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证券
搜索文档
传媒行业快评报告:10月游戏版号过审166款,鹰角网络《明日方舟》客户端获批
万联证券· 2025-10-24 17:1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游戏版号发放量维持高位,行业供给端持续释放,版号常态化趋势稳固,行业修复节奏持续推进 [2][3] -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储备、研发能力及题材多样化布局能力的头部厂商 [3] 版号发放情况 - 2025年10月共发放游戏版号166款,其中国产游戏159款,进口游戏7款 [1][2] - 年初至今国产游戏合计通过审批1354款,进口游戏合计通过审批87款 [2] - 10月获批的知名产品包括三七互娱《生存33天》、鹰角网络《明日方舟》(客户端)、游卡《三国杀正面对决》、祖龙《云梦西行》等 [2] 重点产品分析 - 《明日方舟》客户端版本获批,该产品为二次元塔防赛道头部游戏,首月流水近6亿元,首周进入iOS畅销榜TOP15,月底登顶,累计下载量达3092万次 [2] - 客户端版本推出有望吸引PC端策略游戏用户,进一步放大IP影响力,巩固其市场地位 [2]
策略快评报告:四中全会描绘未来蓝图
万联证券· 2025-10-24 13:18
[Table_Title] 四中全会描绘未来蓝图 [Table_ReportType] ——策略快评报告 [Table_ReportDate]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分析师: [Table_Authors] | 徐飞 | | --- | --- | | 执业证书编号: | S0270520010001 | | 电话: | 18621750958 | | 邮箱: | xufei@wlzq.com.cn | | 分析师: | 宫慧菁 | | 执业证书编号: | S0270524010001 | | 电话: | 18028875418 | | 邮箱: | gonghj@wlzq.com.cn | | 分析师: | 于天旭 | | 执业证书编号: | S0270522110001 | | 电话: | 17717422697 | | 邮箱: | yutx@wlzq.com.cn | [Table_ReportList] 相关研究 市场风险偏好延续改善 "十四五"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A 股中期分红规模延续增长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策 略 研 究 策 略 快 评 报 告 证 ...
万联晨会-20251024
万联证券· 2025-10-24 08:44
核心观点 - 报告对前一交易日的全球主要市场表现进行了总结,指出A股、港股及美股主要指数均录得上涨 [2][8] 市场回顾 -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涨0.22%收于3,922.41点,深证成指涨0.22%收于13,025.45点,创业板指涨0.09%收于3,062.16点 [2][5][8] - 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6,436.84亿元 [2][8] - 行业板块方面,煤炭、石油石化、社会服务领涨,通信、房地产、建筑材料领跌 [2][8] - 概念板块方面,深圳国企改革、赛马概念、MLOps概念涨幅居前,培育钻石、CPO、铜缆高速连接跌幅居前 [2][8] - 港股恒生指数收涨0.72%报25,967.9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48% [2][5][8] - 美股方面,道琼斯指数涨0.31%收于46,734.61点,标普500指数涨0.58%收于6,738.44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89%收于22,941.80点 [2][5][8] - 其他国际市场,日经225指数下跌1.35% [5] 重要新闻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 [3][9] - 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 [3][9]
万联晨会-20251023
万联证券· 2025-10-23 08:50
核心观点 - 报告日期为2025年10月23日,核心内容聚焦于前一交易日的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表现以及重要新闻事件 [2] - 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6,676.06亿元 [2][8] -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三大股指及港股恒生指数亦普遍下跌 [2][8] 市场回顾 - 上证指数收盘报3,913.76点,下跌0.07% [5][8] - 深证成指收盘报12,996.61点,下跌0.62% [5][8] - 创业板指收盘报3,059.32点,下跌0.79% [5][8] - 申万一级行业中,石油石化、银行、家用电器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农林牧渔跌幅居前 [2][8] - 概念板块方面,可燃冰、人造肉、天津自贸区涨幅居前;黄金概念、海南自贸区、金属铅跌幅居前 [2][8] - 恒生指数收盘报25,781.77点,下跌0.9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1% [2][5][8] - 道琼斯指数收盘报46,590.41点,下跌0.71%;标普500指数收盘报6,699.40点,下跌0.53%;纳斯达克指数收盘报22,740.40点,下跌0.93% [2][5][8] 重要新闻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期待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中国达成良好贸易协议,但也提及会晤可能取消 [3][9] -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中美元首保持密切沟通,但对具体问题暂无信息可提供 [3][9] - 中国基金业协会即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 [3][9] -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已上报一批拟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指数,涵盖宽基、行业、风格等多种类型 [3][9]
