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国际(00665)
icon
搜索文档
海通国际:增量资金入场提振A股 Jackson Hole前全球风险偏好或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7:25
A股市场资金流向 - 内地两融余额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大幅增加457亿人民币 一个月累计流入达1,700亿人民币 [1] - 融资买入占全部A股成交额达到10.5% 处于2016年以来高位 [1] - 股票型ETF上周在市场上涨中净赎回增至106亿份 [1] - 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增加 为后续增量资金入市奠定基础 [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表现弱于A股 因外资尚未回流 [2] - 港股卖空成交占比在持续低位后反弹至21% [2]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升至381亿元 [2] - 大型科技互联网股连续三周获资金流入 阿里巴巴-W净买入21亿元 小米集团-W净买入14亿元 腾讯控股净流入缩至5亿元 [2] 宏观经济环境 - 中国7月宏观数据放缓 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持续疲弱 [2] - 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偏低 股市赚钱效应持续 [1] - 反内卷政策带有收缩效应 需求侧乏力 亟须更大力度刺激政策 [2][3] - 企业需要主动减产去库存 并在信心修复后启动终端需求 [2] 外部影响因素 - 外资观望因等待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及美股科技巨头业绩亮眼 [2] - 美元指数自7月24日转入震荡 港股同步进入整理区间 [2] - 特朗普政府将钢铁和铝产品加征50%关税范围扩大至数百种衍生品 新关税清单于8月18日正式生效 [3] - 8月21-23日Jackson Hole央行年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大概率以审慎基调发言 [3]
大行评级|海通国际:上调阅文集团目标价至3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格隆汇· 2025-08-18 17:1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2亿元人民币 按年下降24% 但较市场普遍预期高1.5% [1] - 在线阅读业务收入20亿元人民币 IP业务收入12亿元人民币 两项业务均略高于预期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15.9% 按年下降1个百分点 但较市场预期高5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正把握IP产业崛起机遇 电视剧IP、IP衍生品及短剧业务预计稳步发展 [1] - 旗下新丽传媒预计在下半年贡献更多收入 [1] - 在线阅读业务保持稳定表现 [1] 业绩预测与评级 - 预测下半年收入40亿元人民币 全年总收入72亿元人民币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8港元 [1]
海通国际:维持阅文集团(00772)“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6:5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2亿元人民币 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1.5%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5.9% 较市场预期高出5个百分点 [1] - 在线阅读业务收入达20亿元人民币 略超预期 [1] - IP业务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 略超预期 [1] 业务展望 - 预计下半年收入达40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全年总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 [1] - 电视剧IP IP衍生品业务及短剧业务将稳步发展 [1] - 旗下新丽传媒将在下半年贡献更多 [1] - 在线阅读业务表现稳定 [1] 行业机遇 - 公司正把握IP产业崛起机遇 [1]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至38港元 [1]
海通国际:维持阅文集团“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6:4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2亿元人民币 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1.5% [1] - 在线阅读业务收入达20亿元人民币 IP业务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 均略超预期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5.9% 较市场预期高出5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在线阅读业务表现稳定 [1] - 电视剧IP IP衍生品业务及短剧业务预计稳步发展 [1] - 新丽传媒预计在下半年贡献更多收入 [1] 未来业绩展望 - 预测下半年总收入达40亿元人民币 [1] - 预测全年总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 [1] - 目标价上调至3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港交所: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新浪财经· 2025-08-15 23:01
