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移动(00941)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A近一周上涨2.43%
搜狐财经· 2025-08-17 10:52
基金表现 - 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A最新净值为1.3793元 [1] - 该基金近一周收益率2.43% [1] - 近3个月收益率12.44% [1] - 今年来收益率14.46% [1] 基金概况 - 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混合A成立于2023年5月30日 [1] - 基金经理为邹立虎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为2.95亿元 [1] 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分别为紫金矿业、中国移动、神火股份、腾讯控股、中国海洋石油、川仪股份、国药控股、株冶集团、云铝股份、中国中车 [1] - 前十持仓占比合计52.32% [1]
起跑五年,黑土地“长”出千亿级数字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17 08:42
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概况 - 黑龙江省将数字经济定位为"十四五"期间的"一号工程",2022年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 [1] - 2021年末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时认知尚浅,但发展速度极快,提出"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的指导方针 [1] - 截至2025年6月,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突破3万家,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跨越千亿元大关,形成全新千亿级产业链 [7] 头部企业布局与产业升级 - 2022年5月华为、百度、京东、腾讯、中兴通讯、天津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六家头部企业同时落户黑龙江 [3] - 2022年8月世界5G大会在哈尔滨举办,展示本地丰富应用场景和全球机遇 [3] - 产业数字化案例涌现:北大荒无人农场、龙煤集团智慧矿山、东安动力数字化指挥中心等 [4]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2023年12月"数字龙江智算中心"奠基,2024年6月一期60PFlops算力投入试运行,二期加速建设 [4] - 该中心推动黑龙江融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突破与"东数西算"工程无关联的局限 [4] - 2024年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建成万卡智算集群,算力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7] 本土企业成长与业务拓展 - 哈尔滨鹏博普华科技从2020年转型后快速扩张,员工从百余人增至1500人,跻身省内互联网二十强 [5] - 该公司先后承接数字矿山、"城泊通"、政务热线、百大项目平台等重点项目 [5] - 本土企业业务范围从黑龙江扩展至南方及东北亚地区 [7]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算电融合"新基地,利用丰富电力资源将算力中心电价降至0.36元/度(无财政补贴) [7] - 2025年哈尔滨中国移动数据三期、鸡西显思等智算中心加紧建设 [7]
运营商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24
运营商"免费送手机"业务模式分析 - 业务本质为分期贷款合同 用户每月缴纳的话费实为还款 手机成本通过话费分期扣除 合约期内无法取消 违约将影响个人征信 [2] - 运营商通过"0元购""免费送"等话术包装分期业务 一线营业员因业绩压力(底薪500-2000元)回避贷款属性描述 第三方代理营业厅提成驱动业务推广 [3][7]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架构 - 中国电信通过全资子公司天翼支付控股甜橙融资租赁 推出"橙分期"信用购机 用户话费部分转入翼支付账户用于向贷款公司还款 [4]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分期公司合作 资金链路涉及多机构 结构复杂 [4] - 合作机构多为类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 2023年央企"退金令"要求收缩类金融业务 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 [9] 业务执行与监管问题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 实际存在代签、偷拍等违规操作 老年人及金融知识薄弱群体易受误导 [5] - 监管存在真空 金融机构受金融监管部门约束但运营商不受限 营业厅成为监管灰色地带 [8] - 持牌金融机构(如招联消费金融)未充分履行《金融消保法》要求的消费者意愿确认流程 2024年该机构营收登顶消费金融行业 [9] 行业运作逻辑 - 分期模式旨在防止用户套现(如转卖合约机) 确保3年以上用户留存 复杂规则导致沟通成本高 促使营业厅简化说明 [7] - 专家建议重点规范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 对类金融机构加强分类治理 持牌机构需强化场景合规审查 [9]
运营商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12
运营商"免费送手机"业务模式分析 - 核心观点:运营商"免费送手机"实为分期贷款业务,通过话费套餐捆绑用户并隐藏金融风险 [1][4] 业务运作机制 - 用户每月缴纳的话费实际包含手机分期还款金额,运营商将部分话费转至关联支付平台(如电信的"翼支付")用于向金融机构还款 [2] - 合约期通常为3年,提前终止需支付违约金,欠费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1][4] - 业务推广话术刻意规避"分期""贷款"等敏感词汇,采用"0元购""续约有礼"等诱导性表述 [1][4]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架构 - 中国电信通过全资子公司甜橙融资租赁开展"橙分期"业务,资金流向涉及翼支付账户 [2]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持牌机构),2024年营收居消费金融行业首位 [5] -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类金融机构合作,资金流转链路复杂涉及多机构 [2][5] 销售环节问题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代签、偷拍等违规行为 [3][4] - 第三方代理营业厅销售人员底薪仅500-2000元,主要依赖业务提成驱动 [2] - 隐瞒金融属性的动机包括:防止用户套现转卖手机(如苹果合约机历史案例)、降低销售沟通成本 [4] 监管与行业治理 - 类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存在监管差异,运营商合作方多属前者 [5] - 2023年"退金令"要求央企收缩类金融业务,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 [5] - 专家建议重点约束金融机构合作行为,持牌机构应落实《金融消保法》要求的消费者回访制度 [5]
