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00175)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1 12:00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2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5,159,533,库存股份0,总数10,085,159,533[3] - 2025年8月21日因雇员行权发行新股613,000,占比0.00608%,每股9.56港元[3] - 2025年8月21日因关联实体行权发行新股262,500,占比0.0026%,每股9.56港元[4] - 2025年8月21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086,035,033,库存股份0,总数10,086,035,033[4]


中国汽车全球化系列报告(6):汽车出海:量化测算工程师红利对企业盈利的贡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1 11:3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看好具备全球化能力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长安等企业 [4] - 同时看好在智能电动车上具备更强产品定义能力的理想、小鹏、蔚来等企业 [4] 核心观点 - 202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2024年达641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同比+22.7% [1] - 2025H1出口308万辆,同比增10.4% [1] - 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是主要市场,阿联酋(+106.6%)、巴西(+106.1%)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 [1] - 比亚迪(47.2万辆,+128%)、上汽(43.8万辆)居2025年上半年出口前三 [1] -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本地化生产,通过海外建厂、本土化运营等策略加速全球化布局 [1] 行业现状 - 2020年初汽车月度出口量仅7万台,至2025年5月增长至55万台/月,增幅近7倍 [10] - 2024年出口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较2023年净增约150万辆 [10] - 出口增速大幅超越内销市场约1.6%的同比增幅 [10] - 2025H1汽车出口量延续高增10.4%达到308万辆 [10] - 俄罗斯以115.8万辆蝉联出口第一,同比增长27.4% [13] - 墨西哥(44.5万辆,+7.2%)保持第二大市场地位 [13] - 阿联酋(33.1万辆,+106.6%)与巴西(23.7万辆,+106.1%)增幅均超100% [13] 车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出口47.2万辆,同比增长128% [13] - 上汽出口43.8万辆,同比下降0.2% [13] - 长安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4.9% [13] - 北汽在基数扩大下仍能延续两位数高增长 [13] 研发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研发摊销均值7660元,显著低于外资车企的12634元 [3] - 中国车企全新车型研发周期约18个月,仅为外资的一半 [3] - 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的单车研发摊销额分别为7528元、4787元、2424元、12452元 [35] - 显著低于外资车企如大众(15121元)、特斯拉(16495元)、宝马(23766元)、奔驰(27752元) [35] - 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研发周期显著低于外资品牌 [44] 投资效率优势 - 2024年中国车企单车折旧摊销均值8901元,仅为外资的73% [3] - 中国车企每十万台产能投资额约3-6.7亿美元,仅为外资的50%左右 [3] - 长城、吉利与长安单车折旧摊销始终低于9000元(2024年分别为8232元、4316元和2166元) [47] - 同期大众、宝马、特斯拉等国际品牌普遍超过14000元(2024年大众14319元、宝马21697元、特斯拉19504元) [47] 超额收益分析 - 以18万元均价车型为例,中国车企单车净利11217元,外资车企4349元,单车超额净利近7000元 [3] - 剔除比亚迪重资产样本后,中国车企单车超额净利超15000元 [3] - 若海外复制国内管理模式,人工及销售管理费用可降25%,乐观假设下单车超额收益可达2.6万元 [3] - 中国车企每万台销量对应的员工数仅为外资车企约80% [64] 市场趋势 - 2021-2030年出口分三阶段:快速增长期(2021-2024)、贸易壁垒期(2025-2027)、产能释放期(2028-2030) [68] - 南方市场(中东、东盟等)成核心增量,2027年占比预计达65.7% [3] - 海外产能2025年达70万辆,2027年184万辆,2030年368万辆 [3] - "本地化生产替代出口"成主流,2030年中国汽车海外销量有望破千万辆 [3]
“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官方通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0:43
