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03759)

搜索文档
港股CXO概念股盘初走高,康龙化成涨超10%,恒生医疗ETF(513060)放量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45
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中概指数跌1.54% [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 恒指跌0.53% 国指跌0.45% 恒生科技指数跌0.51% [1] - 港股CXO概念股盘初走高 康龙化成涨超10% 昭衍新药涨超6% 药明生物涨超4% [1] - 医疗器械板块持续走高 正川股份 康泰医学涨停 南微医学涨超10%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涨近2% 成交额近8亿元 换手率近10% [1] CXO行业分析 - CXO龙头业绩率先企稳 行业增速拐点有望到来 [2] - 全球TOP30大药企研发投入平稳增长 带动CXO龙头业绩企稳 [2] - GLP-1多肽 小分子减肥药赛道高度景气 客户订单充足 [2] - 中国双抗 ADC出海交易火热 CRO/CDMO订单饱满 [2] - 中美关税博弈缓和 国际局势有望改善 [2] - 2025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投融资回暖 [2] 医疗设备与新技术 - 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重点关注弹性 [3] - 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出清 关注基本面好转个股 [3] - IVD企业业绩短期承压 关注出海进展 [3] - AI+医疗 脑机接口等新技术领域政策利好 商业化加速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覆盖港股医疗全产业链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59% [3] 信用债ETF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久期短 静态收益高 波动率低 [4] - 产品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 可增厚收益 拓宽融资渠道 [4] - 流动性强(T+0交易) 分散个券风险 适配防御性配置 [4]
创新药概念再活跃 博腾股份、康龙化成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0:34
行业政策动态 - 2025年以来政府多次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支持创新药等相关政策,医药政策环境向好 [1]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药品信息填报工作,规则和价格降幅有望优化,反内卷不再锚定最低价,严格管控质量,科学选择集采品种 [1]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启动,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并与基本目录形成"双目录"并行模式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定位为高价值创新药的缓冲平台,支付端给予"三除外"支持,有望为创新药在国内打开商业化空间 [1] 市场表现 - 创新药概念25日盘中活跃,三元基因涨近15%,振东制药涨约13%,亚太药业涨停,康龙化成涨超9%,博腾股份、塞力医疗涨近8% [1] 医保政策支持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新药纳入医保目录,2024年创新药医保支出达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2]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设立,为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提供补充支付通道,已有超100个药品申报 [2] - 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呈现"全链条、高强度"特征,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 [2] 行业生态变化 - 集采"反内卷"清除低质产能,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 [2] - 创新药支持政策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打开成长天花板 [2]
沪指站稳3600点,A500ETF嘉实(159351)整固蓄势,成分股康龙化成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29
市场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上涨0 03%,成分股康龙化成上涨10 05%,韵达股份上涨6 93%,江淮汽车上涨6 40%,兴齐眼药上涨6 40%,浙富控股上涨6 29% [1] - A500ETF嘉实(159351)下修调整 [1] - 上证指数收盘上涨0 65%,盘中最高触及3608 73点,收报3605 73点,创年内收盘新高,时隔三年半重新站上3600点关口 [3] ETF数据 - A500ETF嘉实盘中换手6 13%,成交8 09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31 59亿元 [3] - A500ETF嘉实最新规模达132 12亿元 [3] - A500ETF嘉实近6月净值上涨10 10%,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 55%,最长连涨月数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5 33% [3] - A500ETF嘉实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 33% [3] 