上市申请 - 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1]
港股私有化迎券商新案例 海通证券欲溢114%收购海通国际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私有化交易方案 - 海通证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以协议安排方式对港股上市公司海通国际进行私有化,私有化后海通国际将从港股退市 [1] - 私有化每股注销价为1.52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0.71港元溢价114.08% [2] - 涉及注销股份约22.83亿股,最高现金对价约34.70亿港元 [2] 交易背景与动机 - 海通国际2022年净亏损65.4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7.81亿港元,连续出现大幅亏损 [3] - 巨额亏损导致市场对公司财务状况担忧,影响融资能力,控股股东进一步注资受上市规则公众持股量限制 [4] - 海通证券目前已间接持有海通国际约73.4%股权并纳入财务并表范围 [2] 公司经营状况 - 海通国际为海通证券国际化重要平台,业务涵盖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包括证券期货经纪、基金管理及投行业务 [3] - 公司净利润从2017年30.29亿港元持续下滑至2021年3.01亿港元,2022年起出现巨额亏损 [3] - 亏损主因股债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损失,以及佣金收入下降和信用减值计提增加 [3] 母公司财务状况 - 海通证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68亿元,归母净利润38.3亿元,资产总额7623.93亿元 [5] - 母公司流动性覆盖率日均267.71%,净稳定资金率日均157.84%,均高于监管要求 [6] - 私有化方案对海通证券净资本及流动性指标无重大影响,风险指标优于监管要求 [6] 行业动态与市场观点 - 2023年港股市场已有超5家企业完成私有化退市,包括达利食品、亚美能源等 [6] - 私有化决策涉及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上市费用及股价低迷等多方面考量 [6] - 标普认为统一运营可强化跨境业务,摩根大通认为私有化对海通证券负面影响轻微 [6]
海通国际:数智转型AI渗透 券商金融科技竞赛进行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5:35
行业趋势 - 证券公司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以改善客户体验、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经营效率和降低风险成本 已成为行业共识[1] - 2025年以来 DeepSeek加速AI大模型在证券领域的部署和渗透 人工智能正引发证券行业底层技术架构革新 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投入浪潮[1] 头部公司投入规模 - 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均为国内头部机构 各家投入均超10亿元 其中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投入超20亿元[2] - 前十名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额达155.79亿元 较2023年略增1.4% 其中七家投入同比增长 三家出现下降[2] 投入增速特征 - 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同比增速前三为第一创业证券、财达证券和光大证券 增速均超20%[2] - 增速前十的证券公司多为中小型机构 仅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投入超5亿元 其中国信证券是唯一同时进入投入金额和增速前十的证券公司[2] 监管要求与执行情况 - 证券业协会要求2023-2025年信息技术平均投入不低于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3] - 2024年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占净利润比例均超10% 其中国投证券、海通国际公司和华泰证券位列前三[3] - 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中 除银河证券和申万宏源外 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达7%以上[3] 人才队伍建设 - 监管鼓励证券公司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比例逐步提升至员工总数的7%[3] - 2024年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中有七家披露了技术人员数量 其中四家占比超7%:招商证券(16.3%)、申万宏源(8.6%)、海通国际公司(7.4%)、广发证券(7.1%)[3] - 中信建投(6.8%)、国信证券(5.9%)和银河证券(5.5%)信息技术人员占比未达7%[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证券IT服务商恒生电子(600570 SH)、金证股份(600446 SH)和顶点软件(603383 SH)[1]
海通国际:电商补贴混战 平台“即时零售”增长赛道展开战略卡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7:11
