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00665)

搜索文档
海通国际:维持阅文集团(00772)“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6:5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2亿元人民币 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1.5%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5.9% 较市场预期高出5个百分点 [1] - 在线阅读业务收入达20亿元人民币 略超预期 [1] - IP业务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 略超预期 [1] 业务展望 - 预计下半年收入达40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全年总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 [1] - 电视剧IP IP衍生品业务及短剧业务将稳步发展 [1] - 旗下新丽传媒将在下半年贡献更多 [1] - 在线阅读业务表现稳定 [1] 行业机遇 - 公司正把握IP产业崛起机遇 [1]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至38港元 [1]
海通国际:维持阅文集团“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升至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6:4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32亿元人民币 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1.5% [1] - 在线阅读业务收入达20亿元人民币 IP业务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 均略超预期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5.9% 较市场预期高出5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在线阅读业务表现稳定 [1] - 电视剧IP IP衍生品业务及短剧业务预计稳步发展 [1] - 新丽传媒预计在下半年贡献更多收入 [1] 未来业绩展望 - 预测下半年总收入达40亿元人民币 [1] - 预测全年总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 [1] - 目标价上调至3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港交所: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新浪财经· 2025-08-15 23:01
上市申请 - 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1]
港股私有化迎券商新案例 海通证券欲溢114%收购海通国际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私有化交易方案 - 海通证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以协议安排方式对港股上市公司海通国际进行私有化,私有化后海通国际将从港股退市 [1] - 私有化每股注销价为1.52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0.71港元溢价114.08% [2] - 涉及注销股份约22.83亿股,最高现金对价约34.70亿港元 [2] 交易背景与动机 - 海通国际2022年净亏损65.4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7.81亿港元,连续出现大幅亏损 [3] - 巨额亏损导致市场对公司财务状况担忧,影响融资能力,控股股东进一步注资受上市规则公众持股量限制 [4] - 海通证券目前已间接持有海通国际约73.4%股权并纳入财务并表范围 [2] 公司经营状况 - 海通国际为海通证券国际化重要平台,业务涵盖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包括证券期货经纪、基金管理及投行业务 [3] - 公司净利润从2017年30.29亿港元持续下滑至2021年3.01亿港元,2022年起出现巨额亏损 [3] - 亏损主因股债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损失,以及佣金收入下降和信用减值计提增加 [3] 母公司财务状况 - 海通证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68亿元,归母净利润38.3亿元,资产总额7623.93亿元 [5] - 母公司流动性覆盖率日均267.71%,净稳定资金率日均157.84%,均高于监管要求 [6] - 私有化方案对海通证券净资本及流动性指标无重大影响,风险指标优于监管要求 [6] 行业动态与市场观点 - 2023年港股市场已有超5家企业完成私有化退市,包括达利食品、亚美能源等 [6] - 私有化决策涉及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上市费用及股价低迷等多方面考量 [6] - 标普认为统一运营可强化跨境业务,摩根大通认为私有化对海通证券负面影响轻微 [6]
海通国际:数智转型AI渗透 券商金融科技竞赛进行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5:35
行业趋势 - 证券公司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以改善客户体验、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经营效率和降低风险成本 已成为行业共识[1] - 2025年以来 DeepSeek加速AI大模型在证券领域的部署和渗透 人工智能正引发证券行业底层技术架构革新 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投入浪潮[1] 头部公司投入规模 - 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均为国内头部机构 各家投入均超10亿元 其中华泰证券和国泰海通投入超20亿元[2] - 前十名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总额达155.79亿元 较2023年略增1.4% 其中七家投入同比增长 三家出现下降[2] 投入增速特征 - 2024年信息技术投入同比增速前三为第一创业证券、财达证券和光大证券 增速均超20%[2] - 增速前十的证券公司多为中小型机构 仅国信证券和光大证券投入超5亿元 其中国信证券是唯一同时进入投入金额和增速前十的证券公司[2] 监管要求与执行情况 - 证券业协会要求2023-2025年信息技术平均投入不低于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3] - 2024年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占净利润比例均超10% 其中国投证券、海通国际公司和华泰证券位列前三[3] - 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中 除银河证券和申万宏源外 信息技术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达7%以上[3] 人才队伍建设 - 监管鼓励证券公司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比例逐步提升至员工总数的7%[3] - 2024年投入前十的证券公司中有七家披露了技术人员数量 其中四家占比超7%:招商证券(16.3%)、申万宏源(8.6%)、海通国际公司(7.4%)、广发证券(7.1%)[3] - 中信建投(6.8%)、国信证券(5.9%)和银河证券(5.5%)信息技术人员占比未达7%[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证券IT服务商恒生电子(600570 SH)、金证股份(600446 SH)和顶点软件(603383 SH)[1]
海通国际:电商补贴混战 平台“即时零售”增长赛道展开战略卡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7:11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近期,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核心是各大平台 围绕"即时零售"这一关键增长赛道展开的战略卡位。各方投入巨额补贴,其根本目的并不仅限于争夺外 卖订单,而是出于更深远的战略考量:抢占新流量入口,提升用户粘性与平台渗透率。而此次竞争的更 深层逻辑,在于将即时购物延伸为覆盖本地生活全场景的服务平台。预计到2025年末,美团/淘宝闪购 &饿了么/京东外卖的市场份额将呈现6∶3∶1的分布格局。 外卖单量&市占率展望 美团保持最大份额,而淘宝闪购&饿了么日订单量增幅最大。在补贴大战高峰之际,美团外卖日订单量 由突破1.5万亿,市场份额~60%;淘宝闪购&;饿了么日单量突破9,000万单,市场份额~30%;京东外 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市场份额~10%在三家平台补贴与竞争升级带动下,整个外卖+即时零售市场 日单量已由5月约1亿单飙升至当前的约2.5亿单,标志着"场景黏性"与"生态协同"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 真正核心。 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已由2015年的1,250亿元跃升至约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 ...