指数权重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 67%,包括贵州茅台(3 87%)、宁德时代(2 89%)、中国平安(2 60%)、招商银行(2 47%)、兴业银行(1 69%)、长江电力(1 60%)、美的集团(1 54%)、紫金矿业(1 40%)、比亚迪(1 30%)、东方财富(1 27%) [3][6] 政策分析 - 国内政策自去年9月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保持积极但力度克制,包括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消费补贴、优化保险资金入市规则等 [4] - 政策制定者在发力节奏和空间上留有余地,以应对外部极端风险,同时避免短期过度刺激干扰中长期经济转型目标 [4] - 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4]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下跌1 07%,宁德时代下跌0 61%,中国平安下跌0 63%,招商银行上涨0 27%,兴业银行下跌0 77%,长江电力下跌0 07%,美的集团下跌0 83%,紫金矿业下跌0 40%,比亚迪下跌0 83%,东方财富持平 [6]
CRO概念股持续活跃 博腾股份涨近10%
快讯· 2025-07-25 09:49
行业表现 - 博腾股份股价上涨近10% [1] - 康龙化成、康鹏科技、海特生物股价涨幅超过5% [1] - 昭衍新药、泰格医药、美诺华、美迪西等公司股价跟涨 [1] 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约1/4 [1] - 中国每年开展约3000个临床试验项目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
港股CXO概念股盘初走高,康龙化成涨超10%
快讯· 2025-07-25 09:45
港股CXO概念股表现 - 康龙化成股价涨幅超过10% [1] - 昭衍新药股价涨幅超过6% [1] - 药明生物股价涨幅超过4% [1] - 泰格医药和药明康德股价跟涨 [1] 行业动态 - CXO概念股整体盘初走高 [1] - A股账户可直接参与港股交易,无需港股通 [1]
港股异动 | CRO概念股早盘走强 海外CRO企业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机构称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1:19
CRO概念股表现 - CRO概念股早盘走强 方达控股涨14 49%报1 58港元 康龙化成涨7 9%报19 4港元 金斯瑞生物科技涨7 17%报18 24港元 昭衍新药涨7 06%报22港元 凯莱英涨4 08%报98 15港元 药明生物涨3 21%报28 9港元 [1] - 海外CRO企业Medpace股价跳空高开逾44% 早盘涨幅一度扩大到62 3% 收涨近54 7%创收盘最高纪录及上市近九年最大单日涨幅 [1] - Medpace二季度营收和EBITDA均同比增超10% 较分析师预期高逾11% 并将今年营收和盈利指引提高至少11% [1] CRO行业基本面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 1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CRO CDMO板块自2024Q4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带来投融资逐步恢复 2025Q2地缘谈判带来悲观预期改善 202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大型BD落地及重磅政策出炉推动需求端逐步恢复 [2] - 过去三年供给端持续出清 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同时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2]
创新药概念行情再起,全市场孤品——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拉升涨近2%,涨幅居行业ETF榜第一,创新药需求释放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33
创新药ETF表现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上涨1.89%,盘中成交464.89万元,涨幅居行业ETF榜第一 [2] - 跟踪指数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HSSSHID)上涨2.13%,成分股康龙化成(03759)上涨11.51%,药明合联(02268)上涨10.73%,昭衍新药(603127)上涨9.50% [2] - 近1周累计上涨3.93%,近22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2367.04万元 [2] 生物医药ETF表现 - 生物医药ETF(159859)上涨1.50%,成交4087.03万元,跟踪指数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上涨1.69% [2] - 成分股昭衍新药(603127)上涨8.76%,康龙化成(300759)上涨7.76%,凯莱英(002821)上涨6.66% [2] - 近1周累计上涨2.84%,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日均成交1.10亿元 [3] - 近1年规模增长5.4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行业动态与政策支持 - 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启动,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聚焦高临床价值药品 [3] - 国产创新药在ASCO、ADA等学术会议展示优秀临床数据,出海趋势加强 [3] - 医保基金结存为创新药支付提供保障,集采政策优化协同促进行业发展 [4] - 多家药企创新药品种频繁出海,验证研发能力,政策扶持激发研发投资 [4] ETF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覆盖A股+港股及CXO板块,"药明系"权重近20% [4] - 生物医药ETF(159859)为同标的规模第一、流动性最佳产品,年初至今涨幅居首,覆盖创新药、疫苗、血制品等细分领域 [4]