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核心是各大平台围绕即时零售关键增长赛道展开的战略卡位 各方投入巨额补贴旨在抢占新流量入口并提升用户粘性与平台渗透率[1] - 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 市场份额约60% 淘宝闪购&饿了么日单量突破9000万单 市场份额约30%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市场份额约10%[4] - 预计到2025年末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市场份额将呈现6:3:1分布格局[1][5] 平台战略与生态构建 - 淘宝将流量结构向即时履约演进 把闪购提升为核心入口 通过履约驱动逻辑重构推荐模式 满足消费者便捷服务需求以提升用户活跃度[1][2] - 阿里巴巴推动淘宝闪购与飞猪、盒马、支付宝生活服务等业务协同 构建覆盖本地生活全场景的服务平台 通过多端权益打通提升用户留存和跨品类转化效率[2] - 美团以先驱优势及用户粘性构筑护城河 淘宝闪购凭借体量化电商流量与生态协同形成独特的流量+履约模式[5]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1250亿元跃升至2024年约1.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8% 同期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约6500亿元[4] - 2024年外卖与即时零售总市场规模约2.15万亿元 预计未来五年外卖/即时零售以10%/15%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到2030年合计规模将逼近4.1万亿元[4] - 在外卖大战推动下 行业日单量从5月约1亿单飙升至当前约2.5亿单 场景黏性与生态协同将成为下半场竞争核心[4][6] 国家补贴政策影响 - 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聚焦绿色家电与智能产品 京东平台家电品类市占率50.3%最高 淘天占35.6% 拼多多和抖音在家电品类心智较弱[3] - 国家补贴带动京东平台GMV和DAU明显回升 预计京东全年带电品类和零售板块增速将达到低双位数水平[3] - 淘宝CMR收入受益于国补带动 但受3P模式为主及自营占比较小影响 整体受益程度有限 CMR增长更多得益于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3] 监管介入影响 - 监管直击无序促销问题 极端补贴导致超60%中小商家利润腰斩 部分商家被迫降低食材标准[7] - 监管关注恶性竞争问题 平台过度以价换量忽视服务和骑手保障 导致行业长期发展受损[7] - 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 二季度部分门店堂食收入同比下滑超五成 监管旨在重建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共赢生态[7]
海通国际: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关注乳制品和白酒行业
智通财经· 2025-08-05 15:41
政策与行业机会 - 关注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政策直接带动必选消费如婴幼儿制品或间接通过增加就业和商务活动带动 [1] - 建议关注受益行业,坚持"高股息+基本面改善"原则,重点关注乳制品和白酒,警惕软饮料边际变差风险 [1] 需求表现 - 7月8个必选消费行业中6个保持正增长,2个负增长:餐饮(+4.4%)、软饮料(+2.7%)、速冻食品(+1.7%)、调味品(+1.1%)、乳制品(+1.1%)、啤酒(+0.6%),次高端及以上白酒(-4.0%)、大众及以下白酒(-3.9%) [2] - 与上月相比,5个行业增速变差,3个增速改善 [2] 价格动态 - 7月白酒批价多数平稳:飞天整箱/散瓶/茅台1935批价为1915/1880/655元,较上月-35/持平/-20元,普五批价930元,较上月+10元 [3] - 液态奶、啤酒折扣力度减小,软饮料折扣加大,婴配粉、方便食品、调味品价格平稳 [3] 成本变化 - 7月现货成本指数普遍下跌:乳制品(-2.92%)、软饮料(-2.46%)、速冻食品(-1.88%)、啤酒(-1.78%)、方便面(-1.58%)、调味品(-1.29%) [4] - 期货成本指数以涨为主:软饮料(+1.64%)、啤酒(+3.57%)、调味品(+2.89%) [4] - 包材价格环比变动:易拉罐(+3.67%)、玻璃(-0.08%)、塑料(-0.82%)、纸(-1.20%) [4] 资金流向 - 7月港股通净流入1241亿元,必需消费板块市值占比5.05%,较上月升0.17pct [5] - 乳制品港股通占比11.6%,增持0.6pct,食品添加剂减持0.52pct [5] - 陆股通食品饮料市值占比4.56%,Q2较Q1降0.22pct,伊利股份(10.7%)、东鹏饮料(9.9%)持股比例最高 [5] 估值水平 - 7月底食品饮料PE历史分位数16%(20.2x),子行业中啤酒(3%,23.8x)、白酒(11%,17.9x)较低 [6] - H股必需消费PE历史分位数54%(20.0x),较上月升10pct,包装食品(6%,10.7x)、酒精饮料(7%,17.6x)较低 [6]
问止中医递表港交所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9:09
公司上市申请 - 问止中医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 - 2023年和2024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辅助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分别为1.5%和1.3% [1] - 开发的"中医大脑"是中国内地首个且唯一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及专家评审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1] - 拥有行业最大的临床知识图谱 [1] 业务模式 - 通过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养生及知识产品)以及中医大脑订阅服务产生收入 [1] - 设立的"精一书院"是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 [1] - 通过分享中医知识推广中医文化 并为公司业务积累潜在客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