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02628)
搜索文档
7万亿国寿晒家底!蔡希良:中期答卷“含金量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23:28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7.29万亿元 投资资产7.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8% [2][3][4] - 总保费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7.3% [2][4]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 [4] - 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 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20.3% 二季度增速显著高于一季度 [2][5] 战略转型举措 - 通过"三个主动"战略实现优异表现:战略主动体现于资产负债联动管理 转型主动聚焦降本增效/产品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 发展主动反映在市场份额提升 [4][5] - 2025年为行业及公司转型关键年 涉及业务/队伍/渠道多维度转型 二季度分红险销售回升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 [5] - 下半年将深化营销体系改革与康养生态建设 践行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要求 [2][8] 投资管理策略 - 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超1500亿元 鸿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截至6月底) [6] - 固定收益领域灵活调整配置节奏 权益投资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并加大高股息资产配置 另类投资聚焦优质主体和核心资产 [6] - 当前权益投资比例符合资产配置中枢 将持续优化权益结构 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2][6] - 对下半年A股市场保持乐观 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轮动 港股作为重要配置部分持续投资 [6] - 采用"配置资产做稳 弹性资产做优"思路 保持中性灵活配置策略 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维持在较低水平 [7] 业务发展重点 - 深度挖掘养老/健康/财富管理三大领域增长点 优化产品服务供给 丰富保险应用场景 [8] - 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 平衡保费规模合理增长与价值长期稳定 [8]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础为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8]
中国人寿(601628):NBV表现稳健,股息同比高增
华西证券· 2025-08-28 23:2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人寿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NBV同比增长20.3%至285.46亿元,新业务价值表现稳健 [2][3] - 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238元,同比增长19% [2] - 负债端质态持续改善,银保渠道贡献显著 [3][5] - 投资端增配权益资产,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0%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392.35亿元,同比增长2.1% [2] - 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2] - 期末归母净资产5,236.19亿元,较年初增长2.7% [2] -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至7.83% [2] - 内含价值14,778.2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5% [2] 新业务价值分析 - NBV同比增长20.3%至285.46亿元 [2][3] - 新单保费1,612.55亿元,同比增长0.6% [3] - NBVM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17.7% [3] - 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9.5%至243.37亿元,NBVM提升9.4个百分点至32.9% [3] - 非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179.2%至42.09亿元,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至358.73亿元 [3] 投资组合配置 - 投资资产71,271.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 [4] - 固收类投资占比73.56%,较2024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 [4] - 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13.62%,较2024年末提升1.4个百分点 [4]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同比增长4.0% [4]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0%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5/5,371/5,452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9/1,085/1,101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75/3.84/3.90元 [5] - 预计2025-2027年NBV分别为373/387/404亿元 [5] - 对应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41.47元的PEV分别为0.76/0.70/0.63倍 [5]
日赚十亿!五大上市险企高光背后的近喜与远虑
北京商报· 2025-08-28 22:47
整体业绩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781.92亿元,平均日赚9.84亿元,同比微增 [1] - 中国平安净利润680.47亿元位居首位,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速达33.53%最高 [3] -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净利润分别为409.31亿元、265.3亿元、278.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3%、16.94%、10.95% [3] 投资端表现 - 资本市场回暖推升投资收益,成为拉动业绩主要引擎 [3] - 中国平安上半年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保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寿上半年在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4] 寿险业务发展 - 寿险新业务价值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反映行业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水平提升 [5]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增速达71.7%;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 [5] -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均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 [5] - 行业认为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具有财富保值增值、家庭保障和医疗健康养老三重价值 [6] 财险业务优化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优化 [7]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下降1.5个百分点,平安产险95.2%下降2.6个百分点,太保产险96.3%下降0.8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车险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人保财险承保新能源车数量同比增长36.8% [8]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 [8] 战略布局与展望 - 多家险企加大权益资产配置,中国人寿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 [4] - 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在中国香港、泰国落地,海外业务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8] - 行业看好寿险未来发展空间,认为具有发展空间大、保障需求大、政策支持大三大支撑因素 [6]
中国人寿:坚定看好中国寿险业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2:3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总保费达5250.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是支撑寿险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底气 [1] - 保险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期,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大,中国总人口超过14亿,中等收入群体庞大,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1] - 健康、养老、财富管理三大领域蕴藏数万亿市场,是未来的三大增长极,健康险和寿险潜在需求旺盛 [1] - 国家对保险业发展高度重视,近期一系列行业指导文件密集出台,构成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1] 能力建设要求 - 将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需求需要保险公司提升技术、风险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资产负债匹配等多方面能力 [2] - 需有效适应市场变化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2]