加油站计量争议事件 -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通报中国石油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高新天山加油站06加油枪涉嫌计量异常,50升油箱被加注67.96升汽油,涉事加油枪已封存停用[2] - 车主杨先生反映其50升油箱的吉利星瑞汽车被加注67.96升汽油,加油站坚持按油枪显示数据收费,经投诉后加油站负责人以私人名义退款但未公开解释[6][7] - 该事件引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市场监管所已进行现场核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置[2] 行业计量问题现状 - 2023年8月起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全国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5月共查处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罚没6.97亿元[7] - 汽车油箱实际容量普遍大于标注容量,测试显示部分车型油箱实际容量比标注值高出5%-10%,可能导致消费者误判[11][12] - 中国石化曾披露案例显示28升标注油箱实际抽出43升汽油,证实计量设备无异常,但提示仍需警惕不法加油站作弊行为[8][11] 涉事企业处理情况 - 中国石油涉事加油站对投诉采取封枪措施,但未就计量差异给出官方解释或道歉[6][7] - 监管部门要求涉事加油站保持涉事06加油枪停用状态,等待最终调查结果[2] - 行业建议消费者发现异常可拨打12314或12315投诉,企业需配合监管部门核查[12]
解码吉利汽车中报:国内车企的“抗压典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1 10:34
吉利无惧车市内卷。 8月14日,吉利汽车正式公布了半年度报告;内容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创出历史新 高,实现核心归母利润超66亿元,同比增速翻倍;同期,公司累计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市占率首次突破10%;并且,期内公司盈利质量同样在线,多项财务数据表现稳定。 展望下半年,吉利汽车提出了更高追求。根据公司所述,由于上半年销售表现突出,其决定将全年销量 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亮眼答卷 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企业成长如同竹子,只有在逆境中形成许多'节',才能让成长得到 支撑,并使企业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 2025年,恰逢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之际。此番背景下,有哪些车企可以体现出十足韧性,展示其身上 的'节',成为了外界审视其经营底色的重要"考察标准"。 而吉利汽车,则是用一张超预期的半年报,诠释了这家中国汽车领军企业正在市场激烈竞争中锻造出坚 实的"节",助力其稳步穿越周期。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取得总收入1503亿元,同比大增27%,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 公司实现归母利润92.9亿元,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的核心归母利 ...
“从今天起,吉利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技术的智能座舱”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09:31
这种重构的底层支撑,是吉利全域AI技术体系的闭环落地。年初发布的全域AI战略已在智驾、动力、底盘等领域实现量产,此次座舱域的突破形成 了"环境感知-需求预判-主动服务-反馈进化"的全链路能力。当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感知到即将进入拥堵路段时,Eva会主动询问是否切换至"舒缓模式",同步 调暗车内灯光、开启座椅按摩、播放轻音乐;当AI云动力2.0监测到续航不足时,Eva会结合用户日程推荐最优充电站点,并提前预约充电位——服务找人的 主动智能,彻底告别了传统座舱的功能堆砌。 当智能汽车行业还在为语音唤醒速度、屏幕数量比拼参数时,吉利用一场颠覆性的发布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 8月20日,吉利正式推出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AI座舱,以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新一代操作系统Flyme Auto2和五层AI原生架构为核心,宣告传统智 能座舱时代的终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智能汽车从"功能工具"向"情感伙伴"的本质跃迁,为行业树立了AI时代的体验新标杆。 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AI座舱的体验革命 传统智能座舱的痛点从未真正解决:用户需要在层层菜单中寻找功能,语音交互局限于"指令-执行"的机械循环,不同场景下的服务割裂成 ...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8:34
根据2025年8月20日披露数据,中国电信(00728)、绿色动力环保(01330)、中国神华(01088)位居 港股通持股比例前3位,分别为74.75%、69.93%、68.22%。此外,盈富基金(02800)、中国人寿 (02628)、南方恆生科技(03033)在最近有统计数据的5个交易日内,持股额增幅最大,分别为 +63.71亿元、+40.68亿元、+35.06亿元;安踏体育(02020)、快手-W(01024)、吉利汽车(00175)在 最近有统计数据的5个交易日内,持股额减幅最大,分别为-9.20亿元、-7.95亿元、-6.79亿元。 具体数据如下(交易所数据根据T+2日结算): 1、港股通最新持股比例排行(前20名) | 公司名称 | 持股数量 | 最新持股比例 | | --- | --- | --- | | 中国电信(00728) | 103.75亿股 | 74.75% |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 2.83亿股 | 69.93% | | 中国神华(01088) | 23.05亿股 | 68.22% |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 | 2.19亿股 | 64.34% | | 凯 ...