eSIM有望重启,迎网联化+智能手机无卡时代
民生证券· 2025-08-16 15: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eSIM行业给予"推荐"评级,认为其将引领智能手机进入"无卡时代"并加速物联网发展[5][40] 核心观点 eSIM技术优势 - eSIM通过芯片集成实现远程配置运营商信息,具备灵活便捷、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三大优势,占用空间仅为Nano SIM卡的1/3[1][14][18] - 相比传统SIM卡,eSIM可提升设备防水防尘性能,并支持多终端协同与全球化漫游[17][20][34] 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2025年达10亿,2030年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总数76%)[2][33] - 美国eSIM渗透率从2020年12%提升至2024年38%,欧洲车载eSIM出货量从2018年120万增长至2023年1100万[34][35]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主要集中于可穿戴设备场景,产业链生态尚未成熟[2][36] 运营商动态 - 中国联通已在25省市重启eSIM业务,中国移动处于系统优化阶段,中国电信进度滞后[1][24] - 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eSIM方案(机身厚度仅5.5mm),倒逼国内运营商加速布局[30][40] 产业链投资机会 技术演进路径 - SIM卡历经四代尺寸变革(Standard→Mini→Micro→Nano),现向eSIM/vSIM演进[10][20] - vSIM通过软件实现通信功能,彻底消灭实体卡体,代表未来技术方向[20] 重点公司布局 - **芯片厂商**:紫光国微(市占率60-70%)、汇顶科技(eSE技术领先)[39][40] - **封测/平台**:新恒汇(eSIM芯片封测)、东信和平(管理平台)[39][40] - **苹果供应链**:高伟电子(PE 18x)、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4][40] 商业化进展 - 中国联通推出eSIM Pad包年套餐(年费100-500元,含80-500GB流量)[31] - 全球271款消费级eSIM设备中智能手机占比63%,123个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32][33] 注:数据引用均来自原报告标注段落,关键公司估值及预测参见原表[4][40]
运营商不会告诉你的“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0:29
运营商分期购机业务模式 - 运营商通过"免费送手机"等营销话术吸引用户 实际背后是分期贷款合同 用户每月话费相当于还款[2][3] - 合约期内无法取消套餐 提前终止需支付违约金 欠费可能影响个人征信[2] - 中国电信通过旗下天翼支付控股的甜橙融资租赁推出"橙分期" 用户话费部分转入翼支付账户用于还款[4]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分期公司长期合作[4] 销售环节操作问题 - 营业员底薪500-2000元 主要依赖业务提成 分期购机业务成为重要业绩完成途径[3]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 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代签、隐瞒分期性质等违规行为[5] - 老年人及金融知识薄弱群体易被误导签约 部分工作人员刻意回避"贷款""分期"等关键信息[5][6] 行业监管与合规挑战 -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分属不同监管部门 营业厅成为监管灰色地带[8] - 专家建议重点约束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行为 对类金融机构和持牌机构分类治理[9] - 持牌机构如招联消费金融2024年营收行业第一 但存在消费者回访与贷款意愿确认等合规缺失[9] - 2023年"退金令"要求央企退出类金融业务 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9] 业务设计底层逻辑 - 分期模式可防止用户套现转卖手机 确保3年以上使用周期[7] - 运营商作为业务场景方 金融机构负责资金流转 形成复杂资金链路[4][8]
单日狂扫359亿港元!南向资金创纪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5 23:37
南向资金流入情况 - 8月1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规模超过8月前两周总和 [2][3] - 2025年累计净流入突破9389亿元,8个月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净流入交易日占比超八成 [2][3] - 2020-2024年南向资金年度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3] 资金配置策略 - 采取"哑铃型"布局:高股息金融股与科技成长、医疗板块并重 [2][3] - 8月以来金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净买入领跑,分别达482.2亿港元、317.48亿港元、238.54亿港元,可选消费板块净卖出220.05亿港元 [4][5] - 腾讯控股持仓金额最高达5564亿港元,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小米集团持仓均超2000亿港元 [5] 市场影响与个股表现 - 医药股逆势走强:银诺医药-B单日涨超200%,派格生物医药-B涨32%,基石药业-B涨24% [5] - 券商股表现突出:中国银河涨9%,中信证券涨7% [5]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从6月137.22点回落至8月122.59点,创2021年新低 [9]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港股估值洼地效应,包含腾讯、美团、阿里等稀缺资产吸引力 [5] - 内地"资产荒"背景下,M2达330万亿元人民币(GDP的2.4倍),资金寻求港股稳定分红或成长性资产 [6] 市场定价权分析 - 2024年南向资金交易额占港股成交34.64%,较2017-2020年10%-20%显著提升 [7] - 外资持股占比从2020年75%降至2025年61%,但仍是主导力量 [8] - 南向资金在食品零售、电信服务领域持仓占比超50%,对小盘股和红利股定价权增强 [8][9]
