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持仓曝光!险资系私募基金,买了这些股!
券商中国· 2025-09-02 14:58
鸿鹄基金投资布局 - 鸿鹄基金二期现身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名单 持股市值分别达18.57亿元和21.16亿元[1][3] - 鸿鹄基金三期1号产品出现在中国石化前十大股东中 持股数量3.05亿股 持股市值17.63亿元[2][5] - 鸿鹄基金一期重仓陕西煤业 伊利股份和中国电信 持股数量分别为1.16亿股 1.53亿股和7.62亿股[2][6] 基金规模与结构 - 鸿鹄基金已设立三期产品 总规模达1100亿元 由国丰兴华担任基金管理人[6] - 一期规模500亿元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 已于今年3月完成投资落地[6] - 二期规模200亿元 两家保险公司各出资一半 二季度末已完成主体建仓[6] - 三期规模400亿元 分为两只产品 其中三期1号由两家主要险企共同出资225亿元[6] 投资策略特点 - 投资标的选择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8] - 重点选取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公司[8] - 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在市场低迷时坚定买入被错杀的优质标的[8] - 投资组合注重高股息特征 六家重仓公司中有四家股息率超过5%[8][9] 持仓公司特征 - 重仓公司市值均超千亿 其中伊利股份市值最小约1760亿元 中国石油市值最高超1.5万亿元[9] - 能源煤炭板块占比显著 陕西煤业股息率6.63% 中国神华股息率5.96% 中国石油股息率5.40% 中国石化股息率5.02%[2][9] - 消费板块代表伊利股份股息率4.32% 通信板块中国电信股息率3.43%[2][9] 试点政策背景 - 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鸿鹄基金享有特殊会计处理政策[12] - 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或指定为OCI类金融资产 有效缓解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报表的影响[12] - 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 涉及多家大型险企及中小保险公司[12] 投资业绩表现 - 鸿鹄基金一期截至6月末总资产571.12亿元 净资产556.84亿元[11]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 净利润9.68亿元[11] - 风险指标低于基准 收益指标高于基准 实现功能性与盈利性双丰收[11]
五险企净赚1782亿,拟分红29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15
营收表现 - 五大险企合计营收13338.62亿元 同比增长4.89% [1][3] - 中国平安营收5000.76亿元居首 同比增长1.03% [3][4] - 新华保险营收增速最快达25.99% 实现700.41亿元 [3][4] 净利润表现 - 合计归母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 [1][3] - 中国平安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降8.81% 主因会计处理及可转债重估影响 [4][5] - 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速33.53%最高 达147.99亿元 [4][5] 投资策略 - 五家险企一致表态增配权益资产 重点布局高股息股及成长性行业 [1][7] - 中国人寿权益资产新增超1500亿元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8][9] - 中国平安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 综合投资收益率3.1% [11] 分红方案 - 四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 中国太保暂未公布方案 [1][13] - 中国平安派现172.02亿元 每股0.95元同比增2.2% [14] - 中国人保每股分红0.075元同比增19% 新华保险分红占比净利润14.1% [14][15]
五险企净赚1782亿,拟分红293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4:06
核心观点 - 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增长 但呈现分化格局 其中四家净利润增长 仅中国平安出现下滑[1][3][4] - 面对低利率环境 险企普遍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重点布局高股息价值股和成长性行业以提升中长期回报[7][8][13] - 四家险企明确中期分红方案 合计派现约293.36亿元 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1][15][16] 财务表现 - 五大险企合计营收13338.62亿元 同比增长4.89% 归母净利润1781.92亿元 同比增长3.72%[1][3] - 中国平安营收5000.76亿元居首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81%至680.47亿元 主要受平安好医生并表减值、可转债重估及股票浮盈未计入利润表影响[4][5][6] - 其他险企净利润均增长:中国人保265.30亿元(+16.94%) 中国人寿409.31亿元(+6.93%) 中国太保278.85亿元(+10.95%) 新华保险147.99亿元(+33.53%)[4][6] 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规模7.13万亿元 权益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收益率3.29%)[9][10] - 中国人保投资资产1.76万亿元(较年初+7.2%) A股投资规模增长26.1% 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42.7%) 年化收益率5.1%[10] -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1.71万亿元(+5.1%) 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43.3%) 年化收益率5.9% 重点配置高股息股票[11] - 中国太保管理资产3.77万亿元(+6.5%) 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1.5%) 将增加权益及另类资产配置[11][12] - 中国平安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8.2%) 综合投资收益率3.1%(+0.3pct) 将提升权益配置 关注高分红股和成长性行业[12][13] 股东回报 - 四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中国平安172.02亿元(每股0.95元 +2.2%) 中国人保33.17亿元(每股0.075元 +19.0%) 中国人寿67.27亿元(每股0.238元) 新华保险20.90亿元(每股0.67元 +24%)[15][16][17] - 分红政策强调可持续性 兼顾盈利能力和股东预期 中国太保虽未公布方案但表示以营运利润为基础保持分红可持续[17]
新华保险跌2.01%,成交额10.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50.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日盘中下跌2.01%至64.43元/股 成交额10.47亿元 换手率0.77% 总市值2009.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50.1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486.29万元 大单净买入900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35.05% 近5日跌2.54% 近20日跌1.80% 近60日涨26.3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10万户 较上期减少15.88% 人均流通股34,325股 较上期增加18.9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50.95万股 较上期增加669.77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490.41万股 较上期增加119.14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9.13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传统型保险59.47% 分红型保险35.37% 其他业务5.89% [1] 公司基本信息 - 属人寿保险行业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 [1] - 1996年9月28日成立 2011年12月16日上市 [1] - 所属申万行业: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 概念板块含蚂蚁金服/H股/高派息/融资融券/MSCI中国 [1]
