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公社

搜索文档
新车强制安装!3年后,AEB最严国标来袭?
电动车公社· 2025-05-25 00:26
政策法规升级 - 2024年汽车行业迎来史上最严政策年,涉及电池安全标准、辅助驾驶宣传规范及主动刹车新国标[1][2] - 工信部拟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从推荐性国标升级为强制性国标,要求2028年起M1/N1类车辆强制标配[3][5] - 新规覆盖座位≤9座的载客车辆(M1)及总质量≤3.5吨的载货车辆(N1),未配备AEB车型将失去销售资格[6][7] - 此前2016年法规已强制要求2021年后车长>11m的营运客车及12吨以上货车配备AEB[8] 技术标准提升 - 识别范围扩大至行人/自行车/踏板摩托车,工作区间提升至20-60km/h[13][14] - 静止前车测试速度从30km/h提高到80km/h,要求40km/h时速下完全避免碰撞[17] - 制动减速度标准从4.0m/s²提升至5.0m/s²(0.5G),40-0km/h制动时间≤2秒[18][19] - 弱势群体保护标准:行人AEB成功率≥90%,自行车/摩托AEB成功率≥80%[33] - 误触发率从1%降至0.1%,新增前车右转/超越行人/静止摩托等测试场景[36][38] 行业影响分析 - 当前AEB搭载率呈价格分层:32万以上车型93%、24-32万83.5%、16-24万70.2%、8-16万仅50%[46][47] - 新能源车AEB搭载率超60%,燃油车仅29.1%,微型车/经济型燃油车受影响最大[51][54] - 主流方案成本2000-5000元(摄像头+毫米波),激光雷达方案超万元[49] - 丰田卡罗拉等全系标配车型市场表现不佳,反映消费者对AEB价值认知不足[55][57] 经济效益评估 - NHTSA测算美国全面强制AEB可年减2.4万起人伤事故及362起死亡案例[10] - 单车成本增加约200美元,但可节省600-1000美元事故善后费用[60] - 欧盟预测至2035年可降低25%交通事故死亡率,产生超百亿欧元经济效益[60] - 综合效益覆盖国民经济/交通运输/保险行业/行人安全/车主权益等多维度[62] 技术局限性 - 当前AEB系统存在识别盲区,对儿童/动物/锥桶/异形障碍物识别率不足[65][66] - 部分车型设定70km/h速度降幅后自动退出,需人工介入完成制动[29] - 新国标侧重稳定性而非极限性能,测试速度(80km/h)低于车企宣传值(120km/h+)[21][25]
今日新闻丨小鹏P7、智己LS6、零跑C11、东风猛士M817、吉利银河A7 EM-i、沃尔沃XC70、奥迪E5等车型登陆工信部!
电动车公社· 2025-05-25 00:26
多款新车登陆工信部 - 小鹏P7、智己LS6、零跑C11、东风猛士M817、吉利银河A7 EM-i、沃尔沃XC70、奥迪E5 Sportback等车型近期登陆工信部 [1][2] 小鹏P7 - 外观采用H样式灯组设计,贯穿式LED灯组搭配隐藏式远近光灯,前包围为倒梯形散热开口,车身侧面采用隐藏式A柱,可选装剪刀门 [4] - 车身尺寸为5017/1970/1427mm,轴距3008mm [4] - 后驱版搭载270kW电机,匹配三元锂或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版最大功率437kW,匹配三元锂电池组 [4] 智己LS6 - 改款车型前脸采用T字形大灯组和封闭式前格栅 [6] - 增程版尺寸4937/1988/1673mm,轴距2960mm;纯电版尺寸4937/1988/1671mm,轴距2960mm [6] - 增程版搭载114kW 1.5T增程器,纯电版电机最大功率245kW [6] 零跑C11 - 前脸换装封闭式格栅和分体式大灯,配备主动式格栅和更扁的激光雷达 [8] - 增程版延续现款动力,纯电版最大功率提升至220kW [8] - 全系搭载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 [8] 东风猛士M817 - 定位中大型硬派越野SUV,尺寸5100/1998/1899(1919)mm,轴距3005mm [11] - 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 [11] - 首搭基于华为乾崑车控模组自研的"天元架构"整车控制平台 [11] 吉利银河A7 EM-i - 定位插混中型轿车,尺寸4918/1905/1495mm,轴距2845mm [10] - 搭载1.5L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匹配磷酸铁锂电池 [10] - 亏电油耗2L级别,综合续航超2100km,最高车速190km/h [10] 沃尔沃XC70 - 定位中大型SUV,基于SMA架构打造,尺寸4815/1890/1650mm,轴距2895mm [10] - 搭载120kW 1.5T发动机,匹配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200公里 [10] 奥迪E5 Sportback - 定位中型纯电跨界旅行车,尺寸4881/1960/1479mm,轴距2950mm [12] - 采用星际流体设计理念,配备环形LED灯组、电子外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 [12] - 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386kW,匹配三元锂电池,续航超700km,0-100km/h加速3.6秒 [12]
今日新闻丨比亚迪再推一口价,低至5.58万元!吉利银河M9全球首发亮相!比亚迪纯电K-Car谍照曝光!