海通国际: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关注乳制品和白酒行业
智通财经· 2025-08-05 15:41
政策与行业机会 - 关注政策催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政策直接带动必选消费如婴幼儿制品或间接通过增加就业和商务活动带动 [1] - 建议关注受益行业,坚持"高股息+基本面改善"原则,重点关注乳制品和白酒,警惕软饮料边际变差风险 [1] 需求表现 - 7月8个必选消费行业中6个保持正增长,2个负增长:餐饮(+4.4%)、软饮料(+2.7%)、速冻食品(+1.7%)、调味品(+1.1%)、乳制品(+1.1%)、啤酒(+0.6%),次高端及以上白酒(-4.0%)、大众及以下白酒(-3.9%) [2] - 与上月相比,5个行业增速变差,3个增速改善 [2] 价格动态 - 7月白酒批价多数平稳:飞天整箱/散瓶/茅台1935批价为1915/1880/655元,较上月-35/持平/-20元,普五批价930元,较上月+10元 [3] - 液态奶、啤酒折扣力度减小,软饮料折扣加大,婴配粉、方便食品、调味品价格平稳 [3] 成本变化 - 7月现货成本指数普遍下跌:乳制品(-2.92%)、软饮料(-2.46%)、速冻食品(-1.88%)、啤酒(-1.78%)、方便面(-1.58%)、调味品(-1.29%) [4] - 期货成本指数以涨为主:软饮料(+1.64%)、啤酒(+3.57%)、调味品(+2.89%) [4] - 包材价格环比变动:易拉罐(+3.67%)、玻璃(-0.08%)、塑料(-0.82%)、纸(-1.20%) [4] 资金流向 - 7月港股通净流入1241亿元,必需消费板块市值占比5.05%,较上月升0.17pct [5] - 乳制品港股通占比11.6%,增持0.6pct,食品添加剂减持0.52pct [5] - 陆股通食品饮料市值占比4.56%,Q2较Q1降0.22pct,伊利股份(10.7%)、东鹏饮料(9.9%)持股比例最高 [5] 估值水平 - 7月底食品饮料PE历史分位数16%(20.2x),子行业中啤酒(3%,23.8x)、白酒(11%,17.9x)较低 [6] - H股必需消费PE历史分位数54%(20.0x),较上月升10pct,包装食品(6%,10.7x)、酒精饮料(7%,17.6x)较低 [6]
问止中医递表港交所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9:09
公司上市申请 - 问止中医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 - 2023年和2024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辅助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分别为1.5%和1.3% [1] - 开发的"中医大脑"是中国内地首个且唯一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及专家评审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1] - 拥有行业最大的临床知识图谱 [1] 业务模式 - 通过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生活产品(养生及知识产品)以及中医大脑订阅服务产生收入 [1] - 设立的"精一书院"是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 [1] - 通过分享中医知识推广中医文化 并为公司业务积累潜在客户 [1]
海通国际:首予小菜园(00999)“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3.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16:44
财务预测 - 2025至2027年营收预计分别为65.4亿元、79.3亿元及9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速分别为25%、21%及19% [1] - 同期经调净利润预计分别为7.4亿元、9.2亿元及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速分别为27%、24%及19% [1] - 基于2025年20倍市盈率给予合理市值159亿港元 目标价13.5港元 [1] 经营效率 - 2024年截至8月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为17.8% [1] - 2025年门店经营利润率有望回升至20%以上 主要受益于门店面积优化缩减固定成本、炒菜机器人提升人效、规模效应摊薄原材料成本及品牌力增强带来的租金议价权提升 [1] 门店扩张 - 预计门店数量可超2500家 显示广阔开店空间 [1] - 公司处于品牌上升期且门店拓展提速 [1] 行业地位 - 公司被认定为大众便民中式餐饮领导者 [1]
海通国际:大幅上调快手-W(01024)目标价至91港元 料次季调整后纯利50亿元人民币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1:07
核心观点 - 海通国际大幅上调快手目标价47%至91港元 基于可灵AI领先地位和主营业务健康增长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 对2025年non-GAAP净利润200亿元应用18倍市盈率 较此前12倍显著提升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3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 [1] - 直播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 线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3% 电商GMV同比增长15% [1] - 电商业务对应收入34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50亿元 净利润率15% [1][2] - 预计2025年全年总收入1415亿元 同比增长12% [1] - 预计2025年non-GAAP净利润200亿元 同比增长14% 净利润率14% [1][2] - 直播收入预计380亿元 在线广告收入825亿元 电商收入210亿元 [1] 业务表现 - 线上广告 直播和电商增长速度持续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海外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已实现盈利 预计第二季度继续盈利 [2] - 人工智能投资对利润率影响为1至2个百分点 [2] - 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健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 费用得到严格控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