分红险驱动新单、总投资收益率微降 中国人寿后市投资动向曝光
新京报· 2025-08-28 21:5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保费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寿险业务保费4391.34亿元同比增长8.5% 健康险业务保费789.58亿元增长1.98% 意外险业务保费69.96亿元下降6.7% [2]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增长2.6% 新业务价值243.37亿元提升9.5% [2] 业务结构分析 - 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成为新单保费重要支撑 [2] - 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7% 新单保费358.73亿元增长111.1% [2] - 分红险发展和银保渠道拓展符合行业主流趋势 [2] 投资配置策略 - 投资资产规模7.13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8% 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由12.18%升至13.60% [4] - 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由3.59%降至3.29% [4] - 下半年固收配置保持中性灵活策略 权益配置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4] 市场展望与机会 - 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 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 [4] - 港股新经济和高股息优质资产具配置价值 上半年已进行配置并将持续关注 [5] - 行业浮动收益型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银保渠道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增添新动能 [3] 行业发展挑战 - 保险行业需通过技术/风险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人才建设/资产负债匹配等多方面变革转型 [3] - 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需求需提升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 [3]
中国人寿高管“现身说法”:上半年加仓股票1500亿元,下半年继续加仓港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20: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达5250.88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7.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内含价值达1.4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5.5% [4] - 新业务价值285.5亿元 同比提升20.3% [4] 投资运营状况 - 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7.8% [1]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 [1]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 [1] - 上半年加仓权益资产1500亿元人民币 [2] 战略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消费制造和出海企业等方向 [2] - 持续优化配置结构 重点配置高股息优质股票及新质生产力标的 [3] - 高度关注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凭借QDII额度实现良好收益 [3] - 维持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在较低水平 遵循"配置资产坐稳、弹性资产做优"思路 [2] 业务渠道价值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5% [4] - 银保及其他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8.8% 贡献度提升至14.7% [4] 普惠金融实践 - 开发200余款普惠型产品 覆盖意外、疾病、医疗、护理等多元责任 [6] - 上半年推出长期失能收入险、老年专属旅游意外险等创新产品 [6] - 累计赔付1609亿元 赔付人次超4800万 其中健康险责任赔付超340亿元 [6] - 为近1.1亿人次老年人提供风险保障 新承保乡村人口近1.6亿人次 [6] 市场前景判断 -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内生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强 [2] - A股估值总体合理 底部基础逐渐夯实 对下半年市场走势保持乐观 [2] - 债券利率维持低位波动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2]
险资股票仓位激增,重仓368股,偏爱银行、运营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0:33
险资二季度持仓概况 - 截至8月27日险资重仓368只个股合计持股554.1亿股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1] - 险资二季度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1] - 持仓聚焦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及公用事业板块[1] 重点持仓个股分析 - 中国人寿集团持仓中国人寿市值7959.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92.8%[3][4] - 中国平安持仓平安银行市值1357.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57.95%[3][4] - 三大运营商成为布局重点:中国人寿持有中国联通31.9亿股(市值170.4亿元)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总持仓11亿股/市值85亿元)与中国移动(加仓478.3万股)[3] - 神火股份获4家保险机构持仓合计1.04亿股许继电气等13只个股获3家机构持仓[3] 行业配置特征 - 非银金融持仓市值7962.1亿元银行2245.7亿元通信336.4亿元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及公用事业均超80亿元[5] - 高股息标的受青睐银行股因股息现金流稳定及银保协同优势成为重点举牌领域[9] 资金配置动向 - 险资股票仓位激增:二季度末股票投资余额3.07万亿元(占比8.47%)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8] - 政策引导推动入市: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投资A股并实施长周期考核[5] - 险资风险偏好提升:股票成为下半年首选投资资产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次之[8] 未来资金潜力 - 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仍低于政策上限未来增量资金潜力巨大[10] - 保费收入增长及权益配置需求将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稳定资金来源[10]
中期分红67.27亿元!下半年中国人寿怎么干|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0: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7.3% [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总资产7.29万亿元与投资资产7.13万亿元双双突破7万亿元关口 [1] - 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2.38元 分红总额67.27亿元 [1] 保费业务结构 - 寿险业务保费4391.34亿元 同比增长8.5% 占总保费83.6% [3] - 健康险业务保费789.58亿元 同比增长2.0% [3] - 意外险业务保费69.96亿元 [3] - 个险渠道保费4004.48亿元 同比增长2.6% 占比76.3% [3] - 银保渠道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5.7% [3] - 团险渠道保费144.37亿元 [3] 投资运营表现 - 投资资产规模7.1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7.8% [7] - 债券投资4.21万亿元 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7] - 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币基金)配置比例由12.18%提升至13.60% [7]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 [8]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 [8] - 获得QDII额度5000万美元 重点关注港股市场配置 [9] 渠道战略转型 - 个险渠道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改革 发挥核心渠道作用 [3] - 银保渠道定位战略支撑渠道 构建"6+10+N"均衡布局 [3] - 团险渠道拓展为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保险主渠道 [3] - 互联网渠道作为增量运营试验板块稳步探索 [3] 行业前景与战略准备 - 保险资产占净资产比重仅为全球平均水平35% 人均保费为全球七成 [4] - 健康养老财富管理三大领域蕴含数万亿元市场空间 [4] - 已完成预定利率下调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准备 [4] - 权益投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8] - 港股市场在新经济和高股息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 [9]
直击中国人寿业绩会:如何拿到“含金量”成绩单?预定利率下调有何影响?权益投资如何布局?