万联晨会-20251022
万联证券· 2025-10-22 08:50
市场表现回顾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36%,深成指涨2.06%,创业板指涨3.02%,沪深两市成交额18737.01亿元[2][6] - 申万行业方面,通信、电子、建筑装饰领涨,煤炭、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领跌[2][6] - 港股恒生指数收涨0.65%,恒生科技指数收涨1.26%,美股道指涨0.47%,标普500持平,纳指跌0.16%[2][4][6] - 贵金属市场遭遇重挫,现货黄金最深跌6.3%至约4080美元/盎司,创逾12年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一度跌8.7%至47.89美元/盎司[3][7]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三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4.8%,环比增1.1%,累计增速达5.2%,全年实现5%目标增速压力较小[8] - 工业增加值同比由5.2%上行至6.5%,固投累计同比由0.5%降为-0.5%,社零当月同比由3.4%回落至3%[8] - 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分别由5.1%、5.42%、-12.9%下跌至4%、3.34%、-13.9%[8] 工业生产与出口 - 工业生产依然为经济重要拉动项,高技术产业保持领跑,汽车、计算机、通信等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开工强劲[9] - 出口保持强韧性,支撑工业生产,中游设备制造受益于两新政策和出口韧性[9] - 采矿业整体增速上行,原煤、天然气、原油产量同比均上涨,黑色金属产业链受反内卷政策影响显著[9] 投资分项表现 - 地产投资拖累持续,新开工偏弱影响传导,销售"金九银十"表现平淡,房价未回暖,库存再度累积[11] - 基建增速回落,电热气生产和供应业下滑幅度最大,地方化债约束基建增速,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维稳基建[11] - 制造业投资增速显著放缓,受反内卷、设备更新、关税等因素影响,但出口韧性和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提供支撑[11] 消费市场情况 - 消费增速持续回落,受高基数、中秋节错月、两新政策效果递减等因素影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放缓[12] - 可选消费表现分化,家具、家电销售增速边际下滑,通讯器材因国补和苹果17上市增速走高,汽车供销两旺[12] - 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随金价新高而放缓[12]
万联晨会-20251021
万联证券· 2025-10-21 08:5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保健品行业在中长期将保持增长趋势,主要受渠道线上化、健康意识强化及产品细分化三大因素驱动,建议关注在运动营养、儿童健康等高增长领域布局的龙头企业 [10][11] - 我国保健品行业2020-2024年间市场规模从3213.7亿元增长至4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0%,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15][16] -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金额仅为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的约1/5,65岁以上老年群体渗透率仅23.04%,远低于美国的73.04%,存在2-3倍增长空间 [15][16] 市场回顾 - 周一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63%,深成指涨0.98%,创业板指涨1.98%,沪深两市成交额17374.09亿元 [2][8] - 申万行业方面,通信、煤炭、电力设备领涨,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美容护理领跌 [2][8] - 港股恒生指数收涨2.42%,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美股道指涨1.12%,标普500涨1.07%,纳指涨1.37% [2][8] 重要新闻 - 中美双方即将重返谈判桌,美方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三大问题,中方回应称将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协商解决 [3][9]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一季度增5.4%,二季度增5.2%,三季度增4.8% [3][9]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3% [3][9] 行业驱动因素 - 渠道端:保健品渠道由线下转向线上,带来更精准的营销方式,有效刺激消费者需求 [10][11] - 需求端:居民亲历新冠感染叠加老龄化趋势加剧,健康意识持续强化 [10][11] - 供给端:保健品品类逐渐细化,消费场景更加多样,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入场 [10][11] 细分市场分析 -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为最主要消费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占行业55.98%,市场集中度较低,CR5为27.6% [13] - 运动营养市场规模小但增速最快,2010-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64%,行业集中度较高,西王食品份额接近两成 [13] - 儿童健康消费领域2010-2024年CAGR达8.37%,疫情后增速回落但预计将回升,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13] - 传统滋补市场受"权健事件"影响发展停滞,量价面临下行挑战;体重管理市场2022年规模同比转负,受减重药品挤压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种类多样,涵盖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领域,部分原料产能集中 [17] - 中下游企业横跨生产与品牌营销,成本敏感度低,通过高定价享受高附加值,并加速海外布局 [17] - 电商是主要销售渠道,2024年销售占比43.9%,优势地位有望加强;直销渠道下行空间较大;药店渠道近期逐渐趋稳 [17] 重点企业解析 - 汤臣倍健为VDS品牌龙头,市占率连续3年超10%,加速向强科技企业转型,研发投入与批文储备行业领先,实施多品牌战略 [18] - 金达威实现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布局,核心原料优势明显,是全球辅酶Q10、维生素D3等重要生产商,以海外收入为主,通过打造NMN等大单品带动销售 [18] - 仙乐健康为CDMO龙头企业,拥有多剂型平台开发能力,业务覆盖中美欧,核心剂型软胶囊、营养软糖等具备全球竞争力产能和技术 [18]
保健品行业专题系列一:保健品行业产业链和重点企业解析
万联证券· 2025-10-20 18:54
好的,作为一位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已经仔细研读了这份保健品行业专题报告。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健品行业的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5] 报告核心观点 - 预计中长期中国保健品行业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2] - 行业增长驱动力包括监管完善、渠道变革、需求提升和供给优化 [2] - 产业链中下游的代工与品牌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建议重点关注在产业链中下游积极布局,且渠道、研发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2] 行业发展与展望 - 2020-2024年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从3213.7亿元增长至4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0%,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 [2][16] - 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额仅为26美元,约为澳大利亚(105美元)、韩国(121美元)和美国(187美元)的1/5,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20][23] - 消费人群渗透率普遍偏低,核心消费群体65岁以上老年人的渗透率仅为23.04%,远低于美国的73.04%,存在2-3倍的增长空间 [2][20][23] - 行业实行注册与备案双轨制,监管体系日臻完善 [14][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商**:原料种类多样,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提取物和益生菌等,部分细分赛道产能集中 [24][26][29] - 维生素A全球产能约37,000吨,高度集中于6家企业,其中国内企业新和成年产能10,000吨,占比27.03% [24] - 维生素C全球产能约220,000吨,90%来自中国,技术门槛较低,整体供过于求 [26] - 益生菌原料市场快速发展,但50%供给依赖美国杜邦,35%依赖丹麦科汉森,国内企业正加速产能提升 [29] - **中下游企业**:中游生产与下游品牌多有重合,成本敏感度低,通过终端产品高定价享受高附加值,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达45.42% [31][33][36][39] - 企业加速海外投资与并购,推动国际化布局以打造国际产品矩阵 [37][41] - **销售渠道**: - 电商已成为最主要渠道,2024年销售占比达43.9%,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 [4][47][51][55] - 直销渠道占比自2018年峰值28.1%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13.0%,下行压力较大 [4][43] - 药店渠道占比从2010年的62.6%降至2020年后的38%左右并趋于稳定,面临医保政策限制等挑战 [4][53][57][61] 重点企业梳理 - **汤臣倍健**:VDS(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龙头,市场份额已连续3年超过10%,2024年市占率为9.4% [5][59][62] 正加速向强科技企业转型,研发投入与批文/备案储备行业领先 [5][64][67] 实施多品牌战略,境内线上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44.15% [5][69][71] - **金达威**:实现营养健康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原料、生产及品牌营销 [5][70][74] 是全球辅酶Q10最大生产商,维生素D3全球三大生产商之一,维生素A全球六大生产商之一 [5][73][76] 海外收入为主(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79.18%),并通过打造NMN和辅酶Q10现象级大单品带动销售 [5][77][82][85] - **仙乐健康**: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龙头企业,业务范围覆盖中国、美国、欧洲 [5][86][89] 拥有多剂型平台开发能力,软胶囊、营养软糖、饮品等核心剂型具备全球竞争力,2024年软胶囊收入占比47.10% [5][86][94][96][102] 研发费用率常年维持在3%以上 [88][91]
