所需的工业菌种与酶蛋白元件 [3] - **设备企业**:涵盖三素分离设备、高选择性膜分离装备、低温蒸发成套设备等 [3] - **应用企业**:在快递物流、酒店餐饮、纺织服装等领域使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的企业 [3] - **产业基地**:以非粮生物质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园区 [3] 典型案例推荐方向 关键技术创新 - 聚焦工业菌种构建、非粮生物质糖化、基础化学品制备等领域,需具备颠覆性或工艺改进性(如降耗、减排) [5] - 相关群体:非粮生物基材料企业、酶/菌种企业、设备企业 [5] 应用场景拓展 - 重点推广家用塑料、农业薄膜、生物医用材料等商业化应用案例,覆盖快递、医疗、农业等场景 [6] - 相关群体:应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的企业 [6] 特色基地培育 - 要求产业基地解决秸秆收储运难题,具备完整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7] - 相关群体: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 [7] 申报益处 - **官方背书**:通过媒体宣传、行业活动促进成果转化与商业合作 [8] - **政策支持**:纳入首台套装备、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 [8] - **评优加分**:在绿色工厂、工业园区评审中优先支持 [9] - **金融支持**: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提供担保、信贷等绿色金融支持 [10] - **要素保障**: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10] 申报要求与流程 - **截止时间**:2025年7月31日前提交至省级工信部门 [13] - **关键要求**:技术需自主知识产权,案例需验证推广价值 [12] - **材料模板**:包括《典型案例申请表》和《推荐汇总表》 [14] 行业活动与资源 - **SynBioCon 2025大会**: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等四大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6] - **《Bio-based 100+案例集》**:涵盖包装、纺织等15大领域100+生物基产业化案例,突出下游应用价值 [17]
碳纤维行业的创新机遇:低空经济与机器人应用推动行业突破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碳纤维行业现状与挑战 -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风电等领域,但高昂价格制约其普及,6月第一周大小丝束均价分别为72.5元/千克和95.0元/千克,同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传统材料 [3] - 2024年国内碳纤维企业开车率低于50%,市场供需失衡叠加国际形势复杂,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3] 低空经济驱动碳纤维需求增长 - 低空经济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快速发展,无人机、eVTOL、UAM等领域扩张,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352.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676.4亿美元(CAGR 13.9%),2025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增至57.5亿元(同比增长超50%) [4] - 碳纤维是低空飞行器首选材料,eVTOL中碳纤维复材占比高达70%,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碳纤维市场规模预计35亿美元,eVTOL贡献超30%,2030年eVTOL碳纤维需求将从2024年500吨增至11750吨(CAGR 69%) [5] 国内企业布局与动态 - 吉林化纤原丝市占率超90%,深度绑定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大疆等企业,无人机市场占比超50%,并与大疆联合研发高性能物流及农业无人机 [6] - 光威复材2024年无人机复材业务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5.6%),配套的RX4E电动飞机获国内首张商用电动飞机型号合格证,参与威海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 [6] - 中复神鹰展示无人机轻量化、结构强度优化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支架、桨叶等部件,同时布局机器人领域碳纤维应用 [7] 机器人领域新增长点 - 碳纤维轻量化特性在机器人关节、支架、外骨骼等部件中优势显著,特斯拉Optimus腿部采用T700碳纤维实现单腿减重40%、能耗降18% [7] - 中复神鹰、金发科技、光大同创等企业加速开发机器人用碳纤维产品 [7] 碳材料展会与产业链覆盖 - 2025国际碳材料大会将展示碳纤维全产业链,覆盖汽车、航空航天、光伏等领域应用及生产设备,高端装备馆(N2馆)集中呈现碳纤维创新应用 [8][10] - 展品范围包括应用端(汽车部件、风电叶片、机器人等)、材料端(碳纤维、预制体等)、设备端(高温炉、成型设备等)及检测仪器 [13][14]
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高精度陶瓷如何利用4D打印技术实现无模生产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4D打印技术发展 - 4D打印是一种新型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智能材料打印三维结构,并借助外界刺激(光、热、电、磁等)使结构随时间变化[2] - 目前4D打印材料主要局限于水凝胶、形状记忆聚合物和液晶弹性体等软材料,陶瓷类硬质材料的4D打印仍存在技术瓶颈[2] - 现有陶瓷4D打印主要基于墨水直写工艺,需模具实现结构预编程,效率和精度有待提高[2] 陶瓷4D打印技术突破 - 葛锜教授团队提出基于水凝胶失水驱动的陶瓷4D打印方法,开发出光敏陶瓷弹性体浆料和丙烯酸水凝胶前驱体[3] - 陶瓷弹性体生坯可承受高达700%拉伸应变,水凝胶在失水过程中可实现65%体积收缩率和40倍以上模量增加[3] - 