东吴证券:保险业分红转型缓解利差压力 增配OCI股票提升投资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4:01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负债端和资产端持续改善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有较大向上空间 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盈利表现 - A股和H股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4.4% 其中第二季度增速环比改善 主要受投资收益提升带动 [1]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 主要由于权益投资弹性更大 [1] - A股5家险企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1% 内含价值(EV)较年初增长5.7% [1] - 中期分红普遍较快增长 分红率基本稳定 新华保险分红同比增长24% 增幅高于同业 [1]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NBV)保持快速增长 上市险企合计NBV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1% 所有公司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人保寿险和新华保险NBV增速领先 分别同比增长72%和58% [2] - NBV利润率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 上市险企价值率可比口径下平均提升4.3个百分点 [2] - 银保渠道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华和国寿上半年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超过100% [2] - 上市险企银保渠道NBV占比平均为38.9% 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 [2] - 个险渠道人力合计较年初下降3.5% 但人均产能继续提升 [2] 财产保险业务 - 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同比增长4% 平安财险同比增长7% 增速最高 [3] - 非车险保费占比平均提升0.5个百分点 [3] - 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 上市险企平均值为96.1% 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 [3]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 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 [3] - 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改善最明显 [3] 投资表现 - A股五家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增长7.5% [4] - 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平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总投资收益率(不含太平)平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4] - 大幅增配股票投资 股票加基金平均占比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 [4] - 人保和平安股票投资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57%和49% [4] - FVOCI股票占比进一步提升 上市险企加权平均占比约41% 较年初上升7.2个百分点 [4] - 国寿OCI股票规模较年初增长133% 增幅最大 [4]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A股保险板块估值2025年预测0.65-0.99倍PEV 1.12-2.45倍PB 处于历史低位 [1] 利率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左右 [1] - 伴随经济复苏长端利率继续修复上行 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 [1]
上市银行半年报“成绩” 亮眼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稳步提升
央视网· 2025-09-02 13:57
上市银行业绩与信贷投向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 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 六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 [1] - 中国银行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 消费品"以旧换新"贷款较上年全年增长近3倍 [1] 科技领域信贷支持 -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1万亿元 [2]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81% [2]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 增速超20% [2] 消费贷款增长 - 邮储银行房贷车贷以外的消费贷款同比增长超100% [3] - 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3] 下半年信贷投放方向 - 大型银行将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 [5] - 股份制及中小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信贷投放 [5] - 多家银行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提高AI等技术应用以优化金融服务 [5] 保险资金股市配置 - 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接近1.8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4053.56亿元 [7]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总额比年初提升48.5% 上半年增加股票投资超280亿元 [7] - 新华保险增加股票等资产长期投资 保险公司计划围绕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资产配置 [7]
日赚9.84亿元!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成绩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40
