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20:4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达半年度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业绩增长源于市场显著回暖及成功的多元化策略 [1]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融资额近170亿美元,位列全球IPO市场首位 [2] - IPO等待名单强劲,已接收超230家企业上市申请,其中包含50家18A/18C科技公司 [2][5]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有出海计划的企业通过香港平台融资 [2][3]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重要选择 [4]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包括本地资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长期投资基金 [4] -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尤其在IPO基石投资环节吸引国际长线资本 [4] 交易制度优化 - 24小时交易提议获市场关注,需平衡便利性与系统风险 [6] - 近年已优化互联互通交易日历、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机制 [6] - 交易结算周期调整(如T+1)需对标国际竞争交易所并投入必要资本开支 [6] 科技企业上市服务 - 18A/18C条款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以保密方式递交申请,保护研发阶段敏感信息 [5] - 招股阶段仍要求全面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充分研究时间 [5] - 该机制旨在支持研发型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5]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年底前可以支持T+1结算周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0:48
结算周期调整 - 香港交易所正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 - 技术系统在2025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交易时间延长研究 - 注意到纳斯达克市场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研究 [1] -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上市规则申请情况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收到50家以第18A章和第18C章上市规则的IPO申请企业 [1]
港交所重磅发声!事关24小时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8-20 20:4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2]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 同比上升39% [2] - 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创半年度新高 较2024年上半年翻倍 [2]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完成超50单IPO 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 位列全球第一 [2][3] - IPO排队企业接近230家 管线储备丰富 [3] - 与内地交易所形成互补错位发展关系 支持企业出海融资需求 [3][4] 投资者结构变化 - 美元资产重新关注亚洲市场 中国成为重点投资目的地 [5] - 投资者来源多元化 包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资本 [5] - 外资参与IPO打新积极性高 基石投资者含多家长线基金 [5] 科技企业上市机制 - 新增50家18A/18C章公司申请 允许保密递交敏感研发信息 [6] - 保密递交不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 招股阶段需完整披露 [6] - 机制设计平衡企业需求与投资者知情权 [6] 交易制度优化探索 - 研究24小时交易可能性 侧重提升市场可及性 [7] - 已实施互联互通日历优化、恶劣天气正常交易等措施 [7] - 需权衡延长交易的系统风险与成本投入 [7] - 同步研究结算周期T+1调整 对标国际竞争环境 [7]
刚刚,港交所宣布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8-20 20:43
公司战略投入 - 港交所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及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 公司技术系统将在2024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交易机制优化 - 港交所对延长交易时间持审慎渐进态度 需待交易系统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 公司正研究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的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同业经验 [1] 市场结算改革 - 港交所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已明确支持T+1结算周期的时间节点 [1]
香港交易所(00388):2Q25成交延续强势表现,关注总市值及换手率持续改善强化港交业绩弹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20: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1H25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营收129.5亿港元/yoy+34%,净利润85.2亿港元/yoy+39% [5] - 2Q25主营收66.4亿港元/yoy+32%/qoq+5%,净利润44.42亿港元/yoy+41%/qoq+9% [5] - 现货股票ADT超2000亿港元高位,衍生品ADV同环比回落,IPO募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7]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169亿港元/yoy+30%,主要基于港股ADT和IPO数量假设提升 [7] 财务表现 - 1H25总营收140.8亿港元/yoy+33%,EBITDA利润率79%/yoy+6pct [5] - 交易费49.1亿港元/yoy+49%,结算及交收费31.6亿港元/yoy+48%,投资收益28.8亿港元/yoy+14% [7] - 2025E预测营业收入269.78亿港元/yoy+21%,归母净利润169.32亿港元/yoy+30% [6] 业务细分 - 现货股票:2Q25 ADT 2,203亿港元/yoy+97%/qoq-2%,南向ADT 1,120亿港元/yoy+154%/qoq+2% [7] - 衍生品:2Q25 ADV 153.4万张/yoy-2%/qoq-18%,LME收费ADT 73.3万手创2014年以来单季新高 [7] - 沪深港通:贡献交易及结算费14.45亿港元/yoy+66%,占港交所交易及结算费18% [7] 市场活动 - IPO:1H25新增44家,募资1,094亿港元/yoy+800%,2Q25募资907亿港元/yoy+955%/qoq+385% [7] - 再融资:1H25达2,448亿港元,主要由比亚迪和小米集团配股带动 [7] - IPO储备:截至1H25末处理中申请207宗,较2024年84宗大幅增加 [7] 投资收益 - 2Q25投资收益15.4亿港元/yoy+31%/qoq+16%,对净利润贡献度35% [7] - 1H25公司资金投资收益10.4亿港元/yoy+16%,含汇兑收益1.63亿港元 [7]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因规模提升增长13% [7]
港交所,突发!牛市旗手,重磅预期催化?
