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01276)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74% 周杰伦概念股暴涨70%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2: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早盘跌0 74%至23970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1 14% 早盘成交1224亿港元 [1] - 次新权重股表现抢眼 AH价差逐步拉大 [1] 个股表现 新能源与汽车 - 宁德时代(03750)涨6 35%创上市新高 与吉利汽车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医药 - 恒瑞医药(01276)涨9 8%创上市新高 SHR-2173注射液获批临床 [2] 娱乐与传媒 - 巨星传奇(06683)盘中涨逾100% 早盘收涨70% 因周杰伦入驻抖音消息刺激 [2] - 电视广播(00511)涨超8% 公司深化大湾区战略合作 机构看好利润持续改善 [3] 教育与科技 - 粉笔(02469)涨超7% AI刷题系统班升级 持续丰富AI产品矩阵 [4] 矿业与材料 - 中国罕王(03788)飙升14% 年内累涨3 2倍 拟分拆罕王黄金独立上市 [4] - 水泥股普遍走高 华新水泥(06655)涨4 69% 中国建材(03323)涨3 44% 行业供给端优化推动业绩预喜 [4] 旅游与支付 - 香港中旅(00308)再涨9% 年内股价翻倍 市场炒作稳定币跨境支付场景 [5] 电子与黄金 - 丘钛科技(01478)涨超8% 6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264 8万件 同比增1 5% [6] - 黄金股全线走低 灵宝黄金(03330)跌3 5% 中国黄金国际(02099)跌3 32% 现货黄金失守3300美元 [6]
恒瑞医药20250708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恒瑞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国际化转型** - 观点:已进入兑现期,全球竞争力显著 [3] - 论据:早期管线资产预计全球销售峰值达五六十亿美元,具备对外授权潜力;从自行出海转向多种模式合作出海 [3] 2. **业务发展** - **仿制药业务** - 观点:海外市场稳步拓展,2025 - 2026 年有望增长,国内业务预计维持在 120 亿人民币左右 [2][4][26] - 论据:2011 年起推进海外上市,2024 年海外收入 7.2 亿人民币;2024 年三款首仿药海外上市,分别有 35 亿、5 亿和 26 亿美元销售潜力 [2][4] - **创新药业务** - 观点:2025 - 2027 年进入上市高峰期,潜力巨大 [2][4] - 论据:2015 年起推动临床试验,2022 年调整战略;2024 年启动三款海外临床试验;预计 2025 - 2027 年累计上市 25 款创新药,JAK1 抑制剂等产品潜力大 [2][4][5] 3. **合作开发模式** - 观点:自 2023 年起 BD 能力加强,对外授权发展迅速 [6] - 论据:引入专业人才,与默沙东等达成对外授权协议;加大学术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 [6] 4. **BD 转型成就** - 观点:取得显著成就,提升资产全球竞争力 [7][8] - 论据:首付款接近 7 - 8 亿人民币,里程碑金额接近 124 亿人民币;授权资产纳入跨国药企全球二期临床试验,预计 2026 - 2027 年读出数据 [7][8] 5. **产品优势** - **小分子口服 GLP - 1 及双靶点注射剂** - 观点:有望成为减重市场重要参与者,具备对外授权潜力 [10] - 论据:小分子口服 GLP - 1 产品安全性优异,停药率低于竞争对手;双靶点注射剂 26 周有效性数据出色 [10] - **ADC 领域产品** - 观点:CMET ADC 和 nectin - 4 ADC 具有 BD 潜力 [15] - 论据:CMET ADC 全球进度第二,一期临床数据良好;nectin - 4 ADC 针对耐药尿路上皮癌 ORR 超 55% [15] 6. **在研管线情况** - 观点:管线丰富,分类明确,部分有对外授权潜力 [13][14] - 论据:共有 133 条在研管线,30 条不在报表端,31 条接近上市或已上市,68 - 70 条处于 1 - 3 期研发阶段;分为三类,各有特点 [13][14] 7. **乳腺癌领域布局** - 观点:布局完善,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 [20] - 论据:拥有下一代 HER2 ADC 和 HER2 TKI 等资产,有望解决 8,201 耐药后的治疗需求 [20] 8. **自免及代谢疾病创新布局** - 观点:具有全球第二位的进度与全面竞争力 [21] - 论据:自免疾病布局多个 first - in - class 靶点,代谢疾病针对蓝海市场展开布局 [21] 9. **销售团队改革** - 观点:改革完成,有望实现更快速增长 [25] - 论据:人员数量减少一半,2024 年销售团队企稳,新体系创新药销售模式搭建完成并放量 [25] 10. **盈利预测和估值** - 观点:2025 年创新药对外收入有望带动总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27] - 论据:已实现约 21 亿人民币创新药对外授权收入,预计达 31 亿人民币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恒瑞医药与小型 biotech 及 new code 公司合作进展良好,如 DL3 ADC 将更新数据并启动全球二期临床,EZH2 抑制剂全球进度排名第二 [9] 2. 跨国药企除礼来和诺德外,多家有意布局减重赛道,恒瑞相关项目推进顺利,有望获得 124 亿美金里程碑 [11] 3. 公司 2004 - 2024 年研发历程分三个阶段,为业务发展积累了丰富管线资产 [12] 4. 默沙东和辉瑞在 Nectin - 4 ADC 开发上适应症不同,Nectin - 4 ADC 在尿路上皮癌后线及其他肿瘤前线治疗有全球竞争力 [19] 5. 恒瑞医药子公司睿鸿第一医药专注 CGT 业务开发,包括 AAF、个性化肿瘤疫苗和 mRNA 疗法 [23] 6. 通过 AACR 会议可看出恒瑞管线越来越前沿且具全球竞争力 [24] 7. 