核心观点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日均盈利9.84亿元,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超20%,资产端投资规模达19.73万亿元,财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未来投资策略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 [1][2][7][8] 归母净利润表现 - 五家险企净利润增速呈"四升一降"格局: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5%至147.99亿元,中国人保增长16.9%至265.3亿元,中国太保增长11.0%至278.85亿元,中国人寿增长6.9%至409.31亿元,中国平安下降8.8%至680.47亿元 [2] - 合计净利润1781.9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7.99亿元增长3.7% [2] 负债端新业务价值 - 新业务价值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五家险企普遍实现20%以上增长: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至61.82亿元,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增长39.8%,太保寿险增长32.3%至95.44亿元,中国人寿提升20.3%至285.46亿元,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4个百分点 [3] - 价值提升主因包括优化业务结构(如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增长25.5%)和降本增效措施(如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压降费用成本) [3]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 - "老三家"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人保财险为95.3%(近十年同期最优),平安产险为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5] - 优化原因包括大灾损失净额下降(人保财险同比降38.3%至25.1亿元,降低赔付率1个百分点)、费用控制及科技应用(如AI),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2026年将改善行业盈利 [5][6] 资产端投资表现 - 五家险企投资资产总规模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 [7] - 总投资收益率分化:太保和国寿分别下降0.4和0.3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和人保分别上升1.1和1.0个百分点,主因FVTPL债券波动损失 [7] - 净投资收益率普遍微降0.1-0.2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中平安上升0.3个百分点,太保和新华分别下降0.6和0.2个百分点 [7] 未来投资策略 - 多家险企计划加大权益配置,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中国平安关注成长股和价值股,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等板块轮动,新华保险强调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可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平滑利润波动 [7][8]
新华保险(601336)2025年半年报点评:分红险转型进程加速 NBV和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2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0.41亿元 同比增长26.0% [1] - 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 同比增长22.7% [2] 新业务价值与产品转型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 同比增长58.4% [2] - 长期险首年保费396.22亿元 同比增长113.1% [2] - 分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9% 新单规模同比增长231250.0% [2] - 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64.95% 趸交保费同比增长353.3% [2] 渠道发展成效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31.05亿元 同比增长11.69% [3] - 个险长期险首年保费145.06亿元 同比增长70.8% [3] - 个险新增人力近2万人 同比增长182% 人均产能提升74% [3]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32.67亿元 同比增长137.08% [3] - 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50.3% 期交保费同比增长55.4% [3] 投资资产配置 - 债券投资占比50.6% 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 [4] - 股票投资占比11.6% 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 [4] - 高股息OCI权益工具投资374.66亿元 较年初增长68.26亿元 [4] - 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0% [4]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 合计20.90亿元 [4] - 中期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4.1% [4]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产品“挑大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8:01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预定利率正式下调 普通型保险产品降至2.0% 分红型保险产品降至1.75% [1][2] - 旧产品8月31日全部下架 新产品陆续上架但数量不多 [1][2]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首次触发 研究值为1.99% [2] 产品结构变化 - 分红险优势凸显 成为险企销售重点产品 [1][3] - 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收益率降低 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 [2] - 分红险对业绩贡献加大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超50% [3] 销售策略调整 - 多家险企加强分红险销售培训 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 [4][5] - 成立分红险转型专项工作组 建立资负联动机制 [5] - 通过技术/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多维度变革适应市场需求 [5] 市场反应 - 利率调整前出现投保高峰 银行网点出现夜间线上投保 [2] - 阳光保险推出预定利率2.0%的增额终身寿险新产品 [2] - 中银三星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多家公司产品已完成利率调整 [2]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 分红险产品“挑大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7:20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预定利率正式下调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2.0% 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1.75% [1][2] - 旧产品已全部停售 新产品将陆续上架 部分银行网点仅有一款预定利率1.75%的分红险在售 [1][2] - 此次为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的首次下调 7月25日研究值为1.99%触发调整机制 [2] 新产品结构变化 - 储蓄型产品收益率降低 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收益率下降 [2] - 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 重疾险等产品价格有所提升 [2] - 分红险产品优势凸显 预定利率差距缩小使分红险竞争力提升 [3] 险企战略调整 - 多家险企将销售重心转向分红险 加强分红险销售成为重要举措 [3] - 分红险业绩贡献显著提升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中超50%来自分红险 [3] - 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转型 包括分红险转型领导小组和销售推动专班等 [5] 销售渠道应对 - 渠道加强分红险产品培训 因产品形态复杂需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 [4] - 利用产品切换契机开展培训 帮助代理人更专业地向客户解读产品 [4] - 行业面临转型挑战 需在技术、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变革以适应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