券商中国· 2025-08-20 20:19
港交所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正研究延长交易时间议题 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港交所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3] - 交易时间延长进程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完善[3] - 港交所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在2025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但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意见[3] 港交所近期市场优化措施 - 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于2025年8月4日生效 涉及股价10港元至20港元及20港元至50港元的股票 最低价格变动单位分别由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和由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以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4] - 香港联交所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刊发咨询总结 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4] 券商股表现与机构观点 - 香港证券ETF在2025年以来涨幅达64% 2024年涨幅超过44% 明显领先A股券商股表现[1][6] - 华泰证券认为权益市场稳步向上 交易额 两融余额 权益产品发行规模持续提升 券商估值修复 但修复节奏分化 H股先于A股 业绩增长稳健的券商表现更好[6] - 中金公司表示偏股主动基金对A股券商板块低配2.67% 对港股券商板块低配0.52% 市场向好叠加公募新规落地有望推动机构资金提升板块配置[7] - A股券商板块市净率交易于1.66倍 处于2014年以来45%分位 港股券商板块市净率交易于1.17倍 处于70%分位 估值未现明显高估[7] - 主要券商A股2025年预期平均股息率达2.3% 港股达3.0% 板块具备较好相对配置价值[8]
港交所中期业绩创历史新高:营收净利双增,IPO募资额重回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0: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中期派发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增长38% [1] - 主要业务收入达129.54亿港元,同比增长34% [1] 现货市场表现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激增118% [2]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同比飙升196%,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2] - 南向和北向交易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2] 战略举措与市场优化 - 推出证券交易最低上落价位下调、股份交收费结构优化、单股多柜台结算模式等措施 [2] - 计划年底就每手交易单位简化进行市场咨询,目前存在40种不同规格 [2] - 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优化IPO定价新规等计划推进中 [6] 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44家公司上市,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700% [4] - 集资额创2021年以来最强劲半年度表现,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4] - 宁德时代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4] 上市制度与申请动态 - 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保密提交申请,已吸引50家公司提交申请 [5][6] - 上市申请数量从2024年底84宗增至2025年6月30日207宗 [5] - 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于8月4日正式生效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摩根大通将2025-2027年日均交易量预测上调至2350亿/2500亿/2520亿港元 [3] - 每股盈利预测上调5%-16%,目标价从40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 [3] - 评级从"中性"升至"增持",主要基于交易量增长乐观预期 [3] 产品生态与衍生业务 - 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创半年新高 [1] - 存管费用和保证金投资收益增加推动核心业务增长 [1] - 固定收益和货币产品生态圈发展迎来新里程碑 [1]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8-20 19:59
资本开支与战略投入 - 公司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 在资本开支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重点投入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 [1] - 公司保持全球竞争力 通过战略性资本开支强化基础设施 [1] 交易时间延长计划 - 公司注意到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将秉持审慎渐进原则研究延长交易时间 [1] - 延长交易时间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结算周期改革 - 公司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技术系统在2023年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 T+1结算具体实施时间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
财联社· 2025-08-20 19:39
资本开支与战略投入 - 公司坚持战略性投入原则 在资本开支方面不会吝啬 [1] - 公司持续加大数据平台优化和交易结算系统升级的投入力度 [1] 交易时间延长计划 - 纳斯达克拟于2026年下半年实施每周5天24小时交易机制 [1] - 公司对延长交易时间秉持审慎渐进原则 需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并结合本地市场实际情况 [1] - 交易时间延长进程需待交易系统升级 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及监管框架配套成熟后逐步推进 [1] 结算周期调整进展 - 公司正积极与市场参与者探讨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 - 公司技术系统在2024年底前将支持T+1结算周期 [1] - 市场实行T+1结算需征求多方市场参与者意见 [1]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新股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9: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1][2] - 股东应占溢利达85.19亿港元 同比增长39% [2] - 主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至129.54亿港元 [2] 业务驱动因素 - 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创半年度新高 [2] - 存管费用增加及保证金规模扩大带动投资收益净额上升 [2]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2] 新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 同比增长716% [2] - 新增44家上市公司 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2] - 截至6月底逾200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 [2] 市场地位 - 香港维持中国内地企业首选国际融资市场地位 [2] - 国际发行人对香港市场上市融资兴趣持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