恒瑞医药大部分仿制药物销售额在 1 亿人民币以下,主要依赖三款药物,今年被纳入集采概率不大 [26]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6:43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概况 - A股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 [2]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43家企业成功上市 [2] - 港交所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超过纳斯达克交易所的650.32亿元 [2] A股IPO市场表现 - 9只新股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中策橡胶以40.66亿元成为募资额最高的项目 [2] - 上证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5家、2家和3家企业进入前十募资榜单 [3] -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的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分别以40.66亿元和37.40亿元位列前两名 [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74.39亿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高的IPO [6] - 7家"A+H"上市公司募资总额达770.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03.39亿元),占港股IPO融资总额的72.17% [7]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分别以113.74亿港元、101.29亿港元和93.36亿港元位列融资额前五 [8] 券商IPO业务排名 - 港股保荐机构中,中金公司以14家IPO项目排名第一,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9家和8家紧随其后 [11] - A股市场中信证券保荐6单项目,中信建投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各保荐5单 [12] - 中信建投证券以86.50亿元募集资金和3.17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位列A股保荐机构首位 [13] 市场趋势与特点 - 港股吸引A股龙头企业双重上市,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成为资本焦点 [8] - 北交所累计受理115家IPO项目,占上半年受理总量的64.97% [13] - 国泰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21家和20家项目数量领跑6月新增受理IPO保荐机构 [14]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5:34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 [2] - 港股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上市,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 [2] - 港交所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纳斯达克交易所筹资约90.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32亿元) [2]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十大IPO项目中,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居首,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次之 [3] - 科创板与创业板共4家企业进入前十,募资总额达53.68亿元 [3] -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2家前十项目(中策橡胶、天有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2家(开发科技、威高血净) [3] 港股IPO市场特点 - 港股前五大IPO均为"A+H"企业:宁德时代(410.06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4亿港元)、海天味业(101.29亿港元)、三花智控(93.36亿港元)、蜜雪集团 [4][6] - 7家"A+H"公司募资770.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03.39亿元),占港股IPO总融资额的72.17% [5][6]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20%和18.68%,北证50指数大涨39.45% [4] 中介机构业务动态 - 港股保荐机构中,中金公司(14家)、华泰证券(9家)、中信证券(9家)、招银国际(7家)位列前四 [8][9] - A股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6家)、中信建投证券(5家)、华泰联合证券(5家)主导市场 [9][10] - 国泰海通证券6月新增受理21家IPO项目居首,中信证券(20家)、中信建投证券(13家)紧随其后 [11][12]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硬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与新消费(茶饮品牌)成为港股焦点,如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古茗等 [6] - AH股溢价率持续收窄,两地估值体系加速融合 [6] - 北交所上半年受理115家IPO项目,占三大交易所总受理量的64.97% [10]
港股概念追踪 | 重磅文件印发!A股创新药闻声大涨3% 机构称创新药资产重估仍将继续(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7:30
行业政策与市场表现 - A股同花顺创新药板块7月1日上涨3%,年内累计涨幅达25%,相关概念股如前沿生物涨停,昂利康3天2板创历史新高,科兴制药等大幅上涨 [1]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项举措解决创新药"研发难、支付难、进院难"问题,覆盖全产业链痛点 [1][3] - 政策首次开放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数据资源,包括疾病谱和临床用药需求,帮助药企精准锁定研发靶点,降低盲目性 [1] 研发与支付机制创新 - 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设立创新药投资基金,为研发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并允许新药上市申请受理时同步申请医保准入指导 [2] - 推出"双轨制"支付方案,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可同步申报,企业可自主选择申报路径 [3] - 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纳入超出医保范围的创新药,享受价格协商保密、豁免集采替代监测等特殊待遇 [3] - 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或用药目录数量限制创新药配备,医保谈判药品和商保目录药品可突破"一品两规"限制 [3] 市场展望与投资逻辑 - 方正证券认为创新药行情未结束,基于龙头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通过BD或全球化实现扭亏的预期,市场对盈利模式可持续性信心增强 [5] - 行情驱动力来自研发投入价值的系统性重估和产业升级长期预期,非单纯依赖学术会议数据 [5] - 天风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在新机制、新靶点领域已取得突破,政策支持和产品力提升将推动本土市场国产替代 [7] 重点公司动态 - 恒瑞医药2024年营收279.85亿元(+22.6%),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47.3%),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46.3%,PD-L1&TGF-β、HER2ADC等品种即将放量 [8]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抗SSGJ-707海外授权,总金额最高达61.5亿美元,II期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最高达75% [9] - 康方生物依沃西HARMONi-2OS数据公布,1LPD-L1+NSCLC适应症中国获批,HARMONi-6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 [9]
恒瑞医药(01276.HK):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新增适应症获批 用于成人重度斑秃患者
格隆汇· 2025-06-30 17:52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新增适应症获批,用于成人重度斑秃患者 [1] - 斑秃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脱发,全球患病率高达2%,中国患者约349万,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1] - 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是一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已在国内获批三个适应症,此次新增适应症填补国内自研JAK1抑制剂空白 [2] 药品与适应症 - 硫酸艾玛昔替尼片通过抑制JAK1信号传导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 [2] - 已获批适应症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和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2] - 新增适应症针对重度斑秃,解决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足、副作用大等问题 [1][2] 市场与竞争格局 - 全球斑秃治疗药物中,辉瑞利特昔替尼胶囊和礼来巴瑞替尼片2024年销售额合计约10.47亿美元 [2] - 目前国内尚无自研JAK1抑制剂获批,硫酸艾玛昔替尼片为首次突破 [2] - 国际竞品包括辉瑞LITFULO®、礼来OLUMIANT®和Sun Pharmaceutical的LEQSELVI™ [2] 研发投入与疾病负担 - 硫酸艾玛昔替尼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0.91亿元 [2] - 中国斑秃患者约349万,亚洲患病率高于全球,疾病负担显著 [1] - 重度斑秃患者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高,亟需安全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 [1]
高盛:恒瑞医药-2025 年美国ADA会议-GLP - 1 产品组合数据令人鼓舞;预计 2026 年首次推出
高盛· 2025-06-17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恒瑞医药给出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55.90元人民币,较当前价格有3.7%的上行空间 [13][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糖尿病协会第85届科学会议公布恒瑞医药GLP - 1相关资产HRS9531口服片剂和注射剂的新数据,其中国外权益已授权给Kailera Therapeutics [1] - 口服肽GLP - 1/GIP HRS9531片剂在第29天,10/25mg组(各剂量服用2周)安慰剂调整后的平均体重减轻3.5%,与orforglipron的3%相当,但低于恒瑞的HRS - 7535和HRS9531注射剂,安全性可耐受 [2] - 注射用GLP - 1/GIP HRS9531在治疗32周后显示出可持续的减肥效果,第32周安慰剂调整后的体重减轻达17.23%,32 - 52周体重稳定无反弹,预计2025年底提交新药申请,2026年上市 [3] - 恒瑞作为GLP - 1领域的二线参与者,优势在于产品全面,具备口服/注射、单/双激动剂,且代谢疾病的商业能力可能带来协同效应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279.846亿、303.684亿、336.804亿和370.858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78.349亿、80.17亿、89.215亿和98.43亿元人民币,EPS分别为0.99元、1.04元、1.15元和1.26元人民币 [15] 估值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55.90元人民币基于仿制药业务长期退出市盈率估值92亿元人民币(5年退出市盈率15.0倍)和创新药风险调整后的DCF估值2318亿元人民币(加权平均资本成本9.0%,终端增长率3%) [13] 因子分析 - 高盛因子分析通过将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比较,提供投资背景,关键属性包括增长、财务回报、倍数和综合指标 [19] 并购排名 - 恒瑞医药并购排名为3,代表被收购的可能性低(0% - 15%),不影响目标价 [21] 评级定义 - 分析师将股票推荐为买入或卖出列入投资名单,未列入的活跃评级股票视为中性,总回报潜力是当前股价与目标价的差异,包括股息 [36][37]
港股创新药重估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22:49