电动车公社· 2025-05-24 01:39
吉利银河M9全球首发亮相 - 新车定位大六座旗舰SUV 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 前保险杠两侧有垂直导流风道及主动进气格栅降低风阻 门把手回归机械式设计[1] - 座舱配备HUD和大尺寸中控屏 贯穿至副驾驶前方 二三排地板纯平 车内通道宽度180mm 三排靠背支持150度电动调节 二排搭载吸顶屏[3] - 搭载千里浩瀚H5驾驶辅助系统 配备激光雷达[5] - 基于GEA新能源专属架构打造 采用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 11合1智能电驱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综合续航超1500km 0-100km/h加速4.5秒 百公里馈电油耗4.8L[7] - 吉利银河将分成A网和星网两条产品线 A网包括M系列SUV和A系列轿车 星网包括星舰SUV和星耀轿车[9] 比亚迪纯电K-Car谍照曝光 - 专为日本市场打造 WLTC工况续航180km 预计售价250万日元(约12.54万元人民币)[9] - 车身尺寸小 采用短前后悬长轴距设计 车身方正以增大车内空间 前排有三角窗 后排采用侧滑门 整体设计呆萌[12] - 日本经销商认为该车可能冲击当地市场 若在日本成功 可能引入国内市场[10] 比亚迪多款车型推出一口价 - 海洋网推出"礼遇一夏 限时一口价"活动 即日起至6月30日 多款车型享受限时一口价[10] - 海鸥车型售价低至5.58万元[2] - 此次降价促销力度大 可能是为清库存 预示下半年可能有更大动作[11]
高合汽车死而复生!200亿的商业奇迹,还是10美元的金融骗局?
电动车公社· 2025-05-24 01:39
核心观点 - 高合汽车获得中东资本10亿美元投资及30亿美元海外订单,成立新公司并启动复工 [1][2][4] - 新资方EV Electra背景复杂,涉及加密货币融资,交易真实性存疑 [9][11][21][22] - 高合面临157亿元债务,需依靠中东资金重启生产,但存在资本运作风险 [34][36] 中东资本投资细节 - 黎巴嫩资本EV Electra宣布10亿美元重组高合,并带来3年10万台(30亿美元)海外订单 [1] - 双方成立注册资本10.29亿元的新公司,EV Electra持股69.8%,高合持股30.2% [2] - 盐城15万辆产能工厂已启动复工环评,员工将返岗 [4] 资方背景分析 - EV Electra自称"黎巴嫩首家电动车企",官网已展示高合XYZ车型 [7] - 实控人Jihad Mohanmmad涉足电信、代币领域,曾陷诈骗争议 [9][11] - 公司2021年推出参数落后的电动跑车QuDS Rise(160马力/400km续航),未实现量产 [13] 交易潜在风险 - EV Electra官网将高合车型宣传为"中国纯电迈巴赫",存在信息差营销 [21] - 同步发行12亿美元EVET代币融资,模式类似私募股权+比特币,被质疑空手套白狼 [21][22] - 10亿美元注资和30亿美元订单均未实际到账,仅签署合同 [23] 高合历史与现状 - 公司前身与FF存在专利纠纷,贾跃亭索赔数亿美元未决 [26] - 2023年HiPhi Y降价后销量回升至千台,但随后涨价导致现金流恶化 [29][31][32] - 截至2024年8月总资产59.83亿元,负债157.81亿元,已进入破产程序 [34] 未来计划 - 计划10月复产盐城工厂,依靠中东资金重启运营 [36] - 需优先解决债务问题才能继承现有车型和产能资产 [34][36]
今日新闻丨小鹏一季度财报公布!小米YU7正式发布!深蓝S09上市,售价23.99-30.99万元!
电动车公社· 2025-05-23 09:35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 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1、 深蓝S09上市 售价23.99-30.99万元 5月22日,深蓝S09上市。新车定位六座中大型增程SUV,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23.99-30.99万元。具体价格及权益如下: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205/1996/1800mm,轴距为3105mm。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封闭式前脸设计,上方为一体贯穿式深蓝星环大灯,两侧设有纵向 的LED灯带,整体造型富有科技感。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深蓝S09上市,售价23.99-30.99万元; 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业绩历史最强; 小米YU7正式发布; 座舱方面,新车整体设计较为简洁,配备双15.6英寸联屏,搭载了HarmonySpace 5鸿蒙座舱, 没有仪表屏。配置方面,新车搭载43英寸AR-HUD抬头显示、 前排座椅按摩/通风/加热、可电动调节的21.4英寸后排娱乐屏、后排零重力座椅、车载冰箱等。 辅助驾驶方面, 新车搭载华为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1-150k ...