采用自主开发的多材料光固化3D打印设备打印层合结构,通过水凝胶失水驱动实现陶瓷结构的直接4D打印[4]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 2025年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7月18-20日在杭州举行[5] - 葛锜教授将出席并作"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主题报告[5][12] - 论坛将聚焦多材料4D打印装备研发、高性能光固化智能材料新进展以及多材料4D打印设计方法[12] 葛锜教授背景 -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长聘教授,国家特聘青年专家,研究领域包括4D打印、智能材料与结构等[10] - 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5500余次,H-index 52[10]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10]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 | 博禄——Daplen™EH196AEC汽车外饰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活动概述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聚焦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创新点 [2] - 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表彰行业优秀企业并推动行业发展 [2] - 活动时间线: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 [26][27] 参评企业及创新产品 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推出Daplen™EH196AEC高性能聚丙烯材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杠,具有高流动性、高刚性及4%-5%减重效果 [6][7][10] - 该材料支持薄壁化设计,提供喷漆、皮纹、特殊撒点等多种开发方案 [9] 其他创新材料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采用PVD工艺的热塑性塑料,较金属方案降低成本60% [15] - 高性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全球首条智能化生产线 [16] - 40%玻纤增强高温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际一流水平 [17]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适配高频高速天线需求 [21] 行业解决方案亮点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通过复合阻燃技术改善机械性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17]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与抗菌性 [17] - Ultramid® XCD聚酰胺: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18]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利用,打造零排放生产 [19]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5-羟甲基糠醛(HMF)产线:全球首条1000吨/年产能,获欧盟REACH认证 [22] - 高透PC复合材料:2mm透过率85%以上,应用于传感器壳体及车载元件 [22] - 高温尼龙改性方案:开发耐高温抗氧化剂系列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20]
华能/三峡/国电投/中能建/中电建/中交三航/龙源振华/中海油/海油工程/明阳智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电力央企长期主导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但在深远海领域面临海工龙头企业的竞争挑战[2] - 海工龙头企业(如中海油、振华重工、中集来福士)凭借深海油气工程经验 正强势切入风电基础与安装环节 成为EPC主导力量[2] - 行业呈现电力央企与海工龙头跨界融合趋势 双方在技术标准、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将成关键变量[2] 技术发展动态 - 漂浮式风电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涉及基础设计、系泊系统、复合海缆等关键技术[15][17][20] - 海上光伏领域聚焦浮体材料创新 已有长江设计集团等机构开展新型结构示范[21][22] - 海洋能开发(波浪能/潮流能)取得进展 南鲲号实现国际首台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15][24] 产业活动与论坛 - 2025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将设置4大专题 覆盖风电/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技术路线[3][12] - 论坛汇聚产学研资源 包括2场院士报告、15+技术专场 展示施工装备/发电设备等创新成果[15][17][21] - 活动由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 吸引10万+行业人员参与[27][45] 重点企业与机构 - 电力央企代表:华能清能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参与技术分享[15][20] - 海工装备龙头:中集来福士、海油工程、中交三航展示施工实践[2][20] - 科研机构: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发布抗疲劳设计等前沿技术[20][22]