三大运营商A股半年报出炉,中国移动日均狂赚4.6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3:02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5438亿元同比下降0.5%,中国电信2694亿元同比增长1.3%,中国联通2002亿元同比增长1.5% [2] - 中国移动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联通63.49亿元同比增长5.1% [2][3] - 中国移动日均净利润达4.65亿元,营收规模相当于联通电信两倍 [2][3] 业务结构变化与新兴领域布局 -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4] - 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下降4.7%,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5.9% [4]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86% [4][5] - 运营商全面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电信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 [5] - 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573亿元,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 [5] 研发投入与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联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中国电信研发费用47.8亿元同比增长2.6%,中国移动研发费用104亿元同比下降13.3% [6] - 运营商行业竞争加剧,出现大流量数据卡和低价数据卡等恶性竞争现象 [6][7] - 中国移动董事长指出携号转网演变为恶性竞争手段,存在不合规竞争现象 [6]
从黄金海岸至白海豚守护:厦门5G-A示范城引领数智生态新风尚
环球网资讯· 2025-08-15 20:04
5G-A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中国移动凭借《智能共生:AI+5G-A重塑人与动物活动重叠地带可持续发展守护法则》案例荣获国际电信联盟"创新求效-最佳AI应用案例集"奖项,成为全球自智网络创新领域首个获奖者[1] -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在福建省发展近百万5G-A用户,并在厦门打造全省首个5G-A示范之城,完成近500个5G-A站点规模连片覆盖,服务超过15万5G-A用户[1] - 厦门黄金海岸线实现3CC网络全面覆盖,满足文旅用户高清直播、实时视频、低延时游戏需求,同时为高校师生提供无拥塞学习办公网络[2][4] 5G-A通感一体技术 -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利用4.9Ghz频段部署5G-A通感一体站点,打造全球首个"陆海空"三位一体5G-A示范网络,实现对城市低空120米以下无人机的有效探测与预警[6][7] - 5G-A通感一体技术已在57次大型活动保障任务中发挥作用,成功监测定位"黑飞"无人机7000余架次,满足150米低空以下安防保障需求[9] - 该技术助力五缘湾区域交通监管能力升级,打造厦门5G-A智慧岛出行标杆[11] 5G-A赋能智慧城市 - 厦门中山路百年老街在5G-A技术赋能下焕发新生,全面覆盖5G-A网络,游客可体验虚实交融的互动内容,打造沉浸式"元宇宙"生活画卷[9] - 5G-A网络覆盖高崎机场、集美大桥及五缘湾近海区域,为海岛文旅和海洋经济建设提供支持,游客可畅享直播、游戏并随时分享美景[11] - 5G-A用户进入五缘湾白海豚保护区时手机终端展示白海豚遨游动画,提升用户感知体验[11] 海洋生态保护创新 -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联合多家单位打造"厦门珍稀海洋物种保护救护可视化综合示范基地",首创5G-A通感一体+海域AI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11] - 该技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海洋保护区感知网络,实现保护区电子围栏设置、航道监管、区域船舶速度感知等功能,为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生物提供保护[11] - 项目建成后保护区实时监管面积扩大三倍,核心保护区330多平方公里区域实现全感知、无盲区,综合感知准确率突破97%[12] 数智化海洋经济 - 厦门5G-A示范之城建设是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积极响应,以5G-A为核心的数智化探索全方位激活海洋经济潜力[14] - 数智技术推动文旅融合升级、产业转型加速、生态保护精细化和海域治理智能化,构建海洋可持续发展新范式[14] - 厦门实践为全球海洋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提供"数智样本",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数智动能"[14]
超740亿元!三巨头分红方案披露
经济网· 2025-08-15 16:49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 -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出现分化 [1] -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4.22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 [2]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收入5437.69亿元同比下降0.5%,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 [2] - 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增长5.1% [2] 中国电信业务板块表现 -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 [2] -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2% [2] -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2] 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 三大运营商拟中期分红总额合计超740亿元 [1][3] - 中国电信拟派发现金红利165.8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72% [3] - 中国移动拟派发中期股息594.3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0亿元 [5] - 中国联通拟派发现金股利34.77亿元 [7] 分红方案细节 - 中国电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12元(含税) [3] - 中国移动每股派发2.75港元(含税)同比增长5.8% [5] - 中国联通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12元(含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