25Q2 基金港股持仓点评:加仓创新药新消费,减仓互联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2 17:42
报告核心观点 - 25Q2公募基金继续增持港股,结构上主要加仓港股创新药、新消费与红利,减仓前期涨幅较大的港股互联网 [1][3][6] 分指数情况 - 截至25Q2,公募基金重仓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为20.0%,相较25Q1的19.2%继续提升 [3][6] - 25Q2公募主要加仓港股中小型股,恒生中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占基金港股持仓总市值的比重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而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持仓占比分别环比下降4.4/8.3个百分点 [3][6] 分行业情况 - 25Q2公募基金主要加仓港股医药生物、轻工制造、非银与银行板块,对应创新药、新消费、红利等概念;减仓一季度Deepseek催化下涨幅较大的港股科技板块,对应互联网、汽车等概念 [3][6] - 从各行业持仓数据看,消费行业持股市值占比从29.2%升至33.0%,金融地产从6.3%升至8.4%;科技行业从45.9%降至42.2%,传媒从23.5%降至20.5%等 [10] 分概念板块情况 - 从概念板块持仓数据看,25Q2基金主要加仓港股创新药新消费、减仓互联网,如泡泡玛特持股市值占比从2.7%升至4.7%,信达生物从1.2%升至3.5%;腾讯控股从21.5%降至17.8%,阿里巴巴 - W从10.6%降至6.3% [12]
实验室暴力视频刷屏!康龙化成上半年净利预降39%,股东减持离场
华夏时报· 2025-07-22 10:24
公司事件 - 康龙化成北京实验室发生员工暴力事件,视频显示一名女子持续殴打同事,周围十余名员工无人劝阻 [1][3] - 公司证券事务部回应称此为"员工排队之间的小矛盾,不影响公司经营" [3] - 《华夏时报》记者致函康龙化成未收到回复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63亿—65亿元,同比增长13%—16% [3] - 净利润6.79—7.13亿元,同比下滑36%—39% [3]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4%—39%,达到6.24—6.48亿元 [4] - 2023年营收115.38亿元,同比增长12.39%,为2015年以来最低增速 [4]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6.39%,扣非净利润下滑26.8% [4] 股价表现 - 2019年深交所上市后股价3年内增长超26倍 [5] - 2021年股价峰值105.52元/股,市值近2000亿元 [5] - 2025年7月22日A股报26.08元/股,总市值463.75亿元,较高点蒸发近四分之三 [5] 业务表现 - CGT与大分子业务2024年收入4.08亿元,同比下滑4% [6] - 该业务成本跃升33%至6.12亿元,毛损扩大至2.04亿元 [6] - 过去四年毛利率持续为负:-13.84%、-27.73%、-8.30%、-50.07% [6] - 宁波大分子CDMO产能投入使用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和运营成本增加 [6] - 全球CGT药物研发需求放缓,部分项目推迟或取消 [6] - 公司推行"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战略 [6] 区域收入 - 2024年中国客户收入18.47亿元,同比下降6.46% [8] - 其他地区收入下滑4.44%至3.04亿元 [8] - 北美客户收入78.53亿元,同比增长6.11% [8] - 欧洲客户收入22.72亿元,同比增长23.18% [8] 股东减持 - 股东深圳市信中康成投资合伙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信中龙成减持1193万股,套现3亿元 [9] - 自2022年以来累计减持7795万股,折合48.35亿元 [10] - 2025年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从18.7%降至15.7% [10]
康龙化成员工互殴引发公司文化质疑 市值蒸发1400亿股东累套现超2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6
公司事件 - 康龙化成两名女员工在办公室互殴视频引发市场对公司文化的质疑 [1][3] - 公司回应称是员工排队小矛盾不影响经营 但网友质疑管理不善和资源不足 [2][3] - 打架事件中多名员工围观无人劝阻 网友批评公司冷漠态度 [3] - 官网显示公司企业文化为"员工第一" 但事件暴露执行落差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79亿-7.13亿元 同比增长36%-39% [2][7] - 经调整非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仅6%-11% 显示盈利质量下降 [2][7] - 2024年营业收入122.76亿元 同比增速降至6.39% 为历史首次个位数增长 [6][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1.08亿元 同比下降26.82% [6] 市值与股价 - 2021年市值曾达1943亿元 2025年7月缩水至468亿元 蒸发1475亿元 [2][7] - A股股价从历史峰值244.6元/股跌至26.29元/股 [7] 股东行为 - 2022年以来股东信中康成减持套现54亿元 信中龙成套现4.6亿元 [8] - 君联系股东累计减持套现约120亿元 [8] -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6909万股 套现30亿元 [9] 业务布局 - 海外收入占比84.95% 服务全球超3000家客户 [6] - 通过收购Quotient等海外公司扩展业务 2023年投资新加坡合资企业1050万美元 [6] - 建立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开发的全流程研发生产服务体系 [4]