港股创新药板块复苏 - 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成为港股涨幅最大板块 超过3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其中三生制药涨幅近3倍市值突破500亿港元 信达生物市值从580亿港元涨至1330亿港元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从2021年7月历史高点下跌76%后 目前已回升至历史高点的50% 相当于2020年初水平 82%的18A上市药企股价呈现上涨趋势 [3] - 2025年1-5月港股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14.52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12] 市场活跃度提升 - 2025年初至今18家创新药企递表港交所 6月前半月7家递表刷新历史纪录 [1] - 映恩生物港股上市首日涨幅116% 恒瑞医药港股上市首日收涨25% 打破此前创新药企破发惯例 [3] - 外资律所产能饱和拒接新项目 内资律所和财经公关加速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3] License-out交易激增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41起 总金额369.2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6] - 三生制药以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出海纪录 石药集团披露3项潜在交易每笔约50亿美元 中国生物制药预告重量级交易后股价单日涨19.29% [5][6] - 2023年下半年License-out首付款金额首次超过二级市场融资额 成为未盈利药企主要资金来源 [5] 资金流向变化 - 沪深港股通持有恒生创新药市值比例从18%升至22.6% 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超400亿港元 [10] - 恒瑞医药港股认购门槛达5亿港元 获新加坡GIC、景顺、瑞银等全球机构认购 [9][10] - 国际资本加速配置香港市场 2024年9月以来欧美长期基金增加港股配置 [8] 行业信心转变因素 - 医保局探索丙类目录与商业保险对接 为创新药提供新支付渠道想象空间 [4] - 美联储2024年9月降息50个基点 预计至2025年中累计降息175个基点 全球流动性改善 [9] - 企业研发能力获国际认可 但行业系统性支持仍待完善 支付体系改革是关键 [11]
生物医药赴港上市潮涌:政策红利驱动,资本国际化加速产业升级
新浪证券· 2025-06-12 16:48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资本化热潮 - 5月下旬恒瑞医药、觅瑞、派格生物三家药企密集登陆港股 恒瑞医药"A+H"总市值突破3600亿元成为行业标杆 [1][2] - 包括英矽智能、科望医药、瑞博生物、东方妍美、德镁医药、安序源科技等多家企业正在推进港股IPO 真实生物已二次递表 [2] - 百利天恒、迈威生物等A股药企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药明康德、复星医药、君实生物已构建"A+H"双融资平台 [2]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 港交所2018年修订《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2024年10月将推百亿市值A股公司赴港快速通道 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支持保密提交申请 [3] - A股IPO审核收紧融资周期拉长 美股市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 港股凭借国际化程度和资本流动自由成为确定性最强的融资出口 [3] 全球化战略升级 - 港股医疗健康板块2025年一季度外资持股比例达34% 显著高于A股同行业水平 为药企提供国际资本枢纽 [4] - 港股上市助力企业建立国际资本市场认知 君实生物PD-1抗体海外授权创纪录交易受益于港股上市建立的国际信誉 [4] - 形成"国际资本注入→加速研发与全球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资本吸引力"的良性循环 [4] 产业资本化深层意义 - 港交所从"18A章"到"科企专线"持续七年政策迭代 匹配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的资本需求 [5] - 赴港上市不仅是融资渠道拓展 更是中国创新药企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 [5]
恒瑞医药(01276):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 1 类创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22:48
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是首个获批用于HER2突变NSCLC患者的中国自主研发抗体偶联药物(ADC) [1] - 该药物在关键性HORIZON-Lung研究中表现出色,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1.5个月,12个月PFS率达48.6%,刷新全球同类研究纪录 [2] - 目前国外已上市的同类产品包括Kadcyla和Enhertu,2024年全球销售额合计约65.57亿美元,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1.7亿元人民币 [3] 药物研发与批准 - 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以HER2为靶点的ADC药物,通过独特作用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 - 该药物获批基于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牵头的HORIZON-Lung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并在AACR年会上展示 [2] - 除肺癌外,该药物在乳腺癌、结直肠癌等8项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 [2] 临床数据表现 - HER2突变在NSCLC中发生率占2%-4%,传统二线治疗方案ORR不足30%,mPFS仅约6个月 [1] - 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在研究中ORR达74.5%,mPFS达11.5个月,显著优于现有治疗方案 [2] - 该药物中位随访时间已达14.2个月,12个月PFS率达48.6% [2] 市场竞争情况 - 国外同类产品包括罗氏的Kadcyla和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的Enhertu,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在国内上市 [3] - 国内同类产品还有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爱地希),于2021年获批 [3] - 2024年Kadcyla、Enhertu和爱地希全球销售额合计约65.57亿美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