保健品行业专题系列二:三大因素驱动行业成长,年轻消费相关市场前景可期
万联证券· 2025-10-20 18:5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保健品行业在中长期预计将保持增长趋势,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渠道端向线上转型、需求端健康意识强化、供给端品类与场景多元化 [1][2] - 与年轻消费和高功效相关的细分市场,如运动营养、儿童健康、职场修复、抗衰老等,被判断为增长最快的赛道 [1][85] - 建议重点关注在高增长领域积极布局、且在渠道、研发、品牌实力方面较强的龙头企业 [1][85] 行业驱动因素 渠道端:线上转型成为主流 - 保健品销售渠道经历从直销、药房到电商的演变,线上电商渠道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27.3%上升至2024年的43.9%,累计上升16.6个百分点;同期直销渠道占比从22.9%下降至13.0%,药房渠道从42.7%下降至38.0% [13] - 线上渠道分为以天猫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面向大众)和以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兴趣电商(精准营销细分人群) [14] - 线上销售法规日趋完善,如《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保障了产品信息清晰和消费者权益 [14][19] 需求端:健康意识持续强化 - 新冠疫情亲历感染强化了民众对免疫提升的健康需求 [20] - 老龄化趋势加剧,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预计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20][23] -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2014年到2050年老年人口消费规模预计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目前92%的老年人保健品月均支出在500元以下,人均消费有提升空间 [21][26] - 政策层面鼓励老年健康意识,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和新版《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 [22] 供给端:品类多元化与场景创新 - 年轻一代健康意识觉醒,2021-2024年全球15-29岁、30-44岁每日服用营养保健品人数占比增幅分别为5.9%、7.1%,高于45岁以上人群 [31] - 约72%的家庭正在给孩子服用儿童保健品 [31] - 功效需求分化,颜值经济(如美容养颜、身材管理)和精准健康管理(如护肝、抗衰)驱动品类创新 [32] - 消费场景化趋势明显,分为元气补给、家庭养护、个人形象、职场修复、体型管理和舒适睡眠六大类,其中职场修复、个人形象、体型管理等年轻化场景成为高增长赛道 [33] 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市场格局概览 - 2024年保健品市场中,膳食营养补充剂占比55.98%,传统滋补产品占比33.94%,两者合计占市场90%;运动营养品占比1.42%,儿童健康消费占比3.95%,体重管理占比4.13% [36][40] - 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运动营养品为10.83%(最快),儿童健康消费为7.82%,膳食营养补充剂为6.25%,传统滋补产品为5.95%,体重管理为3.52%(最慢) [37] 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为2,323.4亿元,占行业55.98%;201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72% [40][43] - 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下降,CR5从2015年的34.24%降至2024年的27.6%;龙头企业汤臣倍健市占率为9.4% [46][48] - 行业具有低门槛、高毛利率特征,毛利率显著高于食品饮料其他子行业 [49][51] - 长期看,监管趋严及竞争加剧将加速尾部淘汰,利好具备科研实力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 [53] 传统滋补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为1,408.44亿元,占行业33.94%;201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04%,但2024年增速放缓至1.53% [54][56] - 受“权健事件”及后续监管整治影响,发展一度停滞 [54] - 市场格局分散,2024年CR6为16.6%;无限极市占率从高峰期的11.3%降至2024年的4.3% [55][59] - 面临量(客群流失)价(高售价挑战)下行压力,但中医药文化底蕴和政策支持(如《中医药法》)为市场提供支撑 [60] 运动营养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为62.70亿元,201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72%,为行业最快 [63][65] - 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CR5为57.12%;西王食品为龙头,市占率为18.7% [64][66] - 量价齐升驱动增长:2024年底全国健身会员达8,752.5万人,同比增长25.47%;乳清蛋白等产品单价较高 [67] - 中国健身人口渗透率(28.8%)远低于美国(47.8%)和欧洲(42.5%),在“健康中国”等政策鼓励下增长潜力巨大 [68][70] 儿童健康消费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为417亿元,201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37%;疫情后2024年增速明显下降,但预计未来将回升 [71][73] - 市场竞争格局分散,2024年CR5为26.2%;龙头企业合生元市占率为6.1% [74][76] 体重管理市场 - 2024年市场规模为171.51亿元;2010-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但2020-2024年为-3.49%,2022年同比增长率转负至-14.83% [77][78][83] - 增长放缓受健康意识提升(关注成分安全)和减重药品(如司美格鲁肽)挤压影响 [78] - 市场集中度降低,CR5从2020年的46.9%降至2024年的34.7%;康宝莱市占率从2018年的44.1%大幅降至2024年的10.6% [80][81] - 长期看,中国成年人肥胖率达16.4%(约2亿人),且代餐产品渗透率(29.7%)远低于欧美(超90%),叠加“体重管理年”等政策规范,市场增长可期 [82][88]
万联证券晨会-20251020
万联证券· 2025-10-20 09:09
市场回顾 - 上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沪指跌1.95%,深成指跌3.04%,创业板指跌3.36%,沪深两市成交额19378.44亿元 [1][7] - 申万行业中银行、交通运输、纺织服饰领涨,电力设备、电子、机械设备领跌;概念板块中赛马概念涨幅居前,兵装重组概念、培育钻石、高压快充跌幅居前 [1][7] - 港股恒生指数收跌2.48%,恒生科技指数收跌4.05%;美国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52%,标普500涨0.53%,纳指涨0.52% [1][7] 重要新闻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正低调放松多项关税政策,近几周已将数十种产品从“对等关税”中豁免,并愿意在达成贸易协议时将更多产品排除在关税之外 [2][8] PCB行业核心观点 - AI算力建设、机器人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推动全球PCB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高多层板及HDI等高端PCB需求有望攀升 [9] - 2024年全球PCB产值736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25年达7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 [10] - 中国PCB行业产值全球领先,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率达8.5%,AI算力需求驱动下多层板、HDI板等领域增长表现强劲 [10] PCB行业投资要点 - 服务器&存储、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增长较快,AI服务器和高速交换机出货增长推动AIPCB技术升级和需求增长 [11] - 中国PCB厂商技术布局领先,已进入业绩收获期;主流厂商加速扩充高端PCB产能,上游设备及材料有望受益 [11] - 投资建议关注在HDI、多层板等高端PCB领域前瞻布局的龙头厂商,以及覆铜板材料、钻孔及曝光设备等领域的龙头厂商 [12]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要点 - 2025年1-6月机械设备板块营收9987.60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750.32亿元,同比增长21.91% [13] - 板块盈利能力提升,2025H1毛利率23.17%,净利率8.08%,较2024年同期分别提升0.06和0.86个百分点 [14] - 费用控制改善,2025H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5%、5.08%、-0.05%,较2024年同期分别下滑0.42、0.20和0.47个百分点 [14] 机械设备子板块表现 - 轨交设备Ⅱ板块营收2019.96亿元,同比增长24.73%,归母净利润126.59亿元,同比增长47.76% [15] - 工程机械板块营收2012.05亿元,同比增长13.04%,归母净利润204.98亿元,同比增长27.72% [15] - 自动化设备板块营收946.17亿元,同比增长9.68%,但归母净利润73.19亿元,同比下滑6.52%,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15]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建议 - 工程机械板块盈利质量提升,建议关注在电动化、国际化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龙头公司 [16][17] - 轨交设备板块作为增长动能龙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为迅猛,建议关注在手订单充足、现金流健康的龙头公司 [16][17]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AIPCB迎来景气扩张期,设备、材料有望受益