吉利汽车半年卖车141万辆投73亿研发 费用下降核心归母净利66.6亿倍增
长江商报· 2025-08-21 07: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2.8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27% [1][5] - 归母净利润92.90亿元同比下降14% 但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1][5] - 货币资金588亿元较2024年底466亿元显著增长 资产负债率66.40% [1][8] 销量表现 - 总销量140.92万辆同比增长47%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 占比达51.5% [1][4] - 中国市场销量122.51万辆同比增长62% 市占率11.2%位列自主品牌第二 [4] - 出口销量18.41万辆同比下降8% 但新能源汽车出口4.05万辆同比增长146% [5] 产品结构 - 燃油车/插电混动/纯电动车销量分别为68.40万/21.43万/51.08万辆 同比增长8%/61%/173% [4] - 中国市场新能源车销量68.47万辆 占比55.9%高于行业50.4%的渗透率 [4] - 下半年计划推出4款新车型包括极氪9X及银河M9 [7] 研发与战略 - 研发投入73.28亿元同比增长21.32% 近四年研发费用从55.18亿元增至104.19亿元 [1][8] - 实施"智能吉利2025"战略 布局AI智算中心/操作系统/智能座舱等全链路智能化生态 [8] - 坚持反内卷策略 拒绝恶性价格战 聚焦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7] 目标与规划 - 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上调幅度11% [1][7] - 1-7月累计销量164.69万辆同比增长49% 7月单月销量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7] - 计划拓展巴西/英国等10个新海外市场 成立五大海外区域中心强化全球化 [7] 费用管理 - 分销销售费用83.85亿元同比增长6.39% 增速低于营收和销量增幅 [8] - 行政费用28.98亿元同比下降6.10% 减少1.88亿元 [8]
理想i8开启全国交付;吉利汽车回应“厂商擅自更改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 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03
理想i8交付进展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SUV理想i8在全国44城同步开启交付 [1] - 公司计划9月底前交付超过8000辆,并向10000辆目标发起挑战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电动领域向多样化和规模化迈出重要一步 [1] 吉利汽车用户权益事件 - 吉利汽车回应部分车主投诉"厂商擅自更改基础流量终身免费权益" [2] - 声明强调销售时承诺的E-CALL等权益始终保持一致不会变更 [2] - 统一说明"基础流量"权益包含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等功能 [2] 比亚迪海外扩张 - 比亚迪与芬兰Veh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销售服务网络 [3] - 计划在赫尔辛基、埃斯波、坦佩雷和图尔库新增零售网点 [3] - 此举将增强比亚迪在芬兰的竞争优势并为北欧市场渗透奠定基础 [3] 深蓝汽车半导体布局 - 深蓝汽车与斯达半导体合资组建重庆安达半导体正式投产 [4] - 合资公司专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研制 [4] - 该布局提升公司在关键零部件能力并可能推动行业半导体技术创新 [4]
吉利汽车回应基础流量权益质疑,承诺销售时权益不变
财经网· 2025-08-20 23:53
用户权益持续性 - 公司承诺销售时包含E-CALL在内的用户权益始终保持一致 不会进行任何变更或减配 [1] - 不同时期智能网联车型因市场定位、价格及配置差异对应不同的用户权益方案 [1] 基础流量具体内容 - 基础流量权益涵盖车辆远程控制、在线导航、语音助手、天气查询、OTA升级等功能 [2][5] - 具体功能以所购车型实际配置为准 [2][5] - 此前基础流量权益信息传递存在不一致情况引发用户误解 [2][5] - 有车主反映2024年购车时宣传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包含语音控制、远程控制、导航及OTA升级等功能 [2] - 车主称当前基础流量仅剩远程控制功能 其他被归类为娱乐流量 [2] 覆盖范围与用户规模 - 上述权益覆盖吉利中国星及吉利银河品牌旗下所有车型 [5] - 公司全球用户规模超1800万 [5]
闪电快讯 | 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与智能体Eva
新浪财经· 2025-08-20 22:59
8月20日,电厂获悉,吉利在当天晚间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 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可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吉利还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 统智能座舱。可实现大规模上车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和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的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 Flyme Auto 2将首先应用在领克10 EM-P、吉利银河M9上。 吉利的AI Agent生态,将"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进行结合,让AI座舱具备了主动服务能力。用户只需说出自己的意 图,AI就可以无缝编排、执行、校验任务。吉利的大模型融合架构搭建了座舱交互的"影子模式",实现AI训练AI、AI 测试AI, 帮助用户越用越好用。 基于《台州宣言》"一个吉利"的战略指引,吉利、领克、极氪的座舱研发体系进行融合,以"一个吉利,一个座舱"为 原则,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目前,吉利旗下车型搭载的 Flyme Auto与Zeekr OS基于同一套AI OS架构打造,区别在于它们针对不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