小米YU7,把Model Y拉下神坛?
电动车公社· 2025-05-23 09:35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小米SU7去年3月开售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推动品牌进入高端市场[1] - 第二款车型YU7于5月22日战略发布会正式亮相,此前上海车展跳票引发市场猜测[3] - 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轴距3000mm与SU7相同但设计更强调性能[10] - 发布会未公布预售价或开放预订,仅限量发售车模,钛金属色款迅速售罄[105][106] 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 - 外观采用宝石绿高饱和度车漆、隐藏式电动门把手及10处贯穿式风道,风阻系数优化[10][13][15] - 首创主副驾双零重力座椅设计,突破行业常规布局[45] - 搭载自研四合一域控制模块,集成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哨兵模式能耗降低40%[27][31] - 座舱采用第三代骁龙8 Gen3芯片,1.35秒极速开机,整车OTA仅需15分钟[35][39] - 投影式"小米天际屏"取代传统HUD,解决强光可视性问题[19][23] 性能与三电系统 - 提供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高性能四驱三版本,MAX版零百加速3.23秒超越Model Y Performance[49][53] - V6s PLUS电机最高转速提升1000rpm,峰值扭矩增加25N·m[51] - 标配800V碳化硅平台,单电机版续航835km(百公里电耗11.5度)[63][65] - 支持5.2C超快充,15分钟补能620km[60] 智能驾驶与安全 - 硬件升级至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1激光雷达+1 4D毫米波雷达[67][69] - 摄像头防眩光处理,恶劣天气感知能力增强[71][72] - 采用2200MPa热成型钢笼式车身,强度达行业顶级[75][76] 产能与定价策略 - 武汉基地二期投产后年产能达30万台,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YU7预期需求[110] - 雷军暗示定价将超30万元,强调不惧价格战[111][113] 企业战略延伸 - 同步发布3nm大芯片玄戒O1及手表芯片T1,11年累计研发投入135亿元[117] - 推出1999元高阶驾驶培训课程,首批1万名车主免费[98][102]
老车主补贴8万元!魏建军自掏腰包表白用户为哪般?
电动车公社· 2025-05-21 21:59
品牌营销与用户互动 - 520期间品牌通过置换补贴等举措拉近用户距离 魏建军为2017年VV7首任车主提供8万元置换补贴 [2] - 魏牌成立8周年提出"为用户而改变"的品牌主张 [4] - 小鹏在去年520通过AI智驾发布会展示技术实力 [7]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政策刺激推动燃油车 新能源车和二手车三大市场繁荣 中国品牌渗透率首次超40% [5][6] - 2016年中国品牌总销量突破1000万辆 目前每卖出三台车就有两台是中国品牌 [6][7] - 2016年蔚来EP9 领克品牌和魏牌相继成立 标志中国品牌冲击高端市场 [11] 魏牌品牌定位与产品策略 - 魏牌成立目标为终结合资车暴利时代 前三款车型VV7 VV5 VV6顶配价格压至20万以内 [13][15] - 2019年VV6用户反馈显示产品在静谧性 舒适性和用料方面媲美豪华品牌 [16] - 2020年VV7事故中车辆安全性表现突出 验证品牌高端化实力 [18][20][21] 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 - 2019年魏牌已具备PHEV车型量产能力 柠檬混动系统支持HEV/PHEV双架构 [24] - 最新Hi4性能版升级至4挡混动专用变速器+双电机混联结构 [38] - 投入51亿建成亚洲最大碰撞试验室 进行高难度安全测试 [43][44] 用户服务与渠道建设 - 走访200多家门店收集上万条用户反馈 推出高山8福祉版等针对性产品 [37][41] - 建立覆盖110城市430家门店的数字化渠道 实现9小时极速交付案例 [47][48][49] - 开通西部自驾专属服务保障线 提供快速维修和应急物资 [50] 品牌战略转型 - 2021年定位摇摆导致销量下滑 近5年投入超500亿研发进行智能化转型 [33] - 2024年提出"为用户而改变"新战略 从技术导向转向用户需求导向 [36][46] - 目标2025年实现30万年销量 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场与豪华品牌竞争 [22]
今日新闻丨宁德时代港股挂牌上市!本田发布2025全球事业规划!智己LS9谍照曝光!