北京商报· 2025-08-28 20:14
核心观点 - 公司下半年发展策略聚焦效益优先、长期理念和风险防范 [1] - 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3] - 公司坚定看好权益投资市场机会并优化配置结构 [4] - 公司积极应对预定利率下调影响并看好行业未来发展 [6][7] - 公司推动渠道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以提升竞争力 [8][11]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拓展普惠保险业务 [9][10]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3] - 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3] - 上半年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 [3] - 总资产和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3]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 [6]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 [6] - 个险续期保费3265.6亿元,同比增长10.4% [6] 投资策略 - 权益资产规模配置新增超过1500亿元 [4] - 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4] - 权益投资比例符合公司资产配置中枢 [4] 业务发展 - 分红险占个险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7] - 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 [7] - 紧扣服务大局与客户需求,挖掘养老、健康、理财领域增长点 [4] - 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注重价值长期稳定 [4] - 聚焦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加大降本增效和营销体系改革 [4] 渠道转型 - 稳步推动销售渠道转型升级,重塑渠道战略定位 [8] - 依托分支机构和多元渠道优势,推动渠道间融合发展 [8] - 整合客户资源、队伍资源与服务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8] 数字化转型 - 通过数字移动技术赋能线下队伍,推动销售与服务模式转型 [11] - 从根本上重构业务模式,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11] - 新模式保费收入远超年初设定的互联网渠道全年预算目标 [11] - 新模式核心优势在于大幅降低营销成本 [11] 普惠保险 - 围绕"扩面、提质、可持续"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 [9] - 坚持创新驱动扩面,拓宽普惠保险覆盖面与可及性 [10] - 坚持服务升级提质,深化线上线下服务网络建设 [10] - 坚持数字赋能可持续,强化精准定价和高效运营 [10] 行业展望 -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金融保险业提供有力支撑 [4] - 发展空间大、保障需求大、政策支持大构成行业发展信心 [7] - 新"国十条"及行业指导文件构成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7] - 政府与保险机构合作更趋紧密 [7]
寿险“头雁”最新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9:29
核心业绩表现 - 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及近五年同期增速新高 [2] -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 [2] - 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股东权益5236.19亿元,较年初增长2.7% [2] - 内含价值1.48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总资产及投资资产均突破7万亿元 [2]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0.94% [2] 战略与转型成效 - 通过资产负债联动管理、多元产品结构及多渠道协同发展强化战略主动性,续期业务提供核心支撑 [4] - 转型聚焦降本增效、产品多元化及营销体系改革,浮动型产品新单占比提升至40%以上 [4] - 市场份额同比提升,头雁地位巩固 [5] 未来发展重点 - 挖掘养老、健康、理财领域增长点,优化产品服务及保险场景 [6] - 坚持长周期经营,注重价值长期稳定而非单纯规模增长 [6] - 推进集约型发展,加强科技赋能与康养生态建设 [6] 行业前景与信心支撑 - 中国寿险业发展空间显著: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仅为全球平均水平35%,人均保费为全球七成 [8] - 健康险与寿险需求旺盛,个人卫生支出超2.4万亿元(2023年),住户存款余额超150万亿元(2024年) [8] - 政策支持力度大,新"国十条"及行业文件构成高质量发展体系 [9]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1500亿元,对鸿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 [11] - 投资资产7.13万亿元(较年初增7.8%),股票与基金(非货币)配置比例由12.18%升至13.60% [11] - 权益投资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及出海企业,注重高股息股票与新质生产力 [13] 市场观点与区域配置 - 对A股市场乐观,认为估值合理且底部夯实,关注板块轮动机会 [13] - 港股具备配置价值,因估值修复、新经济资产优势及全球资金再平衡,上半年配置收益显著 [15] - QDII额度获5000万美元,支持跨境投资布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