100吨/年己二腈中试项目环评公示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宁夏铂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己二腈项目进展 - 公司近期启动100吨/年己二腈中试项目,采用甲醇氨氧化法生产氢氰酸,再通过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合成己二腈,设计年产100吨己二腈、15吨2-甲基戊二腈及50吨硫酸铵,中试期1年[2] - 项目投资3670万元,依托宁东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现有设施,产品仅用于实验研发不对外销售[3] - 2023年曾规划1万吨/年工业化示范项目及20万吨/年产能用地,但因三步法工艺(甲酰胺→氢氰酸→己二腈)技术难度大,2024年停工并转向工艺优化[2] 高温尼龙材料技术研讨会内容 - **基础研究**:涵盖高温尼龙分类、特性表征及改性方案,重点分析润滑剂、增韧剂、成核剂对玻璃纤维增强PA66/PA6性能的影响[8][11] - **工艺技术**:包括双螺杆挤出机工艺优化、热/光老化机理及抗老化解决方案,涉及激光焊接尼龙材料开发及汽车水室料应用案例[9][11] - **创新应用**:探讨无卤阻燃剂使用建议、玻璃纤维直径/浸润剂体系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以及改性尼龙创新应用开发框架[8][11] 行业技术验证与产业化路径 - 公司通过中试项目验证北京道思克能源设备自主研发的己二腈生产技术,为后续产业化提供设计依据[3] - 技术研讨会聚焦尼龙材料全产业链技术难点,从基础特性到终端应用形成完整解决方案体系[8][9][11]
亿纬锂能将在2026年推出全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亿纬锂能技术进展 - 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达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 0产品 并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 0产品 [1][4] - 公司开发的LMX产品能量密度达205Wh/kg 显著超越当前主流LFP体系 可使电动重卡实现超500公里续航里程 并成功将低温操作窗口拓宽至-20℃ 低温性能较LFP体系提升30% [1] - 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实现46系列大圆柱电池量产的企业 截至今年5月大圆柱电池装车量已超6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23万公里 4695系列将搭载于年底上市的BMW新世代车型iX3 [2][3] 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的锂金属电池系统0 2C放电能量密度达352Wh/kg 支持4C持续放电与7C脉冲放电 功率密度超1000W/kg 可适配低空无人飞行器需求 [3] - 基于纳米硅基材料技术开发的圆柱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20Wh/kg [3] - 公司开发的拓扑聚能技术突破空间限制 可在医疗植入设备等不规则空间内实现体积利用率最大化 [3] 固态电池大会 -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举行 会议将涵盖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 先进制造技术 关键材料开发等议题 [6][7] - 大会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 产业化成果展示 终端应用需求对接闭门会议等 [7]
聚酰亚胺,国产化再加速!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中科玖源PI薄膜项目布局 - 内蒙古中科玖源PI薄膜生产制造项目通过备案,总投资7亿元,规划24条生产线,年产能3000吨,建设周期1年[2] - 母公司浙江中科玖源与呼和浩特经开区签署总投资21亿元PI薄膜项目,一期为上述24条产线,二期拟增48条产线,公司已在浙江/安徽/内蒙/山西构建近5万吨产能[4] - 公司PI膜产品分为25微米以下超薄型和50-100微米厚型,基础型号售价达1万元/卷[5] 中科玖源全国产能分布 | 生产基地 | 项目内容 | 产能规模 | 投资额(万元) | 状态 | |----------------|--------------------------------------------------------------------------|----------------|--------------|--------| | 浙江 | 柔性显示/电子用PI膜4500吨+新能源电池用PI浆料5000吨+电机用PI浆料4000吨 | 13,500吨 | 7,000 | 已投产/在建[5] | | 安徽 | 锂电池隔膜涂覆PI浆料1万吨+新能源绝缘材料2.3万吨+显示用PI液体1000吨 | 34,000吨 | 50,000 | 在建[5] | | 内蒙古(一期) | 24条PI薄膜生产线 | 3,000吨/年 | 70,000 | 拟建[5] | PI膜技术特性与高端应用 - 具备柔韧性(100-200MPa)/热稳定性(500-600℃)/电绝缘性/气体阻隔性,适用于柔性电路板/折叠屏/电气绝缘器件[6] - 在5.5G/6G领域通过氟化物配方可将介电损耗降至0.0025(10-15GHz频段),电磁屏蔽复合膜适用于极端户外设备[6] - 高端应用包括:耐电晕PI膜延长新能源车电机寿命20%/光学级CPI膜用于折叠屏手机/氟化透明PI膜用于卫星太阳能基板[14] 国内PI膜技术突破 - **合成工艺**:株洲时代华鑫建成国内首条化学亚胺法PI膜生产线,开发出90微米超厚导热石墨原膜[8] - **生产设备**:桂林电科院研发国内首套光学显示偏光片用薄膜生产线,解决宽幅PI膜国产化需求[12] - **工艺优化**:国风新材引入AI算法使薄膜厚度均匀性达±2μm,瑞华泰双向拉伸工艺良率达95%[14] - **材料创新**:北科大团队开发"三明治"结构多孔PI膜导热系数突破10W/m∙K,长春黄金研发生物基PI含量达30%[13][15] 国内PI膜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PI膜产能8186吨/年,预计2026年达9650吨/年,但电子级PI膜仍依赖进口[16] - 全球80%高端PI膜市场被杜邦/宇部兴产/钟渊化学/PIAM垄断,国内企业以电工级产品为主[16] - 近期新增产能:国风新材1600吨/年(12条线)、博雅聚力600吨/年(5亿元投资)、菲玛特科技4400吨/年(12条线)[9][10][11] 产业链关键瓶颈 - **技术壁垒**:PAA树脂合成需同步完成亚胺化反应,薄膜拉伸工艺温度高/效率低/窗口窄[7] - **设备限制**:国外仅出售PI膜成品,不转让生产线,国产设备需突破光学级/宽幅等高端需求[12] - **材料缺口**:旭化成收紧液态感光性PI(PSPI)供应,影响半导体封装/OLED光刻胶等领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