电动车公社· 2025-05-21 21:59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03750HK [2] - 公司定位为全球零碳科技开拓者 不仅是电池零部件制造商 更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4] - 港股上市有助于获得更多资本支持 为全球化战略提供保障 此前A股发行股票数量有限 [4] 本田2025全球战略 - 智能化领域将自主开发新一代ADAS系统 计划2027年在北美和日本市场广泛应用 中国区与Momenta合作开发本土化ADAS [6] - 混合动力系统"e:HEV"将全面升级 通过提升驱动效率和轻量化打造全球最高效动力总成 目标成本较2023年降低30% [9][10] - 纯电战略调整 因市场增速放缓将2030年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 但坚持长期看好 首款"Honda 0系列"2026年推出 [10] - 2027年后主力车型将采用全新H标 反映日系品牌面临中国自主品牌竞争压力 战略布局体现电动化转型决心 [10] 智己LS9产品曝光 - 新车定位大6座增程式SUV 预计车长5.2米 采用悬浮车顶和隐藏门把手设计 四季度上市 [11] - 技术配置包括线控转向 第三代线控底盘 后轮转向 可能首发宁德时代钠锂混AB电池 纯电续航450km+ [11] - 竞品锁定理想L9和腾势N9 反映大六座SUV市场竞争白热化趋势 [11]
今日新闻丨发改委重拳整治内卷式竞争!魏牌蓝山焕新款上市,售价29.98-32.68万元!全新小鹏P7“鹏翼版”谍照曝光!
电动车公社· 2025-05-20 23:12
发改委整治汽车行业内卷 - 国家发改委提出四方面重点举措整治"内卷式"竞争 包括打击劣质低价乱象和侵权假冒行为 汽车行业被特别点名 [1] - 行业近年存在夸大虚假宣传 水军控评 恶意抹黑等乱象 需转向技术驱动的良性竞争 [3] 小鹏P7鹏翼版回归 - 新车采用苹果绿配色 保留标志性电动"鹏翼门"设计 配备电动尾翼和橙色Brembo卡钳 [5] - 初代鹏翼版成功提升品牌调性 新车型预计将吸引年轻用户群体 [7] 魏牌蓝山新款上市 - 推出3款车型 售价29 98-32 68万元 限时购车享1 5万元尾款抵扣及最高2万元置换补贴 [7] - 座舱配备多屏联动系统 包括双15 6英寸联屏和17 3英寸后排娱乐屏 搭载骁龙8295芯片及GPT大模型 [10] - 智能驾驶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 配备1颗128线激光雷达 支持无图全场景NOA功能 [11] - 动力系统采用Hi4性能版四驱混动技术 WLTC亏电油耗6 6L/100km 纯电续航185-220km [11]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站台 显示公司对高端化战略的重视 魏牌将承担2025年品牌冲高任务 [11]
“躺平摆烂”还是“压轴出场”?魏牌智能化,现在怎么样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5-20 23:1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魏牌全新蓝山焕新款上市,售价29 98-32 68万元,共推出Max、Ultra、Ultra黑武士三个版本 [1] - 车型定位为全场景NOA智慧旗舰SUV,全系标配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和Coffee OS 3 2智能系统 [12] 智能化技术表现 - 辅助驾驶系统特点为"稳中求快,安全第一",在复杂路况(山路、乡道、城市道路)测试中表现稳定,能处理连续避让、标线缺失U型弯等极端场景 [13][14][17][19][20][22] - 提供生手模式,针对新手用户调整辅助驾驶行为保守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提升安全冗余 [25][27] - 搭载超8项主动安全功能,注重实际用车场景而非配置表堆砌,体现"克制"理念 [28][36][37][38] 智能座舱创新 - 语音助手"小魏同学"支持手机端交互,可通过截图或图片触发远程车控及AI分析 [39][41][42][44] - OTA升级策略强调"常用常新",功能将同步推送给老车主 [46][47] 企业战略与研发 - 长城集团智能化布局超前,2009年启动辅助驾驶研究,2015年展示L3技术,累计5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团队规模5000人(70%为软件开发人员) [52][54][55] - 魏牌坚持"安全优先"原则,以5 1亿碰撞实验室、单假人成本1000万的高标准验证产品 [56][58][62] - 采用长期主义策略,自建上百家数字化交付中心,强调"慢就是快"的产品迭代逻辑 [59][62][63] 行业趋势洞察 - 智能化成为90后家庭购车核心需求,汽车属性从代步工具向"四轮机器人"及AI伴侣演进 [8][9][10] - 2025年辅助驾驶技术普及度与安全性成为行业焦点,但车企应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牺牲产品可靠性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