万联证券· 2025-10-17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AI算力建设、机器人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推动全球PCB(印制电路板)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需求维持高景气 [1] - 中国PCB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产值规模全球领先,龙头企业技术布局领先,高端产品需求攀升将驱动市场发展 [1][2] - 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等高端应用推动高多层板及HDI(高密度互连板)等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厂商进入业绩收获期 [1][3] - 国内主流PCB厂商加速扩产高端产能,有望拉动上游设备(如钻孔、曝光设备)及材料(如覆铜板)需求 [3] 全球及中国PCB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PCB产值为736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25年达7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 [2][23] - 预计2029年全球PCB市场规模达946.61亿美元,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 [23] - 中国PCB产值全球领先,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率达8.5%,其中18层及以上多层板预计同比增长69.4% [2][24] - 2025年7月中国PCB出口额171.03亿元,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4%,创2024年以来月度新高;其中四层以上PCB出口金额106.81亿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54% [2][28][29] PCB细分市场表现 - 高多层板(18层以上):2024年产值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3%;预计2025年产值34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19] - HDI板:2024年产值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8%;预计2025年产值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19] - 封装基板:2024年产值126亿美元,同比微增0.8%;预计2025年产值137亿美元,同比增长8.7% [19] - 服务器/存储领域PCB产值从2020年59亿美元增至2024年10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22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0.0% [34][38][39] - 汽车电子领域PCB产值从2020年65亿美元增至2024年92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99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6.1% [34][38][39] 新兴领域驱动因素 - AI服务器升级推动PCB层数从常规8-12层向16层以上演进,英伟达GB200架构需20层以上多层HDI板 [17] - 2024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2492.1亿元,同比增长41.3%;AI服务器市场规模560亿元,同比增长14.3% [39][40] - 2024年中国交换机市场规模423.6亿元,同比增长6%;PCB在其成本中占比约7% [42] - 新能源汽车PCB用量达5-8平方米/车,特斯拉Model3的PCB价值量约3000-4000元,为普通燃油车的5-6倍 [46] -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34亿美元,同比增长57.41%;预计2025年达53亿美元 [47][50] 国内PCB厂商业绩与布局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前十的PCB厂商均实现同比增长,生益电子、胜宏科技、沪电股份营收增速分别为91.0%、86.0%、56.6% [51][52] - 生益电子、胜宏科技、鹏鼎控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2.1%、366.9%、57.2% [51][52] - 国内主流厂商(如东山精密、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等)加速扩产HDI、高多层板等高端PCB产能 [56][57][58] 上游设备与材料市场 - 覆铜板在PCB材料成本中占比最高,达27.30% [21] - 2024年中国覆铜板产量约1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达1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3% [59][60] - 2024年全球PCB专用设备市场规模70.85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07.65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7% [70] - 钻孔设备及曝光设备价值量较大,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4.70亿美元和12.04亿美元,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1.4%和11.2% [73] - 国内设备龙头(如大族数控、芯碁微装等)在钻孔、曝光等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